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55 编辑
参与人:urin1010,nomorewatch
Sat, 1 Mar 2014
闹兄:
你如何看待当代德表。当下,从90年代开始,德表,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个流派,自东西德分裂后,就基本不为人所关注。德表的复兴,离不开瑞士人的身影,毕竟此时的瑞士人远在他们之上。94年,AL重新出山,在IWC,JLC,APRP帮助下惊艳回归。GO也在瑞士人的帮助下搞出了J.ASSMANN1万年历陀飞轮的高级腕表款。没有瑞士人,估计他们都搞不定。
J.Assmann1例图:
之后,德表,开始雨后春笋逐渐多了起来。大量的还是依靠ETA芯,中间比较出色的都是ETA改。不得不说,即使当下,德众表厂,没有ETA,都将无芯可用,用类ETA大部分还不及ETA,除了极少数独立品牌可以自己研发高级机芯,其他都仰仗ETA,缺乏实用量产级的基础模块机芯,是德表最大的问题,其实也是世界表业的一大问题。
邱
敬上
?3/?2/?2014
邱兄,
一句话总结:百货中百客。
说得啰嗦点,技术是否自家(半自家,完全自家还是合作研发)并不是最重要的;早在1845-1945年间,朗格,阿斯曼和戈斯曼这些德国大家哪怕是基础心都是共同研发,采用类似瑞士作坊工业的模式来生产加工的;大复杂更有积架的影子,还不是为欧美富人所追捧?
德国人的美学设计也是难以复制的,多一分则繁,少一分则缺的简洁不是谁都可以学来的。
一家之言。
Tue, 4 Mar 2014
闹兄:
观点犀利,有的放矢,讲的非常好。若近一步问,如何看待,瑞士资本控制下的两个大品牌之间的差别,你会作何回答。
邱
敬上
3/?5/?2014
邱兄,
需要澄清的是,朗格现在是历峰集团的一员大将,而历峰老家是法国资本。
说到朗格和GO的差别,我只能在引用石板观点的基础上得出一点个人看法;石板的其中一个观点是这样的:GO看上去好像很有性价比,其实不然,那是因为有不少中高端款式都带有钢款,错开了价位好竞争而已。
我的观点是:瑞表集团如果不把GO的价位和款式定位错开,很有可能直接和集团内其他品牌其他款式直接竞争。
我曾经在天梭的一本小册子上面看到过瑞表集团内品牌的定位(大概是06-08年间的事情了),其中,GO这个品牌是和孖宝(宝玑,宝珀)还有雷昂哈托(Leon Hatot)这种档次的品牌同居与集团定位的最顶端的,孖宝各擅胜场,各占一家独家机心厂,都是玩顶级款式的,最便宜的表款动辄1-1.5万美元计;雷昂哈托是玩珠宝的;GO好象没有独立的机心厂,珠宝款可圈可点的又少,那就只好玩玩“平民化顶级表“这一概念游戏了,如果复杂款不出钢款以拉大和竞争对手的价差,基本款不采用冷战遗老的改进版在维持价位的同时由不与同集团较低定位的欧米茄,浪琴等品牌直接竞争的话,那这个品牌置身何处?别忘了,朗格年产量五千,GO年产才一万,中间的产量差里边有什么东西?不就是钢表和运动表嘛。
11/03/2014
闹兄:
首先兄弟请谅解这么晚才回复,呵呵。你说到集团内的同级竞争,这点很同意。另外,在集团内的管理层结构也可以侧面验证这点,HW由董事长直接掌帅印,BG,JB,JD则是马克·海耶克为CEO,这都是嫡系人马直接参与。而GUB和浪琴及欧米茄,在董事会算第三档,属于董事会的最外层,扩大管理运营董事会。浪琴和欧米茄,SWATCH的2员猛将,中低端市场份额的绝对悍将,SWATCH最初的自拥有品牌,2位CEO竟然都是这个层级的。Walter von K?nel浪琴的CEO,自从1969年就呆在浪琴,另一个Stephen Urquhart,1968年加入欧米茄,中间还做过JB的总裁,这2个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现今还是董事会最外层人士。GO作为集团内高端品牌,也是三档,而ETA的Pierre-André Bühler则是2层人士,和总裁尼克·海耶克及马克·海耶克同一个层级。这些都似乎有违常理。也就是,在SWATCH内部,还是有国别派系的讲法。当时有采访问马克·海耶克梦想中的表是什么,他回答很干脆BG+JB+JD,丝毫没有GO的影子,一方面他是这3个牌子的CEO,自然不免为他们造势一番,另一方面也可以侧面印证GO即使品牌上比JD还高点,不过在高层眼里始终是一个外来货,存在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这点倒和历峰的AL不同,历峰更加充满商业味道,管他英雄出生何处,只要能赚钱就行。
Walter von K?nel:
Stephen Urquhart:
当初尼古拉·海耶克还声称BG和GO是SWATCH的2张王牌。这句话后半句当时就不明白,过了这几年终于明白了这么一句话深刻含义了。BG很好理解,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钟表品牌,江湖戏称表王,创始人亚布拉罕·路易·宝玑很多的话至今仍在表迷中广泛流传并一直奉为金科玉律,BG即使易主多次,仍然是块十足的金字招牌,从目前热销程度来说,这点好像不足以影响品牌的认可度。有表迷说,还是BG牛,PP的CAL.89再贵也是可以交易的,而BG的复刻安东瓦内特是不卖的。这点,我也部分认同,当然也是SWATCH的一种商业策略,借此树立高度,无价往往给人的感觉更高端。另外这么搞,如果没人认可,自然也无趣,而BG却没有让大部分感觉到这点,可见影响力还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个王牌很明显。GO则是前东德格拉苏蒂制表业的法定继承者的改制品牌,可以说代表整个该地区乃至德国制表的缩影,从1990年开始重新意图涉及高级腕表,虽然当时要价搭载10-30(39的前身,ETA2824为模板的改制机芯)的表款现在看还异常粗糙,但是售价已经达到了7000-8000多DM,是生产工具表的十倍价格左右的价格。其实,在AL复出之前(1994年首作4款才问世),可以代表当时德国高级腕表的水准(虽然不堪)。而后,GUB完成了国有股份制到私人化的转型,前最后的力作就是J.ASSMANN 1代,其实这表的水准是就功能来说,已经超越了当时AL的任何一款,飞行陀飞轮+万年历的组合已经达到了超级复杂腕表的范畴(当然,仍然离不开瑞士外援的技术支持,至今,论表瑞士也远在德国之上),所以说,资源上初期GUB还是占优势的,即使AL在IWC,JLC,AP3个大厂的帮助下,也丝毫不弱,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强点。后来AL先期被历峰收购了。而GUB则成了另一个争夺收购的对象。其实那时,历峰,LVMH,SWATCH等都对GUB也有兴趣,虽然GUB的产品,总体不及AL精致细腻,GUB之前的经营就定了这样几个基调,但是其历史上相关的资源远比几乎为空壳的AL要丰富的多。这就是GUB成为王牌的第一层含义。也就是控制GUB就拥有了这一部分资源,是不可多得的东西,除了前苏联搬走的,剩下绝大多数在GUB手里。第二层,GUB是可以和AL直接较量的(AL主基调就是一线高端产品),拥有了GUB自然就拿到了这张牌,而只要有意投入正面交锋都丝毫没问题,也就成了有潜力制衡AL的东西,自然会成为众人的标靶。而AL和GO最终分别被外国资本收购,就标志着德国的高端腕表产品成了外国资本的附庸,加上中低端大量依靠ETA而被ETA把持,已经成了一个分支罢了。而SWATCH是其中的一个,自然全数满足以上战略企图,自然GUB的GO就成为了所谓的另一张王牌。
不过,目前在2大集团控制下的的2大德表品牌,近期都充满浓重的商业味道,所以要看德表,也只能看那些小众的精彩。
以上就是个人对当代德表的一点解读,闹兄以为如何。
邱
敬上
同日
邱兄,
不论集团内关系亲疏如何,瑞表市场份额占最大的始终是欧米茄和浪琴,这是在目前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集团的头子们一直把这两个大牌的掌舵位置交给自前石英时代就一直供职的老臣,就表明了他们对老臣的信任,也许是企业文化使然吧。这个解释用在GO身上也许也能说得通。我不是打造企业和管理企业出身的,所以这方面的话题恕我不能给你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
至于技术,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技术无国界,有的只是理念和哲学上的差别;举个例,同样是跳字表,FPJ和朗格作品的最大不同在于:FPJ尽量把零件数量减少而达到传动效率的最大化和尽可能降低能量消耗;朗格则着重于确保结构运行的性能和耐久度,哪怕意味着结构复杂化。这就是瑞士(法系)和德系制表技术设计的理念和哲学上差别的一个典型。
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很多大牌子的技术都是团队作业,我们这些外人又怎么会知道团队里有哪几号人?能够知道团队头领和理念就不错了...
小众作坊和单干户当然是另一种精彩,那是一种寂寞而偷着乐的精彩,一种暗爽式的精彩,咱们另开一篇专聊小众天地如何?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