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尼普顿神话动偶钟
法国尼普顿神话动偶钟19世纪,大量的世界各国的民间故事尤其神话素材在法国艺术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目前收藏市场专有的收藏大项“法国艺术钟”。精美的雕塑表现了法国人的对艺术的热爱;厚实的铜鎏金体现了法国社会追求豪华的时尚;古代建筑风格的应用回味了法国曾经的辉煌;神话历史人物故事增加了生活的情趣;宗教人物提高了人们的信仰;钟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走时精度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与英国芝麻链相比);几乎统一的机芯轻而易举地增加了产量。这些个性鲜明的产品很快风靡世界市场。在不胜枚举的法国艺术钟范围内,把同期的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应用于钟表的动偶钟一方面迎合了上层社会的好奇,给产品增添魅力,另一方面唤醒人们对高科技的重视。高科技以及表现高科技成果的钟表实物莫过于法国工业模型钟。选择法国艺术钟作为藏品,应该了解藏品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内涵,如果我们花数万元买个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将失去了收藏的乐趣,使一件非常艺术性的东西成为简单的饰件。 上手这只钟是因为这只钟有几个非常值得收藏的看点,也可以说从几个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可以学习发挥的空间。这是一件非常典型而且到位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是西洋收藏最受欢迎的风格之一,浪漫呀。无直线、无平面、s型或C 型为其基本特点,从以法国家具为代表的洛可可风格体现法国的唯美。洛可可风格的线条美,犹如古代美女,阿娜多姿,自然而非减肥人造。路易斯XV时期皇家的奢侈或多或少若隐若现。特征分明的人物神话,上面的那个三叉戟加上海的主题清楚的告诉我们这是有关海神的故事。尼普顿(Neptune)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波赛东。他是深海王国中的国王,以沉着、冷静著称。他深谙掌控海底世界的秘密。一旦有危险来袭,他便马上出现,以其沉着的皇室气度,使大海回复平静与祥和。天文学里面的海王星就是根据Neptune尼普顿为海神王而名。很多著名品牌也借以“向这罗马神话中的海神致敬”为题加工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作为藏品,寓意不错。 异于一般法国艺术钟并定位为罕见藏品是因为该钟的双动偶设计,船和海洋背景的运动,海底生物的点缀尽管不能身临其境,却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它能给我们带来联想和知识,这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这类集风格、故事、动偶一体的法国艺术钟早已超越计时的概念。 学习中········请教老陈兄,这架钟的顶端是HI 神:菠菜东吧? 久闻收藏法国钟就是追求款式、装饰,体现豪华、浪漫的风格,这次开眼了!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1-12-3 2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学习中········请教老陈兄,这架钟的顶端是HI 神:菠菜东吧?
希腊神话的波赛东,罗马神话就是NEPTURE xhandy 发表于 2011-12-4 0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久闻收藏法国钟就是追求款式、装饰,体现豪华、浪漫的风格,这次开眼了!
法国雕塑艺术钟的收藏诚如版主所说。另外“带有雕塑作者签名”的东西,市场更受欢迎,一些以风格为主,一些则以塑雕质量的高低判断价值,这张帖的意思是除钟表的概念之外,如何分析一件藏品。图片不知藏在哪里,找到的话,再补图 老陈 发表于 2011-12-4 1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国雕塑艺术钟的收藏诚如版主所说。另外“带有雕塑作者签名”的东西,市场更受欢迎,一些以风格为主,一 ...
法国的古钟非常华丽,工艺繁琐,风格明显。这架钟可以称为艺术品了。谢兄分享,欣赏了。再请教下老陈兄,我认为这种钟的外壳不是雕刻形成的,应该是范铸法,再者拼接 打磨修饰,然后鎏金,装机芯!工艺主要在前期的雕范和后期的修饰,还有鎏金。不知对否?:handshake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1-12-4 07: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国的古钟非常华丽,工艺繁琐,风格明显。这架钟可以称为艺术品了。谢兄分享,欣赏了。再请教下老陈兄, ...
是呀。都是开模浇铸。 英国钟:外表朴实,机芯华丽,结构复杂,存世量少。
法国钟:艺术造型,珐琅鎏金,机芯简朴,留世大量。
德国钟:外形模仿,机芯复刻,粗糙内外,价格低廉。 peterzhu 发表于 2011-12-4 0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英国钟:外表朴实,机芯华丽,结构复杂,存世量少。
法国钟:艺术造型,珐琅鎏金,机芯简朴,留世大量。
...
精辟!! 话要说回来。19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钟表走下坡路,而且非常严重,固守自封。钟的市场被法国人抢了,至20世纪初又被德国人抢了。表被瑞士人抢了。17-19世纪初德国也有非常惊人的产品,尤其在动偶音乐方面。英国的音乐钟主要是多铃,在音乐效果上比德国的管风琴动偶差远了,更比不上瑞士的滚动音乐,芝麻链为英国特色,因走时不准被淘汰也怨不得他人。只是早期的这些德国瑞士货不如英国人的普及。19世纪中后期基本是法国人的天下,同期的一些天价基本都是法国货创下的。英国人的动偶尤其极复杂得动偶是精品的精品,非一般财力可向往的, :):):) 本帖最后由 庆龙 于 2013-11-8 06:19 编辑
老陈 发表于 2011-12-5 02: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要说回来。19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钟表走下坡路,而且非常严重,固守自封。钟的市场被法国人抢了,至20世 ...
老陈先生博学多识,不知我们认识否?崇敬之下,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大家探讨一下。
英国的钟表业的确如陈先生所说的,在19世纪中叶之后开始大幅度走下坡路了,我认为其主要原因不完全是英国人的固守自封,而是为了活着的需要,逼着他们往 1 批量 2 价廉 两个方面发展,不可能再像钟表17世纪,18世纪那样生产的手工艺作坊钟都是为中产阶级以上阶层服务了。机械化的进程,科技的更新,导致了钟表业的低端路线的出现,包括法国钟也一样,举一个例子:比如早期的雕塑钟质量远大于19世纪末期的廉价的倒膜雕塑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一定是因为生计和大趋势所逼。你不服务低阶层,你就要破产关门,就没饭吃。大家都知道,瑞士之所以占据了19世纪初到今天的表类市场,就是因为当时先进准确而且廉价的游丝技术把芝麻链赶出了历史的舞台。
其实英国人也未尝没有努力过,19世纪中后期不是出现了与传统有一定区别的 8铃1簧或8铃5簧等半机械制作的钟吗?手工制作明显少了很多,(比如说机芯雕花)很多8铃1或5簧的机芯都是批量生产卖给钟表商打自己的品牌的,但是还是用料太奢侈,挣扎了几十年后依然结束,因为出现了更廉价的制作方式和时钟,诸如德国,美国制作的那些二十世纪初期的钟。
但我们今天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越是手工制作,越是笨重落后的手工技术,收藏价值反而越大,是因为它量少和今天不可能再有人那样去做了的原因。
至今为止,国外拍卖行的最受欢迎的,价值最高的200 - 300年之前的钟还是属于英国木钟。
一点个人看法 忽然看到这个帖,其实传统机械在进百年内都收到巨大的冲击吧,这样冲击还在继续,过去计时年是机械车床替代了传统手工,目前是电脑数控在冲击之前的机械车床类加工,精细度越来越高了。 陈老师高见,学习。 有什么故事背景的动偶最过瘾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