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和盘面设计美感上各有所长,上海表更有现代意义,不过龙的红眼睛和样子优点邪恶![]() |
OHSEAL 发表于 2014-5-19 12:04 螺丝这样处理太掉价了。 |
OHSEAL 发表于 2014-5-19 12:04 呵呵 不止这些的,一只表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环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其美观!!!!!这个表,您要是有幸看看那些齿轮 估计您真的可能要吐!!! |
主要是观念上的,不要以为做什么都搞个烧蓝,拧几颗螺丝,这恰是最不显高级的细节. |
shek329 发表于 2014-5-16 19:12 应该有,不过就看他们肯不肯为此努力了。比如板路上可以借鉴此类中比较优秀的VC,条纹打磨上更精进点,陀飞轮笼框做工更加出色点,机构整体做的给人感觉轻盈点,避震也可改用KIF,整体色调搭配及风格更协调点,这样不敢多报价,起码在目前基础价位翻4倍应该不成问题。 |
这款上海机芯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
OHSEAL 发表于 2014-5-16 12:25 的确,另一家al也是一样,壳一样,把头也一样,除了大小厚薄的区别,整体就是一个套路。 |
urin1010 发表于 2014-5-15 19:05 我一直不喜欢GO的把头,千篇一律,配有灵气儿的款式需要一些变化的. |
上海这只是广告表,在电视作直销的,能有好东西吗 |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4-5-15 20:53 您太谦虚了 大家一起学习 ![]() ![]() |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5-15 20:40 也谢谢您的回复。对国表我还是小学生水平。但是每次看到那外桩就“恶心”,确实是真实的感受!PS:也有看到您在群里面的声明·····领教 ![]() |
urin1010 发表于 2014-5-15 20:22 ![]() ![]() |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4-5-15 20:12 看到您的回复 我很感谢 您也对国产表的一点了解 .我回复不一定指的就是冒个人 但是别人的作品不管怎样 反正我是觉对不会用恶心来说 .毕竟手表不是研究一次就能出厂 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也许领悟不同罢了 谢谢您的回复 大家讨论也就是说说罢了 希望大家在论坛玩的开心 ...... |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4-5-15 20:37 附加值,始终是定价的大部先决条件之一。 |
对于做设计的我来说,上海的这幅广告才叫人滴汗,,这完全是我10年前的水准 |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5-15 18:29 有的国表,特别是有些特定意义的国表。别说卖到5W,50 500W也有可能和必要。因为它们身上承载的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 ![]() |
本帖最后由 urin1010 于 2014-5-15 20:37 编辑 非常同意。 国表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旧有影响,还得用新例证来证明自己。我们看到了进步的同时,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差距仍然存在,而且依然巨大。 拿德表对比,基本比较能说明问题。在50年代时候,国表起步的时候,此时的制造水准甚至比那时的德表都高。90年的GUB,仍然很难让人满意,直到94年的AL和GO的J.ASSMANN1让人重新认识到原来还有这么一支强悍的非瑞士势力,虽然不同程度的加入了瑞士基因,本身的素质还是值得说道的。不可否认,他们有更好的基础,也借助了瑞士人的帮助,这其实都不是太关键,因为他们也被战争几乎摧毁了所有辉煌的基础,等于也是重新开始,起步可以说和国表是同档次的,虽然有少部分遗存,仅保留了点滴制表的脉络。再看今天,国表依然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掌握了更加精密的制造工具和更加复杂的结构了解,但是态度竟然是退步的,成品始终存在很大的不足,而德表已经名正言顺了进入了高级腕表业认可的领域。其中的区别,真的很值得我们反思。 |
机械米 发表于 2014-5-15 20:24 ![]() |
个人感觉,这两款表,各有优点 上海的雕刻更传神,喷砂底处理也不错。 GO陀飞轮完全胜出。 上海的护肩败得很彻底。 |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
GMT+8, 2025-2-16 20:50 , Processed in 0.36497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