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钟表基础知识] 三石先生精华集

[复制链接]
14977142
121#
发表于 2012-6-19 11:59:07 | 只看该作者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3:08:55 | 只看该作者
simonshb 发表于 2012-6-18 19:59

有啥乐子?
123#
发表于 2012-6-19 14:31:06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6-16 02:45
继续精彩:
手表的几个谎言
1.30M,100M,200M,300M,600M,1000M,3000M....[/back ...

二手的有的就能保值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4:35:36 | 只看该作者
恒德名表 发表于 2012-6-18 22:31
二手的有的就能保值

库存古董运动表……还有某些特殊款式,可遇不可求啊!还不如投资自己!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5:10:17 | 只看该作者
玻璃.
大凡表玻璃,有三.
早年为亚克力.
优点在于弹性好,耐碰撞.可自己抛光修复.
甚至,隆起的高度能让表中框本身节省空间,
给表更薄.
缺点在于软,不耐刮,容易花.
60年代开始,
石英玻璃登场.廉价的成本,不错的硬度,
容易生产的各种造型.让业界为之一振.
只可惜,
脆是它的大穴.
一撞就破,于是,喜欢的人不算太多.
随之而来的,
是人造蓝宝石.
吾非化学专业出身,实在懒的读那些分子式.
只知道,
所谓人造蓝宝石,类似钢玉成分,硬度为9,其实可以通过添加各种化学元素,生成各种之颜色.
而现在常用的无非是无色的.
它的成本没有听起来那呒贵,
一片普通的国产,不过几十元.
贵一些的弧面倒脚,便会贵到几百元一片.
如果加上了防耀目的那层油(也叫镀膜),
便又会贵一些.
但注意,它的优点其实和玻璃相似.
硬,但要命的一样是脆.如果破了,
不能象亚克力一样裂个口再还能凑合几天几月,
非要马上去换玻璃.
而碎玻璃会刮伤面板甚至掉进芯里,
一笔高昂的洗油检修更换配件费用,
就在那喀碴一声中,
烟消云散.........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5:11:06 | 只看该作者
表盘

我们会注意到表盘的材料.
一个好的表盘,不仅仅是美观科学的,
而且必须是经久耐用的.
试想一只完美的表,但表盘却在岁月的抚慰下日渐苍老,
实在让人心痛而惋惜.
经常有人赞美表盘的苍老是一种自然的美,
但在古董二手市场上,
完美品像的表盘状况,却比氧化的斑驳漉漓,字落色脱的字面,
价值高出太多.
腕表中的表盘,多是金属制成.大多是铜合金。
最高级的是珐稂或瓷面,抗氧化,耐腐蚀,经百年而不变色者多亦.
更有甚者用多色珐琅在表盘上进行绘画,甚至微绘。
或人或物,极其精美,已经不仅仅是表盘之简单长久,
而是将艺术文化融会贯通,让人心悦诚服。
其中有一分枝,
乃用宝石或半宝石(如玛瑙,青金石,虎睛石等物)切割成片,
整体覆盖在金属盘上,华丽奢侈,夺人眼目。
次之为K金面,用18K黄金制成的表面,一样的美观且持久.
和黄金表壳交相辉映,大有高级品的傲骨仙风。
再普通者曰漆曰涂料.会氧化会脱落.
但因为成本低廉,加工容易,也被广大品牌所选用。
再凡指针或刻度,也是氧化杀戮的对象.高档表的指针,莫不以金为之.
更甚者用钻石或高级红宝石蓝宝石进行镶嵌作为刻度。
民间曰:钻字。在日光或灯光下闪烁,
更顶级的是满表盘镶嵌钻石,坊间曰:满天星.
把高档表的魅力充分体现。
五六十年代的OMEGA星座,ROLEX之全系列,都是以K金为指针原料.
现代的高档表也都以K金作为指针的材料。
耐氧化,光泽度好,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还有一种高级指针叫蓝钢针。
虽曰钢,但工艺也极复杂。
将高级的钢指针成型后放在呈有铜粉的金属盘上,下面明火烧烤,
对火侯功力掌握分寸要求极其严格。
缺一分太黑,过一分变白,
要求到幽蓝的色泽,也并非易事。
著名的BREGUET,便是以蓝钢指针的华美闻名。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7:41 编辑

占位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9:14 编辑

占位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8:07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说:我们爱上的不仅仅是机械,更重要的它本身必须是艺术品.

精确度我一直不苛求,不要离谱就好(我自己的要求新表每天20秒内就OK).其实这几年我买的表,九成以上的我都不知道它们走快还是走慢.我已经不刻意去看那些了.我更在意的是牌子够不够班,内外细节工艺够不够让我挑剔,戴在手上靓不靓.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8:24 | 只看该作者
自厂不自厂不是最关键,西铁城也是自厂的.呵
最关键的是,你懂表后,懂看细节后,放在你面前的东西能不能过的了自己心里那关.就象你我都曾经见识的某些货色,你我都过不了自己那"关"的.这个"关"字,就是所谓的一个标准,一个线.
懂的多了些后,就更挑剔,也更怕.这时候反而羡慕无知者无畏的境界了.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8:38 | 只看该作者
每个男人对自己喜欢的女人,都多少有个标准,如果有那种让你一看就心动,就有欲望亲近的好女人.为这时候,你非要拿个游标卡尺去量她的三围是不是够黄金比例,那不是刹风景?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18:34 | 只看该作者
瑞士计时芯列传(原创)

欲明诸圜之理,必详诸圜之动,欲考诸圜之动,必以至静不动者准之,然后得其盈缩...

<清史稿-天象>

玩表的人,不可能永远是大三针加日期.那只是实用性的款式而已.入门级别的多功能,首推日月星和计时功能.前者文静,只是多了几种显示的方式,功力,在编排的美学和调校的方式.后者崇武,动与静之间的切换,时间跨度的计算,多了一份好玩.从怀表时代,计时款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到了时间紧迫如过隙的现代腕表时代,人们更青睐能实际计算某时段的功能.计时,成为了腕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近夜多无眠,怕被人耻笑如此年轻便无觉可睡,于是写一点稿,也许能给喜欢计时芯的朋友们,多一点初级的参考。

第一部分:著名的计时芯厂

一.Lemania 在很久以前,瑞士的腕表产业便有了ASUAG和SSIH(就是现在的SWATCH的前身)这个2大集团存在。ASUAG有三个核心计时机芯制造厂,分别为Landeron,Venus,Valjoux公司。作为ASUAG的竞争对手的SSIH,有一家可以抗衡的法宝,这就是著名的LEMANIA公司.在1884年,一家名为roriento的公司设立了。这就是LEMANIA的前身,从1912年起,它已经开始为OMEGA加工机芯。1932年, 它成为SSHI集团旗下一员(这个集团当时包括了欧米加为核心TISSOT,RADO,LONGINES)。过了没多久,它从SSIH小组脱离出来,但持续生产SSIH内的各品牌使用的计时产品,尤其是和OMEGA关系非常密切,曾经显赫一时。一直到1970年石英浪潮的到来,公司面临破产解体的危险。1981年BREGUET公司投资收购了LEMANIA,它成为了BREGUET集团的一员。名称改为新LEMANIA公司。1999年,作为母公司的存在的BREGUET,被SWATCH集团收购了,LEMANIA戏剧性的又和OMEGA,LONGINES等老伙伴团聚,成为瑞士钟表制造界的中梁抵柱之一。

  1.Lemania 15TL 1920年代,著名的15TL开始生产,这几乎是LEMANIA最早成功研制的计时机芯。这枚机芯已经具备了现代计时芯的成熟技术。首先用于手卷的怀表。在1932年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使用这枚产品,之后的腕表也使用过它。算起来,不但原始,而且也很有名气.注意,它采用7齿柱轮结构,在当时已经相当的先进和精密。正常的小秒针在6点位置,而计时分针盘12点位置。

2。 Lemania 27CH Lemania 27CH是LEMANI和OMEGA合作的结晶.标准版机芯于1942年发布,由Omega 的 Jaques Reymond 和 Lemania 的製錶大師 Albert Piguet 合作共同開發 ,型号27 CHRO C12。直径27MM。之后,在1946年,OMEGA将之改为321,用于SPEEDMASTER的装配。它的星柱轮,采用了8齿。更加的精密好用。它的小秒针在9点位置,计时分针在3点位置。这个著名的型号的变种有一家更有名的厂家在使用,它就是菲腊。经过菲腊的修改和升级,Lemania2310(就是27CH)成为了PATEK计时芯的主力成员。运用到现代的REF。5070,3970等型号中,受到行家和玩家的称赞追捧。

3。1270 这是LEMAINIA在27CH和凸轮式的1872中间的过度产品,从1960年代制造。工作原理是凸轮式,永久秒针在9点位置,分钟计时盘在3点位置,直径也是27MM,注意,这几者的制造成本是:27CH>1270>1872

4。 1872系

著名的1872也就是OMEGA 860系列,直径27MM,这是LEMANIA在1972年和OMEGA联合研制的作品,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计时中心采用了偏心计时结构,Y形夹板也被改变为更稳固简单的外形。生产和装配更加简单,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小秒針位于9点位置,计时分针在3点位置,计时小时在6点位置。这枚机芯简单耐用,在完成了苛刻的测试后,曾经搭载在OMEGA SPEEDMASTER上,登上了月球。

5。1340

1340就是OMEGA的1040自动计时,1970年代制造,这是LEMANIA最早的自动计时芯。 计时中心采用凸轮式,与以往不同的两点是:动力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传统的滑进齿轮被取消。 另外计时秒针和计时分针都采用了中央配置.更成熟的1350被现代的BREGUET,玉宝等品牌采用。

6。5100

随后的5100是更成熟的自动计时芯,在OMEGA中叫做CAL.1045.从1974年开始制造,实用性强的24小时显示被设计在12点位置,这枚机芯直到现在依然被生产,而且被NATO大量的用做军表的制作。TUTIMA和SINN都有采用。有人拿它和ETA7750去比较,两者各有千秋.

二.Valjoux Valjoux是不是最有名气的计时芯厂,已经不用质疑。这家现在属于SWATCH-ETA的全世界最大的机芯制造商的计时厂,已经改头换面,为普罗终生服务。Valjoux是法语的Vallee de Joux--汝谷的意思。1901年,Raymond兄弟在汝谷中创立了这个日后风云的公司,开始的时候公司是以兄弟俩的名字命名的,但多久,Val de Joux成为品牌的名称,Raymond家族在被ETA收购以前一直在经营着公司,君不见在摆轮的下方有很大的“R”的标记吗?那是Raymond的头一个字母。有人在ROLEX著名的DAYTONA中发现"R"的花标,以为是ROLEX自产的芯,那是很主观的想法吧。在石英浪潮过后的80年代,ETA收购Valjoux,Valjoux这以生产计时芯的历史巨头,宣告破产倒闭.


1。CAL。22 1914年,著名计时芯的CAL.22芯问世,为Valjoux公司奠定了里程碑。CAL.22采用9齿星柱轮计时结构,很精密。当时尚无耐震装置,动力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采用传统的滑进齿轮格式。启动和停止用的簧条,被螺钉固定。直径:31.58mm,小秒針位于9点位置,计时分针位于3点位置。CAL。22后来被加上了12小时的计时盘,成为CAL。71。另外22型有一种档次较低的变形,为GHT格式,注意它的计时柱轮为6齿,不及传统的22高级。

2。CAL。23 1916年,经历了3次改良的CAL.22,推出了CAL.23型,同样采用9齿星柱轮计时结构,无耐震装置,动力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采用传统的滑进齿轮格式。启动和停止用的簧条,被螺钉固定。从技术上,CAL.23更加出色,它的直径减小到:29.32mm。此23型奠定了后期最杰出的CAL。72的问世。

3。CAL。72 1946年,CAL.72问世.这是计时历史上的一个完美机芯。从结构和工艺上,无可挑剔.在保留了传统的9齿星轮和走步扶手式,滑进齿轮等格式上,新加入了小时计时盘,加上新设计的英加百录避震,横扫江湖....包括ROLEX在内的大量杰出的品牌均有使用。直径29.32mm,秒針:9点位置,计时分针:3時位置,计时小时:6時位置。这之后的77和92型,动力传送方式改为摇动式,工业化的廉价模式,已经开始呈现。1974年,这枚著名的计时经典被宣布停产。

4。CAL。7730 1967年,CAL.7730问世.它废除了传统的星柱轮改用凸轮式作为计时控制中心,从结构上更简单,也更便于维修.它的直径为31.58mm,小秒针:9点位置,分钟计时盘位于3点位置。瑞士于1978年停止生产7730,但模仿了这个结构的Poljot 3133却一直在生产。1969年,比7730更简单的7733问世,大批量生产的计时芯,充斥市场.价廉但是否物美?历史自有公论.人们喜欢的,还是传统的9齿星柱轮的美和Y形夹版的和谐.有日期显示的版本叫7734,有12小时累计计是7736。HMT公司收买7733的制造和进出口许可证,现在在印度也被生产。

5。CAL。7750 1974年7月1日,由7740改良的7750自动计时问世。他有很多变种,如:7751(加了万年历和月相)7760(7750的手动版)7761(7751的手动版)7758(加了月相)7765(手动,但和7760不同)。是现代瑞士产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计时芯。它的直径30mm,小秒针在9点位置,分钟计时盘在6点位置,小时计时盘在12点位置,它采用凸轮式计时,动力传动为摇动式,没有滑进齿轮。已经是最现代,最简洁的设计。完全没有了传统的概念。

三。Venus

维纳斯是一个很美的名字,作为计时机芯,它和Valjoux一起是被外界给予很高评价的厂家。Venus 公司成立于1924年,由Schmitz ,p & j.b berret三位先生创立。其作品在20-50年代在市场上有很佳的声誉。1969年,Venus惨淡收场,倒闭关门。

1。150

150芯是1950年维纳斯开始生产的主力中级机种。采用7齿星柱轮结构计时,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采用滑进齿轮。150有两个小盘,可以计算分钟跨度,有三个小盘可以计算小时跨度的被成为152。维纳斯150和175,原理和构造同样,只大小不同。150直径:29.32mm。175直径:31.58mm。它的小秒针在9点位置,分针计时盘在3点位置。

2。178 这是维纳斯最杰出的产品,从1950年开始制作。被著名的百年灵大量使用。计时中心采用7齿星柱轮结构,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采用滑进齿轮,175是2个计时盘,。有三个计时盘的被成为178。它的直径比150大2.26mm。小秒针:9点位置,分钟计时盘在3点位置,小时计时盘在6点位置。

3。196 这是流行于40-50年代的小型计时芯。由LEONIDAS供给,同样采用7齿星柱轮结构,传动方式为走步扶手式,采用滑进齿轮,它的直径为23.7mm,适合小型的腕表,正常的小秒针在6点位置,注意,它只能计算60秒之内的活动,没有分钟级别的计时设置。

4。188和170 188是维纳斯最早生产的廉价版,工作原理采用凸轮式,但坚持采用走步扶手式和滑进齿轮。小秒针在9点位置计时分针在3点位置。后来的200型也改自188.CAL.170 从1945年开始被生产,和188一起,是维纳斯批量生产的廉价版,它虽然采用了星柱轮结构,但动力传达方式却改为廉价的摇动式。这也算简单化的一个试验性趋势吧。小秒针比较特殊,位于6点位置,分钟计时位于12点位置。

四。Landeron Landeron是一家生产廉价芯的品牌。东西又大又笨.但有人说,做人要厚道,不能因为廉价,不能因为质量不很好,便可以不写它。更何况它有相当大的产量和负面影响,更何况它和当年的Bovet Freres & Co SA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8(旧型)是一个代表,至少那时候Landeron还算很正规的制作东西。计时采用廉价的凸轮式,这是Landeron最早的凸轮结构。它还是坚持采用走步扶手式和滑进齿轮。要知道的是,它与现在的计时操作方式不同,上按钮是起动,下按钮是停止&复位。从48(新型)开始,复位锤被做成简单的平面设计。这是为了容易生产,他们恨不得能只用一个零件便完成所有的工作。,上按钮承担了新的起动&停止功能,下按钮改变为只承担复位。

51型可以看出时代是怎么把计时芯一步一步推向廉价的。早期变速轮的承受体和凸轮的转换体还被专门单独生产,到后期干脆一次性的压造在上面,显的方便了很多。但,时间岁月的考验再次证明了只有用心制造的精品,才能历旧而弥坚。再后期的版本有些惨不忍睹,操作触杆被廉价的铁丝替代,如CAL。77。这应该是这些设计师门自掘坟墓的结局吧。

第二部分:著名的计时芯

Angelus 250 40年代的Angelus,有着非常高的素质,这几年火的发狂的PANERAI,便用过它的机芯。这枚250算它的代表作,有6柱的星轮,非常古典的板路。二盘计时,12令,很适合腕表的尺寸。它的尺寸为26.6* 5.5mm 17 钻,18000 A/h.同样有名气的系列是210,215,254。

Breitling 11 这几乎是最早上市的自动计时芯。Hamilton-Bruen, Dubois-Depraz,Breitlmg 及Heuer组织了团队,其以Hamilton-Bruen小摆陀机心为底座,Dubois-Depraz设计制作计时系统,其它两公司负责将两部份夹装组合及装壳,这就是着名的Breitling cal.11,于1969年3月3日全球同步推出,其立下了码表在2点/4点方向的启动/停止/归零的模式。这款外型有自己的特色,把头在9点方向。Buren公司的编号有著名的11,12,15等.但总体来说是和Breitling 11一样的东西.它的尺寸为31*7.7mm ,17钻,19800 A/h ,动力储存42小时.

ZENITH EL 1865年,22岁的年轻商人Georges Favre-Jacot于瑞士Le Locle创立了Favre Jacot公司。其于1969年元月10日推出的El Primero(西班牙文意第一)震惊表界,因为其为第一个一体成型的自动码表,不若Breitling是可分开的夹层,其又是第一高频率款,还是第一个抢先推出(早Breitling二个月),其机心直径较小,精细度/困难度远高于Breitling。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70年代由于石英表的盛行,很多钟表厂就此消失,ZENITH也未能逃过此劫,1972年被美国一家公司并购,公司名字是ZENITH Radio Chicago,这是一家彩电公司。三年后,ZENITH机芯停止生产,万幸的是工具和机械保留了下来。到了1978年7月,ZENITH 再度被瑞士工业家Paul Castella买下,公司改名为ZENITH Movado Le Locle Ltd.。这正解释了为何可以见到同时有ZENITH和MOVADO两个署名的手表。公司在1984年重新恢复生产机芯,型号有400,410,420等.最著名的EL被ROLEX改装采用,成为ROLEX第一代的自动DAYTONA而声名大振。它的尺寸为30*6.5mm,31 钻,36000 A/h,动力储存50小时.

ROLEX 4130 ROLEX从40年代开始使用V记的计时芯,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V72.自动计时时代来临后,ROLEX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做自厂的作品,而是选用了ZENITH的EL改良运用.但ROLEX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计时作品?石破天惊,2000年,众目睽睽之下,ROLEX发表了这枚著名的4130机芯.它的摆频为28,800 尺寸为30.5 mm *6.5 mm 长达72 小时的动力储存.Cal.4130的整个结构和过去其他表厂的公用码表机心和自制码表机心都不同. 在Cal.4130中我们可以发现劳力士将机心上链机制模组化,计时机制连动模组化,并利用机心上下曾次夹版的结构性将复杂的机心区域结构整理的相当漂亮.它采用柱状星形凸轮控制计时码表的启动.停止.归零 手感相当杰出.

GP.3080

Girard-Perregaux 3080是建立在CAL.3000自厂芯技术上的累加计时模式.Dubois-Depraz为它提供了著名的计时模块8510.如同ETA2894一样,3MM的薄型基础非常适合这样的技术累加.它在1999年诞生,摆频 28,800 尺寸为 23.3 *6.28 mm ,38 钻, 36小时动力储存.至于使用外厂计时模块组计时芯还算不算真正的设计,见仁见智,但作为一个著名的型号,我有义务做一下上述的介绍.

FP1185 Frederic Piguet 作为SWATCH集团的著名机芯厂,分担着高档机芯的制作任务.著名的1185诞生于1988年, 自动上链, 21,600 bph, 尺寸为:26.2 *5.4 mm 37钻,42小时动力储存.此芯是现代唯一能和ROLEX4130,ZENITH EL去抗争的高档计时自动芯.使用它的著名品牌很多,有集团内的Blancpain Flyback,OMEGA的3033和改为同轴的3313.集团外的 Franck Muller-King Conquistador, Vacheron Constantin的Overseas, Audemars Piguet的 Royal Oak.

本列传记录瑞士腕表时代的重要计时产品, 如有沧海遗珠,莫怪。 瑞士以外如70年代的日本精工和西铁城的廉价产品, 近年德国的ALANGE和G。O的汇集峰端之作, 都不涉及。

注2:由于找不到质量相类似的图片,故不配图了.

有兴趣找图片的朋友可以在狗狗上按芯的名称和号码搜索图片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8:19 编辑

zw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38:10 | 只看该作者
买二手表的值得几个问题(原创)

这篇文章写好了许久, 这也是我在不断的学习中,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有好几个朋友劝告我不要发. 思考再三,市场这东西,是逐渐成熟的. 不可能存在永远的秘密. 于是,冒市场之大不闱,发出来一部分在网络上买表值得注意的问题: * 前言:关于卖家: 就一句话,选表不如选卖家. 一个好的二手表交易商,是诚信的. 更不可能"收了钱跑掉"!! 这点请一定注意网络风险. 对于没有把握的交易,对于不了解的卖家. 请放弃交易. * 一.照片问题: 1.低光线照片或低清晰度照片 根本看不清楚表的细节情况. 比如品像,原装程度等等. 2.不完整照片.比如缺几个表耳,只照中间部分的. 也许买回来就有一个耳是歪的, 或是后墙锈蚀大,裁减过的图片。 3.太侧面或大角度的照片, 可能隐藏一些缺陷或问题 4.黑白或怀旧照片, 也可能隐藏一些缺陷或问题 5.有明显电脑修饰痕迹的照片. . 所以:照片一定要完整,清晰,光线好,角度正. 最好有: 1.正面 2.背面 3.侧面(把头面) 4.芯(如果是自动应该将摆陀转动,有两张最好,可以看到细节部分) 的全部照片. 二.描述问题 1.关于玻璃的描述. 如是原装玻璃应该标明. 不标明者,视为后装. 2.表把问题 表把有原配(本表原配) 原装(完全一样的型号的新把头) 原厂(同样厂但不同型号或不同时期的把头) 后配(可能是些垃圾把头或其他牌子的把头) 三.表盘问题 1.原装表盘 2.翻写表盘(可能整个的漆面还是原装的,但上面的字是后写的) 注意局部补漆,有的时候表盘的部分底漆脱落,会局部补漆. 3.翻新表盘,整个面重新打磨后上漆,写字. 4.非原装表盘(后配同款表盘或其他品牌的表盘,值得注意) 注意时标有死活之分,后者更有迷惑性. 值得注意的几个死穴: 1。SWISS,由于那地方多是弧面边缘,翻写困难。 2。刻度是否被打圆。死刻度翻新后多会被打圆 3。标志。标志被翘过后,多在脚处有变形 4。背面。一般的翻新,水平再高,也会在背面留下重新喷漆或打磨的痕迹。 如果是活时标、摘下后重新安装,也有焊接或粘连的痕迹。 表盘是否翻新需要比较深的功力,请大家慢慢琢磨学习. 还要注意的几点是: 漆:原厂漆的颜色和质地,工艺大多很好。注意光泽度,深浅过度,放射线等处理.现在市面上翻新的难度大些的是黑面,容易辨认. 字:用放大镜可以看出差别.尤其注意字的角,这点ROLEX做的很好. 指针:指针是否重新电镀,通常可拆下来后看出来.后补的夜光也可以辨认 夜光:夜光会自然老化.刻度部分的夜光,要注意和指针的色泽是否一致.另外,一般后补的夜光只能亮一小时甚至更短,而原装的可以亮至少5小时以上. 四:表带问题 1.皮带是否原装,问题不大.因为本身价值不高且不耐用.但注意是否有原装带扣. 尤其注意ROLEX,OMEGA等带扣的描述."金带扣"有镀金,包金和实金的区别, 一定要问清楚.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甚至实心不锈钢和电镀材料的价格现在都差好几倍,一定要看清楚问清楚. 2.金属带. 有原装和原品牌之分. 还有ROLEX或TUDOR有原装带,港带,台带之分. 照片看起来可能区别不大,但实物差距很大. 价格也有天壤之别.(十倍) 甚至还有人换一些金属带的局部,造成表带中部分有假. 比如带卡头和卡尾.这样光看这些部分便容易中招. 有后紧过的表带,戴很短时间会松掉,要注意. 五.表壳问题. 现在的卖家为了有更好的卖像,大多把表壳进行抛光. 这样的抛光一般分为软抛光和硬抛光. 1.软抛光大多用K金布,抛光剂进行.为的是使金属的光泽度更好. 对表壳整体没有影响. 2.硬抛光. 有抛光机器进行的,用沙轮或油轮布轮将表壳上的伤痕打掉一层. 让表看起来更新.但水平不高的师傅往往会破坏表壳的曲线. 硬朗的线条会消失,看起来没有了神采. 还有用车床车的,香港做的ROLEX抛光多用. 车出来的壳,线条完美,镜面光泽度好.几乎可以和新表比美. 唯一的,是整个表小了那么一圈. 而且可以从某些细节的角度看出来. * 一般来说, 钢表在配戴到古董级别的时候,后框内都会有一点点锈噬. 这很正常,但注意如果螺丝口锈的合不住了, 那就是大问题了.还要注意表壳的变形. 很多压盖的老表后盖变形严重, 刚拿到手里还能挂住,一撬之后, 便不能压住了. * 半钢的表壳,会有人重新电镀. 但几乎可以轻易的从后盖里面的棱角处看出来. * 很多金表拿起来很重手,其实是里面的固机圈的重量, 那大都是铜的,很大很重,其实K金部分只有很少的一点点而已。 六。机芯的问题: 这是一只表最复杂的问题了。(这部分我摘了王进龙先生的论述) 首先核对原厂是否有生产此种机芯? 其板路风格对否? 观察机芯有无严重氧化生锈、刮伤? 机板上的小螺丝钉是否缺少? 转二、三圈发条,查看表在正、反、左、右、上、下等不同方位,是否会走? 检视摆轮的真圆度和水平是否正常? 摆轮来回摆动的劲道,是否理想? 转紧发条的过程是否顺畅? 转发条时所发出的声音大小,与其设计相关,跟机芯优劣,并无绝对的关系。 拉出把头,把时针转一圈,再检视时分针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附有日历,则视日历是否会正常地往前跳,然後核对标准时间。 瑞士、英国、法国制造之贵金属表壳,大部份都烙有贵金属烙印;美国表则会烙出14K或18K金等字样。这些约一平方公厘(1 mm2)印的小烙印,为辨别真、假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但必须以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查看。 机芯和表壳是否密合? 盖好底盖,前後左右轻摇手表,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 不同的自动表,自动盘运转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声音,并非不良。 如果是多功能表,把时间转24小时,看日期、星期、月相会是否正常的往前跳? 一般测试快速调校按钮,通常把针转到午夜後六点,再按下调校钮,查看日期、星期、月相、月份是否可调校? 假如是万年历,则须测试大、小月,闰月,闰年是否正确? 计时表,须要操作马表的启动、停止,归零功能是否正常? 二个小计时盘的分针、时针是否会走? 如有先进的电子测表机,马上就可测出手表一天的秒差及不同方位的误差是否合理?游丝、摆轮去回的等距、等时,即俗称大、小摆幅的误差,是否正常? 摆轮回转半径的度数是否正常?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4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9:13 编辑

占位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9:12 编辑

占位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7:0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7 19:09 编辑

红金的,如果你已经有了黄金款式,应该再有只红金,红金好像小三,总比正房更风骚妩媚,有资本的男人不可能不动心
白金的大多数会脱色,有风险,
铂太贵,有钱人玩的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7:11:25 | 只看该作者
论盘面设计,我并不喜欢DD,还是DJ那种皇冠在天的感觉最好
皮带金劳最正的是116138,上承盖耳泡泡背之血脉,下启现代高配置之理念,
端庄大气,简洁实用;上可置高庙,下可行江湖。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5:24:43 | 只看该作者
现代表有个很大的弊病,或者说也不能叫做弊病,叫做特色吧,就是:人有我有
九九成的款式都可能在同好手上看见,很容易用钱得到,
从用的角度讲很正常,从赏甚至藏的角度讲就缺了一层。

很多资深的人爱上古表,
一是当年的设计确实禁得起推敲,禁得起考验,譬如古董星座,譬如2526;二是几乎不可能找到一抹一样的古董,起码品相就有很大差异,得绝品者,自然自豪,而绝品热门古董款,买一只少一只。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3:48:39 | 只看该作者
欧记机芯之五虎上将

要在OMEGA这样一个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出过几百个型号机芯的老牌大厂里选出5个有划时代,影响力代表芯,难!所以,我选择介绍的时候,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OMEGA一直以来并非以高难度著称的品牌。虽然他有陀飞轮和万年历,但那只是显示实力和档次的象征,并不真正量产。我选的机芯,一定要有大数量,要在市面上常见。要有高素质,常坏常修的不成熟品,我不选。一定要是OMEGA自己制作的划时代的产品,买芯发售的,我也不选。一定要是机械芯,虽然OMEGA有1300,1611,1330等几款代表性的电子石英产品,但我也不选。好了,下面来看我选的代表OMEGA历史的五只表芯:欧记机芯之五虎上将~~~~




1.横空出世莽昆仑之19令

下线时间:1894年
设计师: Franois Chevillat
直径:43 mm
17钻,摆幅:18000/小时

    19令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的最大意义,是奠定了OMEGA,甚至是瑞士制表业机械化生产精密零件,形成分装组合概念。
    瑞士的制表工业,延续法国,早在1601年,瑞士就创建了日内瓦制表协会,虽然当时,表厂已多达500多家,但全部采用手工制表,每只表的零件都是只适配一只表。无法批量生产。19世纪,瑞士及美国的工厂已进行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手表。美国的 Waltham钟表公司是其中的代表者。他们成为采用先进而精密的机械制造钟表技术的先驱。也就在这时候,瑞士的路易家族将自己的厂房设备迁至人力充足、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的比尔地区。他们放弃旧式装配系统,开始设计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运用有着富于经验的设计师及工人,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生产统一规格零件,并引进新式分工系统进行装配工作。在1894年,路易家族的成果瓜熟蒂落,著名的划时代机芯----19令问世了。所有的零件全部采用流水线生产,而且零件之间可以互相替代。这样减少了大量的人力,也充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也就在这一年,他们给产品起来空前绝后的名字:OMEGA。
这枚19令机芯,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结构,马式擒纵,装配了双金属截断式配重摆轮和上绕的蓝钢游丝,摆夹板上的微调也采用了超精密涡形快慢微调装置。美观的打磨和带锣丝锁定的宝石轴承,都让这枚早期工业化流水生产的产品美伦美幻。19令一问世,便开始打破了无数的天文台比赛记录,而在1936年的KEW的比赛,他更获得了97.8分的至今保持最高分数记录的成绩。要知道,世界上所有机械表走的最准的,就是这枚芯.
19令的版本有:
19DDR
19LO
19LOA
19SOB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30MM:

生产年代: 1939-1963
生产数量:超过三百万个
设计师: Henri Kneuss
指标:直径30MM,厚度4.05mm/5。1MM
15/17 钻
摆幅18000 A/h
动力储存42h

作为腕表机芯,它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的来历,据说是由于当时天文台的比赛分为怀表(大尺寸)和手表(小尺寸),而30MM正好是怀表和手表的分界线.也就是说,30MM是当时手表的最大限制直径.他的设计师,是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Henri Kneuss,而且,这款芯的得到了OMEGA第二代教父Henri Gerber的指教.在他设计之前,OMEGA在天文台的腕表比赛的主要对手是ZENITH和LONGINES,而他的出世,完全使ZENITH和LONGINES甘拜下风/他的表现在各种测试中都独占鳌头,包括在Neuchatel、日内瓦和KEW(唯一“公开”的竞赛,他在1940、1946和1949年打破了所有的记录)。1951年的GENEVA的比赛,30MM获得了870.3的腕表最高成绩,而这成绩至今都没有打破!!从1938年到1964年,1/3强的天文台证书,都是颁授给30MM的。他被专家推为最值得收藏的几种芯之一.它有异乎寻常的适应性,优秀的校准性能和维护方便的个性。理想的和适当的组件的应用是他的顶尖质素的一个合理解释。发条盒和摆轮的直径被尽可能的设计的大,以达到一级的调校水准。最有效率的动力传输来源于对齿轮的尺寸的严格把握:高品质的机芯中使用了最小的擒纵系统。从1943年开始,所有的摆轮上方开始安装当时极度时髦的Incabloc避震器。之后防磁游丝也被使用在不见断的系列上。30mm机芯在1939年至1963年这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是钟表制作的一个里程碑。有事实为证,他最大用户是英国军队。英国陆军和海军部队在二战中装备了和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一样好的军表(总数是11万只表,超过了他们在瑞士总销量的一半)。30MM有26*系列的小三针和28*系列的大三针结构。前者为260-269,后者为280-286。起具体区别只是在极小的钻数和其他细微之处。注意的是,其中262和281是COSC级别的,在摆夹板上有着大型偏心锣丝微调装置。市场价格要远远高于一般型号。



30T的版本如下:
新名称 旧名称   直径    高   振幅     石数     备注
       30       30      4     18000   15     第一代30MM。
260    30T1                           15      30T的改良版
261    30T2   PCAM                    17      30T1的改良版(43年开始使用避震)
262    30T2RG                         17     COSC化
265    30T2PC (49年开始)            15     30T2的改良版
266    30T3PC  50年开始)              17     265加钻
267    30T4PC                         17     266的改良版
268    30T5PC 17 267的改良版
269 30T6PC 17 268的改良版平游丝。
*
*
30SCT1 30 5。1 18000 17
30SCT2 16 30SCT1的改良版
280 30T2 SC PC AM 17 CAL.30 T2 SC(43年开始使用避震)
281 30T2 SC PC (47年开始) 16/17 CAL.30 T2 SC COSC化(独特的调节装置)
282 30T2 SC PC 16 30SCT1的改良版
283 30T3 SC PC (50年开始) 17 282的改良
284 30T4 SCPC 17 283的改良
285 30T5SCPC 17 284的改良
286 30T6SCPC 17 285的改良


RA----特製發條
SC----中央秒針
PC----防震
AM---防磁.




3.当年万里觅封侯之计时321:

生产年代: 1946-1968
生产数量:超过40000个
设计师: Albert Piguet
指标:直径27mm后度6.74mm
17 钻 摆幅18000 A/h
动力储存:44小时321码表机芯
制造商:Albert Piguet

321美哉??
星柱轮的美和Y形夹板的美,不是后来的861能比拟的。纵轮给人一种高贵和复杂的感觉。如同有平衡裸丝的摆轮一样。而带优雅弧度的Y形夹板,将整体复杂的计时系统的零件中和了。给人柔美,最关键的,在装配面给人一种统领全局的感觉。有人经常说星柱轮的耐用是否比偏心轮强。但似乎对表有认识的朋友,一致,喜欢的是星柱轮的格式。321的出炉,和后面V记的72型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实用角度上都有的一拼。后期的861,改用了偏心轮的设计,漂亮的Y夹板也被改的面目全非.美观上没得比,虽然在很多人来讲,它更加的便宜和方便维修.

标准版机芯于1942年发布,由Omega 的 Jaques Reymond 和 Lemania 的製錶大師 Albert Piguet 合作共同開發 ,型号27 CHRO C12,之后,在1946年,OMEGA将之改为CAL.321.最初的时候,只装配在SEAMASTER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马计时版.1957年,第一只Speedmaster投入生产.之后的故事,是世人皆知的美国宇航局选用了若干只市面流行的计时表款(注意不是定做而是民用版)。这时的OMEGA在和ROLEX,LONGINES等品[牌的角逐中胜出,有幸参加了美国宇航局的多次任务,并且在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超霸成为第一块登陆月球的手表,此机芯也真正塑造了一个OMEGA的经典系列:超霸系列.



4.大江东去浪淘尽之全自动561:
生产年代: 1958-1969
设计师:Marc Colomb
生产数量:100万
指标:直径27.9mm厚度5.55mm
24钻 摆幅19800 A/h
动力储存:48小时
Chronometer

这是OMEGA前石英时代最后的辉煌-----全自动系列。从1955年的25MM的470系列和490系列大三针开始,一直到70年代27。9MM的752双历结束,在OMEGA这20多年的历史里,它拥有了太多的辉煌。太多的天文台证书,太多的市场好评和占有率,太多的名气于自豪。在这之后OMEGA的衰败,也直接影响了这百年老厂的命运。
在这20多年里,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成熟的产品,莫过于5系列。早期有500系列,坚固但过厚,其外观配置只最美的古典时代.后期拥有COSC认证的是551,561,564,和751。论时间,没有日期显示的551比561更早。论结构,有日期拉跳的564比561更先进。但要知道,一个产品之所以成为里程碑,并非是因为它的先进。因为,星座最讨好的外形,莫过于曲耳八卦面,而配备曲耳八卦面时代最成熟,最多的产品,即561。564和751在外壳的造型上,大多已经有了70年代的时代感。其价值没有曲耳高。从二手市场上看,保存的好的561,极美。机芯的镀层是OMEGA中期的标志性颜色:玫瑰金,销杆连接的摆陀极灵活又耐用,加上可以微调快慢的鹅颈装置,把整个机芯的使用性和美感,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现在的二手市场,玩5系列的人极多,但大多数人没能力区分COSC级别的561和普通级别的562的游丝和摆轮的材料差异。应该知道。COSC级别不光是调校更复杂,在材料的选用上,也更专业。于是,世面上多了很多用562或565冒充COSC级别561的东西。

5系列常见机芯的区别如下图:


无日期 日期慢调整 日期快调整 日期/星期
17钻 550 560 563 750
24钻 552 562 565 752
24钻天文台 551 561 564 751


5.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同轴擒纵2500:

生产年代: 1999年开始
设计师: George Daniels
指标:直径25。6mm厚度3。6mm
27钻 摆幅28800 A/h
动力储存:42小时
Chronometer


有很多朋友在斥责同轴擒纵使用了ETA做底。我告诉他们那不是关键。一个连心脏部位的结构都更换成擒纵结构都换了的机芯,就已经不是ETA了。试想虽然今日“自厂”之声大亦,但凡有能力的,有钱的品牌都在推广自己的自场产品,但仔细看来,除了在细枝末节上有些小的区别(一般仅仅是夹板的样式或摆轮调整的结构而已)其真正有创新精神面貌的,有几家??在后石英时代,OMEGA已经有20多年,没有发表有自家独特概念的芯了。从7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共用机芯”这个词。强大的ETA占据了瑞士机芯的半壁江山。就连OMEGA,也在靠ETA2892维持它的普通功能表款。从1109--1120,OMEGA做的只是打磨的升级和小动作的改良.对于一家有极强设计生产能力的大牌厂家来说,这是一种耻辱。同轴擒纵早在70年代末便有Daniels先生创造,但由于当时正是石英浪潮席卷之日,多家机械表厂迅速倒闭,谁又能有精力和财力去购买实现一个新的机械表结构呢?同轴擒纵在PATEK,ROLEX等多家厂的研究室里实验过,但都因为生产费用和其他问题被否决了。这时候,SWATCH集团的海涅克先生,高瞻远瞩,意料到有个性结构的自厂芯必将成为市场的宠儿,便促成了英国钟表大师George Daniels和OMEGA的创世纪合作。同轴擒纵最先改造ETA2892,运用于新款的碟飞系列,在这两年有加上新的型号2403(无日期)运用到今年新款的铁霸,由带FP改装同轴的3133计时芯,更是超霸系列的尖端技术。据说OMEGA现在已经为同轴擒纵的生产开立了自己的厂房,OMEGA自厂的时代,重新来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30 16:41 , Processed in 1.21289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