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离线
- 注册时间
- 2012-11-2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帖子
- 积分
- 9999
- 主题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 18:5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8:03 编辑
找到两个图:
振动系统
振动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摆幅也越大。既然摆幅是振动系统能量的表征,那么,当研究该振动系统及与之有能量传递关系的擒纵机构、齿轮传动机构以及能源的动力学性能时,摆幅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参数。
实际上,擒纵调速器振动建立过程的能量关系如图4一1所示。图中曲线W损表示振动系统每振动周期的损耗能量,它随振幅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W朴表示擒纵机构向振动系统每周期补充的能量,它基本上与振幅无关。两曲线交点之横座标甲。表征了在图示特定情况下,振动系统所能维持的摆幅。
摆轮游丝系统补充的能量是由发条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擒纵机构而输入的,振动系统的损耗能量则消耗于摩擦、释放和碰撞等过程。因此,凡能影响振动系统的输入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各种因素都将影响摆幅值。例如发条力矩(除自动上条者外,一般发条都是随发条的放松而产生力矩衰落)、齿轮和擒纵轮的齿形及其加工质量、轮系的效率、擒纵机构的效率、支承的加工质量、表机的位置(主要是由于支承摩擦随位置而变)、润滑油的质量、气温(影响润滑油的粘度)等因素均对摆幅有影响,因此摆幅值常被认为是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表机主要部件的设计性能及加工质量有关,说明表机的综合质量。
校表仪的表音波形图
校表仪采集的的表音波形图如图4-8所示,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表音a是释放音,主要由摆论的圆盘钉碰撞摆叉槽产生;表音b是传冲音,由擒纵轮碰到叉瓦上开始传冲和摆叉槽碰到圆盘钉开始向摆轮传冲而产生;表音。是跌落音,由擒纵轮齿跌落在叉瓦上和擒纵叉碰到叉限位钉上产生,一般情况下表音c最大。由图可以看出,由a音到C音的时间非常接近于摆轮转过摆轮全升角d(以下简称升角)的时间。
当视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为简谐振动时,图4一9表明了当摆幅不同时(但振动周期不变),摆轮通过同一升角占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图中t对应摆幅为甲。时摆轮通过升角的时间,而t/对应摆幅为叫时摆轮通过升角的时间,显然,为了使摆幅仪在测量各种牌号表机(它们的T与6可能各异)时能使用相同的刻度标尺,应根据被测手表的T与d对仪器进行调定。
总之,声电转换基角法摆幅测量仪的主要任务是:首先,将表音信号放大并适当处理,选出a音及c音;其次,用一种专用的时间间隔测量装置测量a音至。音的时段;最后,根据仪器所调定的T与占参量,将所测得的a、。表音时间间隔按测量方程式换算成摆幅角度指示出来。
这种振幅仪种类也很多,按其显示方法可分为指针式及示波式两大类。另外,除对摆幅进行读数测量外,还可附加记录装置,用以考察摆幅波动情况。
基角法测量摆幅
我们知道,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规律可近似视为简谐振动,即为摆轮在时刻t距平衡位置的瞬时角位移;切为摆轮距平衡位置的最大角位移,即摆幅;T为振动周期。该式以图4一4所示正弦曲线表示。显然,若在该正弦曲线上给定时刻t,及它们所对应的角位移切1、切2,则声电转换法系利用擒纵调速器运行时发生各种碰撞所产生的表音,经微音器拾取后转换为电脉冲。
擒纵机构向摆轮每传冲一次所形成的表音如图4一6所示。其中第一、三表音间的时间恰对应于摆轮轮过升角的时间,故可选取摆轮升角为基角。由于对每一设计类型的表机来说升角是确定值,所以可方便地利用测定表音中第一及第三表音的时间间隔来决定摆幅值。这种声电转换式基角法摆幅测量仪可以不必打开表机就能测量摆幅,且其讯号转换方式无异于周期测觉,一台微音器所拾取的表音信号只要经过不同的处理就能测出周期及摆幅两个参数,对于分析表机性能也提供了方便,所以在工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摆轮“动平衡”
我们知道用校表仪可测定表机的位置误差,因为校表仪的微音器可转到各种不同的位置。如前所述,摆轮在水平位置时的支承摩擦较摆轮在表机的垂直位置或其它位置时都要小,所以水平位置的走时往往较垂直位置时为快(当小摆幅走慢时)。如果表机在各垂直位置时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摆轮游丝系统的偏重所造成的。如果摆轮游丝系统的重心5在振动过程中并不正好位于回转轴心,则此重心对于表机在除水平位置外各其它位置都对振动周期发生影响,此重心在重力作用下对振动系统有一附加的力矩。由钟表原理中知道偏重对走时的影响如下式所示:△TT一T即这时的振动周期不再是T。而是T,上式中em为偏重大小;9为重力加速度;M。为游丝刚度,f(切。)为与摆幅卿。有关的一个函数:刀为振动系统在平衡位置时重心的径向线与铅垂线间的角度(表机在垂直位置),如图2一101所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偏重对走时影响不仅取决于偏重大小em,还取决于摆幅切。的大小和表机在垂直面的位置刀,图2一102所示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中纵座标为走时影响,横座标为摆幅。其中曲线A表示当摆轮游丝系统在平衡位置时偏重位于摆轮的下半部时的曲线。当摆幅小于220’时,其走时影响为走快,到220’附近时为零,当摆幅大于220’时走时影响为慢,从整个趋势来看,当摆幅变小时走时变快。当振动系统在平衡位置时偏重正好在水平线上(左边或右边)时走时影响为零(图中的C线)。如振动系统在平衡位置时的偏重在摆轮的上半部
图2一103所示为表机在垂直面各位置时对走时的影响,其中(a)为摆幅小于220.,(b)为摆幅大于220’时的情况。在手表生产中,摆轮部件须事先进行平衡,但由于振动系统中不仅有摆轮部件,游丝内令桩及游丝等也可能有偏重,所以摆轮部件的平衡无需完全平衡,只要足够接近平衡就可。在表机装配后尚需进行“动平衡”,一般用校表仪进行“动平衡”。从图2一103可知,当偏重位置垂直向上或垂直向下时走时影响值最大。所以只要用校表仪使微音器在表机垂直面的各位置转动,找到走时影响值最大的那个位置,这样可不用计算找到整个振动系统的偏重位置。例如将表机放置在垂直面上,使其摆幅在150‘到180’之间,转动微音器到各位置,当然转的位置越多精度越高,例如可测八个位置,用校表仪测定表机各位置时的慢,只要找出在个位置时表机走得最快,即可确定在该位置时摆轮游丝系统的偏重位于垂直向下位置,将摆轮取下,在摆轮轮缘的该位置上去掉一部分材料,再将摆轮重新装上测定各位置的走时快慢,直到平衡符合要求为止。这种方法是当振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求出其偏重位置,并在摆轮轮缘上去偏重,所以实际上是用动平衡方法进行静平衡,但目前在手表厂中该过程被称为“动平衡”。
撞摆
当摆轮的摆幅太大时,圆盘钉会打在擒纵叉喇叭口的外边(图2一96),这时就发生撞摆现象,在发生撞摆时校表仪的记录图形上会出现散布于整个记录纸宽上的点(图2一97)。撞摆一般发生于当表机在水平位置及发条上足时,因为这时摆幅最大,如果力矩传递有变化,撞摆常发生于力矩变大时。当温度升高,油的粘度降低时,也可能导致撞摆。撞摆往往是间断发生的,如图2一97所示的记录图形中有几段正常走时,当力矩增大使摆幅增大到发生撞摆时,就产生强烈向右拐的点,因为撞摆时振动周期缩短走时变快。但撞摆时能量有损失,所以不久又恢复一段正常走时。撞摆严重时,整个图形都将是强烈向右拐的点。
磁化
当手表接近强大的磁场后,表机会程度不同地被滋化,即表机的一些零部件在通过磁场后有剩磁,这样就会对表机的走时发生影响。但磁化对走时影响是很复杂的,因游丝弹性可能变化,表机零部件磁化后可能对振动系统产生附加的作用力等,因此磁化后对表机的影响是不定的。图2一98到图2一100都是表机磁化后的校表仪记录图形,磁化可能使表机走快(图2一98),可能使表机走慢(图2一99),也可能产生以擒纵轮转一转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图2-图2一98图2一99图2一100100).因此手表在修理前最好先进行退磁,并且在退磁前后都用校表仪检验一下。
根据升角计算摆幅的“基角法”原理,机械表摆轮的摆动理论上应该是正弦波,其数学原理应该符合正弦波函数:
正弦曲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般形式正弦曲线的形状就像完美的海上波浪般,以三角函数正弦比例改变而形成。
标准的纯正弦函数公式为
而一般应用的正弦曲线公式为
以下的公式则拥有全部的可用参数
产生正弦曲线的出现和应用非常广泛,可经常见于研究和使用于:
等等。
擒纵的波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