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有关欧米茄520的疑问

[复制链接]
56205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03:02:30 | 只看该作者
toni212 发表于 2014-3-9 19:34
" t2 Y+ a% H) W5 S( C4 s% D一般般啦

% K( C. f2 g( Z6 e: j我是用手机加放大镜拍的,根本拍不出此芯晶莹体透的层次感,夹板的倒角居然是双面倒角,如果认真把机芯上的污秽洗掉,再以你专业的摄像技术和解说才能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03:4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乞丐 于 2014-3-10 04:15 编辑
. f; }( L- ~- `0 [! e; h' U' d7 h! g: q8 v5 q" R
手卷520看来并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鸡肋型号,从制作精致度可以看出520的产生是因为5系机芯的巨大成功而专门设计并制作的,欧米茄5系的影响力大大成就了欧米茄的品牌扩张,欧5系的开发设计师在享受5系所带来的巿场份额时应该同时也感受到了丝丝的不完美感,伟大的5系怎么能没有手卷机芯!如果5系没有手卷机芯将是5系最大的遗憾!所以在自动风暴袭卷全球的时期格格不入的520诞生了,为了配得上5系的光环520必须超规格制作,然而市场的反应很快将520手卷机芯变成一款被人们彻底遗忘的机型,甚至都懒得提起。这就是欧米茄520,为5系而生只为5系更完美.
' F) `4 u( [3 D1 l0 v% N无论如何如今520也值不了几个钱,切勿受此个人观点影响!
23#
发表于 2014-3-10 10:3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机械米 于 2014-3-10 10:32 编辑
2 T7 M: X' H% W4 K
帝国乞丐 发表于 2014-3-10 03:47
; E; a4 j- U! h1 a6 A6 D- k' ], ?手卷520看来并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鸡肋型号,从制作精致度可以看出520的产生是因为5系机芯的巨大成功而专门设 ...

; c% g1 r" G" `% w- E但是自动5系的底是手卷6XX啊
24#
发表于 2014-3-10 11:14:49 | 只看该作者
工艺还可以,定位倒不高,看它配备的系列就知道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OHSEAL 发表于 2014-3-10 11:14
* b$ X# p+ p1 b, L0 X/ h工艺还可以,定位倒不高,看它配备的系列就知道了.

0 L# m5 q5 U& M! C是的,为了弥补而制作的,悄悄的来悄悄的去!
26#
发表于 2014-3-10 17:00:47 | 只看该作者
帝国乞丐 发表于 2014-3-10 16:55
! r+ {# {; Z1 I- `0 o( z是的,为了弥补而制作的,悄悄的来悄悄的去!

) s: E2 M" D/ u什么时候2500也弥补下。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6:26:17 | 只看该作者

RE: 有关欧米茄520的疑问

OHSEAL 发表于 2014-3-10 17:00
% Z) L, ?9 s: Z4 ?什么时候2500也弥补下。
2 n. q( P; c% F, B& A
我以为7系以后再无欧米茄.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7:59:32 | 只看该作者
机械米 发表于 2014-3-10 10:30 % i, M$ \+ U% [4 t& r* j: y# m
但是自动5系的底是手卷6XX啊

2 t. c# L3 {* \5 W啥逻辑,应该是6系选择了5系的底,而520作为欧米茄5系唯一的手卷型号应该是独特,简单的手卷型号只有用精致的打磨才能配得上5系
29#
发表于 2014-3-11 19:45:51 | 只看该作者
帝国乞丐 发表于 2014-3-11 17:59   |. `- C; Z) P- Q
啥逻辑,应该是6系选择了5系的底,而520作为欧米茄5系唯一的手卷型号应该是独特,简单的手卷型号只有用精致 ...

! T3 W2 ]: @# M我觉得你没明白我意思
- U5 k% b+ T% r& }! S. U. |7 p520不是专门设计出来配合自动五系的,他只是420的升级版。2 L- z' H: K" M& T0 f4 `, `
并没有5字头机芯必须要有手动机芯的概念。
30#
发表于 2014-3-11 19:47:11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欧 楼主这块520 寓意不错  想想时光倒流几十年 那时的表主人刚买到这块520盏新盏新的 带着它是个什么心情呀!!!
31#
发表于 2014-3-11 21:30:31 | 只看该作者
LUODIKE 发表于 2014-3-11 19:47 ! p5 o; C9 b0 c) W, X' v0 R  ]0 g3 C9 m
我喜欢欧 楼主这块520 寓意不错  想想时光倒流几十年 那时的表主人刚买到这块520盏新盏新的 带着它是个什么 ...

. ~) j& O5 o; W# G& l. P玩中古表,不是都有一丝这样的心情么~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0:28:27 | 只看该作者
机械米 发表于 2014-3-11 19:45 ! L; X! Z* Y. |# }  z0 ^+ P" }
我觉得你没明白我意思9 e5 o; \' u; ], i8 E4 V
520不是专门设计出来配合自动五系的,他只是420的升级版。
' J! n  U8 z) o4 D0 [5 g7 d; o3 G并没有5字头机芯必须要 ...
- \7 f: ~& ~5 h. w
欧并无升级版减配版这个概念,只有系列,比方420,430,440,不会是420,520,620。+ ]7 d1 o0 O" w' {5 [# Y
如果一开始5系就有手卷版的型号,那么就不会有6系了,520就是一款临时款,其定位就是弥补,板路与420相似或是借鉴。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0:34:51 | 只看该作者
LUODIKE 发表于 2014-3-11 19:47 7 i! l& D# E$ H+ v; ?" y
我喜欢欧 楼主这块520 寓意不错  想想时光倒流几十年 那时的表主人刚买到这块520盏新盏新的 带着它是个什么 ...
8 o0 t3 U- o! T& R+ X
以前的人为了严谨从不考虑时间,现在的人为了时间打算放弃严谨,其实还是市场决定一切
34#
发表于 2014-3-12 19:41:01 | 只看该作者
520的打磨只是当时的标准工艺,并不是很高级的,要说打磨好,级别略低的浪琴23zs、10L、27M等,比520更精致。' ^6 }- p5 {# Y' V5 n8 f, B3 `
工艺度最好的欧还是30T系中的天文台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1:5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乞丐 于 2014-3-12 22:26 编辑
$ E  U6 g5 H8 P8 V! I) t, K
白金沙 发表于 2014-3-12 19:41
9 P+ s1 t$ a4 W9 t520的打磨只是当时的标准工艺,并不是很高级的,要说打磨好,级别略低的浪琴23zs、10L、27M等,比520更精致 ...
" ^; O8 C$ ^# z) u9 q7 X$ z
30T有大小钢轮齿尖倒角吗?齿尖倒角是很费工的,可以说在所有零件打磨中齿尖倒角是最麻烦的,要做到中规中距更难,为了突出层次所有夹板采用双面倒角,摆轮细节的处理更加不可思议...我以前不懂,经过一系列折腾才明白打磨的重要性,越微不足道的打磨越废工,否则我何必发此贴让大家笑话呢?`难道没人发现520的不同吗?
) C" V; e- @- h$ ~老浪的经典款我手头上有,细节的处理跟520没法比,螺丝的处理老浪都比不上,以前我认为老浪螺丝在古表中处理得是最好的.520的螺丝才是真正的手工倒角,小夹板尖锐的倒角处理真不是机器能做的,我拍不出细节,难到坛里只有我有520吗?拆开看看就行了,难道我真是没见过好表吗?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2:53:01 | 只看该作者
白金沙 发表于 2014-3-12 19:41
" c+ F2 t1 U1 ?9 ]: Q520的打磨只是当时的标准工艺,并不是很高级的,要说打磨好,级别略低的浪琴23zs、10L、27M等,比520更精致 ...
7 c# m3 H4 X5 D% w
金沙兄:摆轮的处理十分少见,细腻的磨沙镀金摆臂倒角镜面抛光,是为了增加了摆轮的立体感,在摆臂上做效果那怕是PP也只有镜面倒角吧?
37#
发表于 2014-3-13 00:10: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执着了。。。。还是看图说话较有说服力。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00:51:46 | 只看该作者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4-3-13 00:10
( c+ c: x* d+ ]- r3 D楼主执着了。。。。还是看图说话较有说服力。

8 x, o& y; ^6 \5 l+ N是呀,感觉偏执了。
1 l& f" K/ F7 I) ?想想当年的欧是多么自信牛X,当年的一次厚道之举却引来如今的我帮欧编故事,其实就是厚道之举而已!唉,中打磨的毒了。
39#
发表于 2014-3-13 09:39:16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米版的观点。520是420的升级版。请看看下面这张图,比较下420与您520的不同之处。至于您所说的520这么好的机芯为何几乎被人遗忘,我想身在鼎盛时期的自动时代,相对于标志性的30系列,地位尴尬,它是否还有生存的必要?不是说520不好,我认为是欧觉得有30系已经足够,没必要推广它吧。与自动机芯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产量相比,我想520的产量应该不高。  L+ m1 u! ]7 E2 h  e% Q; A' |
40#
发表于 2014-3-13 09:41: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 h9 ]7 F3 S9 k# l520机芯在生产的前后时期,有作一些局部的改进。而打磨也有略为不同。5 j6 I; W& e/ j/ I5 Z% `" |' r
但不管哪版本,520的基本设计和配置都不高,这是omega给了它在硬件上的定位。: @0 u& e$ a, `- a! t$ c* H6 X
而这枚520机芯,连微调器,快慢针,螺丝都没作倒角,未见得有特别仔细。7 f" K$ g# I. e" ]
高级版本的520,有带天文台认证的,然而楼主这枚也未系。
# M) {8 e$ y& ^  d7 X2 [) U& x7 p+ _8 |0 P0 n
以上是从图片看到而论。& s. [( Z8 |, v' H
即使是Omega 的30t,其打磨当时也是未入流的。 而且比起当时其它一些竞争厂家,也未显得优势。& o4 G! B( @+ p, Z. _0 B" K# @0 f8 t
  e3 K5 J) a5 K/ e
附上个oemga 30T2(SC)rg 图片供楼主参考。
' O! G+ ~$ R& A8 A擒纵叉,游丝夹,轮系,都有作处理,但整体的打磨级别最多只能说是soso。8 s2 g$ }9 q.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25 13:47 , Processed in 0.15135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