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钟表自制与维修] 对瑞士杠杆擒纵的叉石修改(应该能更高效率)

  [复制链接]
1081762
21#
发表于 2016-4-22 18:44:45 | 只看该作者
如云如雾如烟 发表于 2016-4-22 18:01
瑞士杠杆擒纵,解锁释放到补充能量给摆轮,这两个动作是分开进行的,补充能量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首先擒纵 ...

纠正一点:齿传冲阶段擒纵轮是与叉瓦后棱,而不是前棱接触。劳力士的Chronergy也有类似的思路,就是缩短瓦传冲的距离,延长齿传冲的距离。所以他们新的叉瓦特别窄二擒纵轮的齿的斜面特别长。不过说实话我也搞不懂这种布局为什么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22#
发表于 2016-4-22 19: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mo 于 2016-4-22 19:05 编辑
如云如雾如烟 发表于 2016-4-22 18:33
哈哈哈,几百年来,制表师都想简化万年历显示问题,几百年来无数制表师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结果是在2006 ...


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目前接受程度较高的第一支Perpetual Calender手表是1929年Breguet生产的,至今不到100年。Perpetual Calender的多子盘设计也是从这只表开始。而且这种复杂功能对一般人来说,巴不得盘面越复杂看起来越厉害越好,HM那种超简化设计可以说是异端中的异端。所以不是“几百年做不到”,而是“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根本没人有动力去做”。
23#
发表于 2016-4-22 19:05:51 | 只看该作者
如云如雾如烟 发表于 2016-4-22 18:33
哈哈哈,几百年来,制表师都想简化万年历显示问题,几百年来无数制表师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结果是在2006 ...

另外HM产量再少,规模再小,人家也是个厂子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9:0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2 19:23 编辑
删除重复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9:0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2 19:29 编辑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18:44
纠正一点:齿传冲阶段擒纵轮是与叉瓦后棱,而不是前棱接触。劳力士的Chronergy也有类似的思路,就是缩短 ...

实话我也不懂,只是一个奇思妙想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9:0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10 编辑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18:44
纠正一点:齿传冲阶段擒纵轮是与叉瓦后棱,而不是前棱接触。劳力士的Chronergy也有类似的思路,就是缩短 ...

心中有定型原则,很难得到奇思异想。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9:1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12 编辑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18:44
纠正一点:齿传冲阶段擒纵轮是与叉瓦后棱,而不是前棱接触。劳力士的Chronergy也有类似的思路,就是缩短 ...

你说的对,传冲是轮齿后棱与叉瓦后棱,所以我没有割据A位那段坡度,传递是发生在A位那一段斜坡上的,那一瞬间。
28#
发表于 2016-4-22 19:22:23 | 只看该作者
打个酱油点个赞我会,但是整这么专业我完全蒙了专业人士多多讨论,小白们围观学习,大家讨论为主,语言别变成过激的争论
29#
发表于 2016-4-22 20:41:34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
30#
发表于 2016-4-22 20:52:52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的两个工作面是锁面1以及冲面2。新的设计里面,锁面1保持不变,但冲面变成三段2a,2b,2c。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楼主的设想是擒纵轮的齿尖在解锁之后越过2a,2b组成的缺口,直接与2c接触传递能量以达成……一些目的。

但根据接下来分析,这个缺口将是多余的。

在解锁过程结束之后,擒纵轮会被向后推动一点,而叉瓦在摆轮的带动下则继续上升。所以当擒纵轮的齿尖后退再前进到与冲面2接触时,与之接触的不是1与2之间的交角,而是2上面的某一点。就像这样:

其中红色箭头指示齿尖的运动方向,黑色箭头指示叉瓦的运动方向。

齿尖在冲面上落点位置的不同,会导致两种情况:


情况1 齿尖在(原有的)冲面上的落点位于2b之前,齿尖会与面2b碰撞。这种碰撞应该不至于让装置卡住,因为擒纵叉依然受到摆轮带动;但碰撞会带来额外的能耗。



情况2 齿尖在(原有的)冲面上的落点位于2b之后,齿尖会与面2c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有和没有缺口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这个缺口到底有什么用呢?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1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19 编辑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0:52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 ...


我也担心落到2b上面,可以在修改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21:30 | 只看该作者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0:52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 ...

2a线在延长一点点,到整体叉瓦石中间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30:40 | 只看该作者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0:52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 ...

2a线长等于叉瓦石宽度的二分之一,这两者是运动的,解锁过程中,擒纵轮齿会后退一点点,此刻叉瓦石在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点点,我也非常担忧会卡在那里,在2b与2a交接点,做成圆角?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5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22 编辑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0:52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 ...


所有的运动,都是以自己的圆为中心,所有的点位都有固定轨迹,都是圆弧轨迹。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5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24 编辑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2:06:22 | 只看该作者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0:52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是我自己画了一张示意图,添加了一些标记以方便讨论。左侧是传统叉瓦的设计,主要 ...

那个缺口不是多余,那个地方最无用,无效能源就是消耗在那里的。把那儿弄空,问题就解决了,最大磨损也应该就在那里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2:5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27 编辑

过去擒纵齿前棱是从锁面滑到冲面,然后磨磳到叉瓦石后棱冲击,现在是从锁面直接跳击到叉瓦石后棱上进行冲击,你都说了,传递工作在叉瓦石后棱。你咱说无效无用呢?
38#
发表于 2016-4-22 22:57:14 | 只看该作者
如云如雾如烟 发表于 2016-4-22 21:19
朋友,你的理解非常对,我也担心落到2b上面,但实际不会落在这上面,因为两者的距离会拉开,2b线应该在叉 ...

解锁之后不受任何牵制的擒纵轮,其加速度是很快的。其结果是,擒纵轮的速度会比受摆轮带动的擒纵叉快得多。如果2b线真的在叉瓦宽度1/2处,那么擒纵轮齿尖必定会和它碰撞。

把齿尖与哪一部分接触的问题暂且放下,我更想问的是: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从前面的对话中,我认为你的设计的重点在于省力。但擒纵装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给摆轮传递能量,现在瓦冲面的长度缩短了,传递的能量不够多,这是不行的。实际上为了省力需要比原来更长的斜面,在这个例子里,擒纵轮的齿冲面要变长。所谓的功是力在位移方向上的积分,想要省力必须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了:想要减小齿与叉瓦之间的压力(进而减小摩擦),滑动距离会变长;想要缩短滑动距离,压力又会增大。这样看来摩擦带来的损耗(也就是摩擦力所做的负功)怎样都减小不了。

突破口在于,摩擦力与滑动距离的变化速度不一样。比如说,我把距离增大到两倍以后,摩擦力能够减小为原来的1/3的话,摩擦损耗减小,也就是说延长距离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摩擦力只减小10%,那我反而应该用一个更短更陡峭的斜面。能够把摩擦损耗降到最低值的瓦冲面、齿冲面各自的长度和坡度,就是最优解。

这还只是单纯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实际上如果过于追求短距离,擒纵装置的力矩会难以推动摆轮;过于追求省力,齿冲面太长又会使擒纵轮太重,降低轮系的传动效率。这里面牵涉到多个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的机芯都不太一样,需要大量的实验及计算。我想,劳力士那个缩短瓦冲面,延长齿冲面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出来的,他们认为最优的结果。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0:32:26 | 只看该作者
三块贰毛5 发表于 2016-4-22 22:57
解锁之后不受任何牵制的擒纵轮,其加速度是很快的。其结果是,擒纵轮的速度会比受摆轮带动的擒纵叉快得多 ...

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样擒纵齿会重重的敲在2b冲面上。明天聊,晚安!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1: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云如雾如烟 于 2016-4-29 11:29 编辑

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12-19 17:08 , Processed in 0.09334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