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通

标题: 巴塞尔不办表展时还干啥?(上) [打印本页]

作者: 表叔王寂    时间: 2015-10-22 15:45
标题: 巴塞尔不办表展时还干啥?(上)

Paul是当地金融机构的一名职员,自2008年起已经围观了6年巴塞尔艺术展,遇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展厅内的咖啡区休息,今年,他和妻子带了儿子一起来,婴儿车里,9个月大的小家伙好奇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咿咿呀呀。Paul从事的工作和艺术毫不相关,买票看展览纯粹是出于从小就有的对艺术的兴趣。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像Paul这样的围观群众人数占了半壁江山。

1970年,三名在巴塞尔经营艺廊的大佬,合计筹办一个艺术展会,为画廊和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个举动在当时并不怎么被看好,因为当时的巴塞尔在当代艺术方面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气候。这个位于瑞士最西北端的城市,横跨莱茵河两岸,与临近的法国和德国交往甚密,在文化领域最引以为傲的是它的交响乐团和歌舞剧。让Trudl Bruckner、Balz Hilt和Ernst Beyeler三位大佬决心押注的是这里的艺术收藏潜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入驻带来了一批私人藏家,而种类繁多的博物馆及丰富的馆藏又奠定了不错的根基。巴塞尔艺术展会的消息一放出去,就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的90多家画廊和30家艺术出版商,共有16,300名观众走进会场观看。这样的成绩让创办人之一的Balz也感到惊讶。

1974年,进入会场的画廊有了“门槛”,一个由国际大牌画廊代表组成的评选委员会成立,专门负责挑选参展画廊,以确保展出的都是业内最卓越的机构和作品。从诞生之初,巴塞尔艺术展就坚持走高端、专业的路线,评选委员会的设置更是为这一水准保驾护航。

随着巴塞尔艺术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画廊为争夺展位的“厮杀”也日渐激烈,有的画廊在开展前一年就着手准备申请材料,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评委会要求提交的资料极为详尽,画廊要描述历年的参展历程、商业成绩,要列出旗下艺术家的个人小传,要在“模拟展位”中画复杂的草图,甚至还要进行虚拟演示,在缩微模型中放置参展艺术品的微小复制品,此外,还要缴纳5万至8万美元的参展费,并有勇气面对三分之二的申请淘汰率。

画廊忙,评委会也忙,平日里,评委们自己也经营着画廊,但在展会开展前11个月就要放下手里的活,审阅一叠又一叠的申请材料,同时,他们还要讨论和投票宏大的问题,比如今年这届,“应该把中国当代艺术家吸收进来吗?应该。那么电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呢?当然也应该。”即便开展了,他们也不会闲着,他们每天早晨八点就要赶到会场,检查那些在前一天售出作品的画廊有没有在空出来的地方放上拙劣的作品,被抓到的画廊会被毫不留情地赶出会场。评委们为艺术展的高水准简直操碎了心。前评委克拉斯•诺登海克(Claes Nordenhake)向媒体抱怨那些企图套近乎、走关系的画廊,“总有人在拍你的马屁,可你知道,这不是因为他们爱你、尊敬你,是想通过你接近展会。

”严苛的把关让“画廊荟萃(Galleries)”展区成为每年巴塞尔艺术展上的重头戏,也成就了大部分买卖交易与一掷千金。然而,像巴塞尔艺术展这样级别的展会,艺术品交易终归是“富人的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花上48欧过过眼瘾也是一个比较划算的买卖,而且,要想在巴塞尔艺术展上找乐趣并不是一件难事。自2000年“艺象无限(unlimited)”展区诞生以来,这里就成为大众狂欢的嘉年华派对。最初,这个展区的设置是为了摆放在展位上摆不下的大型雕塑、大尺幅壁画和装置艺术,策展人詹尼•杰特泽(Gianni Jetzer)发现,公众似乎格外偏爱这一展区。44岁的詹尼已经连续担任了4年这一展区的总策展,经验十足,布展时“尽量接近妙趣横生”,今年的“艺象无限(unlimited)”展区共有74件展品,展场入口第一个作品是《Egocentric system》,德国艺术家Julius von Bismarch在每4秒一转的巨碗上看书、睡觉、持续数小时。“这是艺术家为本届艺术展创作的新作。艺术家要避免眩晕,唯一的方法是只专注自己,不看围观人群。这件作品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一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必须无视世俗,潜心于创造自己的星球”,詹尼解释说。毫无悬念,这件作品立刻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或许,巴塞尔艺术展的最聪明之处就在于此,致力于服务画廊、艺术家和艺术市场,又不忘取悦大众。“城艺之旅(Parcours)”总是将场地设置在城中心,围绕大教堂、市政厅和博物馆,让艺术渗入市民生活。这个展区不负众望调动了一大批“爱玩儿”的艺术家。去年,皮埃尔•彼斯慕(Pierre Bismuth)在公共空间展开了一系列表演,用日常情境“调戏”路人;赛斯•葡瑞斯(Seth Price)的视听作品《8-4 9-5 10-6 11-7》搜集了过去30年的舞曲,剪辑成一段长达8小时的mp3,每天在11个不同地点连续播放8小时,而8小时恰恰是每日工作时长。Seth Price表示,作品的名称就反映了蓝领、白领、百货公司职员等不同工种的工作时段。今年,艺术家Tobias Kaspar把Scala Basel的入口装扮成1995年的纽约市的模样,借助道具、布景、音乐,编排了一出90年代怀旧戏,在道出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倾诉自己在巴塞尔和纽约这两个城市的成长点滴。同样大打怀旧牌的还有艺术家Vik Muniz,装置作品《Mnemonic Vehicle(Ferrari)》是一件和Matchbox玩具车尺寸一样的雕塑,在过去的一年里,艺术家不断从跳蚤市场、二手玩具店、eBay搜集各种玩具车,思考玩具与玩乐对成年人的重要性。

巴塞尔艺术展上的展品和欣赏展品的观众

巴塞尔艺术展开展当晚,“城艺之旅之夜”也揭开序幕,光影表演持续了近2个小时。在FRAC Champagne-Ardenne的总监佛劳伦斯•德里克(Florence Derieux)看来,这是巴塞尔艺术展最接地气、最能和公众打成一片的展区。2015年的“城艺之旅”共展出了23件场地特定艺术作品,吸引了9,000多名观众。在2015年巴塞尔艺术展结束第二天,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6天的展会,共接待了98,000名观众,贡献这一数字的主力军,有私人藏家,有来自全球各地80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代表,还有像Paul这样的普通观众。在vip藏家享受香槟早餐、宝马车服务、一掷千金抢购艺术品的舞台上,Paul们也自得其乐,他们花48欧买门票,欣赏昂贵的艺术品,围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如何买下全世界最昂贵的艺术品,在公众参与项目中积极互动,享受艺术的乐趣。这是艺术在市场之外的另一个维度,而这个维度,更接近艺术本身。

画廊荟萃:进来的都是赢家

无论是繁细的申请资料、严苛的审核程序,还是65%的拒申率、5万美元起步价的参展费,都没能阻挡画廊们杀进巴塞尔艺术展的步伐。如今,艺术展览会上的销售额约占画廊总销售额的40%,高端展会带来的经济收益不言而喻,在巴塞尔艺术展的交易平台上,全世界最顶尖的画廊对接全世界最顶尖的藏家,这样的场景想想都诱人。

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就像获得了俱乐部准入资格”,画廊经营者杰弗里•戴特什(Jeffrey Deitch)说,他锲而不舍地坚持了七年,终于在2006年得到了进入巴塞尔艺术展的机会。每年,全球有900多家画廊竞争这个机会,只有300家最终如愿以偿。恩科•坎普克斯(AnkeKempkes)是一位曼哈顿交易商,在圈内颇受尊重,连续申请了五次都失败了,同样的失败者还有多塞•维科斯塔(Dorsey Waxter),她是美国艺术交易商协会的主席,在纽约组织各种艺术展,风生水起,却偏偏和巴塞尔艺术展没有缘分,纽约画廊经营者克里斯廷•蒂内(Cristin Tierney)也没有获得入场资格,他以观众的身份去了艺术展现场,“来看看,顺便结识一些朋友”,人脉平台是巴塞尔艺术展的额外福利。

小画廊还在拼。细心的人发现,对于第一次新手画廊来说,准入的机会微乎其微,在过去的六年里,展厅一楼的100多家参展画廊中90%都是年年出现的老面孔。面对“资深画廊在主宰着展会”的抱怨,巴塞尔艺术展总监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回应,“从商业角度看,支持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画廊也是展会的诉求之一。资质好的画廊让整个艺术展更有实力,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马克并不认同“审核大权被滥用”的质疑,“我们知道,对于某些画廊,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让任何人出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五年来,已经有60家画廊在画廊荟萃展区被替换,这种流动性反映出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变化”。纽约交易商麦卡•弗雷(Mc Frey)就是这60家中的幸运儿,他在2011年开始申请,2012年就被允许参展,之后每一年都能来,他形容那年的入选是“这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之一”。

2015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共有来自33个国家的284家画廊参展,其中有14家是首次参展的幸运儿。

“从商业角度看,支持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画廊也是展会的诉求之一。资质好的画廊让整个艺术展更有实力,我们知道,对于某些画廊,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让任何人出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五年来,已经有60家画廊在画廊荟萃展区被替换,这种流动性反映出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画廊档案

姓名:Maureen Paley

创办时间:1984年

所在城市:英国伦敦

Maureen Paley诞生在伦敦东区一排维多利亚风格的老房子里,最初的名字叫“中间艺术”(Interim Art),2004年为庆祝20周年而改用其创办人的名字。

Maureen Paley画廊是巴塞尔艺术展上的老面孔,旗下艺术家General Idea的作品《Nine Figures》在首展当日就以253,000美元的价格被买家订走,主推的德裔摄影师Wolfgang Tillmans也颇受青睐,Wolfgang着迷于伦敦地下文化,摄影方面几乎是自学成才,而正是这业余展现出专业摄影师所不具备的随意,作品所呈现的误差、偶然、模糊的焦点,甚至刮伤与斑点,看似凌乱又有章可循,无论是寻常静物、写实还是抽象的画面,都有一种视觉外的深邃。

面对记者采访,创办人Maureen表示,“巴塞尔艺术展是一个国际舞台,为艺术家和画廊提供了高曝光率,参展巴塞尔艺术展直接促成了我们的作品被一家欧洲知名的博物馆纳入馆藏。每次来瑞士巴塞尔参展都令我获益良多,并能持续不断地为我们接下来一整年的展览项目带来新知灼见。”

画廊档案姓名:Galerie Max Hetzler

创办时间:1974年

所在城市:德国柏林、法国巴黎

Max Hetzler画廊在成立之初就以不拘一格的风格推出了不少风格前卫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了业界的关注,并成为欧洲第一批杰夫•昆斯的画廊之一。2015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它带来了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多件作品。

在画廊总监Samia Saouma眼里,巴塞尔艺术展是有史以来最棒的展会,也是艺术界不可多得的社交平台,“今年更借此认识了来自欧洲,欧洲以外、甚至遥远的台北的收藏家,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是为年轻一代艺术家找到了新的买家,这些艺术家包括参展的Navid Nuur和Ida Ekblad,也包括与我们合作多年的其他艺术家们。在预展首日,我们成功售出Albert Oehlen的六件作品,这当之无愧是我们本年度一大亮点。”

画廊档案

姓名:Galleria Tega

创办时间:1964年

所在城市:意大利米兰

Galleria Tega画廊是家族产业,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从一名艺术品经销商开始纵横艺术市场。由于出道早,画廊手握丰富的资源,在各大拍卖会上常以珍稀画作一鸣惊人。

画廊与巴塞尔艺术展的渊源并不算深,但每一年都有不俗表现。2015年,当获知能够再度参展巴塞尔时,总监Eleonora Tega非常开心,当即做出了一个土豪式的决定:带着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艺术精品飞赴巴塞尔,办一个致敬加怀旧的特别展。参展艺术家名单是“豪华版”的,其中不乏大师之名。毫无疑问,Galleria Tega画廊的展位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其实,这正是精明的Eleonora下的一盘很大的棋,面对采访,他坦言承认,“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藏家都吸引来了,也让我们建立了不少全新的关系网络”。

画廊档案

姓名:Esther Schipper

创办时间:**

所在城市:德国柏林

在众多老牌画廊里,“80后”Esther Schipper是年轻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德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分量—柏林画廊周的创始者之一。画廊创办人Esther Schipper曾经以宣言的方式告白天下,“我们要成为艺术家、收藏家以及艺术机构更强大的合作伙伴。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举措,强强联合,巩固并提高我们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的位置。”

Esther不仅在柏林折腾,把散落四处的画廊被联合起来,还在全世界折腾,和中国内地艺术圈交好,参加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并把中国艺术家带到欧洲艺术的最前沿。2014年画廊当家人Esther成为巴塞尔艺术展评委之一,并以“柏林艺坛发展重要推手”的身份入选英国艺评杂志ArtReview的Power 100。2015年的展位上,画廊代理的装置艺术家Tomás Saraceno、Ugo Rondinone也早已是巴塞尔艺术展上的常客。

2015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共有来自33个国家的284家画廊参展,其中有14家是首次参展的幸运儿。此外,另有东京的Take Ninagawa画廊以及伦敦的Vilma Gold画廊、以及在伊斯坦布尔和伦敦都设有机构的Rodeo画廊被准许进入“画廊荟萃”(Galleries)展区。

严格意义上讲,他们都不是巴塞尔艺术展的新人,比如东京Take Ninagawa画廊,早在2003年,它就巴塞尔艺术展的亚洲阵地—香港崭露头角了。Take Ninagawa将自己定位于“从日本当代艺术史中找寻并创造新的历史”,在第2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主推泉太郎(Taro Izumi)的雕塑录像装置,今年则带了日本具体群画派艺术家山崎鹤子(Tsuruko Yamazaki)来瑞士。山崎鹤子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的雕塑与油画作品,标价从10万到25万欧元不等。

对于亚洲观众来说,伦敦的Vilma Gold画廊也并不陌生。无论是Josef Strau的个展《My Divid'ed House》(我分裂的房子),还是Jennifer West的个展《Heavy Metals:Iron and Zinc》(重金属:铁与锌),Vilma Gold画廊总能在中国艺术媒体的资讯板块上掀起点小波澜。在伦敦,它算是低调的,地角偏僻和门面也不起眼,它偏爱录像和装置艺术,尤其是二者的结合,定位明确而清晰,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了,如此,杀进军巴塞尔主战场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再来点运气,水到渠成。

和Vilma Gold画廊相比,Rodeo画廊则更显低调,好在它手中的艺术家足够鲜亮,才没有泯然众人,善于以声音为创作媒介的James Richards更是通过它在亚洲艺术市场声名鹊起。就2007年成立,代理15位艺术家的履历来说,Rodeo画廊能进入巴塞尔艺术展并在“画廊荟萃”(Galleries)展区露面,是一个奇迹。2015年的展位上,它带来了艺术家**ara Henderson、Emre Hüner的作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巴塞尔艺术展

“高大上”与“接地气”之间的距离

林津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5-10-22 16:52
巴塞尔展,日内瓦展,现在还多了展外展.
以往叫盛会,现在是超前发布.

想起本地的广交会,2段分4段,4段分8段.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atchlead.com/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