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的力矩, 与自动陀 的功率关系,在机芯中,系可以有机械方式协调的.
例如: 在大钢轮前级,添加 一枚 仔细 分度 的逆止轮. 在各厂机芯中也常用这类设计.
正如4130机芯,这么大的陀轴直茎,却能hold得住如此强劲的码表发条力矩.
一)自动轴加粗,在圆型范围,轴碗强度难以加强. 换言之,是薄弱. 而且平面的精度冗余量也会随着直径增加,而减少.
所以加粗自动轴, 也有诸多权衡的因素.
记得,粗轴式设计,ETA早期有用过. 而ROLEX的棺材机芯, 也是粗轴式, 而且与当时的陀半径相对, 算是巨型中心轴啊.
二)自陀质量要轻. 不是目前机芯设计主流啊. 碳素,钛.镁铝合金这些都不常用于自动陀. 越是名气的机芯,越喜欢用Pt,黄金这类比重高的金属,而且消费者也认帐. 产品毕竟要消费者喜欢才是好产品啊.
蹭陀与兄台讲述那种 能量传递和转换效率, 无必然关系啊.
另外,老兄在自动陀设计的考察上,不用止看到3135和8500 这么少的案例及设计思维.
在大半世纪时间的跨度里,许多厂家优秀的设计师,也在辛勤开发出许多产品.
ETA的历史库里面,不就有许多案例么?
把机芯扯到飞机上比喻, 不怎恰当,有点远.
当今腕表,n秒的准确啊,n年耐用啊,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全部,也不是首要了.
记得去年, 阿青大声豪言. " 今时今日的表,最紧要够大,抢眼够威够扮野. 准确有Q用,个个都有部手机,一按就知几点钟."
所以,觉得自动机械机芯, 只可比作木牛流马, 而同轴,也只是个改进的木牛流马. 仍是那个时代的玩艺矣.
汽车飞机之类,是另一个领域了.
再回头,讲关于 8500蹭陀 的事. 刚才问了上海omega维修的朋友, 8500,9300进厂常有,更换自动件也有. 但零件的出货比例,就无法告知了. 他还抱怨了几句9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