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了 |
欣赏谭师傅的东西,两个发条盒才三日动力储备,刚开始还以为是游丝配件不行,后面看到结构图才明白,这个擒纵结构一定非常费力,两个发条盒做三日链的做法很合理,相对来说我不太喜欢欧米茄的降频,但是话说回来同轴擒纵肯定比普通擒纵更容易老化,做降频也不失为一种保护措施。 |
chlogan 发表于 2018-3-28 04:17 浅罔肇的东西也不错,日本表很少有他这样精彩的,大多高度模式化。对比菊,菊的东西始终完成度不够。 |
谭大师弄的擒纵,分离式的,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提高功效?减少了保养? |
chlogan 发表于 2018-3-25 00:27 格罗斯曼和海涅的素质比朗格更高,可以说代表德表如今最高水准。 |
好作品,欣赏 |
浅岡肇的大摆轮,比较符合我自己的审美 欣赏一下就好,没这么多预算买。 |
我怎么觉得蜻蜓侠好看 |
@5000,谭师傅的示意图。 |
大摆轮好看 |
谢谢 版主 带来丰富的资料,供我们欣赏,国内师傅的创新和技术 让我非常感动并且崇拜。 但是最让我惊叹的HA的大摆轮,这么大的摆轮40小时动储,不愧其名 大海啸。 版主的点评也很到位。达到产品级别的完工度,又比光设计制造更高了一个台阶。 希望我们的匠人师傅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再次感谢版主分享 期待继续更新 |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
GMT+8, 2025-2-5 22:08 , Processed in 0.13251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