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Shek329先生腕表赏评录

  [复制链接]
71575207
121#
发表于 2012-6-29 10:4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29 编辑
4 x' _6 Q, f' {% `. u! w  q7 x
0 Q& z$ H$ b' [占位
122#
发表于 2012-6-29 11:37:13 | 只看该作者
评比本身必然带有一定导向,杂志媒体,评比是幌子,名牌中夹杂一个赞助商品牌,其中玄机也未可知。
' Q  S$ z$ i/ T网络论坛,往往先入为主,某品牌一边倒的天天讲用,不熟的品牌自然吃亏。. h, `' Z" B4 H* t4 K3 w1 m# ~' }
姜文的戏再好,比不了老蚌生珠的刘德华人气旺。+ w0 a. [0 t( X5 b* q1 P
没有真正的客观公正,都是在一定前提下的自娱自乐。

; W1 e! o; K4 C/ q, |1 O8 ~, w1 c
123#
发表于 2012-6-29 12:25:53 | 只看该作者
朗格双双追技术更复杂一点且“内有乾坤”,拆掉它的计时件就是理查德朗格;- E! ^9 f" u# w
芝柏的闪电可惜用在7750基础之上,品牌与设计也不如沛纳海讨巧;
1 ^8 \4 ]6 R0 f  \( i, a雅典的单钮计时也有故事:其实是FPJ设计的,那时候没几个人知道他大名。
, h4 i* _2 `* I# h* b  f4 P ( L, A0 r0 C' i+ W3 ]
计时码表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复杂功能表”,也是最考究表厂技术功底扎实程度的。
. f1 A$ i6 N" h9 o8 g: y

. x/ V7 a# s( O9 c9 d' M1 ^
124#
发表于 2012-6-29 13:3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36 编辑 4 C/ W7 {; p- p6 N) V8 f

5 ^( n3 u: K7 ]
占位

) O# x1 m: Z" l6 _
125#
发表于 2012-6-30 06:29:3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没那么多面子讲究,也许戴好表的碰上戴好表的,会多点话题而已。8 ]) r. Y9 r* d
劳力士辨识度高一些,欧米茄百年灵万国的认知度差不多,这四个也是表迷最熟悉的牌子。近两年在德国格拉苏蒂和沛纳海也很受欢迎。再低一层的SINN、FORTIS、NOMOS、浪琴、瑞宝在德国也比较常见。
, N; o; G$ f/ R2 B7 ^, w6 e到百达江诗爱彼宝玑朗格,就不是一般人能接触的阶层了,如果你在德国见到穿得普普通通戴个这样的表的人,一般就是个折腾表的。
' R# P: \8 a1 [( B) H- q6 d玩独立制表师的圈子,很窄很窄,生活中几乎见不到。
' q$ m$ `* T# |+ {7 A, ^( q5 D
126#
发表于 2012-6-30 06:33: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梦想,自己参与设计一款功能技术级别类似的,我们中国网友一起组织团购,不需要去外语网站上眼馋别人的。这是一项需要大家团结齐心才能完成的艰难任务,如果设计草图和价格出来后,大家感觉不如意,可以尽快通知我取消订购,没关系,前期设计费用我不算白交,将来总会有用。
7 q8 Q  D0 S* S* J$ z总之我是想把这个东西尽可能做到完美,否则买一个鸡肋玩具的话,2000元都会嫌贵,市面上一大把,有何特别意义?也许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如果说喜欢无印良品那种玩玩就扔的东西的网友,我想并不适合此次团购,这也不是我设计的初衷。
4 Q( l$ n$ v, D
127#
发表于 2012-6-30 09:27:59 | 只看该作者
lncs 发表于 2011-5-4 07:56 9 _8 R6 U  G- I+ P4 A4 A) Z
非常佩服石版的见地和冷静。一个品牌的流行和受到追捧,都有其深刻的内涵。诚如石版所言,沛迷不是多金的傻 ...

- T& x1 q) v( e) d+1
128#
发表于 2012-6-30 15:43:3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评说哪个更好看,而是觉得朗格的设计思路过于单调,是个局限(也有历史原因)。例如在运动潮流下,就很吃亏,像以前的积家一样,后来再弥补就有点晚了。" |7 l, @  O; Q8 d' j- \: L( E
PP这20年中的全新设计几乎没有,都是在其丰富的历史设计中拣选再造,古表拍卖的高炒作配合复刻新表销售,对增加品牌影响力起到非常好的作用。5 ]0 U0 M  M6 A/ X8 C' b
5 v6 h8 X; U+ x# @
2 V/ N6 r7 r6 m. }8 B
朗格ZEITWERK跳时算是一个突破,不过跳得有点远了,很多人感觉不“朗格”。为这个贴我重新翻了一下朗格的那本专著,古董有些设计现在仍可以采用,比如路易十五针、桃形针、船钟面、大复杂万年历等设计。船钟面曾经为WEMPE限量生产过一款,可惜没有炒起来。现代朗格的大日历在设计布局上有时反而成了一个障碍,朗格不妨专门推出一个限量复古系列,就像红12那样,不要大日历,做些古款复刻。也可以引入一些运动风格,比如浪琴的时角导航表,朗格其实也为德军设计做过的。计时码表,可以仿照古怀表做成瓷面规范指针形式的。吸引炒家下手,越特殊越控制,越好;一点没有,就不好。
+ X1 o/ ^* n) G5 a5 ^* D; B, jhttp://www.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85&extra=&page=2* W. O- l6 }! b+ J  c
2 s( ]/ _6 o7 R5 c& }; ^- ]8 r; n
129#
发表于 2012-6-30 16:03:3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选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和别人撞表,最好连品牌都不撞。
9 ?9 y& G& u: C0 F
130#
发表于 2012-7-1 00:03:3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拜读了
131#
发表于 2012-7-1 13:5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2:03 编辑 3 W# L+ Q" h: ?1 V. g% {
. |' x: L6 g" B
中国搞陀飞轮,走的一个投机取巧的路线,别人把这个概念当成奢侈品做了30年,我们搞出结构打着人参名义卖萝卜价,是一种混淆。陀飞轮表在今天,不仅仅指一种旋转擒纵结构,更多的是彰显手工工艺,包括美观的设计、制造打磨的技巧、精密的组装调校等等。甚至欧洲人还把这种产品继续外延,有做大复杂功能综合的,有走新科技材料路子的,这些我们都难望项背,空有一个粗劣的结构有什么用?只能被评为“最烂的陀飞轮”。& J2 A2 m) T" P0 {. Q
6 O$ }& i' y  A) v5 K5 v- I0 v
模仿,是一个必经之路,现在国内已经具备模仿ETA的能力,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夹板布局之类变为自己的产品,结构要扎实,不像北京厂北海那样恶劣的仿抄,精工格拉苏蒂早年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核心零件材料自己做不了的,也可以先进口,并不贵。关键一抓质量,二控制销售渠道,做假表就急功近利自毁前程。* W% ^+ I5 |3 I& I. u7 s% a
海鸥最有力度的产品并不是问表和陀飞,而是计时,为什么?因为目前传统柱轮手动计时芯很少生产,仅集中在某几个顶级厂家,中低档品牌复古款式急需此类机芯,我们的问题是素质还不够级别,需要继续改进,其实可以请国外厂家顾问来指导的,也可以请他们负责推广分销。再就是杜绝供应假表商。
# t  W! r& e& L: }: h三针手动和自动、计时,这几个做好了,就是运营好品牌的基础,再谈复杂功能。8 i4 C: t( r2 `1 {! W) E4 u' H
ETA快要停供了,两S厂的替换产品仍在考验期,中国表厂此时若能抓住机会再给市场一种选择,就算进入主流了。那些陀飞轮都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别听任何人瞎吹,采购的老外没一个是正经牌子。. @/ [0 j8 z3 ~  X1 O4 @3 b& I

! h3 ^$ k: Q+ N% O& w* Y- l思维,是起决定作用的,没有形成西方制表的思维,做不出好东西。楼顶那位老总的思维,是舍本逐末,走不长久的,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规则的艺术,不是天马行空的挥洒之地。

: M1 @0 f$ x1 v  C9 S/ L) b  s( S5 D* g  `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65&extra=&page=25 `% U( C9 M) P2 a  S) p$ L

, m5 R" R( |! }+ O国表企业为什么不可以引进外来设计?好过苗厂长闹出假三问壳的大笑话。9 h3 ~) ?9 S% Q5 I. ?0 }
吸收多元化是好事,如果是不懂表的国企领导加上一群不知道怎么用劲的职工,这样的企业,即使你没有名称的使用归属问题,总做不出顺眼的东西,也不是个办法。
$ ?2 V8 C6 C* W" q0 k, i东西起码还是上海厂做的,上海的底子是可以的,陀飞轮按照正规的路子一步步走,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 Y+ q( Z- g0 j1 I4 g

! O, I, M, R9 f  U上海陀飞轮是仿LEMANIA的,肯定没有瑞士的那种精美细致,但是它比其它国表陀飞轮好在那道桥多出一个层次感,针轴也在面盘正中,这样的机芯有下一步的改造空间。! K) o. O8 Y7 b* w) c
CALABRESE发明的宝珀小鸟式,成就了中国土制陀飞轮的速成之路,实际上也是害了他们,这是一种毫无平衡美感的东西,尤其在北表人的设计里,简直就像一个开罐头的刀片在那里旋转。
, J& g8 ~! l( F) [海鸥近年也出了同轴,类似格拉苏蒂的飞行式,技术概念是有了,但与GO的一比较就发现,人家是有层次的框架,体现出的是“悬浮感”,所以有人强调“飞行”应为“自由浮动”,这个是海鸥同轴欠缺的美感,它有点生硬呆板。9 O4 Q. S8 e( j" P
杭州的同轴飞行陀飞轮设计,败笔在于针轴“略微”偏心,这一小偏,彻底决定了面盘的设计怎么搞都难看。今年杭州好像出了一个透明蓝宝石陀飞轮,9点位的,还没有普通版本,有待观察。

+ B. ]  ]0 u- U4 i6 C; |3 ~+ N钟泳麟说的那种上海陀飞轮,不是上海厂的产品,而是私人制造的那种,就是那个过世的师傅做的那批。
; v5 v  _1 {0 B! t2 l" @# N表厂怎么对待它的品牌战略,我们干预不了,但是引入外来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设计思路,确实有利于国表的进步。
海鸥、北京和飞亚达等有个观点是:我赚钱就行,你能把我怎么样?
" L% E6 M5 j! X8 w, [6 k说真的,还真不能怎么样。

" T+ g# c& J! R$ o为什么国表厂抄袭都能抄得那么丑?而站西的假表真有做得好的?因为前者是遮遮掩掩,婊子+牌坊式的,后者是不做到一比一就卖不动,关系到切身利益。

, m# u+ g5 E6 O0 L0 C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244&extra=page%3D1
, o, y/ X( H" P! S& D# R5 F- w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 ... 4&page=1#pid12615446 J( T0 P8 ]% l- P. K
郄医生是从玩家角度去解读现代新款国产表,与以前主版网友和李版的意见分歧类似。" s7 m) @( G6 c) c3 f
$ c" g" [: r% j. k3 T4 N: l/ B$ t
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国际名表给消费者灌输“表值得投资、表可以炫耀、陀飞轮是复杂技术”等思想,国表借机搞出廉价拷贝品,以价格优势抢中低市场,顺带外加一个“振兴民族品牌”的旗号。: N  F/ i( z9 s+ O
我说过,中国消费者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对表的审美思维,消费的都是概念,快餐式的。国产复杂表市场并不见得不好,而国表厂家的主要销售目标群体也绝对不是对表有研究心得的专业玩家,大方刷卡眼都不眨的人都不是专业玩家,玩家是买个劳力士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包括郄医生自己。

* \4 S4 m. f9 u
4 e% x& H. ^5 U3 A' [+ G
. q: T( ~: i. K9 Z! E/ o+ m! H) {2 P$ C- o4 X
132#
发表于 2012-7-2 11:47:50 | 只看该作者
自动机芯“薄”的标准可以ETA2892的厚度为界,3.5-3.6MM以下可算薄甚至超薄;手动机芯2.5MM以下可算薄,2MM以下是超薄。
: E3 J$ m" i8 s$ J/ d
7 H% D: I& B8 G5 `1 x* c7 Q$ X上世纪争做薄表的潮流就像天文台竞赛,也有炫耀技术的原因,现在几个顶级牌子,还是以此为荣。薄表相对脆弱是肯定的,它就为“上流社会”预备,不能拿来摔打的
) c  ?6 J0 {# g+ E, n; Q1 s

% C/ }" G& L/ ]0 q; T+ q9 [  w
133#
发表于 2012-7-2 11:54:04 | 只看该作者
劳力士最早的排氦阀门用在SUB的200M潜水款上,如今的300M不装,可能也有价格定位方面的考虑。/ n6 d9 f/ f1 E2 y$ [: `2 b
现在一般的300M潜水表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我觉得最好不要背透,沛纳海的背透感觉不太安心。
! y8 [( l1 q3 v. y2 k/ a1 y
3 I# ?) ]$ B' Z7 d9 b$ ~近几年,几百米甚至千米以下防水表实测,有几个例子,问题都不大,没见过压扁的,有个别停走的和爆镜的。表和人体承受能力不一样,虽然人潜不了那么深,但手表防水性能做强大些,总是给人一点犀利稳妥的印象,非常正常的宣传手段。当年日本西铁城从飞机上往下摔表不也是很好的宣传吗?人能那样往下摔吗?
$ ?3 d2 B, V4 v( O, @/ Q9 w名表的谎言这篇文章,有它创作的特定背景和原因,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不是那么绝对的。我以前也提过,不锈钢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不仅仅是表在用,这类所谓“谎言”算在表身上,不一定有道理。
' v( ^# G  v% M# {

5 v8 k' P" I; h9 [( G  S
134#
发表于 2012-7-10 01: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45 编辑
3 H, F+ p- m3 w; `8 l
$ i7 g% O+ l1 C0 a* R: x占位
" w1 r  Z( u8 d0 h- ~
: g9 j: X8 k, l) U
135#
发表于 2012-7-10 01:1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37 编辑
9 ]- j2 j% i  D6 r* {/ ]  }5 }& q) X; d' g
占位

9 u2 o/ h5 ~! J; ~* T
) f6 i; Z+ s) w, \* x* m5 x3 \
! F* J; n( s9 B, A  C2 f8 q
136#
发表于 2012-7-13 23:3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48 编辑
4 o1 P' q0 O3 R) h, L% @6 s- d; t0 i% b- t4 s1 A) o* p+ }
占位
137#
发表于 2012-7-19 11:41:5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没有一定之规。  Q$ f/ z1 r. ~. Z0 Y
做表的是人,卖表的是人,玩表的是人,人是活的、变的,表才因而有了生命意义。
& n( i) S- w% c3 K7 d! D
138#
发表于 2012-7-20 00:09:01 | 只看该作者
顶,确实看到眼酸
139#
发表于 2012-7-23 18:12:33 | 只看该作者
十多年前几个被看好的牌子,难以为继;几个不被看好的牌子,却风生水起。表界,没有真正的预言大师。
! U8 y% F" B% r3 r7 T
- c$ ?8 ^* m8 e沛纳海、万宝龙、恒宝……现在走的路子,都是借鉴于卡地亚的成功经验,你可以不是技术流,但自身品牌的市场好,定位接近,可以买技术,这时候你所买的技术能起的作用非常关键。另外,你还不能因为新技术忽略了原来的消费主体。卡、沛、万都坚持不放弃低端款式,这个市场基础非常好。反例是劳力士,它太自信了,高端品牌的比重过大,压住了低端品牌帝舵,经济危机时才会受重创。这样大牌压小牌的还有格拉苏蒂和芝柏,所以UNION和尚维沙的市场肯定都做不大,这三家都在把低端品牌拆离出去,但市场已经不太好抢。
' e- J, ~% }* \2 f5 }) o有没有绝对的“自家”技术?没有的,任何大牌现在都要或多或少买一点东西回来,顶级中的五大,有四家很大程度是依靠“外来”技术(爱彼先是占积家股份,又买了PAPI;宝玑买了LEMANIA,还挂着集团内的FP;朗格最早依靠积家万国,现在也有外聘的技术团队;江诗的技术供应则比较混乱),另一家则是买人(罗伦斐从PP走出去也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买技术早已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f! f( k+ ?7 B4 ?! u  m7 L: x0 ?( F; X& n
) m1 \) N+ \3 d' k
在你心中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排名之前,是无所谓“堂”和“室”的,那些排名太误人子弟了,戴着故障频频的薄机,返修一次几千大洋,心理哪有优越感,只能祈求历史名人在天之灵庇佑。
140#
发表于 2012-7-25 23:08: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0 16:47 , Processed in 0.19490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