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钟表爱好者,我不止对腕表这个物件本身感兴趣,更对那些腕表背后的故事着迷。很多钟表品牌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我在瑞士旅游的时候去过好几家,今天想挑出来讲讲的是令我印象最深刻、也让我最感到意外的浪琴表博物馆。 提到浪琴,第一印象可能都是名匠、嘉岚之类的畅销表款。但随着近年来品牌的复刻力度不断加强,也让人深刻意识到品牌背后185年的悠久历史。资深的腕表玩家都清楚浪琴的辉煌历史,尤其在计时领域中难以撼动的重要地位。而在探访浪琴表起源地瑞士索伊米亚,以及浪琴表博物馆后,我依然产生了肃然起敬的感觉。接下来就说几个最让我为之震撼的看点: 5000万只腕表,每一只都有迹可循 第一个让我震撼的展间,里面却没有一只表。这里只有整面整面墙的红色书皮的档案。里面记录着从1867年到1969年以来,一共5000万只腕表的信息!细到每一只表款的材质、机芯、出售时间,以及独一无二的腕表编号,全部都有迹可寻。而1969年之后的表款信息,则已经实现了电子化。 从150年以前开始,详细记录每一只腕表的身份信息,这件事情我们通常只有在行业内最高端的那些腕表身上才能够看到。而浪琴却是将瑞士的精纯制表工艺实现量产,并推向世界各地的品牌。想想它的产量之大,布局之广,就能够想见记录每一只腕表信息的难度之高,也能够一窥这背后的坚持与恒心。 满墙自产机芯,奠定计时丰碑 第二个让我震撼的展示,是一整面放满了浪琴表自产机芯的机芯墙。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浪琴表是少数几家有能力自产机芯的计时表制造商。我在这里看到了浪琴在1913年推出的第一款计时表,搭载著名的13.33Z机芯,精度已经达到了1/5秒。1936年诞生的13ZN专利机芯,则是第一只具有快速飞返归零功能的计时机芯。传奇的20CH机芯,更是让计时腕表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这些闻名许久,终于得以一见的机芯,见证了浪琴在计时领域的非凡地位。也难怪时至今日,浪琴仍能在马术、体操、高山滑雪等运动领域提供最专业、精准的计时。它的底气来自技术,也来自传统。 直面挑战,与探险家生死相依 第三个震撼则来自于浪琴表博物馆的探险展区。这里有一架几乎一比一的飞机模型,非常引人注目。它的原型就是飞行探险家查尔斯·连拔的“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正是这架飞机,在1927年的时候,伴随年仅25岁的连拔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壮举。为什么浪琴表的博物馆里会出现飞机呢?这就要说到浪琴与人类探险事业的历史了。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现代化计算机与GPS定位系统,飞行员只能依靠地图、怀表和六分仪来判断位置并控制飞行。这样简陋的设备在遇到气流颠簸,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磁场影响时,几乎无法使用。因此,以生产精密计时设备见长的浪琴表与飞行员们生死相依,成为了他们的“幸运之神”。根据统计,从1919年至二战爆发前夕,浪琴表曾为34次官方确认的创造纪录的飞行提供计时及导航支持。其中就包括连拔征服大西洋的飞行壮举。 其后,连拔更与浪琴携手设计并生产了著名的连拔导航表。它可以与一台六分仪和航海天文年历结合使用,从而极便捷地测定飞行方位,一经推出便受到飞行员们的广泛推崇。而这枚由飞行员而非制表师设计,并交由浪琴表生产的腕表,也才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员腕表。今年在巴塞尔表展上倍受大家关注的连拔90周年复刻腕表,也正是以此为原型而推出的复刻杰作。 185年的瑞士制表历史,就这样收藏在瑞士索伊米亚的幽静山谷里。关于浪琴表博物馆的魅力就先介绍到这里。如果表友们有机会前往瑞士,一定不要错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