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期的石英扭摆钟
一种早期的石英扭摆钟
在30年前,石英钟表刚刚被普及时,还算是个新兴事物,当时人们对它的兴趣远比现在大。记得第一次上市卖LCD数字显示的手表时,手表名字叫“爱卡”,卖80元一只,还是香港生产的,购买的人居然排起了长龙,那踊跃购买场面是相当的热烈,就和最初卖“板砖”录放机时差不多。回忆起来,早期的石英钟表技术上不成熟,手表是做的比较厚,而且电路耗电很大,手表电池用的个头也大,男表的直径都在10毫米、厚度3.6毫米以上,LCD数字显示的手表则是故障率十分的高;而且从结构的设计上,属于纯模仿机械钟表路数,这类机电混合方式特原始,使用上也容易出问题。
最近我手下在修理的一架早期的石英扭摆钟(日本MASTER牌),顺便看了下它的结构原理,看出一些石英钟表在它雏形阶段的特点,也有点意思。
扭摆钟通常也被做“400天钟”,意思是上满一次发条,钟至少可以运行一年的时间,这个主要是在于钟表的摆是个“花摆”,摸样大约是有4个对称的球,形状类似于房屋顶的那种吊灯;这个“花摆”左右旋转的非常慢,差不多是一分钟才完成一次全震荡。
传统的“400天钟”都有厚实的金属夹板,机心不封闭,并且都有个大圆玻璃罩子给它罩起来,这个钟和积家空气钟有十分类似的地方,传说积家空气钟ATMOS是在“400天钟”的结构基础上改造,并于1928年隆重诞生的。
这类的钟表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也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在于它们摆的频率都极低。另外的共同点是那个“花摆”都用一根吊丝来悬挂的,命垂一线,那根吊丝太要命了,过度的旋转“花摆”和不锁住“花摆”就移动搬运,是造成钟表损坏的主要原因别说搬运了,哪怕稍微把钟倾斜都不可以,凡“400天钟”的底座上都带有水平调节螺丝,而积家空气钟尤为更甚,还带水准气泡,也就是它们都需要在绝对水平的条件下使用。
这个日本MASTER牌石英扭摆钟,不仅是单从外型上模仿了“400天钟”,甚至在扭摆的方式上也相同,它也带有一根吊丝,而且因为搬运方式不当,没有锁摆,结果把吊丝给搞断了。
从工作原理上看,这机心的秒轮轴延长出来,上面按装一个尼龙材质的拨桃,它有2个爪,运行式会触及到扁平状的吊丝,因此“花摆”将被每隔30秒拨动一下,以补充动能和维持摆的不衰减的震荡,这形式完全和机械式的“400天钟”一样(见照片)。所不同的是,那个“花摆”的工作并不参与走时精度,纯属一种装饰。
现在出品的石英类型带有“花摆”的钟,早就不用吊丝而是改用游丝了,毕竟吊丝太娇气、太容易损坏了;而且在“花摆”下面会装有一个小磁石,钟的底盘内藏有感应和驱动线圈,还有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实际上这套东西就是所谓的“电子悠千”,常见有一种造型叫“发财猫”的玩意,猫的手臂不停的摇摆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这样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就已经完全摆脱了“400天钟”的影子,造成两类完全不同的形式。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包括正点报时的音乐,早期石英钟都是机械式打点控制,大概就是用两个簧片相近摆放,它受机心里的分轮轮片操控,簧片其实就是2个电极,接同了就响闹,和机械小闹钟控闹方式很相像。其它类型的也有,我见过最“雷人”的设计,整点响闹触发形式居然是用上了“干簧管”,被一个由凸轮操控而定时垂直下落杠杆上的磁石吸引而接通电路,不管以现在眼光看如何,起码其构思还是蛮巧妙的。
典型的钟表打点音乐都是用西敏斯特的(Westminster chime),其中chime标识指的是整点响闹,早期有闹响功能的钟表都没有在夜间自动停止的功能,比较烦人;现在的闹响全都是由IC电路控制了,包括触发和夜间自动关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机械方式被电子智能的方式所代替,两者的演化和区别越来越大,这不单纯只体现在钟表上面。
那根断了的吊丝,被我手里最秘密的武器电流“点焊机”,成功的焊接好,化腐朽为神奇,这个钟被起死回生正常使用了。
转载自:中国钟表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