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快讯:
山东威海 企业家 李东山fficeffice" />
山东威海 企业家 李东山fficeffice" />
李东山(1873~1946)名树桐,字东山,威海市人。民族实业家,中国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少时家贫,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李善解人意,为讨东家喜欢,不久认东家孙文山为干爹。但因不愿受行规约束,一年后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贩。
李东山善与人交,有极善经营。1891年开办一水炉小铺,兼去海关叫行,资本不够变向干爹借贷。因常去海关叫行,很快与经营拍卖的奥地利人混熟。每当李东山叫行时,物品起价很低,且一叫便停,因之获利甚丰。1892年,李东山将水炉小铺扩建为德顺兴五金行,资本为墨币(墨西哥)300元,主要经营小五金和百货商品。其经营方式是:专事缺门,独得其利。到1904年,资本已增至3万墨币。1911年辛亥革命倡导剪辫子,李东山大量购进帽子,高价出售,获得厚利。此后,又在烟台开办同志玻璃厂、瑞兴制伞厂,在威海开办威新花炮厂(后迁烟台)、同庆顺镶锡店等,这些厂店在烟、威一带均为首创。
1915年初,德顺兴五金行经销日本马球牌座钟和零件,李东山看到钟表制造业有利可图,遂于当年7月以德顺兴五金行资产投资2.5万元,在烟台朝阳街南首东侧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钟表工业---“宝时造钟厂”。李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师。为解决技术难关,李东山多次赴日本大阪“马球”牌钟表厂观摩学习技术,购置设备。对一些日本人不肯吐露的重要技术,便以重金贿买。李没有文化,所学技术全凭脑记,回国后再转告唐志成。唐不会计算,主要是模拟拆卸日货进行试制。经数年反复试验仿制,终于在1918年制造出第一批座钟,其座钟除木壳外,主要零件均为日货。1920年后实现钟机自制,宝时造钟长也逐渐兴旺起来。为与日本“马球”牌钟争夺市场,李东山将一架座钟的卖价由5元(成本4元)降至1元多,每架座钟还外赠毛巾1条。1928年后,全国各地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德顺兴也努力改进技术,精打细算,其产品质量不仅赶上日本,价格也低于日本,且讲究信誉,保修到底,产品畅销沪、宁、穗、渝等大城市和香港、南洋群岛等地,至1931年,工厂职工已发展到500余人,年产座钟、挂钟5.5万多只。李还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货庄,经销产品。因买卖亨通,企业增值,李于1934~1935年投资兴建新厂房楼和新中国电影院等。李还花费500元请书法家书写“德顺兴”3个颜体大字,镌刻在门楣石匾上。
李东山在企业用人、管理等方面也极精明。他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奖罚分明,宽严相加。对管理人员只要能恪尽职守,便委任不疑;班组长均从工人中物色技术较高、顺从勤勉者担任;新徒工入厂要有商号作保立约,学徒期间只管伙食,没有工资,学徒期5~8年(其实2年即可),工厂廉价使用大量徒工,以增加利润。工人早起晚归,工时长达十二、三个小时。为激发职工积极性,李东山每年提取利润的60%给管理人员分红(其中李东山原股占30%)。工人则按照技术高低、劳作成绩分红。工龄较长、又肯苦干的工人,也可以同管理人员一样“吃份子”。如工人家里急需用钱,李东山一般准予支借。工厂伙食较好,逢年过节还增加酒菜会餐。还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尽管公休日让工人半天清理工厂垃圾,但这在当时厂商中是独一无二的。
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伪商会拟聘李任职,日本人提出与其合伙经营,李均予拒绝。1939年,日伪以李东山曾开过花炮厂搞硝磺资通八路军为名,逮捕其子李殿章,严刑拷打,羁押数月,李东山被迫与日本人共同开设华兴商行。日本人并未出资,只是从中巧取豪夺。李还曾在东亚毛纺厂、威海火柴厂、烟台啤酒厂、烟台发电厂、钜兴银号、德顺兴鱼行、锦章照相馆等企业投资。30年代末,李东山已不过问工厂的具体事宜,闲居在家。ffice:smarttags" />
前二天,有wdx530428兄介绍过宝字挂钟。
少见的宝字牌挂钟
http://www.watchlead.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10699&skin=0
我还有过疑问:
有点意思,1918宝时造钟厂生产出第一批“寶”字牌机械摆钟。54年公私合营时应该是叫“德顺兴造钟厂”了。
那公私合营后,这钟叫什么牌子了呢?
“宝”字到“公私合营”就不用吗?
据北极星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兆基介绍60年改品牌为“北极星”
fficeffice" />
记者:那我看到咱们北极星的这个表的上面的一个LOGO,都是一个英文的LOGO,这个是从1915年开始,就一直是各这个英文的LOGO,还是后改的?
张兆基:不不不,这个咱们是1960年才叫的北极星,那个时间呢,叫一个老的宝石,宝石那个商标呢就跟犹太那个符号基本是一样的,
注:(晕死!这记者不知道原来品牌叫“宝”字,他写成 “宝石”了!!!估计没好好看资料介绍)
找到一点资料:
张兆基:不不不,这个咱们是1960年才叫的北极星,那个时间呢,叫一个老的宝石,宝石那个商标呢就跟犹太那个符号基本是一样的,
注:(晕死!这记者不知道原来品牌叫“宝”字,他写成 “宝石”了!!!估计没好好看资料介绍)
fficeffice" />
总体感觉许多人对国产钟表评论“不认真”
包括这记者。
但“玩”表,不管是“名”表,还是“国”表,都应该一样尊重(你可以不喜欢!但应该认真对待!)
好贴@ 富贵兄辛苦![em10] 啥时来济南玩 喝一杯!!
总体感觉许多人对国产钟表评论“不认真”
包括这记者。
但“玩”表,不管是“名”表,还是“国”表,都应该一样尊重(你可以不喜欢!但应该认真对待!)
说的好,支持。
好贴@ 富贵兄辛苦! 啥时来济南玩 喝一杯!!
去时,一定登门拜访,当面向如影兄请教的。[em218]
说的好,支持。
黄老一起去济南喝酒吧,山东可是钟的王国呀。
整理了一点资料给大家看看,山东可是中国钟表“圣”地。
来点国产钟的资料:fficeffice" />
烟台钟表业发展史
烟台钟表业创建于20世纪初期。1915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出资25000银元,购置德国设备,在烟台朝阳街开办了宝时造钟厂,专门生产座、挂式摆钟,注册商标“宝”字,成为我国机械制钟的发端。建厂后,经过3年的生产准备,于1918年试制出第一批摆钟。20年代末,钟厂抓住国内兴起抵制日货运动的时机,打出“国货精品”旗号,压低售价,承诺“永远保修”,与长期盘踞中国市场的日本摆钟相竞争,赢得了民心和市场,最终将日本摆钟挤出东北和山东市场,企业也在竞争中得到发展。1931年,宝时造钟厂与李东山开办的德顺兴五金行合并,成立德顺兴造钟厂。当年钟厂职工最多时超过500人,年产摆钟55000只。1927年至1933年,由宝时钟厂分离出的制钟技术人员又先后在烟台开办了永康造钟公司、盛利造钟厂、永业造钟厂、慈业造钟厂。1934年烟台制钟业鼎盛时,5家钟厂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共生产摆钟和闹钟16万只。烟台摆钟行销国内各大商埠,并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屡屡在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奖状。
自30年代初开始,烟台的制钟技术人员先后到天津、青岛、沈阳、丹东、上海、北京等地创办新的钟厂。
烟台可以说是我国“钟表的发祥地”,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有机会应该去烟台钟表博物馆看看那里上百台的钟表。
自30年代初开始,烟台的制钟技术人员先后到天津、青岛、沈阳、丹东、上海、北京等地创办新的钟厂。fficeffice" />
1955,3,24天津诞生的“中国第一只五星牌手表”,就是在烟台技术人员到天津创办的华威钟厂中“试制成功”的。
1955,3,24天津诞生的“中国第一只五星牌手表”,就是在烟台技术人员到天津创办的华威钟厂中“试制成功”的。
再转点资料:
提起天津制表工业,“新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这一荣耀为人们津津乐道。很多天津人都知道1955年,四位制表行业的老工人纯手工生产了新中国产业工人自己制造的手表,但却极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手工制造手表之前,天津本地的国产钟表制造历史已近10年。
而第一批来到天津从事钟表制造工作的技师绝大部分来自山东,因此在天津的钟表制造行业内,素有“山东帮”之称。
资料来源: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9/11/29/004295238.shtml
陈玉吾:天津制钟第一人
好贴@ 富贵兄辛苦! 啥时来济南玩 喝一杯!!
如影兄做为山东人可以自豪一下了哈[em218]
如影兄做为山东人可以自豪一下了哈
听泉兄那您也应该自豪一下哈[em01]
翻看着手上当年印刷精美的画册(发往上海法租界产品目录),感慨呀!
如果没有“无奈停断”,一直“顺利”发展,现在的中国钟表业又该会是什么的样子呀!
有时,还能看到那时留下来的“钟”,听那钟声音--依然“灰常优美”。
国产钟也有它迷人的魅力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atchlead.com/w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