本帖最后由 总理表 于 2012-9-16 11:33 编辑
; s$ i+ g4 d H2 s, a. D c5 L5 E; r J! e: m/ h! L
Daniels的擒纵系统最早是从Breguet的自然擒纵改过来的,不同的是,Breguet的使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擒纵轮,也就是说动力源只需要一个,
3 J' K A G9 g+ K! \% Z/ [# H# a. r
$ {4 W2 S( U O7 i/ A
而Daniels的擒纵系统由于两个擒纵轮相对独立,所以需要两路相同(镜像)的动力源,因此一开始只有在怀表上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占用太大空间。
9 g$ P A+ q3 H# t/ ?( t
$ h9 ~$ q- h9 w' r
后来改进成Omega cal.2500上看到的样子9 ~2 r2 u- h% {6 c& w# g
2 T: _& _" ~ J0 B! h7 n其运作过程如下图:
( ]" `7 K" `/ D# ?
6 @; N4 l- M! W% Q但是这也不完善,偷停事件时有发生,所以Omega又作了进一步改进,形成了今天的8500。/ L) Z0 d7 A& y. m; ?% }
( R8 R+ f# x$ a$ J' |% s5 z6 o! h
+ N, N& r1 `- p N4 S: j. ]8500机芯擒纵系统运作过程如下:3 o: r0 `( N; V' T: H5 g a
( ?: h4 r5 o/ Q; x
+ U3 E( r+ K% I% E. @* u
# H' }5 R" \9 A ^+ v
& q1 g( {* w) I5 M, v
+ Z! j T& y2 ~/ E+ K! X/ r
大家仔细看可以注意到,Cal.2500的擒纵轮是双层的,而Cal.8500则是三层擒纵轮。实物照片中还可以发现,擒纵叉右臂造型也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弯曲。从这些变更可以看出原先设计上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O$ J" G |8 Q' q& ]
1,双层擒纵轮的小轮既要担当动力传输的轴齿,又要作为擒纵叉中间瓦的擒纵齿,齿形比较特别,任务繁重。
5 j1 D; v# v2 p; i2 h2,擒纵叉右臂和擒纵轮大轮比较接近,如果间隙配合不恰当容易互相干扰。3 _% J( o3 f- K; {7 G$ s; E- D
5 W* @9 V$ d/ g7 m5 k C. A所以8500才做了修改。虽然性能比普通机芯要好,但维护起来还是要麻烦些的。
! r/ P; r% w, E) N: k8 I! S
/ R4 u; Y' c0 D 更具体请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122d201011vo8.html
% e2 U# l" _- u" u) i- D; i6 o http://submariner.blog.163.com/blog/static/1175447162012816111712165/
9 o5 H. f0 N( k; `3 L 给兄弟加点人气呵呵!1 h6 N* J, V3 N; o
' f4 t; q' R0 x" ]6 A
$ Y4 l# \* Y$ J/ F$ \9 O" c, i m$ w
- {4 V% G3 o! r# R% `! F7 j* S% p9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