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午打了好长没点"发表",电话进来,接听.</p>
<p>儿子偷偷罢了电脑位打机,把我的页面关掉,好长的文字就没了.</p>
<p>很生气,差点发烂杂.</p>
<p> </p>
<p>讲讲没人讲的一个话题吧,关于现在已使用很少的削杆自动.</p>
<p> </p>
<p>劳力式自动机芯素质素为人称道.</p>
<p>皮实精准稳定耐用,自动上链效率高,技术含量不低.</p>
<p>其中自动上链效率一项,自动结构及特殊材料固然功不可没.还与它长期使用削杆式自动轴有关.</p>
<p>---目前除计时机器,劳机芯全面使用削杆自动结构.</p>
<p>何谓"削杆式",是与滚珠式比较而言的.</p>
<p>有研究人员做了双向自动上链的动比效率比较.</p>
<p>3135动比1:5,即正常佩戴1小时,动力储备5小时.</p>
<p>而常用滚珠自动轴的动比多数在3.5-4的样子.</p>
<p> </p>
<p>削杆自动形式有几十年历史,使用一度非常普遍.</p>
<p>可是由ETERNA发明的滚珠自动出现后,大多数厂家都往滚珠走了.</p>
<p>何解?</p>
<p>或因削杆自动轴存在先天缺点:</p>
<p>横向和轴向的冲击力会造成削杆轴向偏位,就是一边高一边低.</p>
<p>所以削杆轴不能做得太细,容易疲劳折弯甚至折断;</p>
<p>太粗的轴径也不成,摩擦增大,且自动陀外环相对缩小会降低上链效率.</p>
<p>于是,既要保证上链高效,又得长时间耐用的削杆轴径值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实验.</p>
<p>很多厂家干脆放弃掉,转而使用渐成潮流的滚珠轴.</p>
<p>滚珠的效率并不低,只要定期保养,加加油,使用不成问题.</p>
<p>劳力士却顽固的使用着削杆.</p>
<p> </p>
<p>劳的机器夹板边缘每见擦/蹭痕迹,就是自动陀轴偏向蹭到造成的.</p>
<p>使用不久,甚至近年的表都不少见.</p>
<p>这是不是故障?</p>
<p>服务中心给我的答复:不严重不影响使用,没问题.</p>
<p>我曾要求客服更换一枚自动陀,答曰"师傅检查过,不需要更换.</p>
<p>看来厂家对此是有认识的.</p>
<p> </p>
<p>我们使用手表,不可能处于完全温柔舒缓的动作状态下.</p>
<p>突发式的挥手,冲击性的动作几乎不可避免,</p>
<p>于是表壳内的自动轴在突然动作下发生偏位,偶尔性的擦到夹板边缘.</p>
<p>如果轴位顽固性偏向,则蹭痕演变为刮痕,越来越重.</p>
<p>多数情况并非如此,仅属于偶尔发生的,冲击动作结束,轴向偏位就即告消失,或离夹板仍有不小间距.</p>
<p>偶尔或间歇式的擦/蹭痕不是环形的,往往只蹭到一小段,造成夹板镀层脱色.</p>
<p> </p>
<p>讲讲原理,是以我们不必视擦/蹭夹板为洪水猛兽,了解情节轻重却是有必要的.</p>
<p>我们验二手自动表,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指压自动陀,查验其松紧度,松动情况.</p>
<p> </p>
<p>欧米茄5系自动,削杆自动轴偏细了,长期使用后的擦/蹭情形基本无可避免,也是其设计缺陷之一.</p>
<p>很多人说:欧要是复刻5系多好?!</p>
<p>一个自动系统的耐用性问题就够厂家头痛.</p>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