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广钟琐谈

[复制链接]
593320

   发表于 2013-11-19 15:5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籁钟行 于 2013-11-21 11:30 编辑

作者:黄庆昌,系原广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天籁钟表历史文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西洋自鸣钟传入我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最早于明代后期由西洋传教士来华,作为礼品进献给中国皇室及官员。随着中西贸易的发展,钟表成为重要商品,并且迅速深入至中国内地。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通商口岸,最早接触到西洋自鸣钟,经历了学习、合制、摹仿及创新自制的发展过程,广州成为清代民间机械钟表制造的中心之一。

自鸣钟入粤与明清两代的“钟表外交”
明代中叶,西洋自鸣钟最早出现在广州。而明末的第一批传教士之所以得以登陆中国,就是靠用“自鸣钟”贿赂了广东的地方官员。
1579年耶稣会派范礼安来到东方,制定了“中国化”的传教策略。1579年罗明坚应范礼安之邀到澳门,开始学习汉语,准备进入内地。翌年12月罗明坚随葡萄牙商船首次进入广州。1581年春,罗明坚再次进广州,海道副使安排他暂时住在暹罗使团朝贡时所用的住所。罗明坚送给总兵黄应甲一件机械表,这是一种用许多小金属齿轮安装成套的计时工具,这是钟表传入广州之始。

1582年8月7日,利玛窦来到澳门,并从印度带来一架欧洲制造的带有齿轮的大机械钟。他来华之前曾在罗马学院学习过钟表的制造。在印度,他常常在一天最繁忙的时候到辅理修士的工厂学习钟表、机械或印刷手艺。1582年,两广总督陈瑞正式通知澳门的主教和市长马上去见他。于是,罗明坚、本涅拉作为使节,携重礼去肇庆见陈瑞,为了保证已经开始的广州贸易顺利进行及获得澳门永久居留地的合法认同,他们即将利玛窦从印度带来的一块很精致的表准备送给陈瑞,但由于罗明坚生病未能成行,直到1582年12月,罗明坚、巴范济才携三棱镜及机械钟等礼物赶到肇庆府。陈瑞非常喜欢,于是殷勤地接待来宾,把他们安排在关东天宁寺。1583年1月4日,罗明坚调准那架铜制机械钟,装好了专门配置的钟罩和各种花饰,把欧洲的24小时制改为12时辰制,将阿拉伯字换成中国字,每天分成100段,每段分成100分,以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是迄今为止最早对计时制做修改的例子。改成中国计时制后,“大钟鸣时,正午一畸,初未二击,以至初子十二击;正子一击,初丑二击,以至初午十二击,小钟鸣刻,一刻一击,以至四刻四击。” 与此同时,西班牙耶稣会士桑彻斯来广州时也带了“一只精美的钟,是靠齿轮运动而不靠重力来计时的。”原希望将此钟献给中国皇帝,但未成功。

陈瑞去职后,大概是由于肇庆府内有人告诉新总督郭应聘,外国传教士有稀奇的珍贵物品。郭总督命令知府王泮派人去澳门请教士回来居住。1583年9月10日,罗明坚、利玛窦带着很多欧洲的奇巧之物来到肇庆。4天后,郭应聘欣然允诺他们择地建教堂。当罗明坚要回澳门筹款时,王冸请为自己定制一架钟表。罗明坚把一位来自印度果阿的加那利钟表匠带到肇庆,王泮找来两名当地最好的工匠到教堂协助制钟。

利玛窦北上之行不断以钟表、三棱镜等奇巧之物赠送地方官吏、朝廷使臣,而换取居留当地或进京的许可。1595年,利玛窦到南昌,送给建安王一座卧钟,是按中国的计时法制作的,在黑色中国大理石上刻出黄道带,还指示日出和日没的时刻,每月昼夜的长短,时辰还刻在每个月的开始和中间。在南昌时,澳门神学院院长李玛诺送给利玛窦一架机械钟,这样,又多了一件送给皇帝的礼物。1598年初,利玛窦在南京展览了所带机械钟等物品,参观者十分踊跃。1600年5月利玛窦等人再次从南京启程赴北京。当他们被太监马堂扣在天津卫时,万历帝想起了关于外国人给他送钟表的报告,遂下旨令送礼者来北京。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到京献上了礼物,皇帝很欣赏那两架一大一小的机械钟,他把小的留在身边,第二年令工部为有摆锤的大钟修建了木阁楼 。皇帝因这些讨人欢心的礼物而对教士们有了好感,也对欧洲文明产生了兴趣。为了正常维护使用机械钟,他指定4名太监向利玛窦讨教。利氏再三向皇帝请求在北京居住,利用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发条的作用略施一计,使钟“既不守时,也不报点”,从而使“他(万历皇帝)迷上了摆轮钟表,因为它被存心松了发条,于是命令神甫们近来修理。 ”最终利氏成功定居北京而被尊为中国传教事业奠基人。

继利玛窦之后,金尼阁继续奉行“自鸣钟外交”政策。1613年,金奉命返欧洲募集资金、书籍及礼物。1618年4月16日,金尼阁从里斯本出发准备返回中国,1620年抵达澳门,所携礼物中有大量精致的钟表。

明清鼎革,清宫廷对自鸣钟的兴趣有增无减,所以耶稣会士仍把进献奇器作为亲近皇帝的重要手段。

顺治十年(1653),皇帝得到一架小型的欧洲自鸣钟。耶稣会士的作品提到他非常喜爱那个钟,随时把他带在身边,并要求得到此类型的更大的钟。顺治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西洋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又向顺治帝进献了一批西洋器物,其中包括“西洋大自鸣钟一架”。
1672年,当时任广东总督的尚之信听说有西班牙方济各会传教士从澳门偷渡进广州,便派人将他们抓捕,并命令他们必须返回澳门,正当方济会传教士们一筹莫展,担心被驱逐出境时,恰逢尚之信的西洋钟表坏了,一直没人修理,当他得知卞芳世神父会修理钟表时,便改变态度,婉言将传教士们请到了他的府邸。

不光是传教士,外交使团亦颇费心思地选择钟表进贡。最早应是康熙二十一年(16年),杜臻巡视澳门,澳葡政府送方物杜臻,其中有“自鸣钟二,大者高六七寸,小者半之。”同年原居“宝岛”的荷兰人遣陪宾先吧芝进贡,其中有“大自鸣钟一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荷兰国王遣使进贡自鸣钟一座,此后自鸣钟更是各国使团的首选礼物,俄、英两国是最突出的例子。1686年11月到北京的俄国使团进贡品中就有银座钟一对,法国银表一只,德国小表一对,土耳其制小表一只。马戛尔尼使团不仅携带钟表作为礼物,带了钟表匠和机械师随行。马戛尔尼使团的 Dr.James Dinwiddie,“是苏格兰哲学家”并且是使团的机械师。使团的另两名成员也有机械方面的爱好:Victor Thibault是个机械学家及仪器制造者,而Charles.Henri Petitpierre,是个钟表匠,最初来自瑞士。
乾隆一朝是我国宫廷制钟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宫廷钟表的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成为清代中国钟表业的最辉煌的时代。


清代广州钟表制造业
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可以发现,传教士最早将自鸣钟带进广东的城市就是广州,所以在广州的神父文度拉,于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8年)称:“中国南方(应指广州)的一些中国人首先从耶稣会士那里学会了修理钟表的技术。” 另外,自从广东设海关之后,广州开始接触更多的钟表,这也造就了这一地区钟表手工制造业的基础。但是从清乾隆时期的《广州府志》“自鸣钟本出西洋,以索转机,机激则鸣,昼夜十二时皆然。按:广人亦能为之,但未及西洋之精巧”记录来看,当时的制造水平还无法与舶来品抗衡。然而,18世纪后期广州制造的“广钟”发生了质的变化,英国使团马戛尔尼的秘书John Barrow曾经认为,“广钟”已与英国钟的水平不相上下,价格却比英国钟便宜三分之一。

自鸣钟进入中国的初期,它们作为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装饰品的功能要远远大于其实际的计时功能。在明代词汇中,“钟”属于乐器范畴,能代表计时器的汉字是“漏”。直到西方机械钟表的传入,钟的概念在中国才有了新的定义。乾隆年间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亦载:“‘自鸣钟出西洋,以索转机,机激则鸣,昼夜十二时皆然。’按,自鸣钟每交一时,又有众音并作,铿锵如度曲声,少顷乃止。今谓之乐钟,又谓之八音钟。”可见,国人眼中的自鸣钟与八音钟、乐钟等几乎是等同意义。自鸣钟以其镀金的外壳,掐丝的装饰,神态各异的人物、嵌珐琅的鲜艳色彩,成为来到中国的西洋器物中的新鲜事物。

然而,钟表在中国传播和被认知接受的速度是其他任何西方物品无法比拟的。到清朝中期,俨然形成了“西洋钟表消费热”,自鸣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而广州正是中西钟表贸易最为重要的渠道。

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繁荣的通商口岸,聪明的广州工匠们从代表西方物质文明的钟表里获得启发,并开设了钟表作坊。乾隆年间,谒见乾隆的英国使臣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记载了他在广州见到的工人制作钟表的情况:“广州工人模仿本领很高,他们能制造和修理钟表,模仿西洋画和水彩画。广州工匠所加工的铜片,质地精细,颜色光亮,远远超过欧洲方法所制造,本领超过欧洲工匠。”在广州的外销画中,就有专门出售钟表的钟表店。

在清宫造办处的做钟处,广州的工匠和西洋匠手艺最精。广匠不仅会制作表,而且通晓数学、音乐、绘画等技艺。广匠一般由广东督抚选送入京,往往是民间钟表制作的佼佼者,极个别手艺出众的广匠甚至可携带家眷入京。

欧洲商人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从国内运来机械设备,派遣匠师,在广州开设钟表工场。由此,广州既有本地钟表作坊,又有欧洲人开办的钟表工场,钟表的生产在广州取得了很大进步。因为乾隆皇帝对钟表的钟爱,广东地方官员在乾隆年间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至嘉庆时期,广东粤海关每年都要向宫中进献2~4件广钟,如今的故宫博物院钟表馆里展出的广州钟表即是当年广钟辉煌的见证。




广钟的制造工艺
从现存广钟藏品来看,广州钟表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即是其表面多是色彩鲜艳的各色珐琅。这种珐琅又称“广珐琅”,有黄、绿、蓝等颜色。广钟吸收了西洋钟的精华,增添了民族风格。比如铜镀金錾花工艺,吸收了欧洲浮雕做法,并用传统乌首卷草纹式花边。广州镀金器其色泽要比造办处、苏州等铜镀金偏浅淡。广钟掐丝珐琅的特点是掐丝生动,釉色鲜艳。乾隆时代广州画珐琅有三类:一为仿欧画珐琅;二为按照宫廷样式烧造;三为典型的广珐琅,一种模仿掐丝珐琅,即以金色勾图案轮廓,在轮廓内再涂饰红黄蓝绿等色彩,表面效果很像掐丝珐琅,其中以宝蓝珐琅贴金片最为突出,最为富丽堂皇。这种贴金银花的硬透明珐琅只有广州能生产,所以称“广珐琅”。这也是从欧洲透明珐琅移置而来的,在钟表上装饰这种蓝珐琅,是广钟的一大特点。

除珐琅钟外,广州还制作漆架钟、描金漆钟、紫檀木架钟、高丽木架钟、乌木架钟、嵌铜活木架钟、铜贴金架钟等。往往是多种工艺综合运用,在造型上进一步民族化和地方化,采用楼阁式、亭园式、花盆式、葫芦式等造型和铜镀金錾花、铜胎画珐琅、透明珐琅、紫檀木嵌金银丝和玻璃、玻璃画等多种技艺。

就造型艺术来看,广钟的造型则大多表现中国建筑元素,如楼台亭阁、佛塔园囿以及宝葫芦、宝船、宝瓶、聚宝盆、百宝盒等形状。在表体装饰上,多采用“吉祥如意”、“太平气象”、“龙凤呈祥”、“风调雨顺”、“渔樵耕读”、“福禄寿”及鲜花、仙草、瑞兽、禽鸟、八宝等为主题,以景物寓美好吉祥之意,巧妙地将钟表的造型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浓郁的艺术风格。

与结构较简单的苏钟、福钟相比,广钟的机械结构要复杂得多。广钟体内结构一般装置有若干组齿轮系统,用多盘塔轮或发条带动,能完成走时、打刻、演奏等多种功能。作为装饰的附件能做各种动作的人、鸟、兽、花等构成联动的整体。特别是有的广钟上的玩偶还能定时展示出写有“福寿齐天”、“万寿无疆”、“风调雨顺”等字样的条幅,甚至还能够书写以上词句,令人叫绝。
作为机械计时器的广钟,在机械结构、造型设计、制作工艺上,融汇中西,浑然一体,不仅可计时,亦兼具陈设和娱乐的功能。广钟的出现,影响了宫廷御制钟表及其他地方钟表的制作,甚至影响着中西商品贸易,最终与广雕、广绣、广彩等一样,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代表性物产,为中国乃至世界钟表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9 18:07: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资料,辛苦!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9 18:31:1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广钟的历史渊源,广钟的发展史,收藏钟表不懂历史,是乏味的,所以谢谢楼主的好帖子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9 18:45:2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科普了西洋钟进中国的故事和广钟知识,拜读!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2:23:59 | 只看该作者
庆龙 发表于 2013-11-19 18:07
谢谢提供资料,辛苦!

谢谢您的鼓励!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2:24:33 | 只看该作者
liliana 发表于 2013-11-19 18:31
了解了广钟的历史渊源,广钟的发展史,收藏钟表不懂历史,是乏味的,所以谢谢楼主的好帖子

钟表就是一部部浓缩的历史啊,谢谢你您的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2:24:46 | 只看该作者
王敏 发表于 2013-11-19 18:45
好文章!科普了西洋钟进中国的故事和广钟知识,拜读!

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8#
发表于 2013-11-28 16:21:45 | 只看该作者
动偶真的正爆了
9#
发表于 2013-11-30 11:20: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钟,不太懂,闻说很多是假的? 还是玩西洋钟较妥??
10#
发表于 2013-11-30 23:5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情有獨鐘 于 2013-11-30 23:54 编辑
Patrizzi 发表于 2013-11-30 11:20
中国钟,不太懂,闻说很多是假的? 还是玩西洋钟较妥??


凡事都要用心涉入才會懂,現在內地有商家從新生產中國鐘(蘇鐘廣鐘),個人覺得若是按照原配件仿作都應說是新仿的,而不能說是假的。會認為假的多,可能都是拿新仿去做舊照舊賣的結果,這都是對自己新仿的時鐘沒信心的心理因素,只要做的比以前好為什麼要做舊呢?講遠一點,只要是好的鐘,好好把玩,後代子孫也一定會感謝您的,新的也不見的就不好。只要多學習、多看、多問,時鐘這種東西很容判斷新舊的,歲月的痕跡與用料是很難模仿出來的,好的鐘一看機芯就知道。另外再說賣家若能誠實告知是仿的還是老件,除了可提高買家收藏的意願,我想所造成的商業糾紛一定也會減少。當然這也需賣家自己對時鐘有一定的了解,說不定是賣家不懂被騙了也說不定,所以真的有幾分真實就說幾分話,東西對,買貴了一點沒關係,最怕是花錢買了一個不是心目中預料的東西,那就虧大了。所以只要多花點心思,量力而為,中國鐘、西洋鐘都很好玩,都可增加很多生活情趣。大家一起加油。
11#
发表于 2013-12-2 17:04:51 | 只看该作者
情有獨鐘 发表于 2013-11-30 23:52
凡事都要用心涉入才會懂,現在內地有商家從新生產中國鐘(蘇鐘廣鐘),個人覺得若是按照原配件仿作都應說 ...

对路,就如同假表,现在的假表技术很足功夫,偶见打磨比原装更好的,也不自己弄个品牌出来,可惜得很。
12#
发表于 2013-12-2 23:45:56 | 只看该作者
MAXANGEL 发表于 2013-12-2 17:04
对路,就如同假表,现在的假表技术很足功夫,偶见打磨比原装更好的,也不自己弄个品牌出来,可惜得很。

成功的路是很漫長的,看誰耐得住性子,台灣有句老人家常講的話: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只要持之以恆,總有出頭天的一天,大家加油。
13#
发表于 2013-12-3 08:12:40 | 只看该作者
情有獨鐘 发表于 2013-11-30 23:52
凡事都要用心涉入才會懂,現在內地有商家從新生產中國鐘(蘇鐘廣鐘),個人覺得若是按照原配件仿作都應說 ...

新钟有新钟的玩法, 觉得算是仿古的,也无所谓, 但自觉得仿技术可以;连外观都仿或拼装就有一点那个了
14#
发表于 2013-12-3 15:54:23 | 只看该作者
Patrizzi 发表于 2013-12-3 08:12
新钟有新钟的玩法, 觉得算是仿古的,也无所谓, 但自觉得仿技术可以;连外观都仿或拼装就有一点那个了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的人的喜好與價值判斷,之前我向一位賣家買了一個早期的南京鐘(應是20世紀初左右),他老遠的把鐘送到我家,結果他看到我一個新仿的南京鐘,問我怎麼賣,讓我一時傻眼,不知如何回答,因為我欲售的價格跟我向他買的價格差不多,但是它的是老件,我的是新品,當然也做的不錯。以收藏骨董的心態來說,有年代的東西在我們的認知裡會覺得價值會高一點,但他卻覺得新品比較漂亮。只能說個人喜好不同,或許他把它當舊品(二手貨)而不是當古董的關係。這也算檢漏吧!
個人倒覺得生產者只要用心製作,就算全仿又何妨,重點是要做得精緻,而不是在材質用料及做工上都比不上前人的作品,那就一點意思都沒了,會有人仿表示那東西可能還會有人接受,但別把機械機芯改成石英鐘機芯就好,那價值就有天壤之別了。所以說真的我看到內地有在生產蘇鐘與廣鐘,真的很高興,我所買到的蘇鐘外殼也很漂亮,若在機芯上再用點心,那真的可以買來當傳家寶,因為真的很大器。
15#
发表于 2013-12-4 23:00: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仿有仿的玩,只要不贴牌,也没什么,只是仿的到了市场上,难免有人别有用心!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01:34:2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哦!
17#
发表于 2013-12-11 19:38:05 | 只看该作者
天籁钟行 发表于 2013-12-11 01:34
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哦!

也望钟版越来越好!
18#
发表于 2013-12-16 00:31:56 | 只看该作者
情有獨鐘 发表于 2013-11-30 23:52
凡事都要用心涉入才會懂,現在內地有商家從新生產中國鐘(蘇鐘廣鐘),個人覺得若是按照原配件仿作都應說 ...

经验之谈,非常好!
19#
发表于 2013-12-16 00:35:44 | 只看该作者
仿钟不可恨,高仿也值得留着,最可恨的是仿钟打上外国制造或年代等骗人的字眼,这是诚心欺骗啊。
20#
发表于 2014-1-8 20:54:5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文章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12-23 04:08 , Processed in 0.106996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