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绝命毒师 于 2018-6-4 13:24 编辑
1960年巴赛尔表展上第一只音叉表:宝路华BULOVA ACCTRON音叉表 当年发布轰动整个钟表行业,连国内的天津厂也跟风学习研发,音叉表又有啥啥厉害之处,让毒师一一解析
首先要了解一个何为音叉? 音叉(tuning fork)是呈“Y”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各种音叉可因其质量和叉臂长短、粗细不同而在振动时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 采用音叉为核心震动零件在于他能很稳定发出一个频率(石英表里面的石英晶子则是超高频的振荡器) 而运用在手表中的音叉体积非常小,其运作靠电磁铁控制,当螺钉与音叉接通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音叉。音叉被吸引后,螺钉与音叉不在接触,电路断路,电磁铁失去对音叉的吸引,音叉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样电路反复接通;从而产生高达300HZ以上的频率(正常机械表3-4HZ),而从理论上上来说高频率的误差会越小,这比他的第一代电摆表在精准度上更加高,也难怪从一出生就被大家追捧,毕竟当时的电子表就跟现在的苹果表一样新奇,音叉表不使用弹簧及擒纵装置,而是通过一个利用电子而转动的音叉运作 从动图很容易看出音叉表的如何带动齿轮运作,每次震动音叉杆上连接传动叉,从而推动主动齿轮运作;由于超高频的摆幅无法直接使用,对主动传齿轮要求很高,2.4毫米的直径却有300齿,在当时来说属于不小难度 音叉表既然靠音叉震动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响声”,如小蜜蜂的嗡嗡声那肯定是少不了了,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下,声音如蚊子在四周飞来飞去,那情景还是挺让人捉急
最为可惜的是正当大家热衷于音叉表大量生产的同时,1969年日本发明首只石英表,从而音叉表也如昙花一现没多久就消失在大家眼前,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历史产品 欧米茄ELECTRONIC和宝路华ACCUTRON
毒师这次带来两只音叉表的典范给大家欣赏: 两者命名ACCUTRON和ELECTRONIC的中文翻译都叫电子,而非现在的 QUARTZ石英,简单来说石英表肯定是电子表,但电子表不一定是石英,例如电摆表和音叉表就是石英表的先驱者,电子表的始祖
一黑一白的撞色,纤细的欧米茄遇上厚实的宝路华,两者一同上演了一场嗡嗡翁大战,展现了六七十年代的辉煌;小巧的表经配合亚克力镜片,泛黄的夜光,褪色的油漆,微微氧化的指针,都让两者充满岁月的沉淀
说到机芯:
宝路华音叉表发明专利期间,无疑是一家独大,其发展历史也是经历多个版本(其中Bulova 214/218/219/221/224/230较为知名),从初代到后期的可以看到宝路华的设计还是比较糙,基本不注重打磨 购买音叉表要相当注意一点: 由于音叉表两个小磁圈非常大,特别是前期版本没有晶振的音叉机芯对于电池和电压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用错电池会直接把电容和磁圈烧掉,而这种古董表基本找不到零件更换,所以修复可能性基本为零
而欧米茄采用的则是ESA1250机芯,说到ESA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当年的子公司ETA相信大家都知道
Ebauches SA是二十世纪瑞士机芯工厂联合组合的联盟式公司(14家企业:包括从Valjoux,ETA),目的就是减少各家机芯厂内斗和形成流水化生产,存在时间1927-1983,而后面当然也是被小弟ETA成了老大,其他厂不是被收购就是消失,这里不具体展开说漫长的曲折历史 一句话概括:以前ESA是老大,ETA是小弟;现在是ETA是老大,ESA是灰飞烟灭 当时的ESA和宝路华合作,可以看到机芯上也都有宝路华的联名印记;毒师估计就是宝路华提供专利,然后ESA负责设计,可以看到瑞士人在机芯上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华丽大变身,把音叉表做成一种实用与欣赏一体
ESA音叉机芯除了OMEGA,IWC,LONGINES ,TISSOT也用,另外还有日本的西铁城也跟宝路华拿了专利研发了相似的款式;总体市面上见到的音叉表就这几个牌子在做;相对美国大爷们做的宝路华音叉机芯,瑞士联盟ESA还是强上不少,特别是后期还开发出天文台认证的音叉表,从各方面碾压 宝路华特有的镂空盘面版
其实上过太空登月计划的不仅仅只有欧米茄超霸,还有宝路华 1969年阿波罗11号仪表盘上使用音叉钟 1971年阿波罗15号指挥官佩戴宝路华计时表
不过现在来看都是浮云,音叉表作为一种被淘汰的电子产品,石英表已经各方面超越;宝路华随着石英浪潮的席卷,加之自身音叉表成本高售后又是大问题,最后也就消失了近年被西铁城收购,当年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参考资料网站: www.richardkunz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