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中国最好的钟表收藏,那就必须去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论起收藏的广度和高度,谁还能与昔日的皇上相媲美呢?
怀着朝圣的心情,冒着北京 7 月的暑热,来到故宫。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的研究员郭福祥骑着晃荡的自行车,从 东华门来接我们——这个情境颇为符合我的想象。每天七 点从家出发,骑着自行车 7 :40 到单位,打水、清扫、想 想一天的工作计划,8 点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老派 而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及正统研究者的心态,将郭福祥相 对隔绝于外界的乱象,而得以专注于他的清宫钟表历史研 究中。他的《时间的历史映象——中国钟表史论集》近日 出版,360 页的内容讲述了从 16 世纪传教士将钟表带入中 国,直到清朝灭亡四百多年的一部完整的中国钟表史,填 补了这一领域研究著作的空白。
我国的计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 日晷、漏壶计时。明末清初欧洲机械钟表开始传入我国, 逐渐取代了传统计时器。十八世纪,清代宫廷即大量使用 机械钟表。这些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 其它西方国家的,还有我国自行制造的——包括大名鼎鼎 的广钟和苏钟。
西方国家的钟表主要由粤海关监督从洋商手中购置, 贡入皇宫。清代广州、苏州等地制造的钟表精品,也被贡 入内廷。清宫内设置的做钟处亦奉旨制造钟表以供宫中之 用。这些钟表除有打时打刻的计时功能外,还利用机械联 动原理,使上面装饰的人物、鸟兽、花卉等玩艺系统不断变化,表现各种动作。它们以准确的报时、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逗人的演技、吉祥的 寓意而博得帝后们的喜爱,成为宫中珍贵的陈设装饰。 在当时既是有实用价值的计时器,又是取悦于人的娱 乐用具,同时也是技艺精湛的工艺品。
“清宫钟表收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来自清朝约 300 年的积累,并非由某一个皇帝一蹴而就。”郭福祥 研究员说,当年从粤海关进口一台大型钟的税收是十 两,比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开销还大。真正是镇 宅之宝了。虽然清晚期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入 侵,存有大量珍宝的圆明园和京城内的其它皇家园林 和宫殿被洗劫,但紫禁城却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又一劫,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劫掠。所以时至今日,故宫还留存 着 1600 多座时钟宝贝,昔日皇帝的心头所爱。
钟表馆中央最多人围观的,是一件 2 米多高的铜 镀金写字人钟。其造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写字机械 人为欧洲绅士貌,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 开动前需将毛笔蘸好墨汁,再启开关,写字人便在面 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 迹工整有神。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
这件精美的大型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 (Williamson)专为清宫制作的。约瑟夫·威廉森(Joseph Williamson)是英国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 年) 御用钟表匠,发明了走时最准确的天文钟及标明日期、 星期的日历时钟。
旁边那缸荷花钟也颇有特色,有容乃大,肚里乾坤, 忍不住想象它当年运行时盛开、旋转、游鱼、奏乐的 场景。皇帝也是真寂寞,乾隆下个江南要筹划个好几 年,那就把自然之美,山水之华,环球异珍藏在宫闱 内吧。
值得一提的是,2008 年起,一枚名为“宝珀乾坤 卡罗素”的瑞士特制腕表,成为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 首枚典藏的当代腕表。宝珀成立于 1735 年,正是乾 隆皇帝登基的年份,正是历史带来的奇妙巧合与缘分, 将故宫钟表的收藏,从康乾盛世延续到今日。
怎样才称得上是“收藏家”?郭福祥研究员认为, “说起收藏,谁也比不上皇帝,因为他没有投资的概念,经济实力雄厚,没有值不值的概念,喜欢就是值。” 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是投资人,选择藏品的标准, 首先不是看值多少钱,会不会升值。而是看自己有多 喜欢,它有多重要,明白为什么收藏,而非人云亦云。 对于自己专注的品类,除了物质上“占有”以外,更 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读懂藏品的内在 价值,历史赋予的丰富信息。真正的收藏家,对历史 有敬畏之心,无关 pk 和炫耀。“希望现在的收藏家都 有研究的精神”,郭福祥感叹。
钟表之美的传承是需要情境的,紫禁城内此起彼 伏的八音报时敲铃打簧的热闹情景,如今除了在梦中 或者臆想里得以延续之外,在中国现代某些收藏家那里,也似能得窥一隅。
(原载于《南方人物周刊》8月“致生活”特刊)
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关注
天籁钟行1、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2、添加公众账号:timelord-watchcl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