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题,员工都用自己厂的东西,那奔驰员工,宝马员工,保时捷员工,法拉利员工,布加迪员工。。。。。。。。。。。。。。。。。。。 |
还是样子最重要,大部分人表买是带的, |
玉宝机芯档次挺高的 一般都高于同等价位的表 |
AP,VC,PP,劳力士这些有一定年份和市场份额的大牌都会干这种事的,也是必然的。 试想下,如果频繁改换设计和定位路线,对品牌本身会有何影响?看看2005-201X年间的真力时就知道了;纳塔夫在位期间先是不断上马一些离经叛道的设计,最有名的莫过于开心(Open)系列和所谓的“谍返”(Defy)系列,这两个系列不仅在表友圈反响不佳,就连普通消费者也不太认同;2010年起这两个系列基本消失得无影无踪,前阵子我还听说过当年索价30000美金的谍返现在竟然可以以8000美金左右的价码在二手市场找到只库存的!可见其价值之低。 同时,频繁更换产品形象和生产线的成本和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一家之言。 |
玉宝把最值钱的137码表机芯卖给雅典后(估计东家也把当年收购它的钱赚回来了),等于被掏空技术,就等着死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有的品牌,基本就靠着一个设计活着;玉宝比较邪门,守着一个设计,守来这么个下场。 |
MOVADO在这个品牌上可能没怎么运作,至少现在是。 个人偶然间看到,MOVADO目前在谋划RM的主意,好像已经控股了其50%的股权。 个人猜想其此举意图借RM上位,顺便拉拢AP,毕竟RM和AP旗下的APRP(AP目前的关键高端研发部门-业界最有实力的研发团队之一)关系非常不错,很多表款皆是在其帮助下完成,借这层关系可能想进一步打吃掉AP的主意,一阶段就是起码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 当然以上这段纯属个人的猜测,目前没有可立足的实际证据,兄弟就当消遣吧。 |
本帖最后由 urin1010 于 2013-7-2 12:35 编辑 个人总结为4种情况。 如果他没醒,我们醒了,自然卖不掉,几乎没有亮点的产品在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很难吃的开,特别是如果在不合理价格设定下,退一步说,即使在合理的售价下,这品牌目前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相对客观的人知道他过去曾也有过一段光荣史,不过那只是停留在过去,他们不会因为他过去的光荣而去包容他的现在,因为判断标准最关键不是看过去,而是现在和未来,特别是现在,只有现在好了,那么基于现在推测的未来才能充分立足。 如果他醒了,我们没醒,自然也卖的不会太好,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品牌比较陌生,可能成为一小众群体的热议和追捧对象。 如果他醒了,我们也醒了,一拍即合,水到渠成,国人提升了审美和判别和估值的能力,他提供优秀的产品,这其实是一件最好的事情,当然在商业上不一定卖的最好。 如果他没醒,我们也没醒,那么自然可以大卖,而且是这4种假设中卖的最好。这其实是有清醒意识的国人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是个人敢这样说,这是几乎所有的厂商最希望看到的情况,毕竟以较高的售价获得较高的可观利润,而且不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心血,这是所谓好逸恶劳者最大的理想状态。不过很遗憾,这种情况可能最符合目前的现实。 |
哈哈,绝对自由 |
当年jlc被收购时才6000多万瑞郎,而lv吃掉玉宝竟然高达1亿多,业界认为不亏。如果这种所谓的业界评论的观点是合理的话,只能说明玉宝现在在睡觉。 |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
GMT+8, 2025-2-5 22:09 , Processed in 0.13006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