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8。30号更新至 -第5页100楼 ▂▂- 明价▂- 专营▂▂【紫砂壶】▂▂天天更新。。

 关闭 [复制链接]
48734699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6:1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8-30 16:12 编辑

仿古如意壶          粗砂朱泥       240CC         1200元

卢伟萍,国家级美术员。生于1969年,1986年进紫砂工厂二厂从事紫砂壶的制作,1988年进研究所拜工艺大师徐汉棠为师。在紫砂壶的制作和技艺上得其真传。其作品有光货、花货,尤其对全手工制壶具有深厚的功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其个人特色,具有现代生活气息,作品做工精细、圆润、流畅,深受行家的好评。

仿古如意,仿古如意是紫砂壶器型当中最经典型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此壶壶身塑着优美的如意花纹,短嘴,圈型把,圆形盖微鼓,壶钮为一只小如意,造型精致,此壶做工考究,壶身纹饰精美,结构设计巧妙,泥料细腻,是仿古如意壶中的精品。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60.pc1IGJ&id=40934972821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8:1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3-17 21:34 编辑

鼓腹壶             原矿段泥              200cc          400元

在当今重视创新、苛求做工、精益求精的大环境下,崔传伟的古拙素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却又异常珍贵。看似粗糙的做工背后是对传统的追求和探思,自然表达中透露出无限的古朴气神。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79.WDhtdM&id=37864886667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9:5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9-20 16:42 编辑

西安----------任兄,货已发出,包装过程


顺丰单号:113 026 736 757

小店会一直跟进货物路线

http://www.sf-express.com/cn/sc/

圆珠壶    紫泥     240CC        民间艺人  380元

该《圆珠》壶,壶身圆润饱满,线条张力十足,圆身圆钮,大小相叠;一变壶流直拙昂扬向上,别有一番俏皮可爱的生气;壶把颀长,承接上下,截盖保证了气密性的良好。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68.EhTIFh&id=41280217363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20:2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6-9 17:42 编辑

全手工鼓腹壶    段泥     200CC    450元包

万菊芬:国家级工艺美术员,73年出生于著名的陶都宜兴,从小就对紫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90年进紫砂工艺厂得到多位制壶前辈和制壶名家的悉心指点,技艺日益精湛,曾创制过许多名壶佳作,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感,跳跃的思维,善于吸取古典艺术精华,经过多年对壶艺执着的钻研,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本领,尤擅长朱泥小品创作,所制的作品功底深厚,造型典雅,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具有传统壶艺的神韵和魅力。

款腹鼓壶由国家级美术员万菊芬师傅全手工制作,百分百选用宜兴原矿段泥紫砂料;器形饱满,润感十足,朴实无华、以料为本的真谛。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36.SCdV3b&id=39400670603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1:2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8-30 22:18 编辑

圆韵壶    民国绿泥     240CC    1200元

卢伟萍,国家级美术员。生于1969年,1986年进紫砂工厂二厂从事紫砂壶的制作,1988年进研究所拜工艺大师徐汉棠为师。在紫砂壶的制作和技艺上得其真传。其作品有光货、花货,尤其对全手工制壶具有深厚的功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其个人特色,具有现代生活气息,作品做工精细、圆润、流畅,深受行家的好评。

民国绿泥:绿泥本没泥矿,一种是紫泥和段泥按比例相配,另一种是用进口氧化钴调配的,烧高温后无毒。为了表达特有的效果加钴的绿泥在民国时期被许多制壶人采用,众所周知,民国绿泥是添加了“钴”这种化学物质,但是在当时没有提炼出的钴,那些制壶人是将紫砂与一种从别国进口的叫“钴土”的物质相混合来达到调色的目的,再用调好的泥来制壶。当时钴土中含有的钴是有毒害的,但是后来事实证明,经过入窑烧制以后,有毒成分已经荡然无存。钴留在壶上只是特殊的装饰效果而已。  

到了近现代,许多大师也非常钟爱用绿泥来做壶,比如:吴云根,朱可心等。民国绿泥在当时算是非常上等的泥料, 原因有二:1、民国绿泥的胎土是本山绿泥,这种泥料本来就是泥中精品。2、钴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因为随着提炼技术的提高,当时已经能从国外进口到提炼出的比较纯净的氧化钴。这种物质相当稀少,没有毒害。  

现代配出的民国绿泥的价值也是非常高,因为4号井已经不允许开采,就算是炼泥的人,手上也几乎没有本山绿泥的原矿,没这种矿,就算配出了类似的泥料,也是没有这样的味道的。另外,从国外进口的纯净的氧化钴,要350到400元一公斤。现在市面上,好的民国绿泥的价格,是其他好泥料的4到5倍,而且近乎绝迹,以前一厂都配制绿泥,一厂绿泥不但稀少,而且制壶效果尤佳。壶刚出窑时,并不很绿,而且灰蒙蒙的,但是经过茶水的养泡,越养越绿,越养越润,肌理可人。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63.xjsmoY&id=40900814118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0:3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2-11-19 12:07 编辑

贛州----------曾兄,货已发出,

包装过程圆通单号:627 508 4180

小店会一直跟进货物路线

http://www.yto.net.cn/cn/index/index.html

87#
发表于 2012-11-14 21:35:45 | 只看该作者
apoon 发表于 2012-1-6 21:48
买了三把壶了。。。。

不见你送把我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23:0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9-16 22:55 编辑
海陵佬 发表于 2012-11-14 21:35
不见你送把我

把校长拉出来
如意井栏壶    降坡泥     200CC   处理价:380元

原因;证书丢失,实物拍摄,所见既所得。

井栏为传统经典壶型,如意为紫砂壶中常见装饰,此壶汲取二者之长,为紫砂壶中经典中的经典。

整款壶以敦实古朴见长,壶身短柱形,略呈上敛下丰之势,整款壶全圈底接地,稳重敦实。直流嘴与四方形圈把圆中见方,自壶肩至壶身转折分明,整款壶线条简洁爽利,泾渭分明。弧形钮以如意为形,甚是精美。此壶为大大的嵌盖,故而颇具实用价值,降坡泥本为冲泡普洱的上好选择,大口盖正好。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51.TG44we&id=40175156052



89#
发表于 2012-11-15 08:49:50 | 只看该作者
海陵佬 发表于 2012-11-14 21:35
不见你送把我

你来
任选一个带走
90#
发表于 2012-11-15 08:53:25 | 只看该作者
apoon 发表于 2012-11-15 08:49
你来
任选一个带走

这个星期6和里奥坐王少车到13处,再到你处抢壶
哈哈,你亏大了
91#
发表于 2012-11-15 09:28:17 | 只看该作者
海陵佬 发表于 2012-11-15 08:53
这个星期6和里奥坐王少车到13处,再到你处抢壶
哈哈,你亏大了

多谢校长先!正好差个靓壶,嘿嘿
92#
发表于 2012-11-15 10:33:53 | 只看该作者
海陵佬 发表于 2012-11-15 08:53
这个星期6和里奥坐王少车到13处,再到你处抢壶
哈哈,你亏大了

他们才不会来我这个穷地方呢

不过,我可能去见他们
93#
发表于 2012-11-15 10:34:06 | 只看该作者
leochu 发表于 2012-11-15 09:28
多谢校长先!正好差个靓壶,嘿嘿

小孩子,别学人玩壶
94#
发表于 2012-11-15 10:46:12 | 只看该作者
apoon 发表于 2012-11-15 10:34
小孩子,别学人玩壶

整一个半个叹下普洱都得挂?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8:5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8-30 22:27 编辑

全手工石瓢壶             老紫泥              300cc          1680元

居春林,号石林,与夫人宋春丽一起潜心研究古壶,所创作的作品选料纯正,皆为老料;壶型传统,有明清遗风。坚持古法全手工制壶,制壶风格可与升值最快的周锋媲美,且精通篆刻,大多数作品上亲自操刀,文人味极浓!随着壶友对居春林作品的认可和追捧,市场供不应求,升值空间巨大。为感谢壶友们对本店的长期支持,特推出小量壶品,以回馈壶友!  

《石瓢》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员居春林全手工制作、亲自篆刻的作品。壶身一面篆刻“画眉声里听春雨、石林摹古。”另一面篆刻“喜上眉梢。”相得应章,文人味十足!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54.UB43Ck&id=40890174186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7:0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6-9 17:46 编辑

线圆壶    段泥     240CC    380元  

马建林:一九六七年出生,80年代中期进入紫砂工艺厂学徒,在学艺期间受到诸多大师的指导,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进入*****美术学院美院进修,使得艺术创作更富内涵。二十多年的制壶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制作功底,作品造型别致,选料考究,艺精工细,朴雅大方,造型端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27.SCdV3b&id=39386082047












9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9:4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2-11-29 23:03 编辑

大庆----------苏兄,货已发出,

包装过程顺丰单号:113 026 736 906

小店会一直跟进货物路线

http://www.sf-express.com/cn/sc/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7: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9-6 16:13 编辑

扁竹节壶    降坡泥     220CC    700元

沈亚娟:国家级美术员,工艺美术师。1977年出生于陶都宜兴,自幼深受陶土文化的熏陶,对紫砂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进入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壶艺制作,96年在江苏陶瓷职工学校工艺班专业深造。98年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专业学习。所制作品造型简洁明快,刚柔并济,工艺精巧,深受专家们的赞赏并多次获得全国性评比大赛!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33.RUzd26&id=40973146049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3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7-16 15:49 编辑

石瓢壶    降坡泥     200CC    580元  

万晓峰:又名万俊峰,青年陶艺家,由于自小在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中熏陶,后从事学习壶艺创作、设计,天资聪颖,刻苦钻研,并得倒了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指点,对紫砂艺术有着独到 的见解和讲究,所制作的作品简洁大方、做工细腻、新颖、严谨、典雅且与适用完美结合,收到壶艺爱好者的好评,作品频频在各种展览会上**,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66.VaC8ll&id=40072207686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21:3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砂壶 于 2014-7-16 15:52 编辑

子冶石瓢壶    紫泥     220CC    550元  

万晓峰:又名万俊峰,青年陶艺家,由于自小在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中熏陶,后从事学习壶艺创作、设计,天资聪颖,刻苦钻研,并得倒了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指点,对紫砂艺术有着独到 的见解和讲究,所制作的作品简洁大方、做工细腻、新颖、严谨、典雅且与适用完美结合,收到壶艺爱好者的好评,作品频频在各种展览会上**,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淘宝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1392084152.63.VaC8ll&id=4008829086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6 02:37 , Processed in 0.33346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