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现在的劳工状况如何?

[复制链接]
8012

   发表于 2014-8-17 16: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中,乔治·奥威尔为了混入英国工人社区进行调查,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服装和口音上的调整,尤其是后者,因为自幼在另一个阶级长大的他受到不同的语音训练,所以在谈吐上和底层劳动者有很大区别。他战战兢兢地走进一个酒馆,深怕那里的人一下子从他的话中看出破绽,识破他的伪装;但结果是,人们根本没有在乎。
  
  当然,前提是他没有像《苏利文的旅行》中的主角那样一开口就问:“现在的劳工状况如何?”
  
  苏利文作为好莱坞的进步派知识分子,尝试对抗好莱坞市场体制:原先拍喜剧的他在改拍反映社会现实和教育大众的片子后被制片人挖苦一番说他没有社会阅历,并指出喜剧才赚钱,于是他一气之下选择亲自去体验底层社会。这一反抗直到片尾又再次提了出来:苏利文的经历变成了全国新闻,于是制片人想让他拍社会题材,但苏利文却转过来想拍喜剧,因为他觉得喜剧才是普通观众想要的。看似角色互换,但内里动机不变:一方的出发点是市场,另一方的出发点是群众,两者的对抗关系在片尾继续延伸下去。
  
  但这样的对抗在阶级之间的差异(这里表现为好莱坞和底层社会)面前显得像是过家家,正如主人公的前两次流浪那样,通过喜剧展现出他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格格不入;那辆跟他形影不离的载着电影公司员工和记者的汽车则暗示了苏利文无法摆脱的社会身份。影片的调子在之后的两次流浪中忽然变得沉重起来,仿佛告诉观众真家伙来了:苏利文带领观众游走在《愤怒的葡萄》中的那种流浪者聚居区、收容所和南方沼泽的劳改营,经历了粗暴的对待。于是这两次流浪都以主角主动逃离困境、回到自己熟悉的社会来结束。苏利文在片尾承认,他受的苦还不够多,驾驭不了社会现实题材。
  
  所以,这个以“选择拍喜剧”作为解决影片冲突的方式更像是那种“不像大团圆的大团圆结尾”,其幼稚的背后隐藏的是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奥威尔也承认,他的伪装只能让他尽可能地接近工人阶级,而阶级之间的隔阂则无法完全消除。
  
  IMDB的资料显示,在教堂放电影的一幕中,导演本来想放的是卓别林的片子。但不论是米老鼠还是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都代表了打破一切隔阂的形象,让不同肤色和阶层的人们得以共聚一室享受喜剧带来的愉快时光。然而这种界限的消除终究只是幻觉。在意识到隔阂的无法消除后,继续维持幻觉就成了导演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我看来,因为本片诞生于视频设备尚未大众化的四十年代,所以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消极的结论也算是很现实。在今天这个技术解放成为趋势、草根视频兴起、影像的社会和{要和谐}意义得到极大拓展的环境中,还在“反映现实”和“制造幻觉”之间纠结就反过来显得很不现实了,毕竟在私人游泳池和收容所之间的选择并不能在根本上决定你是否能拿起摄影机。

2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发表于 2014-8-18 05:11:08 | 只看该作者
强帖终于出现,要顶的啊,谢谢楼主
板凳
发表于 2014-8-18 11:35:28 | 只看该作者
评得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5-1-24 14:46 , Processed in 0.28503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