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离线
- 注册时间
- 2011-2-2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帖子
- 积分
- 2731
- 主题
|
简明 发表于 2011-11-8 01:53
之后首先在天津手表厂工作时和有关技术人员殷承惠、江达生等人在一起对天津仿制瑞士FHF-28的机芯 ...
多个史料都对国表早期研发生产和苏联专家到中国干什么有比较明确说法的,这里我建议大家参见《中国计时器通史-近现代卷》第218-220页(由天津海鸥表业有限公司人员王亚舟,陈曼璘,杨瑾,罗建毅执笔)。主要意思见下:
到天津厂就是帮助指导五一机芯(仿FHF-28薄机芯结构)改进结构,加大,加厚改进主夹板和机芯厚度等结构,天津厂当时遇到机芯加工成品率低下,导致产量上不去。同时在加工工艺及设备指导改进。使五一表能到达10万成品表/年产量规模。
反观上海表厂一开始就采用17钻高夹板的Sellca厚机芯为试验蓝本,期间虽大量改进,但581系列高夹板厚机芯特点一直坚持到1967年停产。不但仿制,而且将Sellca原来的台阶型上夹板改成斜坡型(五一机芯后来也是将凹型上夹板板改成斜坡型的),以加强机械刚度达到加工变形小,对机芯联调试时留出更多配合余量,故机芯成品率高。同时1957-58年上海厂为适应大规模生产表的要求,已经对生产图纸,工艺图纸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大搞技术革新,自己生产了大量设备和创新工艺,为规模生产创造了坚实基础,故在1960年就使581表达到50万成品表/年产量规模,继而在以后更高达上百万的产量规模。苏联专家也在1960年到上海厂指导工作,主要是帮助研发生产薄型机芯SB307,样机已造出,但后因专家撤走等原因未规模生产。
各位看客看到这里不仅要问:为何要坚持造薄机芯表,而当时又造不好?我的回答是:
1.1958年是大跃进时代,冒进,不顾实际国情的急躁浮夸风盛行,急于赶美超英;
2。北京轻工业部的主导意见就是要做薄型机芯,设想一步跨到当时国际主流表领域;
3。反观当时国表工业刚起步,材料,加工工艺落后,无国外先进技术有效交流(西方封锁),不具备大规模生产薄机芯表能力。
4。这样实际的钟表工业国情与人的主观愿望产生激烈碰撞,谋者胜!
5。题外话:当年天津产的五一表轻工部早就给部颁型号ST-2(A);上海产的A581系列表(591,592,611,623,631,656,657,662等)一直没有部颁型号。其他地方要做581机芯表也就无大果了(青岛,广州,杭州?均做过)。但是581表给当时的中国表业仍然带来了巨大效益,节省了大量外汇。
其实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面子上的第一,老大了,让历史客观的存在那里!这也是我对前面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的一部分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