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我如何走上了一条制作苏钟的不归路

  [复制链接]
527611

   发表于 2018-1-29 11:21: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艺钟轩 于 2018-1-29 11:23 编辑

  五年前就想写一篇有关苏钟研制的文章,拖到了现在,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动笔。



  有关苏钟的历史,从兴起到衰败有很多故事,许多人都阐述过,我不再评说,我只说说自己怎么爱上苏钟,自已做苏钟,到现在怎样修改造型,改进工艺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机芯如何走时更精准…….怎样才能让苏钟身怀文化内涵,霸气地成为使用者家中镇宅之宝!这才是我要记录的。
喜欢苏钟要从1992年古玩城第一次全国古玩展览会说起:在展览会上,天津的博古山庄展位有一对灵芝头椅子,和一个茶几,茶几上摆放一个苏钟,非常完整,红木外壳打双铃机芯,一问价钱要5千元,看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美!外壳没有修过的痕迹,而且是那种自然包浆亮非常好看,整体做工也非常好,有心买下,在当时的价格对我来说也是个大数字,没带那么多钱,心想等展会要撤的时候再来买能砍价。等到来买时结果人家卖了,那叫一个后悔呀,得,苏钟没了,干脆把放钟的灵芝头椅子和茶几买了下来。



现在想起这件事都不是滋味,打那儿以后就经常寻找苏钟,可一个能入眼的也没有。98年时在天津沈阳道见过一款完整苏钟要价9万元,都没还价就走了,这价太没边了,于是在地摊上买了一个花梨木苏钟外壳回来,也算是有收获。
2005年天津钟表收藏家协会请我们北京协会的几个人去参观了一个私人藏品展。要论钟表收藏当时天津是老大,有很多苏钟,还有德国上世记20年代的打串铃又打盘条的钟、火车头钟、带水法的广钟、各种各样的皮套钟,还有大八件怀表等。有一个上海美华丽出的苏钟外表与众不同,有明式家具做工的影子,可惜没有留下照片,因为当时不让拍照。这款苏钟在我脑子的印象很深,对我后来研制苏钟外壳尺寸造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真正自己开始制做苏钟是2006年,受表友李振鼎的启发,因为他当时退休后一直自己在做钟壳,他不会木工活儿,当时我经常去他家指点怎么干,他对我说你有手艺何不自己做呀?因为我作学徒时学得就是小器作,专做桌上小件摆饰的,什么盆景架,梳妆盒之类,对苏钟的榫卯结构很明了。对呀,自己做!
有一个苏钟外壳当样子,开始研究怎么制做苏钟,真正要干了困难还是挺多的:毕竟有20多年没有干木匠活儿了,工具也不全,找师兄把工具借齐,先做几个四伸八札的小板登练练手,这才开始下苏钟的料。
古典苏钟外壳雕工比较多,可我又不会雕,不会干的就省略掉,外部尺寸与买来的老苏钟壳一样,小的地方也有改动,用了一周时间,一个用水曲柳木做的改良苏钟完工了,装上了一个大三五机芯,打簧改为打铃,放条案上看着还行。



过几天再看,觉着有些不伦不类,越看越难看,与原古典苏钟外壳比:从工艺、用料、尺寸、样式等相差太远!再改进,重新做,开始下一个样品设计,画图,做实样图,回想天津展会时上海美华丽钟厂苏钟的外壳样式,琢磨了很长时间最后定下来:少些雕刻,多些明式做工。
要说设计第二款苏钟的样式要得益于我的一位朋友,叫常茂庆,外号京南木痴,北京人,赵公口住家,他是北京第一个从事古典家具制造的。90年代初我经常去他家,有关古典家具的书很多,当时他所制的古典家具全部是明式做工,对明式家具的审美,造型,尺寸,工艺等造诣深厚,从他那儿学到了不少有关古典家具的知识。特别对明式家具的审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买了他不少明式的家具,其中面条柜的造型线条就运用到了我现在制作的苏钟上了。
苏钟的外观尺寸分号,从一号到九号。我原做的二号苏钟放到条案上显大,三号苏钟又有点小,后来选做的是二号与三号中间尺寸,取名二号半,其实原本就没有完全按传统苏钟的样式仿制,尺寸就更没必要套号了。
再次制作苏钟,买了一根老榆木柁,先做了一个样品,自己看着还行,有的地方又小改动了一下,就下了十个钟的料。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十个苏钟外壳做完了,还找了几个好友来提提意见。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太素,苏钟本来就是雕刻的花花的,你这什么雕工也没有。可关键是我本人不会雕刻,没办法,但我可以避重就轻,多往明式家具做工上靠,怎么靠?把前面做的要全部推翻,重新设计样式!


为了新的设计,去买有关古典家具的书,去大城参观古典家具厂,明辨什么是清工,什么叫明式。谈到家具的做工,有两大类就是明式做工与清式做工,明工家具少雕工,重线条造型,富韵味,简洁明快;清工家具重雕刻,雍容华贵,过于华丽。无论是明还是清主要是造型上区分。
为什么叫苏钟,当时苏州匠人根据家具插屏的样式设计而成,所以也叫插屏钟,当时的古典家具做工分的很细,有京作,苏作,广作,还有山西的晋作。还有紫檀工,和黄花梨工之分等。
也就是说以当地文化和匠人手艺习惯而划分家具样式和工艺的好坏。当时苏州匠人以精致灵巧,造型文雅,取胜于其它做工。
那么苏钟的外壳必然性地溶进了很多苏作家具的味道,主要是吸收了座式插屏的样式演变而来。它是由底坐、中托、机芯箱三大件组合而成,造型古朴美观,钟壳上还雕有葫芦万代、吉祥如意、福从天降等图案。由于当时苏州工匠作工精细、用料讲究,造型又很有中国特色很快就受到当时达官贵人们的青睐。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上海美丽华钟厂生产的一款苏钟获得了金质奖章,成为当时最高级的厅堂摆设。
老一辈匠人不断从古典家具中吸收营养运用到苏钟造型上,而作为现代社会的我们要怎样继承并进一步发展苏钟呢?这个题目挺大——
为了让这一古老技艺不失传,一定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制新式苏钟,来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要,不能完全按照老苏钟的外壳和机芯去照猫画虎,要有所改动。从哪儿改好呢?首先要把背后上条改为前脸上条与拨针,取消每8天就得转动一次,一年下来要转动近百次的做法,以满足现代人生活快节奏。再有整个外壳的结构还不太牢固,有华而不实之嫌。老式苏钟的四条腿是装在四框上的,四框望板的料比较小,四条腿安到上面有点不稳定,可是稳固四条腿的支架框又没有安到下面,而是安到了腿的中部,劲头太小。新式苏钟改为以四条腿为主力支点,把腿料四面加大到3公分,而长度减到4公分,望板直接装到腿上,与八仙桌的做法一样,提高了稳固性。下面的支架框改装到腿的下面,而不装到腿的中间,底坐面四边打槽装芯板与缩腰、腿做死,用四个暗木梢连接到一块儿,最下部有一托泥双批料一木连作的手法,用四个木梢钉固定死四条腿,它的作用不只是起到托泥作用,还有固定整个底坐的作用,更加牢固。

中托,也叫插屏座,老苏钟的作法是与机芯箱结合部靠着两山的立板,中间去掉5毫米,这样两山的立板从上面看就两头厚、中间薄,正好卡着机芯箱,这个做法很容易使两山板变形,为了不让两山板变形,我用了四边框装芯板的做法,芯板又可以雕花,又没有整块山板的立茬不好磨光的问题。怎样来固定机芯箱呢?在装芯山板中间栽一个木桩,然后把机芯箱下部侧面中间部开一个槽,尺寸、深度均与所栽木桩配合,用来固定机芯箱,这样抽取机芯箱时特别方便,稳定性也好(图)。


中托上下称中间的花板,老式做法是两头装槽上下只与称儿粘合,这样就出现多年以后花板与称儿有裂缝,改为四面打槽装芯的办法,就是以后木材有收缩也看不到裂缝。四个耳子,老做法全部用粘合的办法,造成老苏钟少耳子的太多了。必须要加榫与山头板连接时要有木梢钉,托上面老式做法只有一块板,改为最底下有一块板,上面再加一块木板,中间透雕,可用手指将木板拿开下面就是一个能放东西的箱子,可放一些金银饰品。

老式的机芯箱做法是上面暗榫,下面明榫,因为下面装到中托里看不见的,顶部有两条缝,因为前后都是插板门,我叫它为抽插缝,影响总体的美观,坚固性上也大打折扣,因机芯箱的宽度一般为12-14公分,做暗榫能做7个,如果留去两个抽插缝的尺寸4公分,只能做5个暗榫,影响质量不说,还极不美观,所以改为前后开门,顶部不用留抽插缝,前门是传统的合页式开门,用磁铁作碰珠,后开门是由机箱内部四个固定木条加磁铁,用磁力吸着后门,我叫它为半开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内部机芯有毛病时维修师傅才打开后门,方便取出机芯进行修理,这样机芯箱就能做成上下全部7个暗榫,不留抽插缝,整体上更完整更美观。四角内部粘上四根木条,做四个固定角,既能固定后门,同时又能对机芯箱有稳固的作用。


整个苏钟外壳酝酿了两个多月,画了很多图纸,一本《古典家具珍赏》叫我给翻烂了,总算是定下来了: 全部按我自己对古典家具的理解来设计的。在原有苏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吸收古典的精髓运用到现代事物当中才是现代人要走的路。
不管怎样必须要做岀来,让大家评判好与不好才是正道。构思有了,图也画好了,开始施工吧,工具又成了问题,原来用的工具干柴木活儿还行,硬木干不动,必须置办新工具。没有现成的,就自己动手做专用工具,各种刀具自己磨。苏钟外壳最难的工艺就是做机芯箱的暗榫,要有一个铣床和专用刀具,工作台面要能够升降,台面上的档板纵向活动就能完成做暗榫。买了一个雕刻机自己改造了一个铣床,曲线锯、平铇、压铇,打眼机、全部置办齐全。
2007年5月开始做三代新式苏钟。其中制做过程的细节就不言表了。下了5个钟的料,一个苏钟外壳一共是98个部件,共490个零件,用了两个月马不停蹄地完成了,虽然天气很热,可干劲十足,心下对自己设计的新式苏钟充满了期待。
下一步就是组装打磨可以由别人干了。
装什么样的机芯?去红桥老张那儿买了两个英国史密思的五音钟,用它的机芯,可是音簧装不进去,就把最长的退火弯了一下,这下可坏了音不准了,又去了老张的店在他的库房找了几个特别短的音簧才解决了难题。不过这下明白了:音簧是不能动的。到8月底,一个打五音的苏钟面世了。



开了一个小型的发布会,请了收藏家协会的几个好友来品评,有李振鼎、沈铭、常伟、马旭怵、李韦、刘书利,等大家畅谈一番。老马甚至问:“老黄这是你做的吗?”“没错就是我自己做的。”我颇带几分骄傲地回答。这款苏钟有幸成为2008年首都博物馆的参展作品,真的为自己高兴。
2008年以后因为干活时电铇子伤了手,厂子也要搬迁,父亲又去世,诸事赶在一起,苏钟就搁置了两年,一直到60岁将自己的厂子全部交给儿子管理以后,才又开始研制苏钟。
2010年厂子搬迁到新址后,我为了居住专门盖了一个小院,客厅比较大,正好摆放我那些家具:全部按大宅门中堂的摆放,条案之上正中摆上我新做的苏钟,实实地喜欢了一阵子。
这些个自制苏钟看久了,总觉得哪儿还不太好看,反正是韵味不大够,底坐也有点单薄,觉得中托上再雕点东西就好了。
去大城买木材时与好友李师傅谈及此事,他说让我儿子给你看看,因为他专门学习过古典家具设计,现在自己经营着一个红木家具厂,我就把我做的苏钟照片让他看了,他也说是有点单薄,说看怎么帮我改改。
后来,他给我设计了两种,我选中了雍正宝座式的底座,四条腿对角看是四个草龙头,从前面看是内反马蹄的腿,神奇就在这儿。中托中心板最好雕点东西,要有新意,老的都是透雕寓意也太白了,想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我叔叔说雕一朵牡丹花吧,解释为“富贵终身”,很好的寓意,让老李的儿子帮我设计牡丹花,在他那儿机雕。
这次的整体设计非常满意,再有就是钟盘,古典苏钟全部是錾刻黄铜板加瓷盘,而且黄铜板上雕刻的各种图案非常漂亮。可是现在这样的手艺人很难找了,后经一个朋友介绍找到一位学习过錾刻的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他有自已的工作室。谈到此事后他说可以试做一个,经过几番修改后定下来,中间装瓷盘,外边雕四个云蝠,解释为“四方来福”或“福从天降”。这样一来这款苏钟可谓是寓意丰厚,五德俱全。

先从底座说起,四条腿对角看有草龙头的造型,神奇的是藏在暗处,从前面看还是内反马蹄雕回纹线,稳重,大气。中托上雕有“富贵终身”,而且内有藏宝空间,机芯箱两侧雕有灵芝图案,代表益寿延年,长生不老,又可解释为如意吉祥,因为传说灵芝为仙草,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总结到一起所有图案所表现的寓意是四方来富也好,富贵终身也罢,益寿延年等都是需要一个时间长短,苏钟就是来计算表达时间的,而且是持之以恒地表达时间,报时精准,真像《钟表赞》中所述:声自悠杨,形自端庄,将无行之时间化为直观,积赏玩实用为一身,日常生活必不可少,居家出行值可信赖,钟表者,身边之重器也,大可观瞻,少可把玩,豪华者贵于金玉,艺精者科技高超,藏者视为宝,持者视为珍,实乃尤物也,钟表者喻意丰厚,五德俱全,能促志士之长进,可助君子之高行,不因事态炎凉而变态,不因晨昏风雨而不守,高下贵贱一事同仁,不搪塞,不过激,持之以恒报时精准,堪称信物也。
本想再做两个紫檀木的,到大城改变了主意,见到一些乌木半下角料,正适合我做苏钟,因为乌木适合做小件,料又干,在外面风吹日晒雨淋的一年多了,决对自然时效好了,买回去直接做活了:料尽其用,能出腿的出腿,能出面的出面,把买来的料全部做成苏钟零件,然后放在外面自然时效,防止以后变形。




怎么也得先做出一个来看看样式,这次是精工细作,该雕的拿到大城去加工,各种工装,样板制做齐全来保证质量。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完整苏钟制作完成:榫卯严实,松紧度合适,等刮磨完后打上腊,手感,亮度,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装上了我最最喜欢的英国1938年生产的专利机芯,含自制音簧,走打都非常之好,打刻打点的声音清脆,然后拍照,拍视频,发好友提意见。儿子看了后说这回行,哪儿都不要再动了,也别打腊,本身乌木磨出来就很亮了,再打蜡有点过,整体看上去自然协调,明式家具味道很浓。越看越好,这款多年研制的改良版乌木外壳装英国机芯的新式苏钟终于面世了。


2016年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列,参加过几次展览会得到过专家们的好评,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买去了三台苏钟做为收藏展示。河北省的非遗评选专家魏力群教授特意来我工作室观看并鼓励我务必将此传承下去。更有一些喜欢古典家具的朋友前来问价购买……
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我继续研制下去并用心地传承这项技艺。


2018年1月17日黄惠生。





11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发表于 2018-1-29 16:53: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我个人受现代设计的影响比较多,对中式传统风格的接受程度不大。不过整个过程看下来,仍然赏心悦目!

多谢好文
板凳
发表于 2018-1-29 17:08:45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听课
地板
发表于 2018-1-29 17:17:0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外行人有一些小小的看法:

一个是材料的运用。我觉得对于钟这种尺寸不大的东西,相对朴素的设计适合搭配纹理花哨的木材,而纹理比较素白的木材适合更花哨的设计。

二个是关于设计的观感。您的钟后期把两层的腿都改为了明式。单看腿本身的设计语言是饱满而有力,但感觉在钟的这个尺寸间却又放不开气势和筋骨,变成矮墩的感觉。有一种被上层钟体禁锢压抑的意思,一个快被压垮的马步。
而原本三弯的设计,在同样的空间内反而显得自然而轻松。虽然略显繁琐和其他处平板设计不是很般配,观感上反而和谐

说错勿怪。
5#
发表于 2018-1-29 17:34:44 | 只看该作者
没抢到沙发,,,,,,

好在是前排,围观~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0:14: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点评请多提宝贵意见。
7#
发表于 2018-1-29 20:48: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黄老十几年来的经验分享!
苏钟可以说是唯一我国“原创”的设计,非常值得发扬光大。
但是反思现在却没有几款设计可以融入到现代家居,甚是遗憾。。。
8#
发表于 2018-1-29 21:00: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8-1-29 22:35:03 | 只看该作者
厉害
10#
发表于 2018-1-30 22:17:2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什么叫苏钟?
11#
发表于 2018-1-31 02:20:18 | 只看该作者
厉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07:12: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5-1-23 20:17 , Processed in 0.23767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