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名表资讯] 关于近期名表的走势发表一下看法

[复制链接]
689187
61#
发表于 2015-2-25 11:01:17 | 只看该作者
Michael.L 发表于 2015-2-23 19:02
大家的讨论太自我了 完全建立在一个表迷的心态之上

麦酷这话太对路了,赞一个
62#
发表于 2015-2-25 11:02:09 | 只看该作者
xufeng 发表于 2015-2-23 19:26
同意Michael,表迷代表不了整个行业和市场

准确地说,表迷型消费者几乎是最臭最丑最狭隘的群体。
63#
发表于 2015-2-25 12:55:06 | 只看该作者
FLEX 发表于 2015-2-24 22:25
石英危机之前人们对表还是以计时工具为主要,再说危机不也过去了么,机械表仍然辉煌。

不能拿以前的石英表套在iwatch上,以前日本的石英表,只不过是在功能上取代机械表,提供跟比机械表便宜的选择,石英表功能几乎跟机械表重合,石英表也不过是提供计时,日期,等功能,这些机械表也能提供,现在苹果的iwatch增加了联网,社交,支付,健康等功能,这些机械表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64#
发表于 2015-2-25 12:58:20 | 只看该作者
jcd 发表于 2015-2-24 22:41
不要把iwatch类的东西只看成表,以前手机也不是必备品。

觉得,用户需求不但变化,以前联网的是台式电脑,接下来普及到笔记本电脑,然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今后说不定会普及到类似iwatch那种联网智能穿戴设备
65#
发表于 2015-2-25 13:03:01 | 只看该作者
按苹果以前推出的iPod,ipad,iPhone,产品要经过2 3代才会成熟,iwatch第一代也许不行,等到三代就可以入手
66#
发表于 2015-2-25 14:51:4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文化传承能取代不?
艺术设计能取代不?
奢侈品性能取代不?
二手流通价值能取代不?

石英危机后机械表不仅仅是靠功能升级来延续生命力,所以iwatch以功能来打机械表,只能冲击一小部分。至于年轻一代市场,似乎也无需多虑,现在几乎人人有手机,机械表也活得好好的。电子产品一定是以普及为目的的,机械表不是,起码不全是。智能穿戴设备和机械表都会面临的问题是行业乱象,前者的问题要比后者严重得多。
不要低估智能化的未来,同样也不用太放大钟表世界,钟表就是规模不大相对竞争也不多的行业。
67#
发表于 2015-2-25 15:54:48 | 只看该作者
日内瓦 发表于 2015-2-25 12:55
不能拿以前的石英表套在iwatch上,以前日本的石英表,只不过是在功能上取代机械表,提供跟比机械表便宜的 ...

我当然知道apple watch跟与一般石英表不同,我也是在反驳别人。但apple watch的功能除了心率,别的手机都可做到,且手机更为方便。
68#
发表于 2015-2-25 15:58:52 | 只看该作者
shek329 发表于 2015-2-25 14:51
历史文化传承能取代不?
艺术设计能取代不?
奢侈品性能取代不?

说得一针见血,奢侈品的历史文化和保值性是电子产品用远达不到的,无论其性能如何强大。
69#
发表于 2015-2-25 16:38:53 | 只看该作者
shek329 发表于 2015-2-25 14:51
历史文化传承能取代不?
艺术设计能取代不?
奢侈品性能取代不?

同意石版观点,智能手表属于快速消费品,顶多会和卡西欧之类的电子表争夺一下年轻人的购买市场
70#
发表于 2015-2-25 17:46: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只讲究虚幻的价值脱离广泛的消费基础,手表可能也会像玉石等等成为一场自己人骗自己人钱的炒作游戏
71#
发表于 2015-2-25 18:12:41 | 只看该作者
shek329 发表于 2015-2-25 14:51
历史文化传承能取代不?
艺术设计能取代不?
奢侈品性能取代不?

說到藝術品設計
但是現在多半的錶幾乎都是機械加工
已經越來越少手工打磨
這樣可以說藝術?
72#
发表于 2015-2-25 19:30:57 | 只看该作者
玉石是中国人的游戏,钟表是世界性的,规则也是老外定的,将来到底怎么样,我们确实也很难预测。
73#
发表于 2015-2-25 19:35:42 | 只看该作者
看大家讨论的这个热乎我再提醒一下
大家都知道瑞士军刀这个东西吧~~想一想  参考~参考
74#
发表于 2015-2-25 20:13:50 | 只看该作者
Michael.L 发表于 2015-2-25 19:35
看大家讨论的这个热乎我再提醒一下
大家都知道瑞士军刀这个东西吧~~想一想  参考~参考

不太懂啊,再明晰一些
75#
发表于 2015-2-25 21:5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k329 于 2015-2-25 23:29 编辑
dod761207 发表于 2015-2-25 18:12
說到藝術品設計
但是現在多半的錶幾乎都是機械加工
已經越來越少手工打磨

艺术设计指的是外观,没有了面盘指针,就少了一大部分可供艺术发挥的载体,其实也包括壳体。
iwatch的外观设计不就是10几年前IKEPOD玩剩下的吗?至于机械构造和电子程序,可以视为两个不碍着的东西。


76#
发表于 2015-2-25 22:56: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机械手表属于耐用品,无论PP还是SEIKO;而智能手表则属于地道的快速消费品,无论是Apple Watch还是小米Watch。
两者是可以并存的,就像大家有了手机拍照,仅会影响到卡片相机、便携相机的市场,而不会影响到单反等相对专业群体的使用需求。
拿电子产品和传统手表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77#
发表于 2015-2-25 23:17:0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大牌完全没影响
78#
发表于 2015-2-26 00:03:24 | 只看该作者
FLEX 发表于 2015-2-25 15:58
说得一针见血,奢侈品的历史文化和保值性是电子产品用远达不到的,无论其性能如何强大。

从大面上来看,任何品牌的表都是不保值的,只有极少数的奇葩除外,而这极少数的奇葩面世时就是天价难求,其他的表,包括顶级品牌的大部分表款,从入手就开始贬值,最后无非是拼谁的残值高一些罢了。

而且,这个残值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品质和价值,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要考虑价值时其品牌的地位和实力,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了无数次,再低端的古董pp都可以比绝大多数表价值高,而历史上,某些PP售价甚至没有美表的汉密尔顿高。

从历史的潮流来看,电子表对机械表形成了实质性的打击,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的普及又对“表”形成了致命的打击。表从必需品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人们对表的需求从“功能性”转变为“品牌”或者其蕴含的其他的“象征意义”。

但对于中低端市场来说,这个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当“买表”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机械表”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可怕的。

当iwatch之类的产品,将“奢华”(也有实金版),“时尚”,“现代高科技”等元素整合到一起以后,毫无疑问又会切掉剩余蛋糕的一部分。今天的女性消费者让她买块1万不到的浪琴都觉得“没用、不划算”,心里却早就开始盘算“k金iwatch什么时候上市了”。

潮流总是在变的,从原来的蒜头镯发展到卡迪亚充满后现代工艺特点的螺丝戒、镯,或许谁也不能阻挡未来的发展潮流。

下一代、下几代,或许慢慢的会把“腕表”当成“老掉牙”的物件,就跟我们今天看“当年的必需品,怀表”一样,今天的一部分人大概已经是这样的想法。

剩下的就是论坛这群对“机械精确性”,“复杂度”,“拥有感”还算坚定的傻老爷们了。

最后,同意版主所说,钟表行业本来就是个不算大的市场,拥趸(或者叫表迷?)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发展。因为这群人(或许包括我在内)买表其实主要不是为了看时间,而且都是不止买一块。
79#
发表于 2015-2-26 00:04:59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5-2-25 11:02
准确地说,表迷型消费者几乎是最臭最丑最狭隘的群体。

兄总是如此犀利。。。。
80#
发表于 2015-2-26 00:22:41 | 只看该作者
cjacker 发表于 2015-2-26 00:03
从大面上来看,任何品牌的表都是不保值的,只有极少数的奇葩除外,而这极少数的奇葩面世时就是天价难求, ...

“保值”前就懒得打了“相对”俩字,看来还是有人要钻牛角尖。
另外,喜欢机械表的没几个看重你所谓的“精确性”。
我认为喜欢电子表,不喜欢机械表的很没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30 06:41 , Processed in 0.09071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