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wenyu 发表于 2015-3-12 04:23 送一附图给苏版,权作借花献佛: ![]() |
本帖最后由 chn6 于 2015-3-13 00:46 编辑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2 20:23 说3135的原因是劳力士的设计普遍对自动陀轴保护不周,所以4130也蹭。 因为8500是第一款用物理仿真设计的机芯,所以其力学设计可以最优化,将各个系统平衡得失,这在之前用传统方式设计机芯无法做到的。 比如摆轮惯量的大小,发条的扭矩、长度、厚薄,自动陀惯量,自动陀主轴直径等等,这一切是相互关联的。过去依靠的是机芯实际制造一代代改进,而8500已经在数字世界完成了主要进化过程。 同轴节省出来的能量,可以在满足动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发条扭矩,其直接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让自动陀轴更粗壮、自动陀更轻,而不用担心降低上弦效率,从而解决长期蹭陀问题。 8500体积比3135小,摆轮的转动功率8500高4%,走时8500增加31%,而且自动上链效率还提升了6.6%,这些不是奇迹,是基于同轴高效能量传递进行系统综合平衡设计的结果。 AP擒纵其实只是半个同轴擒纵而已,同轴最巧妙的,恰恰是其两次能量传递都是直推式。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五花八门的擒纵,实际上也只有同轴能彻底替代杠杆,别的才真是营销噱头。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2 04:23 同意苏版的说法,擒纵磨损尽管是相对较为让不少工程师的关注,但是真正决定任何一类时计的准确和耐用性的可变量,是Q这个没多少爱好者和收藏家会关注的项目,甚至现在也没有多少工程师会关注的,为什么?因为不起眼,比擒纵的变样更不起眼的东西,却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腕表饰品化,玩具化,奢侈品化的今天,Q这个存在实在起不了作用。 |
chn6 发表于 2015-3-12 14:43 怎么思路又转到3135上去了? 自动陀设计 也并非轴承保护 就可万全, 君不见图例里面的那枚 IWC 8531做了大量保护,到头来照样 蹭到 满目苍夷? 另外,同轴也不是万能药,自动陀 也牵到同轴上去,远矣. 想3135装同轴这想法,倒不如彻底点3135装ap的单冲程擒纵?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2 02:21 非常好的资料,自动陀设计本来就应该允许一定范围上下运动,包括撞击甲板或固机圈。 但包括你给出的范例,这些设计都做到了在遭受撞击的时候尽量保护轴承本身不被侧向拉力损伤甚至变形。因为只要轴承不变形,高G冲击不可能是平凡连续的,很少概率会遇到冲击的同时,自动陀还会高速旋转。 Rolex3135的自动陀蹭夹板的根本原因,就是对轴心本身的保护不足,当自动陀在受到高过载时会磨损轴承,结果导致以后使用中,自动陀运行不在正常范围,才会导致甲板磨损。 没有对自动陀轴承提供足够的保护,是3135设计上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够厚了,要想提高保护,要么更厚,要么得降低自动上链效率,这两个都不是大家想要的,特别是自动上链效率。 3135如果更换了同轴擒纵,其走时可以延长至少到72小时以上。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1 16:59 换句话说,多只香炉多只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吧? |
本帖最后由 suwenyu 于 2015-3-12 09:15 编辑 JLC P2498, JLC K2072 这类不是考虑 用蹭陀边 来保护轴承 的. 宝石或宝石槽出现损坏时 才蹭陀. Longines 19a 的机构,基本不为 蹭陀 作预备(与22a陀沿结构不同),而且冗余空间大, 但出现蹭陀时,机构已经受损坏. ....... 各施各法...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1 16:35 例子呢? |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5-3-12 05:48 要区别一次性的蹭,和长蹭. 长蹭要更换零件了. 设计是不蹭夹板来抗震的机芯 也有其它许多的.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1 10:21 这么说来,如果担心蹭夹板问题,要么就选择手动机心,要么就选择外沿摆陀? |
本帖最后由 suwenyu 于 2015-3-12 08:45 编辑 chn6 发表于 2015-3-11 10:05 Omega的这种自动陀设计,当受到剧烈震动时,仍然是需要靠 蹭夹板 来保护轴承的. 现代常见其中一种 自动陀轴承 保护设计,大概是这样运作的(当然还有其它的设计,也有不考虑蹭击陀沿的设计): 1)日常摆臂及自动运转产生的震动,用轴承间的 冗余 量缓冲. 2)当受到剧烈冲击时,陀臂弹性变形,一次性的将陀端撞向夹板(主夹板 或 自动夹板边沿),终止自动轴承因过度弹性变形,而产生损坏,如断轴,爆碗石的故障. 3)部分自动设计,对自动轴有压轴簧片. 主要是日常让自动轴贴服在轴瓦运作,也利于震动后复位. 有兴趣可以做个实验,将8500机芯逐级递增震动,500g,600g,700g...... 自动陀当承受足够剧震后,应该选择一次性的蹭夹板来保护自动轴承机件. 自动陀臂部的镂空,也有利于受力弹性变形去蹭夹板. 下图是常见的一种带自动陀机构,是梢杆带簧片上下双宝石式结构(图片抄自baidu): ![]() 这个是著名的IWC自动结构(图片也是抄袭baidu的), 将自动轴承悬浮起来,还准备了蛇形弹簧,随时为剧震将自动陀送去 蹭夹板 甚至 蹭固机圈. ![]() 如果很不喜欢蹭夹板, 这个JLC 920 的设计,用了4个红宝石托起自动陀端,防止蹭夹板. 这个机芯1967年服役,至今评价不错的,边沿用K金加了重量. ![]() |
OHSEAL 发表于 2015-3-11 08:40 ![]() 举例反驳一下chn6之“8500自动陀轻巧所以好” ![]() |
chlogan 发表于 2015-3-11 07:51 它可以更轻并保持上链效率,但并不是说不能重,8500自动陀主轴下的避震设计,可在自动陀遭受轴心方向加速度时,让自动陀在一定范围上下摆动,避免磨损轴杆,这是关键: ![]() |
chlogan 发表于 2015-3-11 07:51 富贵好看呗. |
chn6 发表于 2015-3-9 23:38 且不说8500,8501就用了超重金陀,和解? ![]()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9 22:44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10 10:34 個人認為是奇怪的設計照成難調校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9 18:36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 ... =%B8%DF%BF%C6%BC%BC 苏版怎么看这篇文章? |
suwenyu 发表于 2015-3-9 18:34 维修产能和质检有什么关系呢?可否进一步科普一下? |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
GMT+8, 2025-2-13 15:16 , Processed in 0.12255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