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jacker 于 2015-2-1 14:11 编辑
译长篇的时候出来的需求,原作配图没办法使用,找了一些图整理标注了一下。觉得还算清楚,单独发个帖子吧。
这些图都是以ETA 6497基础版(国货同款是海鸥ST3600)为原型建模的CAD,6497也是从怀表机芯延续过来的。
虽然各家的怀表制造工艺和版路设计不同,但基本还是“中心轮”和“叉瓦擒纵式”,大致都可以做个参考。
机芯背面图
机芯背面立体拆解部件图(注:1950年以前的怀表或手表是没有避震的)
现代机芯的避震系统
原理其实很简单,摆尖位置的宝石不再直接固定在甲板上,而是放在一个活动容器里,用盖钻压好,盖钻上再加上压簧。
垂直、水平方向的冲击可以得到适当的缓冲。最常见的是“因加百路”,劳力士等也有自己的避震设计(KIF和Paraflex),原理都差不多。有部分高级些的会在擒纵轮上也加避震。
总体来说避震是个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现代机芯的标配。
不能说老怀表机芯丝毫没有避震的考虑,老怀表的钻眼有直上直下的,也有做成孔两头大中间细的,考虑到了合理间隙的存在(术语叫shake)以及适当的起到避震的作用。当然远远没有现代避震专业。
机芯正面立体拆解部件图
机芯正面部件组合图(注:这个提拉结构已经算是非常复杂的结构了,有些怀表机芯远远比这个简单。)
擒纵体系从正面的透视图
摆轮、游丝侧上方示意图(注,这个摆轮是现代简单款摆轮样式,没可调节的摆钉,主要是材料进步了。)
1,上链系统 把杆旋转,带动立轮旋转,立轮带动小钢轮,小钢轮带动大钢轮旋转,根据不同的条盒类型,带动条盒或者条盒轴旋转,完成上链,大钢轮有止逆锁定。关于发条盒的类型和原理,可以参考论坛里单独的“条盒”帖子。
2,调时系统 拉出把杆,立轮上提脱离上链小钢轮,立轮上沿抬起拉档杆,拉档杆下压离合杆,离合杆下压拨动离合轮,离合轮与过轮连接,旋转把杆带动分、时轮转动,带动分、时针转动。(注:具体设计可能差异很大,但把头调时的原理基本类似)
3,传动系统
发条盒旋转,通过条盒外齿或者其他机制将动力传动给中心轮(二轮),二轮一般每小时转1圈(驱动分针),通过三轮变速(所以三轮也叫过轮),将动力传递给四轮(秒轮),四轮(秒轮)每分钟一圈(也就是中心轮和四轮传动比必然是60),四轮将动力传递给擒纵轮(一般15齿),擒纵轮带动擒纵叉,锁住擒纵轮,擒纵叉驱动摆轮,通过摆轮回摆,冲击盘钉拨动擒纵叉释放擒纵轮,动力以上述步骤间歇性传输。
4,计时擒纵系统
擒纵轮从传动系统获得动能,通过轮齿和擒纵叉瓦将动能转换为冲量,传递给摆轮,摆轮摆动,通过游丝势能产生恢复力矩,拨动擒纵叉,释放擒纵轮。以上述步骤往复。擒纵系统通过稳定的摆动,完成精确计时的功能。
擒纵叉是单轴摆动,因此有两个限位钉限制摆动范围。擒纵叉的样式也各有不同,限位钉的位置也会不同,只是不同的设计和专利,谈不上明显的优劣。
下图所列的是最常见的叉瓦式擒纵。早期还有丁字、工字擒纵。近代,George Daniels,大师级的人物,发明了同轴擒纵(只在Omega手表上用),目的是减少对润滑油的依赖,延长机械表保养时间,但同轴擒纵的褒贬不一,争论从来没停止过。
5,快慢调节系统 走时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很多,最直接的调节方式就是通过快慢针进行快慢调节。其调节原理很简单,就是调节游丝,所以快慢针调节器一定是跟游丝有钩挂关系的(方式不一)。
最简单的快慢针调节是拨快慢针,带动快慢调节器(一般在快慢针的反方向)调节游丝。
对于使用鹅颈微调、螺丝轨道微调、偏心原盘微调以及蜗牛微调等复杂的表款,其主要作用是可以让调节过程更加精准可控,当然也可以在这些细小的地方体现出工艺和机芯的制造水准。微调的设计决定了机芯的层次,但这套装置不是必须的,6497基础芯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调节系统。
部分厂商会根据自己的工艺特点和产品层次,设计、加装不同的微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