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请板主给看看它的出处

[复制链接]
575636
21#
发表于 2010-3-4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同轴双轮杠杆擒纵---------只看到双轮  没看到马仔呢?黄老师还有图否?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3-4 9:54:00的发言:
同轴双轮杠杆擒纵---------只看到双轮  没看到马仔呢?黄老师还有图否?

这图也看不见马仔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0-3-4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实在看不清!猜想 要使双轮运转  马仔至少要有三个叉瓦才可以,类似于八件中的双联是擒纵  只是这个比那个高级多了!
      
              

26#
发表于 2010-3-4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redmelove在2010-3-4 9:48:00的发言:

 

黄老师 黄嘉竹教授?

非也非也.

27#
发表于 2010-3-5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02_g.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乃同轴双轮杠杆擒纵,1864年4月5日获得专利。叫价4万美元。

黄老师啊 据我手头的上资料显示 早于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同轴擒纵前 没有过上面的擒纵结构。由看图来看  这个结构就是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的同轴擒纵机构。我相信这两款也是丹尼斯教授的实验用成表,至于夹板上面的18XX字样 请外文好的朋友给解释下。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3-5 8:55:00的发言:

黄老师啊 据我手头的上资料显示 早于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同轴擒纵前 没有过上面的擒纵结构。由看图来看  这个结构就是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的同轴擒纵机构。我相信这两款也是丹尼斯教授的实验用成表,至于夹板上面的18XX字样 请外文好的朋友给解释下。

我也哪闷那,它资料上介召只生产了60快,

29#
发表于 2010-3-5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艺钟轩在2010-3-5 10:39:00的发言:

我也哪闷那,它资料上介召只生产了60快,

是啊  看形制和指针的氧化程度 都不是近现代的东西?所以俺也不明白  等个明白人现身吧!  要不发到准时 请徐版瞧瞧  或许会有收获!
30#
发表于 2010-3-5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3-5 8:55:00的发言:

黄老师啊 据我手头的上资料显示 早于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同轴擒纵前 没有过上面的擒纵结构。由看图来看  这个结构就是1974年 乔治.丹尼斯先生发明的同轴擒纵机构。我相信这两款也是丹尼斯教授的实验用成表,至于夹板上面的18XX字样 请外文好的朋友给解释下。

乔·丹的擒纵其实都是从古董天文台航海时计上演化来的,他自己也写过专著论述各种古董擒纵器,他的所谓发明在于微化、简化、用于手表等。

机芯上已经写明专利期自19世纪。

 

31#
发表于 2010-3-5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Charles Fasoldt,1819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30岁移民美国,是微型机械制造师,擅长显微镜、天文台钟表的制作和珠宝维修等。

两种擒纵的比较:



另一AHCI会员、独立制表师Paul Gerber申请专利的擒纵,异曲同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5 15:54:34编辑过]
32#
发表于 2010-3-5 15:54: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gghr89在2010-3-3 8:59:00的发言:

三金桥

明明是三钢桥,还有座断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5 15:55:19编辑过]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7:52: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3-5 15:51:00的发言:

Charles Fasoldt,1819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30岁移民美国,是微型机械制造师,擅长显微镜、天文台钟表的制作和珠宝维修等。

两种擒纵的比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asoldt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axial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另一AHCI会员、独立制表师Paul Gerber申请专利的擒纵,异曲同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scapementskizze_b.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5 15:54:34编辑过]

一目了然,版主就是版主,明白了。

34#
发表于 2010-3-5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艺钟轩在2010-3-5 17:52:00的发言:

一目了然,版主就是版主,明白了。

哈哈 多谢石板释疑! 佩服佩服

35#
发表于 2010-3-5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可当中那个小轮有什么用处呢?
36#
发表于 2010-3-5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明白了,丹尼斯教授的设计比石板介绍的两位的设计要复杂一点,多了一颗宝石。丹尼斯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把动力传给摆轮,使力矩能够发挥到最佳。石板好资料!谢

37#
发表于 2011-10-6 03:53: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中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12-24 11:21 , Processed in 0.09201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