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版出了个“天大”的问题,想想,其实挺难回答的!这题目应该由手表企业的老总或钟表行业的会长们来回答我试试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来讨论。
首先,从国产表历史上看,国产机芯发展并不太成熟,也不太顺利:
60年代中期天津、上海等厂家从最初的仿制开始向“自行设计”转变,如天津东风ST5、上海SS1。但同时,机械手表就面对了“石英革命”的到来,62上海开始了研制摆轮游丝电子表。
随后的七十年代就进入了“统一机芯”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市场需求的放量,可企业改制并没有给机械机芯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
经过八十年代的恶性竞争、石英、走私冲击,九十年代进入了破产倒闭风潮。
进入90年代以后,国有手表企业亏损面加大,加重,致使一批表厂(北京手表二厂,天津第二手表厂,沈阳、哈尔滨、吉林、洛阳、重庆、南昌、郑州、武汉、苏州、合肥手表厂等)逐步被关、停、并、转。1999年,曾是我国最大也是最早的手表厂之一的上海手表厂破产。生产著名品牌钻石牌手表的上海钻石手表厂也在同年破产。2001年6月1日,西北最大的手表制造企业西安蝴蝶手表厂经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
老国表企业差点全军覆灭,更谈不上发展了。
以天津海鸥为例:
1992年,与瑞士ISA有限公司、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天津ISA有限公司,从事石英手表机心生产。 1993年,以天津手表厂为主体的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成立。 该公司分析形势,扬长避短,果断调整产品结构,停止石英表机心的生产,转产自动双历男表机心。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99年,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2002年4月,海鸥手表集团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改制组建成立了天津渤海中鸥表业技术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天津中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先后与大连手表厂、烟台手表厂、石家庄手表厂和南京手表厂进行跨地区联合、合作,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扩大了机心的生产规模。 2006年,公司与上海炫烨钟表铜材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上海中鸥钟表铜材有限公司,延伸了上游产业链。在此期间,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引进了多台高精度数控精密加工中心、数控自动车床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大大提高了精密机械加工水平。 到2007年,机械表及机心产量达526万只,占全国机械表及机心产量的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