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钟表基础知识] 如何鉴定手表?

[复制链接]
736077

   发表于 2013-2-27 01: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时候听朋友说,
用机器鉴定手表.
比如,用仪器测试含金量,整体重量等.
觉得甚是离谱.
贵金属表,即使金量够了,也足秤,却未必就是真表.
没记错的话,
若干年前,HK一些表行,可按客人的要求,用足尽量做金带子.
------那也仅是金带子,却并非品牌的原厂带.

一,鉴定手表的真实度,
有许许多多细节要素,环节.
1.品牌特性.
比如历史款及现行款的系列及外观特点,使用过什么机芯,机芯打磨情况;
比如工艺要求及细节处理,到什么层次,高级处理或比较一般的处理是否会出现在这个品牌上.
举例说,
一枚PP古表,
卡拉卓华系的,简单三针指示,手动机芯.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PP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款式,使用12-400还是27SC,等.
这些不难,有经验可循.
即使无经验,也有资料可查.
又如,一枚80年代的中古PP,2针指示,使用173手动机芯.
这个小有难度了,因173来自FP公机,民间改装的不少.
这时候,经验的价值就体现出来.
我们要验证机芯处理,壳面等外观工艺,以及最直接的K金印记及原厂标识.

于是回到最先的话题.
贵金属壳的金量其实不需要金属探测仪.
正路的金壳子,有完备的贵金属印记,几百年来一向如此.
掌握这些印记的基本含义十分重要.

2.细节工艺.
手表尺寸有限,方寸大点的东西,我们在检验时,把握细节很要紧.
外观细节包括:
壳工艺处理,表盘指针的处理,等.
我们知道高仿的CARTIER水平极高,迷惑性之大,屡有行家老手中招.
我一直在说,
看指针,一般八九不离十.
要知道仿表的指针工艺目前尚且做不到最好.
仿家,已经把壳,面,甚至机芯做到极处,可是那么小小一条指针,针那么难做?
是的,至少目前仍是如此.
当然不排除未来这些所谓A货不断进步的可能性.
到那时,只能不断提升咱们的眼力.
为什么我特别提到外观细节?
很多人以为真假表,看个机芯就一目了然.
告诉各位一个现状:
至今,国内两亨等表行,鉴定手表还只鉴定机芯,对表壳等外观件不予保证.
大家熟悉的假金劳,即所谓"港装"金劳,若干年前已驰骋江湖.
一般表行,根本不具备鉴别能力.
于是,他们只能保证机芯.

3.细枝末节.
这是外观件里,很多人并不曾留意的东西.
如前面提及的指针,又比如弹簧生耳,正厂的生耳,款式及工艺有严格的要求.
很多时候,表友们发的手表图片,看背图比正面图清晰.
倒不是看到机芯如何,
而是看到了生耳.
有时候,一副弹簧决定成败.
有人说,
你这样说,造假的人在假表上装一副真弹簧不就得了?
我们想想这样做的难度.
一,他们有没有想到这个层次,这个环节?
二,即使想到了,到哪里去找正品的生耳呢?
三,至少我能确定一点,使用劣质生耳的表,即使可能是真表,我们需要存一个嫌疑先.
细枝末节,还包括固定螺丝,固定片,表壳的立面处理,等等.

4.机芯.
如果我们仅仅需要掌握一两个品牌的鉴别技巧,识别机芯的难度应不会很大.
因为各品牌,历史上,至今天,独立生产,或改制机芯的数量是有限的.
了解这些机芯的基本模样,大致年代,搭配款式等.
通过资料,加一点经验积累,基本能做到.
若要做到对各主流品牌的熟悉,则非易事.
以机芯推断年代,
以年代推断型号,
以型号了解配置.
真需要大量经验积累.
比如ROLEX1601搭载过1560和1570,因年代不同,这两枚芯的配置还有差异.
我们见到搭配这枚机芯的,仅看款式,就知道型号,还要知大致年代.
等.

二,鉴定手表的原装度.
这比鉴定表的真实度,要难很多很多.
尤其古董表,需要了解,甚至熟悉当年的基本配置.
原装度包括:
表壳款式于面盘,指针格式是否匹配;
龙头款式对应度;
蒙子是否原装;
等.
这靠什么来鉴别?
有时有资料可查,但多数时候,凭的是经验.
长期积累的经验.
比如蒙子的倒角位置,整体光洁度,与表壳身契合情况.

即使现代表,
也有原状度问题.
须知,
民间因为各种原因,更换外观件的情形十分普遍.
改装的钻盘,钻圈对价值影响很大,这我们都知道.
所以对钻石,及钻石镶嵌工艺也要有简单了解.
起码知道原镶是怎样的.
原装度还包含是否原始状态,
原始好品,甚至极品的东西,自然价高.
以高水准打磨制造原始品,坊间不是没有.
需要特别瞪大眼看清楚.

三,改装.
所以有人改装手表,因其利润巨大.
斋改钻还是小菜.
改动大牌运动表的,牟利动辄数以倍计.
比如盘面加红字,加卡地亚,蒂芬尼等,决不鲜见.
品牌的售后,或有鉴别能力.
也或者没有.
碰到这种情况,只怕仅有真正的高手有识别能力.
改装,
会有半真半假的情况,
很久以前,就有民间挖补金印改装大品牌表.

四.学习.
鉴定工作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需要不断接触实物,不断学习,提升眼力.
当然,也需要辅以资料.
毕竟,
这个世界上的手表何其繁多,我们不可能都见过.
没有见过的东西,则需要参考前人资料.
把没见过的就当假的,那是表行销售喜欢做的事.
咱们不能武断.
书本是朋友.
这一行,却不能只仰仗书本,纸上谈兵,没有实操能力,分分钟赔掉整副身家.
学习从何开始呢?
多数人的接触面有限,最好的办法从网络开始.
以图片看表,
我勉强算是先驱了.
那么多年来,高手不断涌现.
网络上看图,其实也是看实物的一种.

简单讲,
经验是这一行学习的第一要素,在接触中学习.
所谓见多识广,即是如此.

*未完.







评分

参与人数 8知名度 +15 收起 理由
京东漫步者 + 2
浙表情怀 + 2 很给力!
yylslz + 2
mxg212 + 2
js273 + 2 赞一个!
ok87040204 + 1
ABC1980 + 2 很给力!
kiball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77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01:08:5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写这样一篇东西,对自己许多年来的经验做个总结.
可是标题太大,试想,这些点点滴滴完整的串起来难度真不小.

板凳
发表于 2013-2-27 01:35:37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写篇论文了,这算是个序?
地板
发表于 2013-2-27 01:36:5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要鉴定的话不仅要懂真表,也要懂假表,假表现在发展日新月异,总要知道大概假表发展到啥程度了。
5#
发表于 2013-2-27 01:41:39 | 只看该作者
以图片看表而少看實物,看久了,看實物的反應会慢了~
6#
发表于 2013-2-27 02:09:33 | 只看该作者
阅,这个时间我还在学习。
7#
发表于 2013-2-27 05:51: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徐版写这些经验贴,起码让我们知道怎么发现漏洞。
8#
发表于 2013-2-27 06:1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0- 于 2013-2-28 17:28 编辑

今年以来第一次仔细阅读的好帖!
期望续文,千万不要象上次吃西瓜,一吃大半年
9#
发表于 2013-2-27 07:19:1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徐老师的好文章
10#
发表于 2013-2-27 07:21: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待续
11#
发表于 2013-2-27 08:29:46 | 只看该作者
把以前的也补上吧!!
12#
发表于 2013-2-27 08:33:58 | 只看该作者
生耳只能是一个参考吧
13#
发表于 2013-2-27 08:37: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14#
发表于 2013-2-27 08:39: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5#
发表于 2013-2-27 08:59: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EX 于 2013-2-27 09:01 编辑

对于鉴定,了解原装是什么样子的非常重要,平时不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哪怕你是PP鉴定专家都未必能看准一块浪琴!
16#
发表于 2013-2-27 09:0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过程中
17#
发表于 2013-2-27 09:49:42 | 只看该作者
FLEX 发表于 2013-2-27 08:59
对于鉴定,了解原装是什么样子的非常重要,平时不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哪怕你是PP鉴定专家都未必能看准一块浪 ...

有道理!
18#
发表于 2013-2-27 09:58:2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看表这东西,确实不是12天`就行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接触!
到现在,我有时候也会看错表!
19#
发表于 2013-2-27 10:11: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20#
发表于 2013-2-27 10:12:47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30 01:12 , Processed in 0.13620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