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收集?买卖?把玩?研究?使用?好奇?折腾?炫耀?保值?怀着不同心态的人参与这件事才造就钟表产业庞大的群体.......如果仅仅是以计时为目的,机械钟表早就没市场了。 |
所谓的模仿都不算是瑞士钟表的精髓,在现代高精度设备和仪器的指引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买表三大原则是有道理的,名牌、金壳、自产心。即便是仿制,做到这三点成本就已经很高了。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511&page=1#pid1107513 |
082836uqpc5r63dbpfrdku.jpg (142.39 KB, 下载次数: 0)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337&page=1#pid1105631
酒不醉人人自醉,物不迷人人自迷,生活习惯和爱好是两回事......... |
我认为玩表玩到最后就是玩品牌和打磨。所以我一直没有放弃对打磨的研究,至少,我制作的零件在打磨上我觉得还是满意的,你看看这只我制作的三问报刻鸟打磨如何。 |
玩怀表出生的表友永远都有一颗对表的”真芯实意“,我也不例外,大多数玩上万元级别以上怀表的朋友,我觉得都是内行。反而,玩手表,有些人即便买了只几百万元的表戴在手上,或许他真的不懂表,只是个有钱人,买了一只全身镶满大钻石的两针珠宝表而已........... |
10.jpg (72.58 KB, 下载次数: 27)
9.jpg (106.55 KB, 下载次数: 28)
8.jpg (65.96 KB, 下载次数: 33)
7.jpg (67.16 KB, 下载次数: 36)
6.jpg (60.91 KB, 下载次数: 24)
5.jpg (84.98 KB, 下载次数: 34)
4.jpg (66.5 KB, 下载次数: 34)
3.jpg (45.44 KB, 下载次数: 28)
2.jpg (77.15 KB, 下载次数: 30)
1.jpg (79.89 KB, 下载次数: 31)
通常情况,自己动手有两种人,一是只拆解细细赏玩,这是不动手的表友难以体会的,它包含着对整个钟表结构的了解和注入个人理解的完善!二是创作型选手,这类人想象力超群并有着很好的天赋。虽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表迷较多,但在DIY创作中,我不得不提出的是一个关键的元素,那就是工具!
我们知道,高级创作及更新并不是先诞生工具,瑞士制表师也是一样,当一个新的零件在你的头脑里形成时,以前有的工具也许压根儿就用不上,这就是创新!瑞士人,也是在玩一种工具,商业化操作的表款,他们就玩标准化设备!艺术化操作的表款,他们就得随时增加工具和设备,所以,为啥ETA和自产芯有价格上的差距就是如此了。
另一方面,一枚机芯和一台设备的成本,一个陀飞轮总成在设计和完成它的当初是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当开模量产后,设备和工具就唱主角了!但瑞士人把量控制得很好,尽管量产,但并不粗糙和泛滥!
DIY爱好者需要构想和工具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在完成第一次构想时的依托是什么呢?那就是对前人作品的理解!我们不能天马行空地想些违背物理和自然规律的东西出来,无法实现是DIY创作者的心痛,或许,你真的实现了别人的“不可能”,那就叫超越!
我国制表很大程度都在想如何超越?然而,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超越,最基本的东西却失去了…..
曾经对日本人“只改进,不发明”的思想甚为不解!然而,多年来,日本在电子、机械、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改进中找到了新的思想!找到了不是发明的发明!
借用日本人的精神来说说DIY似乎不太妥当,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四大发明是我国的专利,而我们这四项都不如别人啊!蹙足不前或好高务远是我们的弱点,作为一个DIY爱好者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坚实的创作思路和脚踏实地的耕耘。回想一百多年前瑞士制表历史何尝不是如此,当年他们的作品可说是精益求精,很少有偷工减料的情况,难怪很多那时的作品都是现在大家追捧的对象!
DIY的创作可分为几步走,一是结构的形式转变,它会给机械零件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或许仅仅是零件外型上的,但这会让人兴奋了许多!
二是材料上的更新,这多见于表面功夫,表面功夫则包括了材料及打磨造型等,这些都能让金属爱好者们兴趣盎然!
三则是仿生学的应用了,这个层次非常高,瑞士表在仿生学上的应用屡见不鲜,如闹表中的“蝉鸣”八件中的“燕尾”擒纵叉、“啄木鸟”、春宫表中的“动作”等等。
总之,作为论坛DIY爱好者们而言,也不一定非得要创作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出来,能够在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内,倾注对钟表艺术的充分热爱,哪怕,你只为你的爱表洗了一个澡,或者,你能完全看清楚机械表优雅的机械动作,你会感到十分的开心!或许,哪一天,你的思维得到了开拓,会创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玩表,将会在DIY中得到升华………….
下载信息 | |
点击浏览该文件:仿瓷微绘表盘.jpg |
对于珐琅面盘,想必玩表人并不陌生,特别是掐丝珐琅,我们喜欢它的色泽与恒久性,但一般珐琅彩的制作工艺要求有烧结过程,而我从“琥珀”的形成得到了启迪,于是,我按我自己的想象和配方,实验性地用一张手表面盘,制作了一张具有简单图案的掐丝珐琅面盘,由于没有烧结,所以,报废率很小,但通过这次实践,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配方数据,也把一些步骤上需要改进的作了记录,不久,我会做出更晶莹剔透的各色冷掐丝珐琅盘面。下面将实验过程发出来以供爱好者参考。
1:将铜丝磨出有顿挫的形状
2:去毛刺
3:图案组合
4:配方一
5:配方二
6:混合
7:点彩
8:10小时室温固化
9:打磨
10:抛光
通过以上程序,得出彩色掐丝珐琅面盘一张,面盘彩釉硬度大,可打磨面整并抛光,但由于在搅拌环节上没有混合均匀,所以最后盘面出现了气泡和色散情况,还有一些细节上有待改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对于搪瓷面的损坏也许可以用心有余悸来描述!很早以前我一直在悄悄地研究搪瓷面盘的修复技术.......一切都是因为一句很平淡的话。几年前,一位很好的表友在我的家中提及国外搪瓷面丝裂的修复技术,我当时觉得有点悬,没有细细去钻研,也没怎么听说,更不知道详情,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或许是我领悟能力较好,通过一些实验,终于可以将丝裂的搪瓷面盘作一定的修复,最大程度地把古董搪瓷面盘的难看之处降到最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修复前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修复中.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修复后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修复后2.jpg
下载信息 | |
点击浏览该文件:修复前.jpg |
面盘上的文章,我一直都在做,那是因为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无论懂还是不懂,至少能看得进去。要想把一只简简单单的手卷改成那样,也不是几天的工作,由于面盘微绘部份需要占据较大的位置,内部需要作一些改动,但这需要较为精确的计算和加工,才能让它运行、校时自如,基础芯F73,蓝钢游丝、螺丝摆直径11mm,机芯直径26mm,整表表径34mmm。
面盘制作流程:1:先把原面盘中心眼子覆盖焊死,但封眼中有0.2mm的凹陷,给主分针管留下运行空间,
2: 把原面盘上的字和刻度完全去掉,打磨干净,
3:把改好的偏心轴位确定在面盘上,钻孔,
4:喷漆,由于漆中含有固化剂,干固较快也较硬(固化剂和漆的比例是2:1)
5:将面盘按1:1的比例尺寸拍摄至电脑里,
6:将准备的微绘扫描进电脑里,
7:将它们的配合最佳位置确定出来,
8:用自制的小设备把小偏心面盘圆圈画出,
9:书写阿拉伯数字,
10:绘制想要的图案
11:作色。
需要说明的是,面盘在微绘所用色料一经上去,就没法更改和涂抹,所以,在下笔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气呵成。
所以,绘制面盘往往是在最后的1~2天完成。由于时间关系,相关的设施和机芯内部状太我以前发得够多了,省略了些,看看效果吧,对了,我个人的感觉还是偏向喜欢黑白怀旧色,但春宫图,往往都是彩绘,也许是立体感较强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绘制圆线的小设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7.jpg
定位可中心也可偏心
首先得把切割好的鹅颈作一次退火处理,让其不再有以往的硬度,再把改制好的丝锥作一次淬火热处理,这样就能慢慢地把丝攻出来,只不过在操作时要非常小心,火侯和力度都要掌握得很好才行,最后,再把鹅颈淬火还原硬度,打磨,倒角,成品就出来了......
有需求就有产生!我的艺术世界是微观的,该腕表已交付使用,经客户同意,不把完整的具体春宫图帖出,故我作了模糊处理,最大限度地让大家分享这个小小的计时玩意,在此,感谢表主,很巧,他也姓“秦”。随制作有一点点感悟,一并发表一点,由于全身心投入制作,大量加工细节及设备没有刻意去拍照,希望大家理解.
冬去春来,春天的人们总是显得有些骚动,当然我也不例外………..
一切都准备得非常充分,我在等什呢?等自己静下来或是找到感觉?
我甚至在等下一场雨,把我困在工作室里,最终完成这一让我屏住呼吸的工作…….
2010年1月开始,以ETA2824为基础来更改和完善我所倾爱的制作。
我一向把钟表偏向于艺术,这并非易事,即要精密,又要艺术或与众不同,
每一个细节的加工是以对自己苛刻的要求得来,机械加工并不太难,设备可以帮我,但艺术,只能我自己帮自己解决,一切能经得起放大镜观看的都得细细去思考,怎样尽善尽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零件的可靠性和美感要同时具备,尺寸控制是决定面盘部局的关键,反映到面盘美不美就是芯够不够好,够不够味,一切就象下一盘棋,你得考虑三步、五步甚至十步,因为把机械和艺术结合起来就是如此的麻烦。。。。。
轮到交付使用了,这是一种失落,也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期待,失落的是这表象富有灵性的宠儿之离去,欣慰的是表迷的分享,期待的是下一次的更加的完美……
1564年人类第一只表纽伦堡蛋(Nuremburg Egg)诞生后,机械时间的显示由此出现阶段性的特点。
从早期的单针显示时间,到后来的两针、三针乃至多针的出现,标志着机械钟表的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更新......
然而有一种情形,50至70年代,民间工匠将小三针手表改为大三针手表这一现象,一直是我想求证的,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其真象,所以,一直是在传说中人云亦云,还因为拿不出具体的数据来论证它,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相同的物证!
我们先从为何要把小三针改为大三针这一现象说起吧。手表的兴起是从怀表演变而来,而纵观怀表的发展来看,小三针是非常普遍的,而大三针的怀表,非常少,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做大秒针的怀表必需要将二轮的中心轴贯穿一个0.4~0.6mm左右的小孔,而这根轴的长度通常在15~20mm左右,在一根直径1.2~1.5mm的钢轴上贯通这个小孔,在当年自然是高精度科技了。再说手表,面积和体积都比怀表小很多,由于是从怀表演变而来,自然,手表先是从小三针开始的了。
小三针即除时分针在同一轴心上运动,秒针,则在另一轴心上运动,通常在6点位,也有在9点位和其它位置的,而且它是独立的小秒盘,所以,称为小三针,有的地方叫短三针,有的又叫两针半等等。无论怎么样,人们总是在不断追求更新的东西出现,直到40年代后期,微孔贯通技术上去了后,大三针手表应运而生,大三针又叫长三针,有的又称大秒,rolex大三针手表给当时的用户耳目一新的感受,而OMEGA拖轮大三针代表了当年的霸权主义!它的霸气不仅来自30mm机芯的霸气,更因为其长长的秒针,让众多的用户趋之若骛,它长长的秒针是不是有什么隐喻在里面呢?是不是因为男人们都喜欢修长的物体?或喜欢张扬的东西呢?搞摄影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摄影技术的好坏和照相机镜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假如我们在野外看见一个摄影者,相机镜头比自己的长了许多,自己是不是有些自惭形秽呢?如果你手中的相机镜头比别的摄影者长出许多,暂且不说你的摄影技术有多高,你会不会引来别人羡慕的目光呢?所以,喜欢长三针表的人越来越看不惯多年来一直出现在眼前的小三针手表了,当年的大三针手表都是几个大牌率先推出的,然而大牌的表自然是大牌的价格,所以很多人是想买而买不起……
磨轴机在工业上原理近似于车床,不同的是,它是以双旋转形式出现的,磨制出来的轴可以达到又长又细,而且整体光洁度比车床要好一点。有了横向和纵向精密移动平台装置,我还需要一个上下移动平台来控制高低,工件旋转方面相当重要,它不仅需要夹头有很高的同心度,而且轴瓦和轴之间的配合要非常精密可靠才行,这个微型的轴瓦内含有三只精密微小轴承,运行精度可以和硬盘媲美,而带动这只主轴的电机乃是日本佳能公司的高端变速电机,经过变速后力量是非常大,小小电机竟然用手根本无法阻止它停下,并可以实现无极调速,有了这些,再将磨头方以平行和垂直两个动力同时安装上,用另一方时,只需卸掉几颗螺丝就能实现“面”和“线”的转换使用。磨头方面的电机是高端高速电机,具有噪音小,径小跳动小等优点,所有这些,都固定在厚10mm的铝合金板材上,工作电压12V,工作时噪音非常小,可以用悄无声息来形容它,而它的尺寸只有15X10X10Cm,工作区域行程10X10mm,对于微小的钟表零件完全够了,通过实验,它可以磨制钻头,轴、尖等,从理论上讲,可以把轴磨到无穷小,但这和磨头的颗粒度有关,双旋转的优点就是极微小工件在受力方面的恰到好处性是单旋转车床没法比的,与其说做零件是工作,但用这样很精巧的设备做起来,是另一番心境,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动手打造一番。
这种称压力式动显.从结构传递到动显准确.是一种新思维创新.
正是"实现条盒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查看"及是材料疲劳降低他可附加调整.
实践、观察、分析:关于各种尘埃对精密机械表的影响
众所周知,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对精密机械有着相当的危害。
然而,当我进一步甄别出各种尘埃对机械机芯的运行阻碍,得知:并非想象的那样严重,这个比喻可以引用一位微生物学者的话:“泥土中所含的细菌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很多”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空气中飘浮的尘埃有哪些?
1:软性粉尘,由碳粒子组成
2:硬性粉尘,由硬质石英粒子组成
3:人类自身的体屑,由头皮屑、毛发组成
4:人造纤维,由工业品产生,如毛衣、绳索、纸张等组成
我们手里的机械表,无论有多么顶级,只要一拿出来戴在手上,粉尘都会伺机窜入机芯。特别是运动着的组件,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说,就是吸灰的,是的,它就类似一台微量的吸尘器,当机械运行时,只要不是绝对密封的机芯,尘埃会随运行机械周围所产生的空气涡流而卷入其中,尘埃在内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对于喜欢机械的朋友来说,开盖看芯是一种乐趣,在没有生产厂家那样的无尘车间开盖看芯,无疑给了尘埃又一个好的去处,由于机芯的轴瓣和钻眼都上有润滑油,这些尘埃就会很顽固地附着在上面,这里,我们撇开尘埃对表面及夹板等外观因素的影响,我来谈谈各类尘埃对精密机械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通常人们认为老表很耐操,够扎实,实际上,老表经过多年的磨损,齿轮间隙已经足够让小尘埃顺利通过了,而新表,齿轮密合度很好,间隙比较精确,所以很多表友好奇打开新表后,过段时间就莫名其妙地不走了,运气不好者就现场直播,立即停摆…..
一:当空气中的碳尘进入齿轮工作区内时,只要不是小型女表,一般都会顺畅通过,因为碳尘微小,在齿轮间就尤如一个汽车轮压碎一个苹果那样简单….所以我们不必为此担忧。
二:硬质石英粒子是非常可怕的,特别是城市建筑施工时所产生的,它们具有穿透力强、质地硬、半衰减期长等特点,当石英微粒子飘入机芯工作区域时,老表(不含怀表和钟)会将其碾过,但会在齿轮的截面留下痕迹,并附着在上面,比较顽固,特别是铜合金齿轮,对于新表而言,可造成间隙性停摆等症状….说到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就是硬质石英微粒是划伤机芯夹板和面盘的罪魁祸首….
三:人类自身的体屑对表产生的危害不算大,因为人类体屑是软性的,当进入机械部份时,机芯的运行会照常碾过,对于擒纵系统的运行,有一定的阻碍,但仍然能够通过,对于直径达到0.08mm左右的头皮屑时,对于秒针轮,拖轮轴是有明显影响的,造成的后果就是不流畅的机械运行,这个现象可通过声音放大器来听出机械运行时所产生的杂音……
四:关于纤维,特别是人造纤维,是我们最需要禁忌的,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人造纤维对于精密机械会造成类似人类病症的潜伏期一般可怕,当这类纤维悄无声息地进入机芯内部时,也许,不会停摆,或者说纤维通过条盒轮会逐渐神奇地传递到秒轮轴上,然而,秒轮是最不幸的,它的力量也是最微弱的,当纤维缠绕上了秒轴,机芯动力就会逐步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如:间隙性停摆、动力释放不完全、停摆等症状,所以有时我们摇它一下,它又走起来了,隔一段时间,它又停了,所以有些表只要洗次油,就正常了,不难看出,当我们拆下一只中招的新表时,通常会发现秒轴上有丝壮物缠绕其中,如果解下缠绕物,机芯就会运行如初,本来干净的机芯,此时并不需要再洗油,很多钟表维修点就此全面清洗,只为收取银两…….
五:特殊功能的表,如万年历、三问表、陀飞轮等对尘埃的反映又有所不同,这里,我用三问表的打簧部份来作一下分析,三问表本身的功能机件产生的力量较大,特别是弹力,标准的日内瓦法则中,三问表的各给力簧和复位簧都是用整条钢筋切割制成,不是用钢丝绕就的,所以,产生的力量也足够大,尘埃造成的阻碍可说是微不足道,但有一种情形是影响三问表音质的元凶,当0.5mm的飘浮物停在击垂尖或丝簧被击处时,问表产生的音质会日渐下降,由于硬质尘可能达到了60或更高的硬度时,由于钢垂的敲击,硬尘会嵌入钢簧或钢锤点上,当我仔细查看敲击点时,发现上面有顽固的附着物,它们类似细砂粒,这种情形下,洗油,是无济于事的….
对于以上这些尘埃对机械手表的影响,我已经作了列举,这些症状是机械误差的一方面,除了硬质石英微粒对机芯造成的损害略高,工业纤维只是阻挡了微弱动力的传递,但对内部机件并无实质性损害,即便是一根直径0.2mm的晴仑纤维进入机芯,机芯虽会停摆,但内部零件不会因此造成形变,只要拆卸时处理得当,机芯仍然可以恢复如初…..
综上所述,仅从微观角度观察和分析而得,对于洗油的问题,我认为除了无尘车间,操作时都会有上述几种尘埃再次进入的可能,即便是现在密闭较好的各品牌潜水表,仍然不能阻止时刻在我们身边的几类尘埃………
特别鸣谢本公司平面设计师梁飞为本文制作插图
需知,绝对的密封是没有的,对于在空气中运动着的物件,它有着对周边尘埃的吸附力,如果你有机会打开一只从未开启过的“三防”表,你会发现有尘埃莫名其妙地进去了,在密封圈的周围,更会有一圈灰尘。 |
有声的时刻
1/4小时小自鸣制作随记
无数次的回忆中,萦绕着父亲店的十几台古老座钟“噹”、“噹”的报时声…….
儿时的我对钟表的记忆是“听”出来的……后来,父亲手上那只打簧怀表更是令我惊奇!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份记忆仍然牢牢地铭记在我心里,虽然,父亲去世多年,虽然,他没有给我留下那只噹噹作响的怀表…….然而,每当我路过一个钟表修理的小店,每当我听见那“噹”、“噹”作响的钟声,都会撩起我内心诚挚的回忆…….
儿时的我就是一个机械迷,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不管怎样,这份执着在我内心有增无减,DIY创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很早以前,我就喜欢钟表机械里发出的动人声响,哪怕它只是“嘀嗒”、 嘀嗒” 的声音,如能自鸣,那理当是手表中的极品了……
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自鸣钟并不算难以制作,但自鸣表,却是任何一个表迷梦寐以求的极品玩物,“好玩为上”,成了百年来钟表历史的主打,玩,怎么细分?通常以三个方面来权衡玩的价值,即视觉玩味:视觉玩味可以是“外观造型”、“珐锒彩绘”、“优雅的指针”“透背机芯”、“钻石镶嵌”等等,触觉玩味:它可以是“把头上链”、“闷盖弹开”、“拨针”、撞陀自动所带来的机械震荡感等等,而听觉玩味是最具灵性的的了,它是冷冰冰的机械走向富有灵性之物的重要里程…..
此刻的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了,它犹如意大利作家“科洛第”笔下中的“皮诺曹”那样具有灵性,那样的让人爱怜….
虽然说,不是每一个工匠都能象“泽皮德”那样制作出具有灵性的“皮诺曹”,故拥有听觉享受的表历来都是格外的珍贵!
自鸣钟的制作因为它的体积大,机件运行空间大,动力强劲,所以并不难以制造,然而,要将自鸣功能融入在一只直径26.5mm的手表机芯里,这是怎样的难于制作啊!是的,自鸣装置包含有两组动力发条,一组用于走时,另一只则是报时用,而报时系统是建立在三问的基础之上的,要想在如此体积上实现强劲的敲打,发出悦耳的声音,想想难度吧!
仅仅是三问表里的异型报分鸟、星轮、窝轮就会做得让人够呛……
ENICAR AR机芯曾经我们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
不用退火在拉档上钻个小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只1/4小时小自鸣表的制作历程非常艰辛,从设计创想到完成,让我感慨万千......记得在闭门制作这只表时,我妻子几乎不知道我是何时睡觉的,天天如此,连续两个月,每天工作时间达到八小时或更多,然而,当制作完毕安装调试机芯自动敲出了第一声响时,我几乎哭出声来,那是一种激动,那是我日日夜夜企盼的声音.....我妻子紧紧地抱着安慰我,口中喃喃地说道:“老公,你休息吧,你终于成功了....”一连几个晚上,我把表放在床头,我和妻子地静静等待那一刻钟的到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7.jpg
古人爱“宝剑”!今人爱“保健”,但我更爱“宝剑”!一把真金实属的利剑,似乎想割断牵引我飞奔的时间纽带......无奈时光如流水,一去永不回!好想让时光倒流100年,那虽不是盛世,那里却有我轮回的春天......
基础机芯:FHF(手动)
表径:34mm
功能1:三小时四段单针飞返
功能2:返回时自鸣双音(5、3)
功能3:指针跳跃式色标表示二时区
其它特色:个性化表耳、变型鹅颈微调、套筒钻眼、白描清代美女、镶嵌式金属刻度
此表已用去约300个小时做机芯特别功能,现在面盘和打磨还未完成,设计图已出来了,以GIF动画先传上来,具体外观细节还未完全敲定,成品详情请阅览专业钟表杂志(特别鸣谢我公司平面设计师梁飞先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时光倒流100年动画s全300k.gif
翻开一本本钟表书籍,一张张精美的钟表机芯图片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开启腕表的后盖,欣赏着精密运行的机芯时,最让我们难以忘怀和最让我们关注的是机芯的心脏部份———摆,然而摆夹板占据了整个摆系统元件的70﹪左右,我们真正看到飞速摆动的摆轮,只不过是一个运动的概念罢了。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则是摆甲板上的调速装置.....
随着精密机械和美学的高度搭配,我们不难看出线条在钟表机芯上所拥有的美学地位。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只高级机芯他所必备的两个美学要素:
1:夹板的线性,这个线性特征非常重要,无论是条盒夹板,或几个番车夹板,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做到完美的部局,我认为还应从美学中的线条入手。一般来说,人们对精密的东西要产生一个概念性的美,那一定离不开“精”、“密”、“曲”、这三个字。“精”是指零件的尺寸和打磨到位程度,而“密”则指零件与零件或夹板与甲板之间的距离,他们相互间需要一个机械正常运转但又让人惊奇的间隙密度,他不可以有过大的间隙,他需要人们看的不太透彻,他需要若隐若现......“曲”是指线条,一条条曲线在机芯夹板的轮廓上出现,而且是紧密协作的,随曲就曲,随弯即弯,钟表大师通过对夹板曲线的倒角打磨,从而出现了令人惊艳的机械美.....
2:附件美学:之所以我把他称为附件,是因为没有这些附件,表仍然会正常运行,只不过,运行得不是那样精准而已。可是,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只计时器。附件包括:防震元件、快慢调节元件、托钻、K金套筒、定位螺丝等等。当我们的视线停留在光秃秃的机芯夹板上时,哪怕在夹板上多一排英文字母对于我们也许都是一种美的奢望………然而,大师们应用美学和精密机械学的和谐统一,造就了精密+美感的附属元件,打破了机芯夹板在精密仪器中大面积空白的尴尬地位!这样,他既有复杂和简洁的和谐统一,又不会象镂空表那样看上去有着视觉上的繁复………
摆夹板上的附件可谓最多,最精密。历来钟表大师在摆上所做的文章可谓呕心沥血,不厌其烦。我们这里暂且不谈陀飞轮的制作工艺。摆——在整个机芯中起到何等的重要性和美感!!关于摆轮和游丝前些刊物有详尽的说明,这里,我想说说关于快慢微调器的一些林林种种,说到微调,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鹅颈微调”!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表微调器的原理,微调器的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而纯粹,他就是利用收缩游丝长短来调节摆盘的运动周期,从而达到加快或放慢的作用,微调器一般有很多种形式,但最根本的只有两种形式,1:直接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根快慢针顶端上有游丝卡头,通过直接左右拨动来让卡头对游丝的收短或放长。2:间接式,这种方式运用在高级一些的表上,他是通过一种形式转换方位或力量,再传递到快慢针上来调节游丝的长度。我们不难分析出,这种形式为何高级?
首先我们不忙于从机械原理着手,我们先从欧洲人对高级和高雅的概念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欧洲贵族们在有礼仪的高级场所中,无论是语言和行为,都会以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和崇拜。说具体些,就是从另一种委婉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最古老、最直接的行为。这不仅是古人,现代、今后也会被人们所推崇倍至……
当我们了解到制表大师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当时的内心世界后,再来看看机械的间接式是怎样的高级和精密?
转换位置和角度后,我们可以把快慢针置身于这个弹性介质中部,我们不直接针对快慢针下手,而是通过旋转旁边的螺丝或蜗轮来进行调节,这样的形式在转换过程中已经是将力量分放得更加细腻和精确,这对游丝的控制来说已是十分精确了,包括帝舵的TRIOVIS外桩螺丝微调在内的这类型精密装置微调器一般只是针对小范围的误差来进行调节,若大的误差调节,还需要调整内桩。
然而,在众多的间接式调节器中,我们最欣赏的,仍然是鹅颈微调。
鹅颈微调应该是瑞士发明﹐而且我认为当时不止一家在几年內都各有类似创新。这种发明是在SWISS BAR 形机芯后发明的﹐大約1880 年后,一般SWAN NECK 只是在螺丝部份有朝里和外的差別﹐不过鹅颈弹簧形狀也有些差异,不妨看看ILLINOIS 的 SANGAMO 就会看到与众不同的弹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1:早期PHILIPPE腕表上的鹅颈微调,鹅颈弧度十分圆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2:德国产Glashutte双鹅颈微调是近代钟表的看点
3:瑞士Chorard表上的鹅颈微调与众不同,他将止头螺丝与快慢针的接触点隐藏在T型钢扣下了
提及打磨, 可能很多表迷都会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对于机械迷来说 ,往往从一个机件的打磨就可以判断出此设备的精密程度了。人们对精密机械的打磨抱有两种鲜明的态度:一种是认为是为了精密机件动作的需要,二则认为是装饰性的…….
以前我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打磨在机械运行上的关键作用,而今天我们要体会的是日内瓦法则中提及的装饰性打磨。日内瓦法则提到:所有的钢质横切面必需要求有镜面打磨…..我们可以仔细看看,一只瑞士顶级简单款所涉及的钢质横截面有哪些?除螺丝以外,小三针中心轴、条盒芯、分针轮、止逆爪等,也就是要让这些露在外面的钢质件熠熠生辉!这就是顶级表的一丝不苟之处。
利用黄杨木作为打磨介质实在不错,黄杨木俗称千年矮,长不高而且质地细腻,软硬适中。比起羊毛轮好了很多,羊毛轮只能打磨有抛物线的零件,至于纯平的镜面,它不能完成。对于光洁度的级别,我这里不作多的介绍,只要有足够细的研磨膏,级别就会跟着提高。以前大一点的零件横截面都是通过研磨平板进行打磨,而细微的小件那样打磨就会让边锋轮廓严重丧失,所以,打磨螺丝的横截面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把螺丝夹住用细砂纸一个个砂出来。我见过很多古董表,因为锈蚀了后就被一些师傅用细砂纸砂得轮廓尽失,即不是圆头,又不是平头的截面让人感觉不伦不类。老玩表的人一看机芯,自然会在意钢质件的轮廓和光洁度。。。。。
也许我实验中所打磨的物件并不是绝对的纯平,但边缘的轮廓有刀口感,是我认为民间最满意的一种小钢件截面打磨方式。。。。。
实验中所应用的微型设备是自己创作的,它拥用两个超级精准的轴瓦和一只高精度旋转轴承,这就保证了那根3。5mm的旋转钢轴没有丝毫的径向跳动,它建立在8mm的钢架上,没有丝毫退让性,运用陶瓷片电压电位器可以无级变速。工作区域拥有横向和纵向的运动套件,利用一只忽米表,将内部稍作改造就实现了自动递进,可以这样说,夹具上去,需要磨多深,只需要看忽米表上的指针就可以了。。。。。
闲话少叙了,直接实验吧。换个头,截个方型钢质断面一试,过程大家看,再看打磨的螺丝横截面,呵呵,仅用七、八分功力,就能如此。话说回来,这也并不是有了机器就OK了,还需要时间,半手工操作一个这样的横截面约需要15分钟,而我们常在杂志上的图片上看到瑞士和德国的顶级打磨和倒角就是手里的一只高性能变速旋转磨头,但那只是带有流线和抛物面的打磨,而真正的纯平镜面,则是在一台小型的磨床上实现的。 见过机床的人都明白平面磨床的功能。也许瑞士横截面磨床不是象我这样平行工作的,或许他们的设备是纵向工作的,但相信原理是一样的……
1:关于研磨平板,研究所的实验室和市及计量研究院里就有。86年我在重庆市计量研究所地下室的工作间里看到真正精密的研磨板,绝对是99999的平面,研磨后的物件倒过来也不会自己掉下来。我们虽然没有那样的硬质平面板,但可以自己制作的,硅板也可以替代,至于研磨膏,我觉得美国和德国的差别不大。
2:兄提到这个简单的装置,实际上这个装置只是一个可伸缩的夹具,夹头口上有丝纹,这样会避免伤及螺纹。另外配合使用的仍然是打磨条或者是微电磨。我只是把这些原理综合化、精细化、半自动化、多功能化和美化了而已,还谈不上极端复杂,真正极端复杂的就是导轨+用变速电机带动横向运动+利用行程开关使其往复+在下平板使用电磁设施,工作时使其被电磁吸住,断电后自动脱离......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每天享受着早晨新鲜的空气、正午煦暖的阳光、傍晚美丽的晚霞……城市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的有吸引力。或爱、或玩、或静,都是我们———情意中人的乐土.....
信息社会发达的今天,也许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我们的癖好,习惯网络聊天和交易的表友也许有很多走出家门的选择,让玩表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篇一《茶馆易表》
相信很多表友在当地的古玩区域或茶房酒肆有着古玩或手表的交易,据我初步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古玩交易市场有330多个,其中还不包含露天地摊和茶馆,更好一些隐形的玩家,几乎不怎么把自己的表拿去市场卖,也不交换,只是偶尔在茶馆里坐一坐,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老革命,在喝茶间看中别人手上的金表,只管说钱,拿下,甚至不开盖看机芯!也有我们平时所说的“折腾人士”这类人不管什么表,只要自己喜欢,皆可收入囊中,但几天后就跌价卖掉,有的只买过来几小时就宣告自己不喜欢了,可能是看走眼了,无奈,掉价出了,一时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不过这些所谓的玩家实际也不怕被人取笑,他们中有很大部份人不上网,就传承着以“劳力士”为天下第一的玩表概念而玩下去,最能接受的当属“欧米加”因为它价格比劳力士亲热了很多,其次是“浪琴”、“莫凡陀”、“西马”等亲民派,这些表只要是K金品相好,样子好看,他们多半会拿下,所谓样子好看是怎样的呢?和论坛朋友来比较,也许有一些细节上的出入。首先,尺寸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32~35mm都是能接受的范畴,其次是表壳,从综合来看,他们普遍喜欢圆润的,轮廓很强劲的和鲍鱼款是不太受欢迎的。面盘,黑面的小三针是他们的最爱,机芯,他们普遍认为黄机芯好过白机芯,有自称“高手”的人竟然不认得面是不是翻过的,也有胡说一气的人,明明是真表,却说是高仿,明明是真劳力士,200元钱都不肯买下,只因有人说是假表,结果被一老头糊里糊涂地买走了,回家请人打开看,方知此表是真……后来卖表人发现卖亏了,逐找社会闲杂人员威胁拿回。茶馆里的万象就象老舍小说里的人物一般鲜活,他是社会的缩影,他能折射出人们千奇百怪的心态。高级表的交易也在进行中,他们似乎并不在意十大名表的真正素质,是不是经典款式等因素,他们只看这只表是不是真的,外观看上去有没有镶钻、豪不豪华,表带是不是全金的。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者在茶馆从别人手里以35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只后镶满钻的两针PT,机芯是9P2的,卖家说明了,所有的钻系后加,当甩卖了,成交后,立即就有介绍人想替老者牵线,把表卖掉,目的是为了赚钱,说也凑巧,正好有个老板想要买只这样的款,老板出手大方,当是真的,当下就答应出22万来买这只表,因为老板在商场里见过这类似的款,价格要40多万,这一来,反而把老者搞得不知所措,大家都劝他卖了,已经赚了就可以了,但说客越多,老者越不肯卖,老者最后表明,明天再说,老者将表带会家在灯光下,以他的眼光“鉴定”出这只表的钻全部都是原装的,并不是后镶,第二天,老者拒绝卖掉这只PT,这下把老板气着了,老板就立即在商场去买了只40多万的表。老者手里的表就这样被他一只以真品的方式留下来了,直到今年,他又拿出来卖,最终,以二万八千元的价格当金而卖……也许这是两个不知情的人相互之间的固执己见造成的“悲剧”,然而,现实生活中,玩表者的风险要比网络中大很多、很多……现实中买表卖表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当面看好,过后不认。现实生活中也有高手相互过招,但当着众人的面下,有问题的表,一定不说出来,只是一句江湖语言“你这块表我看不进去”因为或许他还能卖给其他人,如果遇两人单独交锋,所有的疑点都会解开,因为高手拿出来卖的表都是自己先搞懂了的,没有搞懂的表,他也不会拿出来盲目卖掉……茶馆里也有外来人士,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身上大包小包的金表、怀表、新表、旧表、高仿、石英表应有尽有,只管说钱,讨价还价自然十分激烈,有时价格差距就只有几百元钱了,但还是没有交易成功,大家都感到遗憾,而有的卖家和买家都是脾气古怪之人,双方其实都是想交易,但谁也不肯先开口,装着喝茶、下棋、打牌,其实内心都不安,最后怎么交易呢?如果谁先忍不住,就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先试探对方的口气,如果对方不肯让步或出价低了,那就再也不能交易了,所以,别看同在一起喝茶聊天,聊表,你甚至看不到对方包里的手表,在江湖上,他们称之为“不显水”……好好坏坏的表,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个立体的玩表群体里,有着他们丰富的喜怒哀乐……
篇二《也说捡漏》
消息传来令人吃惊,一只全新PP手雷被人9千元买走了,靠,这都行!的确,每年在全国各地的交易区都会出现几次这样令人兴奋的事。我们只管砌一壶茶,听听这情景。这比故事会上写的更精彩,说是真的,它又有点玄,说是假的,但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捡漏的专业户,我亲眼见过这些人,他不并不是专业淘宝人士,但他们拥有一帮人在为他们做事,具体做些啥能,归纳起来有三点:1:一些人专门从第一线的收货人手中买货,不管什么表,哪怕是坏的石英表也称斤收购,价格并不是非常低,他们称为“买口岸”,如果你能一直买他们的东西,那些一线收货的人都是不懂表的人,拿到宝贝也会称斤卖掉的,而十斤表里要是有一只表是真品,几个月的费用全部都可报销了,所以我才明白他们为何装糊涂,好与不好,真与假都在混杂中交易。2:专门有一帮人制造谣言,你即便拿一只真表去,他们会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这表哪里不对,哪里有问题等等,而你说好歹让他们出个什么价,他们全部都会拒绝买你的真表,最后有人见时机成熟,会“好心”地指路,你卖给某人好了,而这时你把表拿到某人那里,那人就会按假表给你出价,所以,特别是不太懂表的人,常常会将真正的名表当高仿几百元就卖掉了……3:专门有人打听消息,比如,某处有人赌博借了高利贷没法还,手上有只名表,就会有人去游说以很低的价格吃进,还有某老板跑了,他包养的二奶拿走了名表、某官员收的礼品中有他们不知真实价格的名表等等,他们会通过这些渠道,吃得很胖。一些常规捡漏,天天都在发生。今年上半年的事,一只公价20多万的18K白金镶钻的世家表,该表是一人在夜总会喝高了丢在路边,第二天被清洁工拾到的,一线的收货人在清洁工手上一80元买下,而一线收货人并不知道这表是机械的,只当高仿石英表卖,当时的情况很精彩,拿到交易市场谁都不肯买,要价从1000直接降到200,还是没人理会(那天我正好没在场,暗骂)最后,还是有个“好心人”以200元价格买走,这表后来闪亮登场,有人出价最高已达到4万了……最近有消息说,重庆贪官落马多,名表又窜了出来,而且价格是相当的低……民间收表的人竟把别人劳力士K金壳当铜壳收,价格仅15元,当下,我见过这只表壳,出价5000,那人称自己留着装表玩,暂不卖掉,或许,他们还在寻找更大的利润空间,最好是一元钱买来,十万卖掉,捡漏谁不想,但江湖上,能捡漏的人,不是我们想象的,凭你有专业知识、有眼光就可以的,而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刻意地制造捡漏的种种“机会”……
篇三《文化人玩表》
大凡有文化的玩表人,不会刻意去追求手表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他们更在乎表给他们带来的快感,茶馆里有好几位文化人,有教授、工程师、公务员、律师、医生、设计师、记者等等,我发现他们特别爱在现实中买表,拿到网络上展示,或许是另一种自我陶醉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理智”!是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喜欢的而不顾价格冲动地买表,他们是每月按收入计划在买表玩。他们也不会因为不喜欢此表,虽然有价格差能赚钱而买下,他们买表的前提是“自己喜欢”自己爱好的表,就是高一点,也能接受,但太高就会打住……
篇四《玩表心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玩表人:1:机械迷。这类人与从事的工作有关,一般是兵工厂及精加工行业等和机械制造有关的人士,这类人士一般买表不冲动,他们会选择相应的机芯和品牌,价格不会很高。2:商人:这类人最有攀比心态,不懂装懂者大有人在,而且买表不看其它,只认牌子和材料,如果一个面盘全是钻石,而且牌子是“劳力士”他们就非常满足,但他们并不能辨真伪,我知道的有好几位商人买的金劳皮壳都不对。相对来说,他们买表比较冲动……3:普通老百姓:这类人多数是“叶公好龙”,只看不买大有人在,不仅仅是囊中羞涩,重要的是他们对表的认识缺乏很多,比如一只18K金品相非常完整的全部原装的浪琴手表,机芯是280,字头是千万位的,面对如此品相,价格不过4000元,竟然不敢下手拿下,理由是面太新了,品相过于完美了,他们怕是假表或后做面盘,这让我大为吃惊,以为他们是找的托辞,但事实验证了,他们的确有这样的心态,换一只旧巴巴的表,卖给他们,他们就很乐于接受,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我想了一下,归纳起来有三,A:旧表有包浆,感觉不会做假,B:旧表价格比品好的低一些,其实也低不了多少,C:如果品相完美无缺,他们自己爱动手抛抛光啊,换换表蒙啊,洗洗油啊这样的工作就没得做了,自己感觉买来没有玩。所以,我发现过于完美的表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玩表人,把所有的事都做完了,那他们又做什么呢?4:女人:这里不得不提下女人玩表,有很少一部份女人在玩表,但她们多数不喜欢方型手表,而且对外观要求很严,极少数在乎是否机械,石英表也无关紧要,但关键要防水。曾经一个少妇买了一只AP的两针中性表,外观等都很满足,只是用了几天就进水了,最后,她老公带着表来退掉,说明情况,亏掉8000元也愿意退掉。5:赌场人士:这里提一下嗜好赌博的人,他们买表是看这表是不是金子。几个星期都犹豫不决的表,最后在几个小时内有买了,那是因为他在几个小时前赢了几万元钱,但他们称不上玩表,只是戴着突出自己有钱,我认识的一个人,在半月内就买了三只全金自动名表,分别是VC、PP、AP,三只表后来全在场子里消化了……
篇五:《钟表匠玩表》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懂表,而且会修表,组装表,理论上来讲,这类人士不仅会买,也会卖,我在前一篇文章《江湖玩表之升级篇》中写道,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从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手中买表,而不想从高手手上买表,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分析来看,这是因为对表不了解造成的,其实民间真正的高手要做到天衣无缝的,可以说没有几个,一只表,拿在手里,一看外观,二拨针,三上条,四听音,即便不开盖,也能知道这只表的机芯使用是不是过度疲劳,拉挡断了没有,发条是不是换过,摆尖是不是断过。而一般人不会测出这些细节,如果开盖开看,只要是动过的表,都会看出蛛丝马迹。所以,以一名修表匠的身份去卖二手表,在中国来讲是不妥的,而修表匠收表,也有片面性,照理来讲,钟表匠不卖表,买表总算可以了吧,但事实上,我见过很多钟表匠他们对手表的认识是片面性的,特别是对手表的外观认识,比如玫瑰金、黄金、白金和铂金上,他们对印记和价位上都有认识不足的一面,他们有的人竟认为只要是K金表,都会比钢款贵,这也是一些50年代留下的一些教条主义思想在做怪。钟表匠一般都固执己见,自己觉得自己买的表都是好上加好,别人的表就不值钱,这些5、60岁的老师傅夸大其词者不在少数,能够给自动表洗油换表蒙就自称高人,每每谈起当年一天修十几个国产表就洋洋得意,令我等只能洗耳恭听之……我走访了民间许多修表匠,感觉他们的确还停留在60~70年代,特别是对手表的认识方面,可以说论坛上很多老表迷都可以给他们上一课……
篇六:《关于钢款古董表》
现实和网络往往相差甚远,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只钢款手动库存老表,卖家要价1500,不刀,一只三类普通钢款卖这个价在现实中是比较困难的,严格来说,表是肯定能卖掉的,但能接受的人可能只有一个,而不具有普遍性,1500元,现实中可以买一只小牌品相一般的9K金小三针手卷了。而民间要想买上品钢款是难上加难,因为卖家明知道钢款卖不起价,为何还要卖钢款呢?另一个因素就是玩表人不希望买表时强行买下黄金,玩表人也在寻找好的,特别是机芯素质很高的钢款表,可是一但有这样的表出现,玩表人又以你这钢的卖到金表价了而拒买,所以,钢款和金款之间的矛盾就此产生了,这样一来,交易市场上好品相钢表就很少出现了,有钢表的人,也不会拿出来卖,比如一只罗马手卷414,品再好,卖给你1000,你会接手吗,就算600,你也会嫌高,再低,卖家又会卖掉吗?玩表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很多从欧洲过来的小牌K金表机芯其实就是一样的,但换成了金壳,价格会高卖很多,买家也无话可说,说白了,废金子也要值那样的价了……对于老款经典的钢表,买还是不买,还得看你是不是真正的玩表人,如果你要期待钢表保值或增值,那就多学习学习,看看究竟有哪些款式能够做到,而现代的金款也不能完全做到保值增值,我看,玩表,首先要从心理上喜欢它才能抛开这些因素……
很多大牌的正装表都用上了ETA2892-2这款机芯,但此款机芯我完全接触的至少有三个不同品牌的约八只,虽然说都算是大牌,但此表在每一款上都存在一个通病,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就是"用心不够",下面我把相关的重点说一下:
一,自动部份,含陀,中心轴承,变速齿轮组(优点:打磨较规范,不足之处:齿轮藕合精度不够,步进时有微小退让空间,对大钢轮的力量传动带来了松弛,这样会导致上链效率不高,浪费人手臂的动力)
二,动力传输部份(含条盒,大,二,三番车,擒纵轮,优点:打磨尚可,特别是轴瓣是很规范的.力量传输流畅,不足之处:轮盘太薄,极易磨损和变形,抖晃率会加重)
三,摆轮机构(含摆盘,小圆盘,游丝,擒纵叉,及快慢调节机构,优点:几乎无多少优点可圈可点.不足之处:这套机构是该机芯做得最为失败的地方,我把它作为重点分析,,擒纵叉松框是这款机芯的痛处,它的上下左右的间隙过大,对叉尾的磨损非常大,力量损耗也不小,幸好该款芯的发条动力尚多,足够其浪费!究其原因,是因为大牌购进该机芯后的二次打磨和装配造成的,2,摆盘,摆盘虽是三樑,但没有足够的同心度和打磨工艺,抖晃系数在5倍放大下清析可见,更别说放大15倍了,最值得指出的是摆尖上下间隙,很吃惊,厂方为何不把避震器的弹力和托钻之间的间隙处理好,直接造成了对摆尖接触点的压抑过大,走动时摆幅并不圆滑,显得急促,特别是在动力将要结束和日历跳转时更为明显,通常新机芯打开,摆轮上下根本没有空间,完全靠润滑油在运行,这是十分危险的.....调速机构也做得不尽人意,首先是微调螺钉,接手后厂家再次打磨后,并未重新开口,其工作口几乎无法受力,完全依懒内桩调节,精度难免不够!再说内桩,那内桩上的游丝卡间隙我敢说没有一只是完全合格的,这个可以拿ETA在6,70年代的机芯作比较,只叹今不如昔!一只合格的游丝卡间隙可以大点,但与游丝所形成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我看来,此芯虽用在价格一般在两万左右的表上,但更多的是卖出了品牌外观及材料!
当人们对时间的概念是流逝的岁月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时间有着一种最根本的参考!他们为钟表的精密机械艺术而痴迷……..
欧洲制表工业凝集了三百多年的精髓,有着深邃而悠久的历史,其钟表制造技术已炉火纯青,瑞士——更是机械钟表艺术的倡导者…….
当年我国自产的上海牌、北京牌、天津51,海鸥、红旗、东风等手表曾显赫一时…..然而,石英、电子浪潮的袭来,机械钟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夕阳产业,应声倒下的钟表品牌不计其数……
然而,精密机械的制造不但对人类有着极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设计、冶金、机械、加工、检测等尖端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父亲从上世纪50~80年代初期以从事钟表零件制造,钟表修理、钟表销售为职业……..虽然其父辈已去世近20年,但作为现在身为一广告公司艺术总监的我,却依然那样痴迷于钟表艺术….
进入《中国名表论坛》论坛已有一年多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论坛是老师、是很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并给我启迪和动力,让我时刻保持着对钟表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或许是一种怀旧,但更多的是我对精密机械和淳朴工艺的一种渴求,那是一种精密而完美的艺术组成…..
每当看见父辈在留下的老表,倾听着那“嘀嗒”,“嘀嗒”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从开始戴表的那一天起,我就只喜欢佩戴机械表,手上佩戴的机械表都是耐人寻味的古董机械表….一般来说,世面上普通玩家玩得较多流通也较广的表有万国、劳力士、欧米加、浪琴等品牌,然而,寻找却是一种快乐,当机械钟表文化的隐喻更加深刻时,我似乎一直在寻找着什么?
我喜欢动手,自己设计表盘、表壳造型、自己制作蓝钢制针、改动、打磨、修理是我乐意去做的事…….
…….童年的我总爱山野、亲近自然,去看看山上的鸟儿,或聆听田间蛙鸣,或去捉蝈蝈、金蛉子….
“家养鸣虫,小儿不惊”,老辈人如是说, “玩物伤志”、“玩物尚志”两种观点两种结论相互碰撞着….
鸣虫自古就是“玩意儿”,是闲暇舒适生活的标签,是享受惬意生活的表现….
现如今,身处越来越烦忙躁杂都市生活的人们,向往着回归大自然的那种恬静轻松氛围。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饲养宠物的行列,用以寄托或增添某种情感和乐趣。饲养鸣虫算不算是饲养宠物?我不敢乱下定义。早些年的我一直都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玩玩一些可爱的虫子,比如蛐蛐、蝈蝈等。据一些文献说,有些虫子的均匀叫声,能带给人一种身临大自然般的轻松感受,可以缓解工作上带来的精神压力,还有助于睡眠,延年益寿….
我从小喜就爱摆弄这些小虫子,一直到现在还留着玩虫的用具,保留着更多的则是对童年的怀念和追忆。金蛉子属蟋蟀科的小鸣虫。身体呈金黄色,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音色,故被称为“金蛉子”。金蛉子体长约7至9毫米,宽约3.5毫米,似一颗稍大的米粒般大小,象一只袖珍型的小蟋蟀。金蛉子的触须既细又长,摆动时快捷灵敏…..
夏末秋初,在一些灌木浓密处可以听到金蛉子优美的鸣叫声…..
金蛉子的鸣叫声不同于知了和蝈蝈,它更细,更清脆,当我用小手去捉住她时,没想到她竟用它有力的腿蹬了我几下,我完全感觉到这个小生命的存在和可爱,我把它装进自己事先编织好的小小草笼里,带回家,连睡觉都要挂在枕边,夜深了,金蛉子见没人戏弄它,便独自唱起了欢乐的歌曲,伴我入眠…….极少有金蛉子能过冬的,第二年春节期间,金蛉子便不再为我鸣唱,秋歌结束了,小小的我为此而懂得了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眷恋…..光阴荏苒,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早已不再玩蝈蝈、蛐蛐、金蛉子之类的小虫子了,我梦想有一天能有一只小宝盒,它装着能唱歌的小机器,那可算是我的一个小宠物呀…..MP3的出现让我顿时兴奋了一阵,虽然它不象大型的音响设备那样震耳欲聋,也属于那种低吟浅唱,但那并不是我想要听到的天籁之声,我需要它有精密的灵动性、直接面对我尽兴而真实的演绎…..
当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倾听着秋虫呢喃般的鸣奏,此刻间,一种禅意的人生感受油然而生….陪我渡过独处的人生时刻…..
…….当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着林林种种的业余生活之余,而我却在寻找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寻求一种特殊的创造………
2007年8月
玩虫,特别是鸣虫,这里有条消息,关于京城人玩蝈蝈的:
北京人冬天玩蝈蝈 一只张口开价一万三 |
“啯啯啯啯啯啯,啯啯啯啯啯!”寒风刺骨的冬天,能聆听到蝈蝈的吟唱,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昨天,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进玉蜓桥花鸟鱼虫市场。这里是蝈蝈的世界,一个个玻璃柜里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蝈蝈,翠绿绿的蝈蝈扇动背上的翅膀叫个不停,好似一支交响乐团,合奏着婉转动人的乐曲。 “蝈蝈5元一只,不叫保退保换。”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脸上都挂着按捺不住的笑容。我数了数,这里兜售蝈蝈的摊位39个。我问市场管理员:“据您了解,今冬北京卖了多少蝈蝈,有多少人养蝈蝈?” 管理员说:“我们做了个调查,粗略统计三个市场卖了25万只蝈蝈,有的人养两只。这样估计养蝈蝈的得有二十万人。” 据悉,北京人热衷养蝈蝈是这一两年的事。前些年玉蜓桥市场只有三四个摊位卖蝈蝈,价儿也高得邪乎。今天卖5元一只的,两年前卖百八十元,好一点的三五百元,甚至上千元。要说北京人冬天养蝈蝈的历史,得追溯到清朝,宫里专门有人给皇上养蝈蝈。那时,冬天蝈蝈是皇上的宠物,旁人根本挨不上号。 如今,这么多普通人冬天能养上蝈蝈,这得念科学技术的好儿。今冬在北京露面的25万只蝈蝈是从暖房里“分”的。听说北京周边的天津、宝坻有暖房百十多个,规模大的一冬能“分”一万多只。蝈蝈是怎样“分”出的呢?入秋后,这些养蝈蝈的专业户就到京郊密云、平谷、门头沟大山逮回蝈蝈。数天后蝈蝈交配,一对蝈蝈能产一百五十多个卵,卵要放进冰箱。冬天,再把卵放在暖房里,五十多天后,卵就孵出了蝈蝈。孵化过程是绝对的技术秘密,外人很难知晓。 冬天养蝈蝈大多数人图个愉悦,花钱也不多。但也有个别玩家,对蝈蝈和养蝈蝈的葫芦特讲究,不怕花钱。昨天,玉蜓桥市场就有个稀世珍宝,玩了几十年蝈蝈的人只听过没见过,这只蝈蝈大名“蝴蝶膀”,顾名思义,蝈蝈的翅膀长成蝴蝶状,真是稀奇。那人张口开价一万三千元!为让读者一睹宝物风采,在有关人士劝说下,那人才让拍了张照片。大家瞧瞧这只蝈蝈是不是个宝物。 |
每隔一段日子,我都会去翻些旧物出来,那能让我的记忆再次开启......
今天拉开抽屜,在底层发现了这盒老零件,虽说是一盒国产零件,但它有不平凡的来历,让我想起她,不觉黯然伤感.....
那是大约九年前的一个上午,春天的阳光好得要命,我一直喜欢逛古玩市场,记得当时我还在玩古钱币,邮票之类的东西,我在逛完了整个收藏品市场后,就随着地摊一步步准备从市场后门走出去了,然而,细心的我发现一个神情落没的少妇蹲在地上,地上铺了张报纸,但报上并没有吸引人的东西,加上她在最边缘的角落,身材清瘦的她自然没人注意她了,我一向比较逆向思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男同胞或老年人在摆地摊,很少有年青女子在很零乱的角落里摆摊卖旧物,于是,我刻意蹲下来看看她究竟卖些什么,很让我失望,一副耳塞(坏的),一个旧钱夹(破了),一只钢笔(永生牌),还有一盒纽扣,我正准备起身离开时,我发现一几个塑料袋挡着了一盒什么东西,少妇见我又蹲下来看她的东西,脸上似乎又露出了微笑,我这才注意到她,她长得不算漂亮,但也算有些女人味,但她完全不同于别的少妇那样丰腴,饱满,她好象是被狂风摧残过的小树,是那样的弱不经风.....我实在不敢想象她的生活,实在不敢想象她的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生活压力....她笑着对我说:“哦,还忘了,这里还有一盒零件。”我说:“什么?什么零件?”“一般人都不会要,所以我没打算能卖掉”她这样对我说道,然而,她哪里知道,我就是一个机械迷,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盒表零件,我大概看了一下,都是些国产统机零件,而且几乎都是山城牌的,这令我多少有些失望,然而,她带有哀求的眼光看着我说:“弟弟,这些零件我不懂,都是我老公留下来的。”“哦,你老公是修表的吗?”“是的”,没等我再次发问,她用很低沉的语气对我说:“可他死了”“什么?他死了呀”“是的,才死的,”我没有再问下去了...不远处,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拉着她的手要卖东西吃,我的天,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想她还等着卖了东西吃午饭吧,于是,我就对她说:“这盒零件我买了,多少钱?”“你要,就给15元吧”,我再次不信自己的耳朵了,“什么?多少钱呢?”她以为她是不是把价叫高了,吓着我了,就说:“你拿十元钱好了”“不,这怎么好呢?这,二十元,不用补了”她怀疑是听错了,“怎么呢?”“哎呀,没什么,我父亲以前也是修表的,我知道这些零件虽然没什么作用了,但那时侯要买还是挺不容易的,好了,就着样,我还得回家了”,于是,我便拿了那盒零件,匆匆离开了,当我走出十多米回头看她时,她似乎在目送着我。
回到家里,我顺手一丢,就把这盒零件放在了一边,自己做饭去了,下午,我才想起来看看究竟哪些零件还能用上,我一小盒一小盒地清理,有摆轮,中心轮等,有一小盒虫胶,我发现虫胶下面还有一个小纸包着什么,我打开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是一条金链子!看成色是14K的,可能是老表上面卸下来的,链子比较细,估计表是女怀表,我第一感觉是捡漏了,但接下来的感觉是很难受,我的良心受到了遣责,我不安起来,于是,我再次到她摆摊的地方去找她,她已经走了,地上仍然保留着那张报纸.....
一连几天,我内心有说不出的哽咽,我一定要找到她,把东西还给她,或再补足钱给她....
然而,当我再次遇见她时,却令我非常的难过和意外,
两周后的一个星期六,我在跳蚤市场玩猛然一下看见了她,我正准备上前去和她说话,但在人群中,我见她手里拿着一个BB机,问旁边的人要不要,她的小儿子仍旧在一边玩耍,所有的人对她都无动于衷,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好奇的我问了一下旁边的一个人,旁边人说:“这个人脑子有毛病,疯的,没得哪个买她的东西,你看嘛,一会儿自己就发病了”我着实吓了一跳,心里在想,她万一说里边还有三条链子,我岂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正想着,只听“卜通”一声,她的确倒下了,那时的我还真不知怎么办了,旁边人都没人管她,她的儿子似乎习惯了,自己玩自己的,并没哭闹,她太可怜了.....
正在这时,有过几次交易的朋友问我有什么东西没有?于是,我想起了那根K金链子,“怎么样?”“多少钱?”经过一翻讨价还价,最后以80元成交,我拿到这80元,把那小孩拉到一边,把80元钱塞在他手里,悄悄对他说:“一会儿等你妈妈醒了,把这钱交给她哟!一定哈”说完,我就离开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了,也许她过上了好日子,也许她死了,也许她还活着,我不敢再想下去了,时至今日,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但愿她过得好吧、、、、、、、
提起零件,很多都是统机零件,而且都是一次成型套件的多,真正对于瑞士品牌或特殊的零件,我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个朋友,他曾经做过表生意,但后来没做了,就做瓷器和杂件,我和他关系还算不错,他说,你需要零件的话,我抓一撮给你,我想那一定是统机的,结果他端出一个盒子,里边全是怀表零件,奇形怪状的都有,我甚至还在里边找到了三问表的报分轮,星轮等好东东,可惜那些零件由于没保护好,都是混装,相互磕碰,锈迹斑斑,缺齿,断尖是家常便饭,里边乱其八糟,游丝缠在一起,看着让人心痛。零件,按规定动作,全部要单个放,而且要专用的分包装,特别是特殊零件,一定要单件单装,还要注意防潮.
金瓶梅〉是明代文人纂写的言情小说。“用激起人们最卑劣的动机和情欲”的办法,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有杠杆的作用。小说中N次出现的色情描写被历来列为禁书,小说角色中的主角潘金莲被人们视为淫贱,近些年人们从男权主义角度的转变来重新认识潘金莲,她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宽容,她纯情而又闷骚,对于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她算是一个敢于尝试冲破禁锢的女性……也许是一种历史癖的驱使,让我的创作和设计总有一些历史题材的影子在里面。
一只腕表里要融入这个故事中关于“偷情”画面中的一个场景,需要作一系列改动,这个过程需要想象,需要去考虑,手工制作需要慢慢地去做一些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零件,简单中要透露出一丝不苟,也许这并不容易,制作环节只拍了一点照片,共同观看,由于春宫图有些儿童不宜,故图片缩小一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小设备好用,都是自己做的,不用太占地方,全部的设备加起来,摆一张桌子就够了。
在纸本上作微小的画或许并不困难,纸本上的画会显得非常细腻并有层次感,下面是我两年前做的一只面天摆春宫,之后又制作了两只。其中一只是自动芯逆跳结构。
用纯白色面盘我以前做过实验,和古典的风格的画面有所不附合,照片上的偏黄严重可能是因为在橙色灯光下没有校正好白平衡所致,其实实物只有略略一点黄,盘面的略黄在配制比例中包含了:奶白、中黄、蒙古黑、翠绿四种色素的混合,它们之间的必例很巧妙,或许我个人的审美比较偏重老沉的基调,如果是高调作品,一定是阳光灿烂的色彩,哈哈,前卫艺术上,我也有所尝试,我一直想把安塞尔.亚当斯的黑白照片绘制在表盘上,目前只做了一个实验,看看。
(原创DIY)郎格之剑!太爱朗格,它的面针特别优雅,百看不厌,我很想它落户“中国表”。于是自己动手了,三颗针的难度是依次的,时、分、秒。纤细修长的秒针制作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打磨它也是件要命的事。要让它好看,只好全神贯注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科普:
发蓝工艺,有些又称为蓝钢技术,不同的钢材和不同的温度决定了色泽的不同,它不仅是防锈、淬硬、更重要的是它的确“很美”,喜欢机械的朋友对打磨精致的蓝钢犹为青睐。
第二种材质是----------TAOCI,有很多CI不能用,试下最细的就OK |
两问改三问先得做三个关键零件:一是报分鸟、二是报分轮、三是报分击锤顶勾。次要零件加起来有十来个。这个报分鸟长度为9mm,属于小直径芯的零件制作。先开个头,把这个零件做得尽量精妙一点,由于是小组合件,铆合部分用到了精细的K金材料。常规讲,报分鸟尾部是14齿,背部是6齿,而我却多做了一齿,为7齿,这是因为背部齿的作用是控制报分鸟的工作行程,配合报分轮的分齿位置,把报分鸟尾部齿数准确地读出来,转换为声音。改动这一结构,对于报分鸟背部位置来说,这算是一个模糊数据,有至少0.4mm左右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这样,我就有两个齿空可以选择角度来精确控制改动后的分钟齿数。传统零件制作并不是易事,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切割、开齿、打磨、倒角,不易掌握的算是纯平攻略,它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需要精道的手艺。在齿轮上倒角抛光不是谁想做就能随便做到的,设备对于这活并无丝毫作用,瑞士传统工艺之所以高成本,是因为每一个零件,奢侈掉的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当然是成堆的钞票。 |
以前制作过掐丝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次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仍有不足,特别是中间和最边缘地方,第一层内有轻微皱折,并有内部浸润画面,虽经打磨,在内层仍显现得出来。色泽上比没有上水层的微绘作品好看很多,有些釉下彩的感觉,成品面盘制作完毕后,可经水泡洗、耐腐蚀、不变色、不氧化等优点。此次实验微绘宋元风格山水一幅,发图共享一下。 |
小三问一直都是非常难找的东东,不信大家找找机芯直径27~30mm的三问看看就明白难度了,三问手表之所以价格昂贵,就是因为小而难做,眼下我的几只整体直径都在35mm左右,而机芯只有28mm,最小的一只机芯直径只有27mm,其中有一只我做了手表,芯也是30mm,通常情况,问表的壳要比芯大出7mm,也就是直径40mm的问表,一般芯就在32左右,而外壳直径在38mm以下的,芯的直径就在30mm以下了,所以,要把问表改成手表,需要的空间要比普通表大一些,改得好的三问,整体直径仅扩大4mm而不影响音质,另一方面需要说明,一般小三问素质都是很高的,发几张图,大家同乐,呵呵,还有芝麻链,越小越稀有,当然,这算是极端主义,如果有直径特别大的,那也是很难找到的。 |
很郑重地告诉各位,瑞士表的工艺绝对不是让人想仿就仿,说做就做的,或许,真的就算是做出来了,但效果绝对有很大的差距,不只是设备问题,就自鸣表的机件材料问题就让人头痛,为什么瑞士上百年的问表仍然功能运行完好,声音如此动听?它的材料算是第一道门坎,接下来是工艺,所谓的工艺,我理解为工业加工中的艺术表现力,那就必须有美感,就瑞士高级机芯夹板上刻字鎏金这样的工艺国内似乎没有过关,再说打磨,几年前,我对我的打磨还是比较满意,但和瑞士高级打磨比较起来仍觉得差什么,但一时找不到什么线索,经过摸索,比较,终于,在高倍率的体视放大镜下立体观测、比较、实验才有所领悟.........还是那样一句话,整个瑞士工艺水准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得好的,瑞士工艺,代表着钟表艺术的历史沉淀,不是几天,也不是几年、几十年,它是几代工匠执着、认真、不计成本地追求机械艺术的结晶,如果中国人在钟表制造的道路上多一分宁静、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执着、少一分功利,踏踏实实地把钟表最基础的功能和工艺做到最好,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再一步一步地向复杂、超复杂看齐,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
其实我一直不怎么赞成太薄的机芯,就此我仅说说传动轮系,还不涉及夹板和发条,因为太薄的机芯就意味着轮轴的短小,而特别是作旋转运动的轮轴,理论上,当齿轮盘片的直径和轮轴长度的比例小于30%,其中心轮轴瓣的传动咬合磨损度要相应增加,事实上,在我拆解的超薄机芯看,轮轴及轮片的磨损都较正常厚度的机芯大了不少,并不是说超薄机芯的轮片和轴瓣做得脆弱,而是由于轮轴短,上下空间必需严格控制,需要相当稳定的同心度来作做保证,从而增大了两传动轮系相应的径向应力,它的轮轴一但磨损一点点,上下轮片就会相互摩擦,运作就会十分困难,正是这些因素,形成了对瑞士制表业的一种考验,同时,也算是一种技术的炫耀,但真的不实用。 |
中国玩表比较有成就的就是乔大羽先生,而他的父亲是知名的篆刻艺术家,乔老也是搞篆刻出生,我一直认为,钟表也是艺术的一种,我也是搞艺术出生的,相信坛子里玩表的朋友很多都是搞书法、摄影、绘画、雕刻等和艺术有关联的行业。讲一个很灵异的事吧,我的一位表友,也是我服务的一个钟表收藏家,他常去欧洲各国淘钟表,2011年他收到一只十八世纪初法国艺术家和他兄弟共同制作的一件钟表作品,该作品仅有机芯并没有完全完成,该机芯直径100mm,异常复杂,零件鳞次栉比,并有签署,功能如下,有3组芝麻链,除走时外,还有风箱模仿口哨三曲转换,还有大自鸣,可报四刻,还具有两问功能,神奇的是该机芯带有一分钟自鸣打铃一次,更神奇的是这个一分钟打鸣一次的结构和我的那只15分钟小自鸣竟然一模一样,而我在2007年制作那只小自鸣的时候跟本没有任何资料,完全是自己构思出来的,灵异的是,那枚机芯买来时并不是好的,需要修复,而此重任正好落在我的肩上,资料显示当年那位法国的艺术家49岁就去世了,而这枚作品并没有完全完成,我在修复时也发现有些孔是留下了空白的零件位置,经过漫长的修复,终于,我在冥冥中找到了感觉,完成了前法国艺术家的这枚未完成的机芯修复。之后,我一再感叹此事,只用一字形容:缘........ |
其实仅西敏寺怀表芯并不是很复杂的,以前留下一点照片,看下内部就知道虽是四锤四簧,但机芯复杂程度并不及三锤三簧的自鸣,更不及自鸣的腕表芯了。 |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atchlead.com/w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