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隨表動,鐘錶類科普微博@芯隨表動最早的關於鐘錶和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元朝,只是當時鐘表作為傳教士的附帶品在中國的存在感太弱。1514 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乘船來到中國廣東沿海,從此踏上了中國大地。1517 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員費爾南 Fernao 到了廣州,而其與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稱為近代中國與歐洲接觸的開端。1557 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門,並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在這來來往往的貿易交流中就開始促進鐘錶在中國的發展。 當時外銷進入中國市場的鐘表還是體積龐大的座鐘、掛鐘,為了吸引皇室和官員的注意,遠在英國和瑞士的工匠為鐘錶添加了複雜的動偶和華麗的修飾。
當時對華輸出鐘錶最大的國家並不是瑞士,而是英國。巨大的中國市場吸引了不少的英國制表師,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 Ilbery 意波利。Ilbery 意波利製造了風格極為華麗,裝飾做工繁複的懷表,而這設計就奠定了後來出現的「大八件」懷表風格的基礎。他學習了法國制表師 Jean-Antoine Lepine 於 1762 年製造的 Lepine 機芯,並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針對中國市場而制的「大八件」懷表由此誕生。 「大八件」乃對此類針對中國市場懷表的俗稱,名稱來源於機芯主要部件由 8 個部分組成。但針對中國市場的懷表並不單單是大八件,只是因為大八件是最有時代特色的產品。
其實大八件可以看做是英國懷表的一種演變,因為中國市場對於這種風格懷表的接受程度很高,所以後來的日子裡面將這個類型的手錶稱為「chinese watch」。
上圖為 1710 年左右的英國懷表,在機芯裝飾上和大八件還是有很明顯的聯繫。只是因為當時鐘表加工技術和發展水平的限制,其體積相對較大。法國制表師 Jean-Antoine Lepine 於 1762 年製造的 Lepine 機芯,對於這種英國懷表做了改進。取消了體積龐大的芝麻鏈設計,機芯夾板也可以分別拆裝,並且還將遊絲擺輪和齒輪輪系放在同一平面。改進而成的 Lepine 機芯變得很薄,和現在常見的懷表機芯一樣了。
對於大八件的美,大家喜歡的無非就是繁複的機芯裝飾和表殼細緻的琺瑯繪畫。 大八件的機芯裝飾有三種,一種是常見的鎏金,另外一種是拋光烤藍。 鎏金裝飾的大八件機芯基板的材料是銅,經過切割製造成規定的外形以後進行手工雕花。其後在進行鎏金,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物體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落。這樣的技術是為了美觀和防鏽,因為汞有毒,所以後來逐漸被電鍍取代。 而拋光烤藍則是將精鋼切割製造成需要的外形,並不進行手工雕花。制表師利用研磨粉和木棒仔細打磨拋光夾板的錶盤,使其平整光滑反光,這樣的處理也就是今天常說的鏡面打磨。為了美觀,機芯上面的部分零件還會進行烤藍處理。 大八件機芯裝飾最罕見的是第三種——琺瑯。1858 年由日內瓦的工匠 Pelaz 發明,他先在黃銅質地的夾板上雕花,然後再填充琺瑯進行燒制。但是因為黃銅基板承受火爐的高溫後會發生變化影響機芯走時精度,所以這樣的琺瑯裝飾只是曇花一現。
表殼的琺瑯繪畫是大八件的另一特色,因為鐘錶是西方傳教帶入中國的附屬品,所以早期的鐘表上面繪畫的是西方宗教題材。後來傳教士發現,過於**裸地表現宗教不容易讓中國人接受,所以改為了人文題材。再後來,隨著貿易的頻繁和加深,遠在英國瑞士的琺瑯師接觸到了來自東方的圖案題材,他們逐漸在大八件上演繹中國的元素。中國的山水畫、侍女圖,甚至當時的廣州十三行口岸的場景被搬上了大八件外殼。
逐利的商人為了迎合廣闊的中國市場,對大八件添入了不少的中國元素。首先有了中文的品牌名稱,「播威」、「茹威」取代了原先生澀的英語。其次,琺瑯面可以定製中國人的肖像。再者,當時的中國還是採用十二時辰的計時方法,大八件生產者重新設計機芯構造符合東方人的日常使用習慣。最特別的是,大八件懷表是成對出售,以追隨中國人「成雙成對」的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