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归来了~~~交个作业~~~难得一见2欧

  [复制链接]
1990698
41#
发表于 2010-12-6 12:07:14 | 只看该作者
好表,好精神,有收获,恭喜!!
42#
发表于 2010-12-6 13:37:03 | 只看该作者
恭喜了
( I$ {/ C" H- c% o% {6 Y! G" a# d谢谢分享
43#
发表于 2010-12-6 15:05:27 | 只看该作者
俺看上的是苍蝇
6 b3 C' a9 y9 r% `5 t* ]! |( ^
44#
发表于 2010-12-6 16:38:30 | 只看该作者
珐琅太漂亮了,星座是不是被打磨的过了?
45#
发表于 2010-12-6 17:47: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表很漂亮,盒子也很漂亮
46#
发表于 2010-12-6 18:23: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47#
发表于 2010-12-6 18:47: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日本人的干活,,
48#
发表于 2010-12-6 20:40:47 | 只看该作者
珐琅太漂亮了,恭喜
49#
发表于 2010-12-6 21:29:2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老表有味道
50#
发表于 2010-12-6 21:41:5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欧米伽达人
51#
发表于 2010-12-6 23:58:3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中,多谢兄分享!
52#
发表于 2010-12-7 00:08: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日本人的干活
53#
发表于 2010-12-7 00:5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ni212 于 2010-12-7 01:11 编辑
2 D3 p( @& G1 X1 \" c
; \) h; O" s( G6 u0 c' @  a$ W  ~掐丝珐琅的特点之一就是看似连贯的金丝其实是有断点的,制作工艺问题,没办法一笔到底肯定要一点点拼,(比如鬃毛一根就是一根,到了脖子肯定是另外一条金线)这是一点,还有掐丝珐琅除了表现特殊的结构外,金丝粗细应该一致统一,并且真正掐丝珐琅面罩透明珐琅层很薄只是感觉上了光油,并非厚的似乎看的出透明层,真正珐琅面并非平的毫无破绽,而是有凹凸感的!!!
9 d1 J- R7 S9 C+ Q9 O7 X1 k0 R珐琅表现的是珐琅铀料的美感,而不是后期加工感,此盘问题很大,并非打击楼主,只是不说不痛快,此盘可能并不是掐丝盘,一体成型盘,珐琅工艺也并非真正传统意义的珐琅工艺! ( p6 Z. @3 {* B' D0 s+ |

: ^( Z+ \% U: n( M以上为各人见解!
" p4 g5 ]  K7 v' J% d9 p
54#
发表于 2010-12-7 01:41: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差不多一个星期要2次路过北千住   漂亮的珐琅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5:2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低调男人! 于 2010-12-7 06:51 编辑
+ x/ N% k3 E. ]" @0 F) n2 J. _0 d; q/ H  j+ q( R6 ]/ p
的确做法不同,大家就当假的看吧~~~~以免起争执~~~~
5 p& V9 C) b7 q% P
56#
发表于 2010-12-7 08:22:46 | 只看该作者
低调哥好心态!
57#
发表于 2010-12-7 11:4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ni212 于 2010-12-7 11:41 编辑 + {0 K- k' ^0 ~. y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0-12-7 05:27
/ o9 ?  ^0 _/ i! ]0 g! t的确做法不同,大家就当假的看吧~~~~以免起争执~~~~

6 j- A3 G& k$ r7 ?2 b) l  O- H' J$ {' ~5 D( l9 J
理解低调兄喜爱珐琅的心情,即使一块后做珐琅的成本也在%XXXX左右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04: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太毒,不喜欢很难~~~~7 `% T# b$ |, `( F

4 D) p( p9 f& z( q5 b/ g珐琅彩绘表曾于1960年代风靡表坛,由于其万紫千红的色彩铺陈,以及繁复手工制程的独特性,尤其受到名人淑女的喜爱,而其中又以“掐丝彩绘珐琅”最受欢迎。制作一只“掐丝彩绘珐琅”表面需用超过500mm长的金线,将不到0.06 mm如发丝般的极细金线固定于表面上,以勾勒轮廓区分色块,再以鹅毛管沾取珐琅颜料一一分区上色,上色之后,还需经过约50多道工序、约5次摄氏800至1200度的烤炉烧炙、打磨处理以避免气泡,耗费100个小时以上的实际工时,才得以完成一个珐琅彩绘表面。也由于复杂耗时的制作过程,珐琅表在1950年代后,旋即消声匿迹,仅剩少数如雅典表的顶级制表厂,还有能力制作这种在古代是财富地位象征的彩绘表制作。目前,全球只有不到10位的钟表彩绘大师能制作珐琅表,因此,可以说是极其稀罕的传统制表工艺。
59#
发表于 2010-12-7 13:47: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以开展览了
60#
发表于 2010-12-7 21:22: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330的掐丝珐琅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8 02:49 , Processed in 0.33731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