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通

标题: 热烈欢迎陈晓峰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01:34
标题: 热烈欢迎陈晓峰老师
热烈欢迎陈晓峰老师常来指导工作哈
聊了二天,才想起来,眼拙了!早就应该猜到的嘛,怠慢了老师,学生这厢有礼了

开个帖,正式欢迎一下哈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01:36
特意为陈老师上张图。
不解释。
懂的,自然懂哈






作者: 听泉    时间: 2012-4-9 01:49
同样欢迎下@@@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05:28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12-4-8 18:33 编辑

谢谢李老师,大家一起玩,只要开心就好。我也是新手,没有指导的水平和能力,胡说八道自然是可以的,早就在这里玩了,主要在怀表区,其它看得少一点,真的,就钟表而言,这里高手云集,学到很多。只是没有留心到李老师的帖子,虽说晚一点,还是遇上了,有缘!
上图是不是转花水法类的机械玩艺?共4动力,中间是双动力,为的是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动偶用到动力,其复杂效果可想而知。用伞形轮改变动力方向的运用在现代不算什么,200-300年前不容易,简单的类似“冠冕结构”的也可改变方向,但不能保证提供有效的动力和速度,齿轮主要作用是改变速度和方向,杠杆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运动的时间和间隙,说白了,就是要不要让它动,动多长时间,另外有类似链条的传递动力,跑船类估计用这种传递,形成动偶,带有异型盘状的动偶会更复杂一些。另加弹簧、钢片等使动作温柔一点,动偶效果更人性化。瞎猜呗。李老师补充吧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05:59


送仨美女,表示感谢!

作者: kirk    时间: 2012-4-9 06:35

作者: 88璐璐88    时间: 2012-4-9 07:32
欢迎.欢迎。
作者: lxhprc    时间: 2012-4-9 08:31
参见陈老师,多次聆听高论,这回得见尊容,很有大哥风范。
作者: 九霄云雾    时间: 2012-4-9 09:43
热烈欢迎,欢迎.欢迎
欢迎陈老师讲课

作者: dengxinmail    时间: 2012-4-9 11:06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听老师讲课!
作者: 梧桐    时间: 2012-4-9 11:57
学习,听老师讲课。
作者: 小傅    时间: 2012-4-9 15:43
欢迎欢迎——大驾光临  
作者: peterzhu    时间: 2012-4-9 16:16
陈老师好,您现在国内?看您的照片应该是您家里照的,哈哈
作者: 不系鞋带    时间: 2012-4-9 17:06
拿个小板凳,坐下来听讲

作者: 杨骐恺    时间: 2012-4-9 17:11
好好跟陈老师学习!嘿嘿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19:13
peterzhu 发表于 2012-4-9 05:16
陈老师好,您现在国内?看您的照片应该是您家里照的,哈哈

兄好,不在国内,是外面的家,如果在国内的话,肯定会拜访你的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19:15
回其它朋友,谢谢大家,共同学习。在这里玩了几个月了,气氛好,水平高,学到很多知识
作者: 中国表    时间: 2012-4-9 19:35
行家,欢迎陈老师。
作者: 开心人    时间: 2012-4-9 19:54
坐等老师讲课
作者: 烟斗客    时间: 2012-4-9 20:12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05:59
送仨美女,表示感谢!

精点。请经常施肥,让我等多吸点肥料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1:01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05:28
谢谢李老师,大家一起玩,只要开心就好。我也是新手,没有指导的水平和能力,胡说八道自然是可以的,早就在 ...

别人就是想假冒陈老师也不容易滴!
只凭这一张图,陈老师点评的就很到位了,不是见多识广,谁能做到

上面还有三层功能层,一般二般人可玩不起——超好玩的哟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1:02
杨骐恺 发表于 2012-4-9 17:11
好好跟陈老师学习!嘿嘿

杨老师也喜欢钟呀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1:06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05:59
送仨美女,表示感谢!

陈老师再介绍一下您头像上的宝贝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21:30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9 10:01
别人就是想假冒陈老师也不容易滴!
只凭这一张图,陈老师点评的就很到位了,不是见多识广,谁能 ...

瞎猜呗,想象当中应该是超复杂功能的,转化、水法、动偶等等,不然不需要这么多动力。俗气一点说:如果拿到市场,好几千万上亿都有可能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1:44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21:30
瞎猜呗,想象当中应该是超复杂功能的,转化、水法、动偶等等,不然不需要这么多动力。俗气一点说:如果拿 ...

绝对的!现在玩钟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可讨论钟的地方相对就太少了。
名表通将来如开个“钟的讨论区”就更完整了,现在是满处瞎发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21:54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9 10:06
陈老师再介绍一下您头像上的宝贝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22:01
[attach]256495[/attach]

音乐钟1 009.jpg (88.65 KB, 下载次数: 29)

音乐钟1 009.jpg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22:04
这是德国1890年带有碟片式音乐的音乐钟,LENZKIRCH,同时期属于素质很高的品牌,更重要的是钟壳的材质、雕刻不俗,市场非常少见。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9 22:07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12-4-9 22:01 编辑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9 10:44
绝对的!现在玩钟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可讨论钟的地方相对就太少了。
名表通将来如开个“钟的讨论区”就更 ...


这里气氛非同一般,在这里玩的素质高,问问老板,搞个古钟讨论区或古钟论坛之类的,我再请几个朋友过来一起玩。是否可行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2:07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22:01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落地音乐钟谈古董钟收藏》这台落地音乐钟是我比较得意的一件收藏品。我看上它的时候,主人不卖。几经周折当它成为我的藏品后,发现自己已爱上了古董钟

19世纪德国 LENZKIRCH 音乐落地钟
LENZKIRCH是一个在钟表收藏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德国品牌,始于19世纪中期。该品牌坚持手工制造,质量可靠,精美的装饰工艺是其最大的特点。1929LENZKIRCH被走大众化道路的JUNGHANS收购。由于品牌存在时间短、质量好、知名度高等因素,LENZKIRCH在国际钟表收藏市场一直较受欢迎,其收藏价值一直处于上升的高位。这只钟15天的发条动力系统巧妙的与音乐机构相连。整点报时,一根细小的金属棒在时针轮的推动下抬起,拉开卡在音乐轮的小齿,音乐机便运转工作。同时还设有另外有一个阻止键,保证夜间入睡时音乐不会响起,十分人性化。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9 22:12
老陈 发表于 2012-4-9 22:07
这里气氛非同一般,在这里玩的素质高,问问老板,搞个古钟讨论去或古钟论坛之类的,我再请几个朋友过来一 ...

恩,希望老板同意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2-4-9 22:40
欢迎陈老师!!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0 08:59
OHSEAL 发表于 2012-4-9 11:40
欢迎陈老师!!

一并感谢大家的热情,很高兴认识这么多新朋友,又见到老朋友!
作者: xhandy    时间: 2012-4-10 10:11
其实早就知道老陈老师的真身,只是一直不敢点破。怀表区近来得到陈老师的指导,受益匪浅,期望陈老师继续支持。
另,对李版开古钟版的建议非常赞同,有陈老师这种德艺双馨的资深藏家参与,论坛必定红火,最终还是造福广大钟表迷。
作者: 如影随形    时间: 2012-4-10 10:20
欢迎下,目睹老陈兄真容,很有学者范儿。还请多多指教。
作者: 花千岁    时间: 2012-4-10 12:34
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liqixin211    时间: 2012-4-10 13:05
收藏大家?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0 20:25
liqixin211 发表于 2012-4-10 02:05
收藏大家?

朋友的戏称,不必当真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0 22:11
liqixin211 发表于 2012-4-10 13:05
收藏大家?

大大的大家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0 22:14
老陈 发表于 2012-4-10 08:59
一并感谢大家的热情,很高兴认识这么多新朋友,又见到老朋友!

跟陈老师请教下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0 23:36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0 11:14
跟陈老师请教下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0 23:44
19世纪末,法国。两边是锅炉,带两针计时表,风雨表,温度表。观赏价值极高。这是与故宫一款极为相似的藏品,并出现在世界钟表名录。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0 23:56
老陈 发表于 2012-4-10 23:44
19世纪末,法国。两边是锅炉,带两针计时表,风雨表,温度表。观赏价值极高。这是与故宫一款极为相似的藏品 ...

陈老师好:看上面有字,能确定制造者吗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0 23:58
老陈 发表于 2012-4-10 23:44
19世纪末,法国。两边是锅炉,带两针计时表,风雨表,温度表。观赏价值极高。这是与故宫一款极为相似的藏品 ...

陈老师好:可以对比照片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1 07:16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0 12:56
陈老师好:看上面有字,能确定制造者吗

这是铭文性质的牌子,主要与持有人有关,与制造商没有关联,后期的美国日本包括国内的有贴牌的,一般都是大规模工业化产品,法国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初再晚一点,没有贴牌的。市场上看到的法国钟用这样的形式显示品牌或制造商不是年代不够就是后防的。这类法国工业模型钟基本没有品牌,一些是销售商后加的,到中国市场有的加上了中文,根据香港的藏家的研究认为,这类钟大多数是法国政府制定制造作为礼品送给其它国家的,除故宫钟表馆之外,俄罗斯也有。市场极为少见,尤其品相好、原配性高的。这类钟除以真实面貌反映了19世纪末的科技水平之外,观赏性很强。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1 16:18
老陈 发表于 2012-4-11 07:16
这是铭文性质的牌子,主要与持有人有关,与制造商没有关联,后期的美国日本包括国内的有贴牌的,一般都是 ...

谢谢陈老师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1 16:19
老陈 发表于 2012-4-11 07:16
这是铭文性质的牌子,主要与持有人有关,与制造商没有关联,后期的美国日本包括国内的有贴牌的,一般都是 ...

您说宫里的那台有图片吗?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1 18:56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1 05:19
您说宫里的那台有图片吗?

42楼的图片就是宫里的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1 19:03
老陈 发表于 2012-4-11 18:56
42楼的图片就是宫里的

除了这个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1 20:16
老陈 发表于 2012-4-11 07:16
这是铭文性质的牌子,主要与持有人有关,与制造商没有关联,后期的美国日本包括国内的有贴牌的,一般都是 ...

陈老师也喜欢苏钟吧

看看这台,俺喜欢的不得了——刘国鼎老先生的






作者: lwz    时间: 2012-4-11 20:44
参合参合,无知不怪吧



作者: lwz    时间: 2012-4-11 20:48
玩儿钟的,这个人,该不陌生



作者: 镜观天下    时间: 2012-4-11 21:47

作者: 白金沙    时间: 2012-4-11 21:58
欢迎````````````
作者: peterzhu    时间: 2012-4-12 06:55
lwz 发表于 2012-4-11 20:48
玩儿钟的,这个人,该不陌生

何许人也,请介绍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09:27
peterzhu 发表于 2012-4-11 19:55
何许人也,请介绍

吉安市钟表收藏家黎小吉老师,图片中有极有价值的广钟,很有风格和特色的南京钟,希望黎老师常来讨论与指导。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09:28
lwz 发表于 2012-4-11 09:48
玩儿钟的,这个人,该不陌生

久闻大名,不陌生.,希望日后有机会好好讨论。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09:33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1 09:16
陈老师也喜欢苏钟吧

看看这台,俺喜欢的不得了——刘国鼎老先生的

极罕的小型南京钟,到李老师手上啦,极具收藏价值。如果说广钟的杂交成分多一点,南京钟可以说血统更纯一点。两者都是极有价值的宝贝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09:34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1 08:03
除了这个

没有,李老师有机会请补图
作者: lwz    时间: 2012-4-12 10:59
您好...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2 17:25
喜欢钟的朋友还是蛮多的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2 17:39
老陈 发表于 2012-4-12 09:33
极罕的小型南京钟,到李老师手上啦,极具收藏价值。如果说广钟的杂交成分多一点,南京钟可以说血统更纯一 ...

陈老师好:我去年有两次去刘 先生家学习,老先生讲了许多苏钟事,很有大藏家的范
老先生让我里里外外拍了这小苏钟照片,已很满足了。
话说,这小苏钟是老先生的心头好,俺可不敢夺人所爱——虽然,俺真想要这台

俺带了本书送给刘 先生,老先生也挺喜欢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2 17:41
老陈 发表于 2012-4-12 09:34
没有,李老师有机会请补图

以前拍的,我找找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19:21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2 06:25
喜欢钟的朋友还是蛮多的

喜欢的确实很多,只是了解的少一点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19:22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2 06:41
以前拍的,我找找

谢谢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2 19:22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12-4-12 08:25 编辑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2 06:39
陈老师好:我去年有两次去刘 先生家学习,老先生讲了许多苏钟事,很有大藏家的范
老先生让我里 ...


高尚的情怀。很多宝贝不一定要拥有,也不可能都拥有。看到实物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哪里在谁手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接触它,了解它,研究它,,哈哈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2 22:19
老陈 发表于 2012-4-12 19:22
高尚的情怀。很多宝贝不一定要拥有,也不可能都拥有。看到实物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哪里在谁手上不重要, ...

陈老师总结的好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2 22:21
老陈 发表于 2012-4-12 19:22
谢谢

陈老师好,只找到一张,还不太清楚




作者: modi12345    时间: 2012-4-13 07:39
这个帖子让我长了很多的见识,学了不少的东西。我也刚刚开始喜欢钟,前几天花了2500元买了一个简陋的400天,不知道被宰了没有?我知道这个钟对陈老师,李老师等大侠不屑一顾,那我也借贵贴发上来献献丑吧,

201204053051.jpg (163.84 KB, 下载次数: 42)

201204053051.jpg

201204053054.jpg (161.71 KB, 下载次数: 30)

201204053054.jpg

201204063069.jpg (144.29 KB, 下载次数: 37)

201204063069.jpg

201204063071.jpg (140.88 KB, 下载次数: 35)

201204063071.jpg

201204063072.jpg (145.61 KB, 下载次数: 35)

201204063072.jpg

201204063075.jpg (134.3 KB, 下载次数: 34)

201204063075.jpg

201204063077.jpg (135.57 KB, 下载次数: 39)

201204063077.jpg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3 08:11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12-4-12 21:13 编辑
modi12345 发表于 2012-4-12 20:39
这个帖子让我长了很多的见识,学了不少的东西。我也刚刚开始喜欢钟,前几天花了2500元买了一个简陋的400天, ...


先欢迎喜欢钟的朋友共同探讨,玩钟首先先玩情趣,没有任何够代又有特色的(无论工艺、技术、人物故事等等)的古钟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的高低之分。重要的是对不同类型的钟都要接触,我不会对任何带有不同技术的钟表不屑一顾,早期我也玩过这类400天钟,只有自己接触对它们才会有更深的了解,在这类钟里,也有质量高低、价格高低之分。楼主的这只钟是德国的吧,也算是一项技术革新的产品。从大的方面讲(总历史)趋势,18世纪英国人大败荷兰人、德国人在于芝麻链的运用,19世纪法国人打败英国人在于钟壳艺术化、大众化,20世纪德国人打败所有人,靠的的是廉价仿制,但基本都能保证一定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创新。朋友的这只钟花了2500元,我看也值,一台钟的价格不能远距离比,例如一个在家门口买,一个在国外买,就没有可比性。国外可能只要半价,加上汇费、运费、关税、时间或运输过程中损坏,还不如在家门口买。确实这类钟价格不高,主要与存世量有关,但个人觉得在低价位还是有可玩性,除现在的低劣仿品外,只要品相尚可,原配性高的,都不会有大的问题。卖家总想卖高点,买家总想第一点,人之常情,只要不要太离谱,都算正常。时间长了,随着对古钟的进一步认识,愿意上手更有价值的东西,也无可非议。胡说一大堆,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人理解和接受。错误的批评,不同意见的讨论,一切以和谐提高为目标。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3 08:17
李伟谈国表 发表于 2012-4-12 11:21
陈老师好,只找到一张,还不太清楚

李老师提供的图片是风轮模型钟,原理结构一样,只是模型不一样
作者: modi12345    时间: 2012-4-13 12:26
老陈 发表于 2012-4-13 08:11
先欢迎喜欢钟的朋友共同探讨,玩钟首先先玩情趣,没有任何够代又有特色的(无论工艺、技术、人物故事等 ...

说的很透彻!受益匪浅,以后继续向您讨教!
作者: 南海十三    时间: 2012-4-14 19:52
在那边见识了不少陈老师的丰富藏品和对钟表的专业,再次欢迎一下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5 00:57
老陈 发表于 2012-4-13 08:11
先欢迎喜欢钟的朋友共同探讨,玩钟首先先玩情趣,没有任何够代又有特色的(无论工艺、技术、人物故事等 ...

陈老师评的好,要玩,就玩个开心的过程的,舒坦
作者: 李伟谈国表    时间: 2012-4-15 00:58
老陈 发表于 2012-4-13 08:17
李老师提供的图片是风轮模型钟,原理结构一样,只是模型不一样

找到秦老师的注解词了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2-4-15 08:19
谢谢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atchlead.com/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