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自动机芯的佩戴者都来看,自动机芯王者为谁?百达翡丽Cal.27-460消失之谜

[复制链接]
755375

   发表于 2014-6-11 17: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动王25年祭:Cal.27——460消失之谜
2014-06-10 张澍生 [url=]表叔王寂[/url]


本文选自《时间·艺术》2013年3月·增刊(总第310期)
《时间·艺术》华语圈最专业的手表杂志

撰文:张澍生
对于好奇的人,这世界有很多谜,但并不都需要解开,无谓耗费本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智慧和精力。所以,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大都成不了富豪。表坛上不乏富豪,因此留下了很多谜,由藏表甚寡的钟表“专家”去捣鼓破解,以维护其在收藏界的尊严。

说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的27-460机芯是自动王之一,估计上过手的人都没有非议。之所以是之一,是因为还有12-600AT,她的父辈——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的第一代自动机芯。爷俩的长短,已有太多人做过比较。简而言之,老的精美,小的耐用。
27-460耐用到什么程度?百达翡丽的那句广告词——不但长伴身旁,还是传家风范(直译“你其实是为下一代保存的”),是最好的诠释。现在你在任何场合发现27-460,我建议你要坚决果断地拿下,但无需像古董一样供着,可以天天随你的手甩着,她的摆轮马仔一定比你的心脏更健康,当你的心跳监测仪显示为一条直线万事大吉时,她的擒纵一定还在欢快地跳动,继续跟你儿子的心脏比赛......但我可以悄悄地告诉你,并不是所有百达翡丽的机芯都能传宗接代,或者直接说,现代的大摆陀自动机芯基本都不行,这是很多贵为百达翡丽御用修表师的难言之隐。
除了耐用,很多自动表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就是能量不足,尤其是现代白领,整天趴在电脑旁,手表就像挂在假肢上,戴了一天的表到第二天早上???是常有的事。而27-460,可以无需佩戴整天放着不动,只要饭后散步半小时的轻微摆动就足以储能二十四小时,是目前上弦效率最高的自动表(不是之一)。效率高通常意味着机件易耗,但历史的经验证明,27-460还是运行可靠返修率最低的自动表,只有ROLEX(劳力士)可以与之媲美。这是几年来我从自己的手腕和若干中港台资深修表师傅那里得出的结论。自1960年诞生到停产大约生产了18,000个27-460机芯,现在几乎都还可以准确动作,个别的只需简单保养(不是大修)就可以返老还童了。

单是性能卓著还不足以成为一代名芯,不然ROLEX(劳力士)就可以打遍天下了。27-460的机芯排布沟壑起伏却又条理分明,不像现在的315和324布局一马平川,殊无趣味。绝大部分27-460都是双日内瓦印记,机芯打磨细致入微,较之现在的机械抛光,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手工温润的光泽。
可就是这么耐用妖艳的机芯,却真相不明地消失了,正在享受或怀念这款机芯的表迷都有一团挥之不去的疑云。

其实,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历史上有很多不解之谜,每一个解谜的人都是盲人摸象,结论千差万别。谜底可能在Stern家族,也可能没有谜底,就像很多人不能解释自己的历史。很久以前我跟王寂探讨过27-460的芳踪,今天他却一口咬定我曾答应给他写一篇。我答应过他吗?想不起来了......如真的承诺了就只能兑现,王寂是知道我这个弱点的,于是穷追不舍。不然像解谜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断然是不会干的。

在尝试解这个谜之前,突然想起要先给自己补一课——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古董机芯的命名原则,有这点知识,有助于认识机芯变化的轨迹。

一般而言,破折号之前的两位数,是机芯的口径,后三位数,是机芯的厚度。比如,12-600AT,就是12令(约27mm)口径,约6.00mm厚。12-400,就是12令口径,4.00mm厚......。回到27-460,就是27mm直径,4.60mm厚度。如单独只有三位数,通常是指厚度,如240、177、310、350等等。
首先,考究一下27-460是什么时候停产的。

27-460诞生于1960年,其系列包括后来的27-460M(有日历)、27-460Q(万年历),做了约30个型号。到了1970年以后,虽然还有生产,但除了Ref.3450万年历,就没有再出现新型号了。

因此,单从型号而言,1970以后就停了,距今已有40年。仅仅在1981年,多了一个新型号——Ref.3450闰年万年历,而真正停用27-460系列机芯,则迟至1985年Ref.3450停产之时。

27-460何时停产,前面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年份,1970和1985。如果是波尔多,当然1985比1970重要,而对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可能正相反。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SEIKO(精工)掀起石英风暴以来,瑞士表厂人人自危。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在1970年开始使用瑞士出产的beta21石英机芯,用在Ref.3603和Ref.3615上,是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的第一代石英表,这标志着27-460开始式微。所以1970年之后,除了Ref.3450,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再没有用27-460系列来启动过新型号,但并没有停产,只是停了新型号。

石英表的出现,令机械表有三个赶超方向:一是薄,二是自动,三是便宜。27-460虽是自动,但厚和成本高是她的硬伤,所以只能逐渐谢幕了。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在七十年代之后,女表已渐渐转向石英,男表在240和315出来之前,用得最多的是较薄的23-300和JAEGER-LECOULTRE(积家)的28-255,都是两针,特别是后者,还是自动,很薄很石英。后来自动机芯还用过310、330、350等等,但都不太薄,也不稳定,返修率颇高,没有28-255那么薄而性能卓著。说句公道话,即使从今天看来,28-255也算是一代经典,但由于他是异族,240出来之后,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就将它剔出了目录。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AUDEMARSPIGUET(爱彼)也经常使用这个机芯,直到现在。
插一件我留意到的趣事,在瑞士的石英年代,机械表和石英表曾一度同时流行两针表,1969年问世的GoldenEllipse及一批同时代的很多型号,就是两针。不要秒针,可以模糊机械和石英的界限。机械表做两针,薄了,看上去很石英。反过来,石英表做两针,没有秒针抽筋似的跳,看上去很机械。可见,当时对垒的双方都还很心虚,看不清将来的胜者,因此以穿对方衣服来相互表示敬畏。

石英对机械的冲击主要还是简单表,那时石英表还没有马上聪明到能显示日月星再走一万年,所以PP还有继续用27-460Q生产3448和3450万年历,均是当今拍卖的压轴。
扯远了,再回头说1985年,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在1985年的巴塞尔表展,首度发表搭载240机芯的Ref.3940万年历。240刚出来时,为了求薄,不是现在的2.53mm,不要小秒针,用在Golden Ellipse系列,薄到2.40mm,所以命名240。Ref.3940的出世是替代Ref.3450,也标志着27-460系列真正寿终正寝。

Ref.3450是使用27-460系列的最后一个型号,虽然我见过一只产于1986年的Ref.3450,但大体而言,说Ref.3450是1985年停产,也没有错。现在经常有好事者替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宣布什么什么停产了,其实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从未官方对外承认过有那一个非限量型号何时彻底停产。有些所谓停产的型号,如果有合适的理由,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还会出,只不过鲜为人知,知道的未必能见到,见到的未必能拿到,拿到的未必敢转手......Ref.3878停产了吗?Ref.3970停产了吗?Ref.5020停产了吗?Ref.5050停产了吗?......其实是有开始,没结束,这也是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的一个不解之谜。但限量表就真的是限量,这点我从来不敢怀疑。

说一件2006年的往事,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的9”90方形机芯,比12-600还古老,消失很多年了。但在2006年却说在抽屉里找到了100套尘封的库存,于是重新打磨做了限量100的Ref.5105P,名动一时。我从可靠但不便透露的渠道得知,仍有数量可观的库存27-460机芯,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编一个故事,然后出限量,甚至重做那令人神往的万年历也未可知......

有很多千古之谜,其实都只有简单的谜底。27-460为何香消玉殒,就是因为太厚、加工难度大,是石英霸权机械悲剧的一件陪葬品。可这么简单一句话的事情,有必要这么煞有介事长篇累赘吗?这也正是我不愿动笔的原因,但忍受不了表坛对痛失27-460的无知冷漠以及至今仍无后来者的恨铁不成钢,不得不在此一吐为快。也终于明白,所谓专家,就是靠不断往文章灌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练就的。

世上每天都有很多各式的产品在消失,消失了是因为有更好的替代;每天也有很多物种在消失,消失了就永远消失了......自动王27-460消失后,并没有更好的替代,等于是物种的消亡,凡25年,是为祭。

观点呢,我觉得不妨是这个观点:世界的一切事物,不是朝着真正的所谓好的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它适合生存的方向发展,艺术如此,手表也是如此。工业社会的极度发达,对手工行业的严重摧毁与扭曲变形。豪哥觉得如何?从一个机芯变为下一代,并不意味着产品升级......手表不是电脑。
——摘抄王寂大概一个月之前,为了忽悠作者写稿而发出的邮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知名度 +1 收起 理由
64gt + 1

查看全部评分

75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发表于 2014-6-11 17:20:0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看过,任何一款老机芯的消失,或者说被新机芯取代都是必须的,即使它再好.
板凳
发表于 2014-6-11 17:57:51 | 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怎么和啊表师傅四年前的老贴里的图片一样?《时间·艺术》跑到论坛里盗用图片了?
http://www.watchlead.com/wbbs/fo ... &extra=page%3D3
地板
发表于 2014-6-11 19:37:58 | 只看该作者
shuijiao 发表于 2014-6-11 17:57
部分图片怎么和啊表师傅四年前的老贴里的图片一样?《时间·艺术》跑到论坛里盗用图片了?
http://www.wat ...

可见盗图现象非常严重啊
5#
发表于 2014-6-11 20:4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uijiao 于 2014-6-11 20:49 编辑
机械米 发表于 2014-6-11 19:37
可见盗图现象非常严重啊

米版说得对,貌似之前还看过米版整理的“被盗案例”。总之,有的人只会抄来抄去转来转去,纸上谈兵搞得神神鬼鬼的像个大师。真有水平就动手讲技术或者动脑搞文献,我们都是愿意虚心听课的。
6#
发表于 2014-6-11 20:49:19 | 只看该作者
shuijiao 发表于 2014-6-11 20:47
总之,有的人只会抄来抄去转来转去,纸上谈兵搞得神神鬼鬼的像个大师。真有水平就动手讲技术或者动脑搞文 ...

7#
发表于 2014-6-11 20:50:37 | 只看该作者

我俩果然零代沟!
8#
发表于 2014-6-11 23:17:39 | 只看该作者
OHSEAL 发表于 2014-6-11 17:20
文章看过,任何一款老机芯的消失,或者说被新机芯取代都是必须的,即使它再好.

怎么说?
9#
发表于 2014-6-11 23:30:59 | 只看该作者

高频,新材料,轻质材料是趋势.
所以各大厂牌会换代主力机芯.
27-460停产不奇怪,奇怪的换代的机芯没完全准备好.
接下来用积家的920可以说是适应薄时代的产品,-350就更难以成为主力机型.
10#
发表于 2014-6-11 23:46:4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机芯倾向机器打磨和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和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
11#
发表于 2014-6-12 00:20:52 | 只看该作者
shuijiao 发表于 2014-6-11 20:47
米版说得对,貌似之前还看过米版整理的“被盗案例”。总之,有的人只会抄来抄去转来转去,纸上谈兵搞得神 ...

兄弟可能搞错了,此文由张澍生先生撰写,表也应该是张先生的,至于啊表照的图片提供给张先生便于向《时间艺术》投稿这很正常,不可盲目责怪杂志社。
12#
发表于 2014-6-12 00:24:16 | 只看该作者
自鸣表 发表于 2014-6-12 00:20
兄弟可能搞错了,此文由张澍生先生撰写,表也应该是张先生的,至于啊表照的图片提供给张先生便于向《时间 ...


这里面有复杂的关系.
不过照片的拍摄者或提供者应该署名是真的.
13#
发表于 2014-6-12 00:24: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感谢王寂先生把钟表文化及有技术含量的文章转载在《名表通》,丰富了版块内容。
14#
发表于 2014-6-12 01:30:20 | 只看该作者
自鸣表 发表于 2014-6-12 00:20
兄弟可能搞错了,此文由张澍生先生撰写,表也应该是张先生的,至于啊表照的图片提供给张先生便于向《时间 ...

哦,原来是这样!
15#
发表于 2014-6-12 09:07: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6#
发表于 2014-6-12 09:59:4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学习了
17#
发表于 2014-6-12 11:42:38 | 只看该作者
FLEX 发表于 2014-6-11 23:46
现在的机芯倾向机器打磨和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和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


很对。因为,高度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可以在产生规模效应后降低成本投入,而且产品制造速度相对快很多,便于之后的销售,二者不容易脱节,防止导致市场真空期的产生。表厂首先还是商人,表不能盈利,光有好名声,自然要饿死自己,相信绝大部分从业者皆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
18#
发表于 2014-6-12 12:5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鸣表 于 2014-6-12 12:56 编辑
urin1010 发表于 2014-6-12 11:42
很对。因为,高度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可以在产生规模效应后降低成本投入,而且产品制造速度相对快很多, ...

都是一个“钱”字在作怪,但此钱与彼钱似乎不一样,打个比方,一件艺术家激情创作的经典之作卖到了一千万,而你交一千万让艺术家再创作一件,两者结果完全不同。我认为PP的早期作品是为创作而生,现在是为生产而创作。
19#
发表于 2014-6-12 13:08:53 | 只看该作者
自鸣表 发表于 2014-6-12 12:53
都是一个“钱”字在作怪,但此钱与彼钱似乎不一样,打个比方,一件艺术家激情创作的经典之作卖到了一千万 ...

可以部分这样理解。一般来说,创作者最原始动机里面不包含经济价值(商业价值)考量的,往往只是最纯粹的为了表达。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彻底摆脱商业化的侵蚀。
20#
发表于 2014-6-12 15:07: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学习了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2 19:57 , Processed in 0.14951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