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十年前根本想不到仿表的进步,到了现在居然能够把某些专业机构骗了,当那些鉴定估价师过来求助时我能体会到那种受到挫折的感觉,也许精神上的打击远大于经济上的损失。我有时去一些时尚小店闲逛,汇聚在那里的真假奢侈品铺天盖地,商家销售的名包、名表、首饰、珠宝真伪良莠不齐,如没有专业的鉴定能力,也许只能依靠商家的良心和诚信才能有些保障。
虽然“名表鉴定”这个尚未被认可的行业很不起眼,可是有时却会起到大作用。大多数的消费者常受到网络某些竞价机制的搜索引擎的误导,进入某些没有专业能力的机构对名表鉴定,结果所托非人。
想来,中国的奢侈品行业已经逐渐为世人了解,我们需要更加真切了解这个市场,也许笔者尝试用这些年的从业经验引导大家揭开名表鉴定的神秘面纱。
常听闻某爱好者告知一些神秘的鉴定方法甚是欣慰,可惜道听途说的方法即不科学也不实用,网络间流传的鉴定方法大多以讹传讹,一再误导大多无辜的小白,这里简单说明一些鉴定方法和手段,有一部分还是有效的。
1. 比对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为实用的手段,与正品相比,有差异的即为假;
2. 经验法:这是依靠鉴定者丰富的从业经验,通过重量、材质、零部件的特征确定真伪;
3. 查询法:通过品牌核对腕表表壳上具体的编号特征来确定是否原装;
4. 资料:与查询法相似,通过对腕表的外观款式、机芯型号、编号获得的年代来最终得出结论。
还有不少方法,基本与以上的手段差不多。鉴定所要得到以下结论:
1. 真伪: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结论,一切鉴定的基础;
2. 原装度:腕表的零部件原装程度,非原装零部件到达一定程度即为非正品;
3. 年代:非常重要的依据,以此了解腕表的市场价值;
4. 材质:对腕表的外观件确定材质,不同的材质也决定了腕表的价值,方法较多也比较传统;
5. 功能:检测手表基本的功能,包括防水、日历翻转、多功能的表故障判定;
6. 品相:即成色,一款表外观有没有翻新?是否全新原始状态?后盖有无开盖痕迹?表镜、表壳、表带、指针、表盘、机芯夹板等有无外观处理,如果处理了是什么样的程度,表的新旧程度是对腕表价格的最重要依据;
7. 机芯状态:这是确定机芯有无维修和保养的经历,机芯有无更换过零部件?运行状态决定了表的使用情况和是否需要再付代价对机芯进行维护、保养或者维修?很多消费者非常在意腕表的走时,对几秒误差有特殊的要求;
8. 估值:确定不同市场上腕表的地位和价值,这是所有消费者与爱好者都想学到的技巧,方法较多,大多需要从业经验和对品牌最基本的认识。
大多数的鉴定者在意的是通过局部来确定腕表的真伪,实际上要了解表的真伪,除了以点带面,很多情况都要结合起来判断,否则因为一非原装部件容易将真表判定为仿品。关于鉴定的内容实在太多,有机会笔者会定期不定期分享给有兴趣的爱好者。
仿表的技术是在不断更新的,制假者也在不断学习,除了投入更高的成本更新设备,在工艺、结构方面也在努力提高。不少爱好者对我感叹,如果制假者改邪归正,自创品牌一定会成功。恐怕不是这样,要知道一个品牌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一个款式的传承是经历无数次的磨砺才能经久不衰的,现代腕表的研发成本之高超出想象,制假者并无原创能力,除了抄袭仿造,他们根本不可能通过简单方式洗白自己。
不过,仿表一直在提升工艺,尤其机芯做出了一比一的仿制品,尽管工艺与正品天差地远,但是结构与真机芯已相当接近了,这样的产品也一再迷惑了初级的鉴定者。因此,我们采用传统的对比法无法得出完全正确的鉴定结论,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并对正品的工艺的理解和熟悉方能确定真伪。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商业和非商业的网络远程鉴定,通过清晰的照片与视频作为鉴定的依据进行初步判断,给予消费者带来便利,也规避了一些风险。但是,所有的远程鉴定是有软肋的,它们无法实现对成色进行评估,也就无法了解手表是否经历过翻新,无法判断机芯的运行状态,甚至于对于功能和机芯的真伪也容易造成误判。有些需要通过仪器及真实物品的接触性分析和辨别的手段无法使用,也是远程鉴定的最大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