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新京报
一块民国时期立下、曾经标志北京内城最高点的“水准点”石碑,在埋没地下数十年之后,重归原位,成为东城区南锣鼓巷的一处新景观。
石碑通体为汉白玉制成 这块长方体的“水准点”石碑位于南锣鼓巷中段偏西,高1米,宽0.2米,顶部为圆形,通体采用汉白玉制成,石碑一面清晰地刻有“测北京水平”几个字的繁体楷书,另一面则刻着“都市政公所”字样,而原本“实测”的“实”字和“京都”的“京”字已被风化掉了。 据北京市测绘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水准点”,是指一个地区海拔高度的基准点,所有地形图,各种建筑物以及各等高程控制点,都以此为基准。此次这块石碑的作用是用来标志北京东城的水平面高度。 经过清洗后的石碑被工人安放在由花岗岩石制成的基座上,石碑外安放了一个12毫米厚的钢化玻璃罩,四周还设置了一圈汉白玉护栏。施工还没结束,就有不少行人围上来驻足观看。
具文物价值成胡同景观 “2006年8月,南锣鼓巷在进行市政道路改造,我看见石碑被压在两间房墙外侧的台阶下面,我想75号跟77号两间房都是解放前修建的,很可能是有心人把它藏在这儿了。”石碑发现者、南锣鼓巷居民王京锁说,当时文物专家看后认为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他便将石碑保存在自己家中,并希望有一天能够物归原位。
“尽管这块石碑已经失去地标高度的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街道希望恢复石碑原貌,将其设置成胡同景观,让‘水准点’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继续保留在东城区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建管办主任石玉海说。
另据专家介绍,此前,正阳门门洞内发现的“将军石”被首次选定为北京地区近代水准测量的水准原点。其高程值引自天津大沽口实测潮平面,从此形成北京地方独立高程系统,并一直沿用至1990年。
■ 名词解释 所谓“水准点”,是指一个地区海拔高度的基准点。据北京市测绘设计院记载,此块“水准点”石碑为1914年至1916年民国期间的产物,当时共建立本市第一批80余块水准点石碑,其精确度达到1%,其中该点标顶的高程值海拔49米,是当时北京内城最高点。目前,北京仅存的这种石碑不超过3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