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2-3-21 17:27
高人在大内,这个牛啊 开眼了!
从奇技淫巧到科学技术 自从包括钟表在内的西洋器物传入中国以后,这些东西常被冠以“奇技淫巧”之名。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这种代表奇异技能的“奇技”、过度工巧的“淫巧”并不为国人所推崇。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长期以来封闭的国门,西方的产品不仅随着中国口岸的被迫开放而流入了不同的城市,也使国人对这些舶来品有了不同的认识。久居上海的王韬(1828-1897)虽然认为钟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钟表测时,固精于铜壶沙漏诸法,然一器之精者,几费至百余金,贫者力不能购,玩物丧志,安事此为!”
19世纪70年代,随着钟表在上海等开埠城市的普及,人们对于钟表也不再感到新奇。当时《申报》上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自古及今,不尚奇技淫巧,故奇巧之物不多,奇巧之人亦少也。至若西国,皆于机器极力讲求,故能使奇巧之物层见叠出,初则制造自鸣钟表,继则制造自行人物,终则制造八音琴等。”这篇文章突出了“洋人多巧”的事实,其中的“巧”指西洋器物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此时,国人对于钟表的看法,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认识,而希望掌握到其中所包含的技术原理。
因此,从“洋人多巧”到“国人更巧”,可讨论的事蛮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