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离线
- 注册时间
- 2013-4-2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帖子
- 积分
- 4420
- 主题
本帖最后由 庆龙 于 2016-4-14 04:48 编辑
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发行的:《时光技艺》之二古董怀表收藏与鉴赏 - 本周正式发行。本书叙述了从怀表的起源到怀表的收藏,并且详细介绍了德国、法国、英国、瑞士以及美国的各类古董怀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A4尺寸,共计316页,简装版定价:268元,欢迎订阅!
订阅电话:13866712112 庆女士 或者 13955144365 潘先生
由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老师和美术家焦宣洛老师撰写了精彩的序言,马老的序言如下:
远古时代没有时刻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尤其农耕民族,不大会计较时间的长短。中国人在3000年前的西周就开始使用一种计时工具——日晷,可至少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人已对它习以为常。
日晷利用太阳在带有刻度的晷面通过晷针留下的影子来计时,这是人类在天文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至深。当人类有了时间概念时,日子就变得具体。由于日晷在没有阳光时的局限,人类又发明了漏壶,由水流量测出具体时间,这一发明在日晷之后,珠联璧合,让古人在白天与黑夜中享受着时间流逝的快乐。
有意思的是东西方计时最初都采用24分制,即一日分成24等分。在中国,还有24节气。这一现象与人类的一般计数习惯不同。不以10进位制,使用显得不甚方便。人类的手指数为10,计数便以此为基准,但为什么计时弃10进位而使用12等分呢?
古人观察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大约365天,被称之为年;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30天,被称之为月,年除以月便得出了近乎12的商数,这也就是古人计时的初衷。西人将12在一日内再次对分,昼夜24时;中国古人将时辰仍按12等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说子午就知夜昼。宋以后,细心的古人再次将时辰分成时初与时正,恰与西制吻合。
唯独刻与时早期不同。早在周代,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此时的“刻”的本义就是在计时器上刻出标记,这种百刻制一直应用到汉代。隋唐以后,百刻制与12时辰并用,换算变得十分不方便,中国人渐渐将刻与时结合,把一天的百刻制改为96刻,即每时辰8刻,时初4刻,时正4刻,每刻合西制15分钟。
至此,国人与西人在记时理念上没有了冲突,都以12进位为基本原则,这就为日后钟表的风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钟表是个外来概念,国人城居,自汉后就晨钟暮鼓提醒时辰,不过汉魏时晨鼓暮钟,唐时改为晨钟暮鼓,故唐诗中有“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李咸《山中》)之句,宋以后晨钟暮鼓不仅为文人行文意象,也是百姓作息习惯了的准则。
除天文计时外,古人为摆脱不便,期望物理计时。最早带有机械的计时器实物叫影钟,出土于埃及3300年前的法老陵墓,这种机械日晷后来被罗马人加以改进,成为便携式日晷。另外据法老的墓志铭记载,至少在3500年就发明了水钟,与中国古代的漏壶有些类同。
由于西方机械计时器的出现较早,古希腊与罗马的贵族们就形成了极强的时间意识,柏拉图说律师们是“受水钟驱动而从无闲睱的人”;水钟的计时在希腊与罗马的宫廷中很普遍,用来限制发言者的滔滔不绝;而在那时的运动会上,水钟为径赛计时。
所有这些,都催生了纯机械钟的发明。摆脱水流产生的动力而设计完全机械的计时器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这个飞跃完成于公元13世纪,那时正值中国金戈铁马的元朝,元朝人粗枝大叶的性格与机械钟发明者欧洲人(一说德国人)的矫情成了鲜明对照,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机械钟可能就在此时诞生于法国或意大利的教堂中,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中有过清晰地描述。
最早的机械钟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只能用于公共环境之中,以致今天在欧洲各地都可以轻易看见各类不同式样的大钟,每每报时会发出悠长的钟声。作为家庭的日常配置,至少要在15世纪之后,那时的德国工匠发明了发条,将钟表小型化并可以便携,这一发明让欧洲人具有了更强的时间观念。
从那以后,钟表一天比一天精致,成了欧洲人的骄傲。当欧洲渐渐崛起之时,他们开始把钟表带到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那一年是中国明朝的万历年间,具体实施者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传教过程非常艰苦,从1577年葡萄牙里斯本出发,途径印度,至1583年才进入中国广东肇庆,后到过南京,又到过南昌,1598年到达北京,因故又返回南京,直到1601年,他才以近50岁的年齡进入紫禁城,见到了万历皇帝,直至1610年去逝,葬于北京。
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的见面礼单中有两架自鸣钟,一大一小,大的置于宫内专司报时,小时则随身携带以解好奇之心。这是西洋钟自发明300多年后首次进入中国,从那以后中国才知道自我的差距。入清以后,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对西洋钟表非常感兴趣,加之中国处在帝制的最后一个盛世,引进的与自制的钟表不胜枚举,直至民国,钟表才普及至千家万户平民百姓之家。
由此看来,钟表本不是国产之物,所以中国人对钟表的好奇超过收藏,对钟表的使用超过了解;民国以降,收藏家多如牛毛,但收藏钟表有成就者风毛麟角,有研究者就更为罕见。
我友庆龙,年轻时喜欢音乐,远渡重洋,登上英伦三岛,日久生根,继而对中国文化、英国文化都有了解,随年齡阅历增长,对国人既熟又生的钟表渐感兴趣,遂加深研究,心得积累多多,收藏蔚为大观,我去英国旅游之时,庆龙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向我展出,兴奋自豪溢于言表。对于钟表,我是外行,在国内看见的图册不外乎故宫的皇家收藏,基本限于当年清朝外交的贡品;而庆龙的收藏,已构成西洋钟的历史脉络,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艺术与科学浑然一体的魅力。
对于异域文化,我的一贯态度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要想深刻的了解自己,必须尽可能地知道对方。国人自古以来就缺科学这一课,尤其近现代的历史,由于我们长久的领先,让我们耽于养尊处优的乐趣之中,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西洋钟表的制作历史,对我们应有一个启示。
是为序。
马未都
2014年10月2日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