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通

标题: 徐总舵主精华集 [打印本页]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28
标题: 徐总舵主精华集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8-19 22:25 编辑

不分时间先后顺序……如有不便,请各位见谅鉴于估计长远参考价值的需要,时效性较强的题目(包括特定表款测评和特定表款系列等)均不在整理之列,如有意见,请及时在本帖发表,多谢!




《看表》
常有表友打电话给我,了解表况.
知道款式,或者牌子样子配置尺寸等等的,报个大致价格是可以的.
再要求口头描述表况,让我给分析分析原装度什么的.
就难度不小了.
当然,有些带型号的外观件,还可以说说.
多数时候,靠一张嘴,一副耳朵给几千里外的手表拿个结论太难.
于是,有表友发彩信来.
小小一张图要你看,这可太考人了.
除非特别明显的真品,或假仿表.

网上看表,约始于03年.
最初上论坛,讨论十分热烈,可凭图看表几乎没有.
最初看的表,也以老爷古董为主.
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要瞄出大致年代,原装度,状态,甚至有无可见故障等.
对经常接触手表的我来说,难度并不很大.
当然最初,很多表友觉得神奇.
04年底在EU-WATCH广州店同ER长聊,他说起此事,表示赞叹,我说在你的工作领域,我也只有赞美的份.
其实这本事搁现在,也算不了什么,很多行家朋友亦有足够眼力.
想来那时上网的行家极少了,给我先声夺人.
表越看越多,自己的水平也在提升.

与好多表友的相识相知,源于网上看表.
05年一位云南朋友传了张照片,说起猜中什么表送茶饼一枚.
我有幸中了这枚敲着红章章的茶饼,这只MOVADO古董表,我在2手市场恰好看过.
与看表有关的故事很多,记得很多,而记忆却多半模糊了.
某位CEO,当年也曾老师前老师后的,让我看只古欧啊什么的,多温暖啊,现在他在哪里呢?
网上结识的朋友,多数友善,亲切,也偶有另类,让人跌眼镜.

有人说:看表看实物.
此言不虚.
可是,即使接触很多实物,没有足够的总结能力,缺乏天赋,要做这一行也是有难度的.
同理,即使只有图片,看个端倪也不是太难事.
条件只有一个:把足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能有所总结.
这些年来,有能力通过照片看表的朋友越来越多,令人欣喜.
我的知识范围有限,把照片放在网上,你一言我一语,结论往往更准确更全面.

手表的照片,需要有一定清晰度,多角度,够尺寸.
米粒般的照片没办法,太费眼睛.
这样讲吧,
如果你需要判断手表的基本状况,照片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比较清晰未经改动美化的照片;
2.多角度,关键位置;
3.足够尺寸,压缩太小的不行;
4.有时还需要附属配件;
5.局部特写.

基本可以判断的要素包括:
1.真假品;
2.原装度;
3.大致年代;
4.有无翻新打磨;
5.翻新的程度及水平;
6.外观及机件的成色;
7.参考价格.
等.

以下几种情况,照片不能准确判断.
1.高级的后加钻石,而钻款确实存在的;
2.水平高的仿制表;
3.高水平的改动表;
4.照片没有拍中细节要点.
等.
这时候真的只有看实物了.
当然,看实物仍需要足够的经验.
我不是惟经验论者,但这一行,即使研究一百年书,没实战经验也是白搭.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29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0 编辑

碰运气
买表也是碰运气,
照网友们说法:
拼人品.

表友买的新游艇,
用了1星期,停摆了.
上链,调针,怎么摇也不动.
只好发来广州.
送去劳服了.
免费保养一下,继续工作.

技术上咱们叫做"卡S".
或许某个齿轮忽然卡了,
或许摆轮过摆.
等等.
有时是说不清的原因.
如同电脑,
说不清的故障原因.
重装一下又得劲了.

某少,
迪通那从20CM高度掉在木桌面上.
停掉了,完全不动.
只好送修.
又某少,
大金表从150CM重重摔在洗澡间地上.
金子凹进去一块,
表走得仍欢快,精度亦丝毫未见影响.
这真是拼人品了,
就是运气使然.

你买了2500和2500B,
不停真是运气,人品极其出众那种.
一般人再怎么努力也没辙.

咱买了5712,
动显停在某个位置不走了,其他都正常.
这咋回事?
50%的命中率不算运气坏,
心里也勉强能接受.

只不过,
我们买表,功课需要做足.
尤其高价表,
厂家目录,媒体杂志只会告诉你这家的东西怎么好怎么牛.
怎么不好的,他们不会说,
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功课做好了,对某些多发性故障并不介意.
那么请参考老帖:
"可以不在乎".

功课做好了,
仍碰到故障,那是偶发性的.
那是运气不那么好.
没关系,
咱不还有售后嘛?!

再好的东西,也需要保修.
如果厂家自信到拍着胸口保证0故障.
那么保修就没存在的意义.
可实际没人敢这样打包票.
2年,
在机械手表技术成熟的今天,已经够用.
要坏的东西,分分钟就坏掉.
不坏的,正常保养就好了.

新科技不断涌现的今天.
第一个尝鲜的人,
或许很甜蜜,
也或许惹一身麻烦.
这也是碰运气.

上了年纪我们,
还真没碰运气的勇气.
且等等,
技术成熟了,别人不断验证过了.
再轮到咱们罢.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30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1 编辑

再谈平和心态
不知几时起,我成了坏老师.
好多表友在同我交流时,都说我曾经说过,XXXX,XXXX.
尤其劳力士,大约这个牌子我说过比较多吧.
其实我说的,未必对,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或者说一点倾向.
比如:
流水号不能带4啊,
把头最好正上啊,
表圈颜色如何如何啊,
白色面字必须雪白,而不是透明的白啊.
等等等等.

请容我解释一下.
我个人并不太挑剔,仅仅玩点乐趣出来也有益于可持续发展.
在劳力士内圈刻流水号后,我个人不太喜欢尾数带4的,侧光下抬眼即见,总有些须不爽感.
可是要求整个流水串数不带4,可真有点难度,那可是6至7位数字啊!这容不得咱介意和苛求了.
一个圆周360度,正0度的难度有多大?
我们知道把头和龙管的螺纹是长管切出来的,配合后很随机,所以正上是运气,正下也没有关系.
天文台的裸机测试精度值是-4/+6秒每天,
咱也不能要求每个表都在24小时0-1秒误差.

一位表友买了DJ II.
停摆了,我帮送客服检测.
检测结果跟我初步推测的一样,过摆引起.
我可以理解买了新表,还是向以稳定牢靠著称的劳力士,买者极其不爽.
可我们也知道,品牌都有保修.
保修的意义何在?
也就是在保修期内,提供机芯的免费维护.
也就是某个厂家固然很厉害,但它也没胆量拍着胸脯说:
自己的表没一个出问题,万无一失.

过摆是一种不算少见的机械表故障现象.
尤其新表,摆幅很高,360的圆周,330的摆幅,离跨圆周不远了.
如果,注意我说的如果,
使用者骤然的手臂震动,在原本很高摆幅的前提下,可能导致过摆.
不是肯定,是可能.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理解的.
技术上可以理解,但感情上未必能.
所以会有些表友就觉得自己几万大元买了新表,不能那么快坏吧?
------那个叫屁屁的牌子,十几,几十大万起步呢.

有些朋友纠结于开盖.
认为表是不能开的,一开走了仙气.
于是走不准,即使在天文台内,也不能接受,更不让送客服开盖调,
那咋整呢?

以下是厂家允许的误差:
放大镜上下偏一点点,
防伪激光标不在6点位正中,
日历在0点-/+5分钟跳动,
日差-4/+6,
计时秒左右偏位0.05度,
表盘可能有肉眼不见粉尘颗粒,
夜光珠不在牙圈正位置,
后盖任意位置锁定,
把头任意位置锁定,
表耳两侧宽度可能不一,
刻度与指针有一定误差,
.......

说一个秘密:
你走进客服大厅,偶尔见着几位穿制服的人也坐在沙发上轮候.
这是代理商的人.
他们送进客服的表,
有些是自己售出,客人送来保养的,他们捎往客服.
有些呢,则是还未售出的.
没售出的新表进客服干什么?
有调精度的,
有展示品小损伤需要处理的,
甚至有摆着摆着受磁的,故障的,都要客服解决了,
再摆进店里卖.

敏感了吧?

不要以为大品牌一定是高质量.
PP还没精工5耐用呢,诉求不在一次层面上.
高标准是对的,它是相对普通标准的手表而言.
有些牌子的故障率低,耐用性好,
但谁也没本事完全没故障,完全耐用.
不是越贵的表越耐用,
也不是越耐用的表就越耐操.

工业产品,没有完美的.
在厂家的标准范围内,就是合格的,就是可以接受的.
调整心态,降低一点点标准,在你的眼里,世界才是完美的.

极少数的能达到艺术品层次的手表,更不能完美.
或许孱弱的美,才是完美.
切勿以高倍放大镜看世界,放大缺点,不爽的只有自己.


作者: 机械米    时间: 2012-6-15 12:33
支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36
机械米 发表于 2012-6-14 20:33
支持~

我经验不足,功底又差,如果有什么编辑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帮忙啊!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36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2 编辑

尺寸
手表的尺寸,
主要就是说直径.
它是佩戴效果的要素之一.
一般以官方标的为准.
以毫米(MM)为单位.
不含龙头.

然而,
官方标的尺寸有时也未必很准.
比如:
标40的16600,
就比同标40的14060和16610实际要小0.4MM.
别看这0点几,视觉上就是小.
新款的SUB,GMT仍是标40,
可它们明显比旧款显大,
因为他们尺寸标的是圈口直径,
而新款的中壳确实肥大了.

作为工业产品的手表,
存在公差可以理解.
但,
它不是原则性的.
不至于官标34,大壳36,小壳才32.
那么大的公差不叫公差,叫做次品了.
除非根本不是用一型号.

可是,
不少买2手表的朋友有这个感觉:
很多表到手,
发现比想象中小.
这是个别,甚至部分商家有意无意为之的结果.

这些天老碰到类似问题.
比如老款VC纵横四海,
只有两个尺寸,
35,和37.
有人买了36的,
我可以保证你买的是35的.
没人会拿37的当36的卖;
可是拿35当36的卖,却很自然和顺理成章.
大表时代,大一点点总是好的.

谁能告诉我,
PP5035是多大的?
有没有37?
你当37买了,会发现它特别小.

651手动小三针欧米茄碟飞只出过一个尺寸:
34MM.
有表友问我:
是不是有35.5的版本?
我一看链接就笑了.
为什么要多标个零头呢?

帝舵的老款潜水,
89190,79190,
第二位数字9有含义:
官标就是39.
同理,
75190,官标是35.
可是我看到不少朋友把前者标41,后者标36,甚至37的.

牌子,样子固然重要.
可也别小瞧尺寸.
它或许要紧,
或许不要紧.
可是,
那1毫米不仅是视觉上的差别,
更在于价格上,
------同样的款式,大中号会有显著的价格差.

你懂的.


作者: 机械米    时间: 2012-6-15 12:36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6-15 12:36
我经验不足,功底又差,如果有什么编辑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帮忙啊!

恩,把每篇小标放大加黑,就清爽一点了。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38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4 编辑

无聊闲聊

跟师傅聊天.
师傅提到一个不少圈内朋友的看法:
欧美人笨.
意思大约是思维笨,
------自然是指钟表方面的.
很多人一定不能认同.
假如欧洲人笨,
几百年来就不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的伟大钟表创意.
这一样,师傅是知道的,
他指的是另一面.

朋友的一枚顶级牌子表,
后背给抛光机打得浑圆.
原本漂亮的机芯夹板上也有几条细划痕.
在我想,能接触到这类高端牌子的师傅,
不至于如此毛手毛脚.
手表透明后背,金属外框极浅,本不需要抛光机狠推,
因为它基本不在磨损,磕碰范围.
很显然,
翻新思维不准确.
或者说,
不在乎的心态是祸首.
-------翻新者根本没有保持壳形的意识,
自然也不会仔细观察原始状态,
统统上抛光机打得闪亮.

破坏手表外观很容易,
重塑却很难.
极可惜的事情.

或有人认为这是坊间低手所为.
从我接触的不少例子看,
真不是的.
很多来自欧美的二手表,
保养及翻新水平不高.
这是观念使然.

珠海的G先生买了GP.
发现受磁后送HK售后处理.
取表时赫然看到表壳有明显撬痕,还不止一处.
这令他愤怒.
售后说,我们可以给你打磨.
我是接触过不少名牌售后的打磨的.
那个厉害,就是把表壳齐齐削掉一层的水平.
这些名牌售后,
接受的应是正规的欧洲厂家培训.
在他们的教材里,
没有保持壳形完整,保持原始棱角的条目.

机芯的划痕怎么回事?
即使专业点的维修师,
他们的工作,是让你的手表功能正常,走得准.
至于美观度.
不在维护范围.
于是我们常常见到,
螺丝花了,
夹板花了,
机芯上留有指膜,
甚至,
表盘,刻度,指针上留下明显毛刺.
这些年,
我开的手表盖子太多了.
也见识过无数硕大指纹留在夹板上,盖子里.
有售后刻字为证,
确系售后所为.

或许是手表爱好者过于钻牛角了.
一般使用者,就是消费者,
哪有如此挑剔?
又哪里看得出这些痕迹?

广州的A先生,
数年前买过只艾美.
发现表盘里有条纤维.
于是托人送去SH售后.
待手表回到手边,
纤维没了,
上圈却有显著撬痕,
并且撬口位置偏离原位,露出红色的防水圈.
试问你能接受否?!

网络真是好样的.
它改变了我们的观念,
让我们了解到,
维护手表,不仅要令它健康运行.
还要美观大方,不留痕迹.

我一直很在乎手表的外观,
甚至比机芯更在乎.
我不排斥打磨.
但不能接受折磨.

很多年前,
当我们的讨论古董表的原装度时,
有些远在欧洲的网友反映:
多数欧美玩家并不介意翻新,
包括表盘的翻新,翻写.
这又是观念的差异了.
真实与否我不能确定.
但表壳的翻新水平,真是领教过多次.

有时我在想,
是不是我们过于挑剔,过于执着,过于钻牛角尖了?!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1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3 编辑

水晶胶
最近我一直在戴塑料蒙子的手表.
基本是古董表了.
"水晶胶"的叫法也是以前听来的,
很形象.
大约是说它的通透感好,同时还是胶制.
就是我们常说的胶盖,塑料蒙子.
文艺青年们讲,叫亚克力.
要说透感,富贵感,它自然比不上现时主流的蓝宝石.
可它也有优点.

就是前人总结很多的:
1.手感及视觉感温润;
2.划伤容易打理,牙膏磨磨就好了;
3.一旦破裂,不至于损伤到指针,表盘.

当然,都是一说了.
实际,我感觉最主要在于它的复古感.
你看,沛那海这两年不是复用树脂胶镜了嘛?!

塑胶蒙子也有质量差别,
能谓之"水晶胶"的没几个牌子吧.
它的特点,一得杂质少色白够透,二还得有厚度,耐用没那么易损.

当很多古表的蒙子都裂过,换过的时候,你的它用牙膏磨磨还能光亮如新.
真不容易.

它也有薄弱环节,就是镜身的侧边,套在中壳上的,比较薄.
常见的破损多发生在此处.
如圈稍小,或压圈时不够平衡向下,很易挤压爆裂.

还有些牌子胶镜很有品牌特色,但不能叫做"水晶胶",我觉得.
因为薄,也易变色.

太薄的镜耐用度错很多.
压入中框时用力稍微不平衡,暗裂就出现了.
甚至自然使用,日久了也会如此.
蛛纹的裂是最难看的.

再有,塑料蒙子最怕什么?
最怕高温,最怕火.
有些人有把烟头熄在表蒙上的习惯.
据说是检阅镜面的高水准.
记得:
古董表可真不适合这样玩.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2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3 编辑

自动和运动

老生常谈的话题.
表友发了只绿水鬼来,说自动上链不足,常半夜停摆,发来我处检测.
表是近新的,各方面数据良好.
可以想到即使送RSC结果也是一样的.
尝试过上链摆放,运转正常.
现在就是自动效率的问题了.
这个需要实际佩戴.
根据经验,侧向及纵向摇动未见异响,削杆轴的灵动敏感声隐约可闻.
表于是发回表友处.
这其实是近半年来的第数单了.

问及表友佩戴情况,
大约有以下特征:
1.手因为夹包,罕有摆臂动作;
2.伏案上班,手部运动半径不超过30CM,还都是悠缓的动作.
如此,自动表不能有效上链便可以知道原因了.

早期的自动表,
因为哈吾德专利,其他牌子只好使用半回旋陀,即所谓撞陀.
国人叫做半自动的干活.
即使哈吾德,结构上也未十分成熟.

今天的自动结构,已经历了百花齐放到基本统一结构.
经历了削杆到滚珠的发展.
削杆,滚珠之争,双向,单向之争一直在延续.
不管怎么说,自动上链技术是进步了.
可是,再厉害的自动技术,都需要运动使之上链.

曾经看到的资料表明:
目前普遍的自动传动比是1:3.5------1:5.
高效的达到1:5,如ROLEX3135.
即正常佩戴1小时提供5小时动力(注意是正常佩戴).
高于5的如PP的大陀自动,315,324等.
*何谓正常佩戴?不太好量化,却可以意会.
ETA公机稍逊一点,一般在1:3点几,还要看选配厂家的配置级别.

女式自动机芯因为尺寸小,自动陀也小,在同等自动轴径的前提下,陀转动没有大机芯爽利.
所以上链效率普遍低下.
加之女士手部运动相对少.
机芯停摆情况较常见.
所以不建议选用配备女芯的男表,
女士则选用石英动力的小表比较靠谱.
或者手上链机器.

关乎上链效率的因素大致以下几点:
1.自动传动结构(这个已经很成熟);
2.自动轴大小,大陀小径效率高;
3.自动陀配重,重陀效率高.
讲到这里有些人会疑惑,既然知道那么一点动作就可以提高上链效率,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原因也很简单:
过重的陀和过细的轴都会导致自动轴部脆弱易折.

迷你自动,民间叫珍珠陀,指甲陀自动.
动力传动结构在侧面,力矩较远,效率也非中心陀可比.
所以很多厂家选用单向上链,并使用重金属陀,以提高效率.
很多人把朗格的偏心陀自动也划入珍珠陀,其实不然.
其动力仍在上下层间纵向传动,力矩不远,效率不低.

话题扯远了刹不住.
既然选择了方便实用的自动表,必须让自己的手部动起来.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4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6 编辑

可以不在乎

老友的PP5712小坏了.
表能走完40几小时,可动显只能走到12点位,再怎么上链那条小针都不动坦.
故障了吧,虽说对使用没太大影响,可是心里不爽是肯定的.
又,厦门朋友的5130偷停,他说这不是240的第一单.

我们现在知道CHOPARD.96珍珠陀的小啄木鸟系统极纤薄.
也是故障连连,使用一段时间后,坏掉是必然的.

AP的3120下线.
掌声雷动,好评如潮.
可是很快有用家反映:
自动掉了,自动陀磨玻璃底.
陀重,轴细,似乎是必然的.
售后开始免费更换自动轴.
这算做得到位的.

ROLEX3186.
所谓优化了3185上层,使独立拨时针时,成套针不会抖动.
确实不抖了,可是,
长期为劳力士誉为独门技术的日历瞬跳功能,却不能瞬跳了.
慢爬不说,还一爬2,3个小时.
你说这是故障不?
我粗粗估计,发病率高达半数以上.
如今已波及新机芯3187.

早些年买了PANERAI自家芯的朋友发现:
2000系及9000系,均出现偷停情况.
到某字头后故障解除,说明厂家改进了.
可是厂家并无象汽车般采用"召回"制.
因为手表不象汽车般,故障危及生命安全.

最著名的同轴偷停不赘述了,自05年发现以来,能幸免的人是极其少数.

凡此种种,能算故障吧?
当然算的.
可是故障影响人们的购买欲了?
当然没有.

有些故障是买者不知的,因为厂家没有告之顾客.
比如3186,比如2000/9000,和同轴.
有些却是我们知道的.

买PP的人,很多是玩家,对功能,机芯多少有些了解.
你告诉他,240不耐用哦,215掉链子哦,人就会不买PP了?
看样子不至于.
为什么呢?
大约买到这个层次的人,对实用功能已经不在乎.
恩,对PP这样的牌子,可以不在乎.
假如有一枚公价的5131摆在我们面前等你拿走,
谁又会在乎它用什么机芯呢?!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6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6 编辑

[原创]弹性价格

二手表的价格谈了多次.
近两年无非感叹,价格升得摸不着头脑.
欧美的经济不景气似乎对表价没任何负面冲击.
一如既往的升势.

原先我们想开个版区,专讲常见表的价格.
考虑到一些综合因素,作罢了.

今天讲的弹性价格,主要指古董表.
何谓弹性?
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价.
一块款式相同,成色相近的二手表,价格错了30%,或以上.
我们称之弹性价格.
低价买入的属正价,高价买入,也不离谱.

比如:
曲耳八卦面551钢星座,极好品.
有的人拿到6K多,有的人却过W了到手.
比如:
我拿PP3445的价格是7W样子,好品的.
拍卖很轻松过10.
7跟10都属于合理价格.
弹性十足了吧?!

大多数古董表虽也是量产,但年代久远,我们认为它也有唯一性.
到你手里的,与到张三手里的,总有些参差差异.
就这点差异,价格差距总可以理解.
就怕同一只表,转几手价格翻个倍.
很多人就不能接受了.
可我们也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弹性价格.

表友发链接给我看表.
总问我价格是不是高了?
价格或许真的高了,我不得不又附上一句话:
行价8K,可你拿着8K能不能求到这样的成色这样的表?

好多朋友玩古董劳力士.
它家的品相差异对价格影响之大,又何止30%.
有几个大牌子的古董表价格一直不高:
万国,积家,爱彼,等等.
这些牌子,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破烂的金壳89,比钢的欧米茄星座还便宜.

曾经卖掉不少低价位的古董表.
现在很后悔,难找回来.
即使给我弹性的高点,喜欢的我仍会买.
你看我买1803,比市价可真是高了20%,无悔.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7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7 编辑

[原创]再谈价格

表价涨了,一涨再涨,敏感点的表友都能感觉到.
商家可能更敏感,几个月来接到很多诉苦电话,价高货少,难搞.
新表涨价带动二手价升可以理解.
有些却是不能理解的.

举个例子.
PP5396R新表出过19W以下,二手最低也到过16下.
现在的,20W拿到都算好彩.
按百分比算,由08年至今,提升1/4有多.
新表价有没有涨1/4?
没有.

什么原因导致价格飚升?
有新表提价因素,
有汇率变动因素,
有折扣变动因素.
等等.
最重要的在于:
供不应求.

亚洲市场的迅速膨胀,导致热门的三大牌,PP,VC,ALANG缺货.
很多人在问,很多商家在问,表都哪去了?!
似乎一夜之间,
大牌子货源告急.

远在欧洲的朋友跟我讲,
那面并不缺货,但价格也不算好.
有汇率原因,
还有个重要因素:
很多亚洲客人拿货.

亚洲,尤其中国市场的火热,是表价上扬的重要环节.
我们一般讲行价,但以传统的行价拿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近的二手成交的表价,让我傻眼了.
很多表以近新表价成交.
你看,
ROLEX116660新表到手才5W6,7.
二手竟去到5W或以上.
这个款式稀缺吗?
不是.
这里面蕴涵的元素耐人寻味.
很多买表人,玩表人已在考虑折旧,
以低于新表几千的价格拿只状态不赖的二手,何乐不为?!
可是这离传统的二手折旧却错了老鼻子远.
再可是,既然这个价被人接受了,它是否将成为未来的市场指导价?

不得不警醒自己的思维.
被认可的二手价,就是合理价.
价再高,有人买的才是王道.
所谓行价,已偏离我们的折旧理论.
未来的价格运行可能正是如此.

我真的越来越不懂表的价格.
如果不想被倒下,只有勇敢的接受这一切.
可是把一只我认为绝对不值的表放在面前,我没有勇气拿下.
只有眼睁睁看着它继续涨价.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49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7 编辑

水是大敌,游水更大敌
戴表洗澡,游泳须谨慎.
轻则机芯镀层斑驳,重则毁掉面子.
防水好的表就一定要试试水,没必要的.
皮壳之美
记得N年前有人发起投票.
古董表你更在于哪些,或哪个因素?
具体帖名记不清了.
选项里有以下几个:

表盘;
表壳;
机芯.

记得多数人会选机芯.
我说,
面子第一.
现在仍是这看法.
不过,在劳力士比较特别.
因其防水甚好,历经三四十年的好面子大把.
于是,在劳力士,壳排第一.
其次才是面子.

有人问:
机芯不重要吗?
机芯是心脏,心脏残了,表还有什么用?
在我看却不然.
机芯只要不是太残,敲敲打打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再不行,可以更换.

PP,VC的古董机芯很难找,很难换.
IWC,ROLEX,OMEGA的机芯要找不难.
因为能解决,所以我不很在意机芯.

皮壳却难.
好的古董表壳,真是见一少一.
我能见到好的,一定拿下再说.
面子慢慢找,机芯慢慢搞,不难.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2:58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8 编辑

间距
大三针的表,每条针工作任务不同,联动而不同步.
所以,三条指针需要有一定的纵向距离才能保证各针正常运转.
任何两针的距离过大,与另一针的距离必然缩小,容易造成擦针而停止运转.
只要不是针轴问题,这类故障很容易解除.

我要说的是指针正常运转态下的指针间距.
老实说,不是挑剔的玩表人,或许根本不会发现指针间是否等距.
或者即使发现了间距不一,也不会在意------因为它并不影响功能.
绝大多数质量过得去的牌子手表,出厂时三针间距该是相同的,就是等距.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拆装的师傅如不注意,装针后距离就改变了.
比较常见的是分针与秒针距离太近.
若是我就不是太接受了,看着难受.
一定要将各针按到位,心里一快小石头才算落地.

或许玩表的你也从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希望你看得懂我在说什么.


舒适的表带
中介表时,不少表友让我顺手截表带,要求截带后扣在正中位置.
于是我不得不罗嗦几句.

手表原配的金属带设计牢固,贴心,比较合理的配合表头款式,及配重等因素.
头重带轻,或带重头轻都不会很舒服.
再有一点,以表带扣为中心,前后两段表带一般并非等长的,
仔细观察一下出厂配置,会发现,贴近身体的前手腕一般比后手腕略短1至2节.
这是考虑到手腕骨内侧较薄,外侧较厚,前短后长的表带搭配才比较舒适,表头也不会向外偏歪.

所以截表带时也必须考虑这个因素.
见到不少2手表,带身前后等长,实际戴起来不舒服,个中滋味,只有用者知道了.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0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8 编辑

感叹一下质量追大牌子的朋友多数有这样的心理:
我买它主要不是戴的,所以传说中的故障云云,与我何干?!
只不过真坏掉,要自掏腰包的,还不是一点点散弹能解决.



我们喜欢古董表
作为计时工具,古董表显然没有现代表来得方便,实用.
防水,精准度等普遍不及现代表,因为年代久远,故障几率也较现代表高.
可是,喜欢古董表的依旧餐风露宿,一如既往的追寻老爷表.
原因很多了:
古董表比之现代表好玩,耐玩.
找寻之路又披荆斩棘乐趣无穷.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0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9 编辑

为针扣喝彩!

其实我一直喜欢针扣,也鼓吹针扣.
喜欢扣针扣的方式,手腕贴在胸前,慢条斯理的穿洞,扣正,校好表头位置.
然后昂首挺胸出门上班.

多数人是喜欢折叠扣的,原因有二:
一,不会掉表;
二,价值高(二手).
这两点我这样看,
因为使用针扣经常掉表人,不适合戴好表;
如果是金子扣,干那些金重,折叠扣自然是贵的.

折叠扣可算现代产品,它的优点是方便省事.
缺点在于多数,折叠片位置藏于表带内侧,比较搿手.
有些牌子把折叠设计在前手腕(6点位置),就更别扭.

我的表,尤其古董表,一定找枚针扣配上.
很满足.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06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53 编辑

闲谈折扣

折扣,
但凡买卖都会涉及.
这个世界上不能打折的东西不多,牌子不多.
卡地亚是传说中的一个.
可是也有朋友拿到一定的扣.
朋友去Dubai,不小心买了只折扣黑迪.

买表,不懂的人比公价,
懂点的人比折扣.
大约5年前,我们知道了在JP,欧米茄卖到白菜价,3折4折.
做2手表生意的叫苦连天.
---你新表卖得比人2手表都平.


玩2手表的人喜欢对比2手价.
积家,宝珀,百年龄等公认2手价不行.
其实呢?
以公价对比自然不行.
参照折扣价的2手价则一点不逊.
比如公价7W的积家,6几的折扣,再算上港币汇率.
到手4W样子,2手能去到3W.
你说2手差么?!


几个大牌子近年表现恐怖.
如PP,国内靠20的公价,实际折扣后到手12,13W.
2手却也去到10-11.
厉害吧?
真实的原因在于一表难求.
供求关系决定了它家的2手价居高不下.


2手折旧最牛的牌子多数人未必留意到:
------TUDOR.
公价不高,折扣很少.
1W到手的新表,2手可以去到8K.
不止一位商人朋友跟我提到TUDOR,说它厉害.
大约这是亚洲的行情,去到欧美,有多少人认它?!
有一点倒是肯定的,全世界的TUDOR都没有太好的折扣.


个别牌子超公价卖,还很多人追风.
我们称它反扣.
这样的牌子不多,必须有团体追捧,有传统.
也有些牌子想学着反扣,搞限量.
可你一年的产量才那么点,限不限量没实际意思.
也有限量几万个的,纯粹忽悠亚非拉人民了.


折扣从一个侧面反映手表牌子的市场认可度.
折扣越硬的,市场认可度高,我们说它牛X.
大家都知道的是以下牌子:
P,PP,ROLEX,还有历峰的CARTIER.
欧米茄不说了,JP把它做烂,{要和谐}地区的扣仍然很S.
可我们既然知道了有JP那么个事,再往公价里买,就有点傻了.


主流牌子里大致以下的折扣较好:
历峰集团的,BREITLING,ZENITH,GP,等.
折扣受习惯影响,就是传统,部分牌子一向高价高折扣.
你进去表店,问普通销售能给到7折,再问问,
人说你有诚意买吧?
请来经理模样的,给你65.
你要是常客,表情还特真诚,人家或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09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54 编辑

精度
手边的几个表,
有走得很准的,也有走得很不准的.
走得最精确的,是两只古董表.

有几个劳力士,我曾送去服务中心调过.
最初一段时间情况很好.
可是一年半载过去,又会有些偏差.
我发现走时准,还是不准,不是说明我特别在意手表的精度.
完全因为职业原因---有时不得不刻意观察一下.

我不是个特别在意手表的运行精度的人.

现代的手表,你想让它走得特差都不太可能.
---机械手表机芯的传动设计及精度调节已经非常成熟.
每天10秒内的精度值对绝大多数机芯而言,可以轻松实现.
差别仅在精度的保持方面了.

即使高级的无卡度结构,也不能保证机器长时间运行的精度如一.
这是个老话题了.
今天所以再谈,
是以近年网路上接触太多对精度要求严格,甚至苛刻的表友.
动辄1秒,3秒.
稍多出几秒就不能接受.
并且因为这几秒的误差对原表主的人品表示质疑.

我能理解新手的感受.
不少朋友把多几秒的误差当成故障因素了.

我们始终需要记得,手表机芯只不过是一枚机器.
这枚机器的运行,与厂房里硬摆着不动的机器所享受的工作境遇大大的不同.

影响手表走时的因素太多.
比如温度变化,
以前常提的表机油的软硬度实则很其次.
主要在于金属游丝在高温环境里,弹性相对疲软,可能导致走慢;
低温则游丝硬,弹性足,走得猛一些.
高频硬游丝时代,游丝抗干扰能力比软游丝时代已大有提升.
但依然存在.

比如佩戴震动,
对使用游丝卡子调节的机芯影响更大些.
使用游丝卡子,游丝有一个固定端,一个中间卡子.
调节快慢时,移动卡子位置,运动游丝长度得以拉长或缩短.
运动游丝长时,摆动周期略长,速度放慢,
反之速度增快.
螺丝微调和鹅颈式都是卡子基础上的精密方式.

受生活磁场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等等.

正因手表乃随身之物,伴随你日晒雨淋上山下海.
分分钟会有各种各样的遭遇,偶发的事件或会在你不经意时影响到了机芯精密运行.

我不是要求表迷完全放下精度,也没有这个能力.
只是,对一枚铜块,铁皮,弹簧,螺丝所组成的机器保持良好心态是需要的,不可以求全责备.

事实上,钟表产生数百年,精确的运行也一直是各厂家努力的方向之一.
砝码,鹅颈,无卡度,精准度也在不断提升.
可我个人感觉机械机芯的精度是有极限的,稳定度也有极限.
不能神化某些品牌的准确度.

近年手表的出厂校准要求应该是提高了.
你看那些原本不标榜"走得好"的大牌们也很准了.
中低端牌子,如浪琴,天梭也很准.

我自己选表,精度是放在最末项,甚至忽略不计的.
只要别特别离谱,真有机械故障就好.
因为我们知道:
运行状态良好的机芯,精度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可能又去到另一个问题了,
调精度不是要开盖吗?
很多人不接受手表开盖,甚至二手表也不能开过.




作者: 104940902    时间: 2012-6-15 13:16
感谢分享老板的心路历程。
作者: donald_mak    时间: 2012-6-15 13:22
此精华集真的很精彩!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23
donald_mak 发表于 2012-6-14 21:22
此精华集真的很精彩!

多谢赞赏,请指教!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2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59 编辑

恐怖的盒子
手表盒子,
有做得极精美如艺术品的;
有做工平平,与定位价格不符的;
有级别不高,但用心细致的;
有马马乎乎将就其事的;
有用料考究,老辣弥坚,年逾几十仍风韵犹存的;
有偷工减料出厂就惨得掉渣的......

也有这样,
恐怖的.

[原创]...行家...
朋友玩表很久,折腾中也小有薄利,于是有志于成为行家.
他问我:如何能成为行家?
我说,做行家只需要懂两件事:
一,看表;
二,价格.
至于什么年代啊,故事啊,机芯啊,都不是成为行家的要素.
话虽如此,好多行家其实并不懂以上两项,或者说不十分懂.

这里说的行家,其实是商家.
我一向认为,二手商家比品牌店家,甚至比大多数国内杂志人更懂表.
而以上提及的两样,看表和识价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今时又不同往日,市面流动的牌子已不是早些年劳,爱,欧,伯,卡那么老几样.
经验有时也不足够,还需要读书,翻阅网络资料.

看表有经验性因素在里面,比如一只你未曾听过的牌子,或者听过没见过,可以从细节判定它的真假及原装度等.
即使看错一点,却不失大局,基本掌控.
真要整表弄错了,分分钟流血流泪.
多数行家对近现代表的把握能力不容怀疑.

可是另一个要素,估价.
对行家们来说,最难以把握,却不得不挠破头学习.
估价与见识面有关,绝大多数人接触的表牌型号有限,熟悉的价格有限,往往需要时才查一番.
况且,表价时时在变,绝没有一劳永逸的事.
正因此,我们把判定价叫做估价,而非定价.
基本上接触表的人,无论二手商,拍卖行,普通玩家藏家,都陷在里面,乐此不疲又伤透脑筋.
估得准,八九不离十,真太难了.


现在电话接触的行家,有中国北方的,TW的,HK的,反倒本地的不太多.我这里说的行家,确实以商家为主,称呼非来自我创造也.以他们接触手表的数量,及看表细致度,其他同行无可比性.这一点,媒体人连实物表都见过的,能挥洒出大段,令人折湖不已. 玩家精于玩道的有,却不多,精于研究的更不多.我现在接触,也就那么几位,其中广州的张生尤其厉害.媒体谋生的可以理解,我比较不能接受文字忽悠人,虽则多数商人也玩忽悠. 象我们这样的玩表人,实属变态型.




作者: donald_mak    时间: 2012-6-15 13:26
辛苦楼主的收集,看一次赞一次!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28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3:04 编辑

[原创]讲讲削杆自动

劳力式自动机芯素质素为人称道.
皮实精准稳定耐用,自动上链效率高,技术含量不低.
其中自动上链效率一项,自动结构及特殊材料固然功不可没.还与它长期使用削杆式自动轴有关.
---目前除计时机器,劳机芯全面使用削杆自动结构.
何谓"削杆式",是与滚珠式比较而言的.
有研究人员做了双向自动上链的动比效率比较.
3135动比1:5,即正常佩戴1小时,动力储备5小时.
而常用滚珠自动轴的动比多数在3.5-4的样子.

削杆自动形式有几十年历史,使用一度非常普遍.
可是由ETERNA发明的滚珠自动出现后,大多数厂家都往滚珠走了.
何解?
或因削杆自动轴存在先天缺点:
横向和轴向的冲击力会造成削杆轴向偏位,就是一边高一边低.
所以削杆轴不能做得太细,容易疲劳折弯甚至折断;
太粗的轴径也不成,摩擦增大,且自动陀外环相对缩小会降低上链效率.
于是,既要保证上链高效,又得长时间耐用的削杆轴径值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实验.
很多厂家干脆放弃掉,转而使用渐成潮流的滚珠轴.
滚珠的效率并不低,只要定期保养,加加油,使用不成问题.
劳力士却顽固的使用着削杆.

劳的机器夹板边缘每见擦/蹭痕迹,就是自动陀轴偏向蹭到造成的.
使用不久,甚至近年的表都不少见.
这是不是故障?
服务中心给我的答复:不严重不影响使用,没问题.
我曾要求客服更换一枚自动陀,答曰"师傅检查过,不需要更换.
看来厂家对此是有认识的.

我们使用手表,不可能处于完全温柔舒缓的动作状态下.
突发式的挥手,冲击性的动作几乎不可避免,
于是表壳内的自动轴在突然动作下发生偏位,偶尔性的擦到夹板边缘.
如果轴位顽固性偏向,则蹭痕演变为刮痕,越来越重.
多数情况并非如此,仅属于偶尔发生的,冲击动作结束,轴向偏位就即告消失,或离夹板仍有不小间距.
偶尔或间歇式的擦/蹭痕不是环形的,往往只蹭到一小段,造成夹板镀层脱色.

讲讲原理,是以我们不必视擦/蹭夹板为洪水猛兽,了解情节轻重却是有必要的.
我们验二手自动表,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指压自动陀,查验其松紧度,松动情况.

欧米茄5系自动,削杆自动轴偏细了,长期使用后的擦/蹭情形基本无可避免,也是其设计缺陷之一.
很多人说:欧要是复刻5系多好?!
一个自动系统的耐用性问题就够厂家头痛.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32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3:05 编辑

积家大家谈
厉害的机芯:
薄型手动机芯,历史上为多家名厂提供,如VC1003/AP2003(CAL828);
薄形自动机芯CAL920,PP改为28-255,VC1120,AP2120,后两者还有些延伸出来的型号,AP使用至今;
方形机芯,目前看大厂牌里,数一数二的方机器生产厂家,多数大牌不走一范;
经验丰富的长动力机芯,并为同集团其他几牌提供技术支持,并仍是长动力机器里最稳定的厂家之一;
复杂功能:万年历,追针计时,三问,芝麻链,陀飞轮,最后一项里包括高端的立体陀飞和低端的平民版;
特色机芯:闹表机芯,称雄天下;从7027开始的裸体机器,到自动7037,复杂款7047.

经典设计:
MASTER和REVERSO,前者演变出很多变形,包括近年出现的潜水闹.
从功能上看,积家涉猎面非常广,基本上手表能开发的功能,它家全部覆盖.
转贴部分积家表的历史:
1833年 李古特先生创立品牌于瑞士的侏罗山谷(Vallée de Joux).
1844年 发明世界上最精确的仪器,百万分之一米测量仪.
1847年 发明杠杆式上弦表冠,不需上弦钥匙即可为钟表上弦,并调校时间的第一个可靠上弦系统.
1907年 推出世界上最薄的机械机芯.
1928年 发明Atmos空气钟.
1929年 推出世界上最小的机械机芯.
1931年 推出传奇的可翻转腕表Reverso,为业界中的传奇经典.
1950年 推出为职场人士所设计的Memovox闹响腕表.
1958年 Geophysic码表问世.
1992年 积家制定出最严格的腕表测试标准Master 1000 Hours control一千小时测试,确保Master Control系列腕表的精确可靠.
2004年 推出世界"首创"配备球形陀飞轮机芯腕表Gyrotourbillon I,该机芯的复杂程度为钟表制作树立新的典范.
作为精品名表的代言人,积家钟表共有40个专职分工和20项尖端科技,兼顾每一个生产细节,研制出卓越出众的腕表.
从世界上最小巧的款式到多功能复杂腕表,还有超薄手表及Atmos恒动空气钟,积家钟表献给您最精致细腻的腕表系列.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3:4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3:08 编辑

[原创]香港的表展

朋友电话来,邀我一道去香港看表展.
翻出通行证,发现证件09年3月已过期.
这才记起,原来自己有一年多没去过香港了.

香港的表展,对我的吸引力已然淡去,有一点时日了.
记得是05年,同王少,阿苏等友看展.
在假日酒店地下的昏黄大堂里,密集凌乱的摆着很多摊位.
摊主们,多半港人,也有亚裔外国人,有金发碧眼的西方人.
印象比较深的,有位戴眼镜的矮胖老头,摊位上很多古董,讲起表也头头是道,虽然我听不懂.
小蔡---那时很年轻是小蔡,在人群里如鱼般穿梭,跟张三李四打着招呼,看得出,蔡哥跟本地的商家较捻熟.
周围转一圈下来,有个把小时吧,有兴趣的表驻足久一些,给我感觉新奇,却并不很舒心.

临走,经过门口一档,被一位高大的师傅拦住,问我是不是广州来的,是不是姓徐?
我说是,请问有啥指教?
他冲口而出"徐步天".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矫大羽先生.
我的眼神不算好,加之门道位置光线昏暗,我并没认出矫老.
为此,我觉得脸红.
在这个缩景的生意场地里,大师跟市井表贩并无二致.
他的摊子上有几只高质素怀表,两只PP3445,还有些其他杂牌.
在香港秋天的下午,基本每一间二手店的装备都不会逊于展场里各档的级别,包括矫先生的.
矫先生健谈是圈子里闻名的,王少同苏在楼道里等我,不断叫我数次,才脱身而出.
讲"脱身"对先生不礼貌,不过彼时我急于如厕,健聊一小时确实有点丁不住了.

香港的二手表展,主要在弥敦道假日酒店地下,
有时选会展中心,规模貌似很大,可看的东西却不多.
我曾经与一位德国中年人为一只古董劳较真,结果我赢了,他很羞涩的告诉我,赢了也不能白拿表.
05至于06年,我去港的频率很高,一月一次或者一月两次.
也曾经约过外地外国表友在港碰头.
基本上,对表展的记忆仅此一些.

倒是看展后的溜达印象深刻,这一行要感谢小蔡,他带我沿着弥敦道一路飘去,二手店几乎看个遍.
最后一站鸭僚街---我曾经拣过不少东西的好地方.
每次的行程大致如此:
去表展场地-在夕阳下溜达-鸭僚街看表-喝一杯珍珠奶茶.
蔡请喝奶茶是例排的,听说这小子架子很大,很少见过去HK的表友.
我算幸运,每次去都能把他从睡梦惺忪叫醒,然后请我喝奶茶.
自07年始,鸭僚也没什么可去,原先可能捡的一些货色,早被每天站在那里的企街佬收光光.
照蔡的说法,你一月一次,企街佬每天在此,怎么会有人家快手?!

是了,有一年多没去看过表展了,不过表展的消息从未怠慢过.
有时想怠也无可能---有几位行家朋友几乎每次去到现场都会电话我,问些表况,行情,等等.
你看,我现在对表展的了解也就这点了.
我知道,近年市道不好,价格S贵,正因为不好,所以本地外地的行家玩命的往表展跑.
不过,现时表展的频率也确实太高了,一两月一次,如果仍是那些人那些表,展览意义究竟在哪?
去得早的朋友,在展览开始前两天,台底已经交易掉一些好东西.
多数本地行家逢展必到,然后回来后感叹价格高耸,几乎无表可拿.
可是,你如果不去,岂不是极其有可能错过大好机会?!
所以,去还是一如既往的去,表展虽多,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在升价的因素里,有汇率,渠道,等,当然的,其实也与我们有关.
北方的几位行家,拿货的手笔大得惊人,如此一来,价格自然只会往上走.

26-28日二手表展,此刻,想必展场里人头涌涌.
表展,我已经不看很久,或者今年有时间,我会去鸭僚街缅怀一下消逝的光景.
再或者,如果包包里能够空荡荡,会帮朋友捎几桶奶粉回来.





作者: iwc3706    时间: 2012-6-15 14:04
楼主辛苦!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5 14:06
iwc3706 发表于 2012-6-14 22:04
楼主辛苦!

如有纰漏,敬请帮忙
作者: 如影随形    时间: 2012-6-15 14:46
“表经”。·······
作者: HJ    时间: 2012-6-15 16:16
如影随形 发表于 2012-6-15 14:46
“表经”。·······


作者: baiser_de_paris    时间: 2012-6-15 16:55
温故知新!

谢过 Ohseal 前辈, Nomorewatch 前辈...

作者: lhb_988    时间: 2012-6-15 17:07
楼主辛苦!期待更多的老徐大作!
作者: 酒精中毒    时间: 2012-6-15 18:16
文献
作者: 000-    时间: 2012-6-15 19:21

作者: 国产机器    时间: 2012-6-15 19:24
记号一个,回头慢慢消化。
作者: 啊表    时间: 2012-6-15 19:37
精华所在.兄弟辛苦了.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2-6-15 21:02
谢谢小闹!

作者: schen    时间: 2012-6-15 23:07
再次拜读徐版好文,每次都有收益。

徐版好帖数不胜数,N兄继续努力。
作者: cake    时间: 2012-6-16 00:08
总舵见多识广,课上课下都诲人不倦。
每次读总舵的帖子,耳边再配上他“唏嘘”的标普,央广主持人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啊。

(欧洲杯赛事今天倾盆大雨,刚才一声霹雷,比赛暂停了
作者: 巢晒皮    时间: 2012-6-16 00:50
http://www.watchstore.com.cn/dis ... p;page=1&star=1

帝舵的老款潜水,
89190,79190,
第二位数字9有含义:
官标就是39.
同理,
75190,官标是35.
可是我看到不少朋友把前者标41,后者标36,甚至37的.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3:03
巢晒皮 发表于 2012-6-15 08:50
http://www.watchstore.com.cn/dispbbs.asp?boardid=16&id=7658389&page=1&star=1

帝舵的老款潜水,

多谢兄弟帮拖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3:07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0 编辑

继续

我觉得自不自家还是以早前的定义比较靠谱:基板.

但凡自己开版设计的都算做自家芯,用别家基版改动主体传动版路的,算做半自家.

只打磨,修饰,提升素质和美观度的,完全排除在自产外.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12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39 编辑

继续
GS堪称亚洲钟表的骄傲,历史上意义不凡.
可是把它放在世界范围的钟表圈看,它只是一个大牌子的著名系列.
它不象传说中那么神奇,工艺更没有传说中高.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1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39 编辑

狗尾续貂:
从小件玩起,一步一步来乐趣才多,一步到位的想法不成熟.
越是大件,接触的东西越少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22
接着:

有能力炒得起的,都是本事,不服不行.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24
还有:


表的实用性削弱是趋势. 我喜欢单一功能的表,够纯粹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33
补充:


分量跟尺寸厚也有关系,表身没什么曲线,转折,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4:39
重量级补充:


个人觉得机械表的精髓在运动.
如何运动反映出厂家不尽相同的追求.
如果单纯实用,把复杂的运动简单化,达到运行目的就好了.
如英扎吉,队友把球送到门前,人往门里踢就得了,目的实现.
当然,往门里踢也不轻松,需要精度,需要不断磨练.
机械表出动技术成熟已久,
条盒机构经1,2,3轮传动至摆轮,有精密的微调能达至精密运行.
传动不佳,微调简陋,人把球送到门前,你不是打飞机就是往门柱上踢,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然,喜欢足球的人,更钟情梅西的晃过4,5名后卫挑球进门.
把简单的运行复杂化也是门艺术.
可能我打的比方不很恰当,大致意思都能理解吧.
手上链3针指示,本身最简单最传统的传动机构,也有厂家让传动曲折转弯,最后到摆轮.
名为提高精度,加了传动限制机构,加限制轮,加灯笼游丝,加陀飞轮.
虽则我们也知道,从功能上它们的运行未必比得上高素质的最简单传动,
甚至比不上ETA7001,2801,可多少机械表爱好者会追求7001呢?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09:55
品牌的折扣极大程度反映这个牌子的市场认可度.
一般,折扣越硬认可度越高.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16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17 编辑

[ROLEX]116520,回到原点



这个标题够时髦了.
倒不是说自己玩过迪通那,几经折腾复又捡回.
一直没有买钢迪,主因是我以为一只钢表的价格去到这一步不够合理.
可是当菜价油价,猪肉价纷纷飙升,表价短期内亦不可能回落的时候,我没收了朋友的一只.


回到原点.
自动的全计时机器,目前主要是以下几个:
Z410,
FP1185,
V7750,
L1350,
R4130,
B01.
使用柱轮结构的也可以数出来.


附加DD计时组件的不计,它的计时件加在上层也觉得没意思.
百年龄的新机芯暂时没亲手玩过,
在以上接触过的计时芯而言,操控性最标志的是4130.
手感不轻,也不紧,恰倒好处;
回零准确,有力,不拖泥带水;
长动力,自动效果高;
盘面无日历,平衡感良好.
并且,它并不是常用计时芯的那么厚实.
116520的整体厚度才13MM,在运动表而言,决不算厚重.
由于其表带与表头配重合理,迪通那可算是佩戴最为舒适的劳力士正运动表.
壳身线条又极其优美,不尖锐,服帖于手背.
其舒服度可与探1媲美,而后者作为运动表又偏小一点.
要说其缺点,就是后盖平面稍大了,热天汗大有些捂.


回到原点?
我一直开着自己的迪通那计时,与秒针同步运行.
一来受朋友影响,尖嘴且细长的计时秒走起来极具动感;
二来,我也想了解长期打开计时功能对动力有无影响.
看来真的有影响了,
倒不是动力问题.
今天是第9天,就是我长开计时的第9天.
下午不经意的发现:
计时秒运行到3-5点,及7-9点位置,开始出现石英表般的抖动步进.
初时我且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又仔细研究了几次.
看来是真的.

我不懂得个中原因,也解释不了.
于是关闭计时归零,至晚上10点.
心存侥幸的以为,可能是偶发现象.
刚才又按动2点位计时钮,启动了.
计时功能运转约半小时后,
又开始抖了!
不禁晕掉.
只好又停下来,按归零.
开始发呆了.

今天的经历告诉我:
要健康,回到原点.
让尖尖的三角形,回到原点.
我不知朋友们的4130又是怎样,

有一点可以肯定:
大多数表友不会长期开着计时;
即使开着,或不会注意到秒针许有变化.
晚上吃饭,朋友说,
早在GAOKAO语文开考前一小时,围脖上已有个测试题目:
回到原点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19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28 编辑

一只手表的故事.



N年前的某天.
牛氓苏拿来一只白金PP.
5032.
在马交找的.
黑色罗马字面,叶子针.
罗马字刻度里填充夜光材料.
CAL240.
透底.
K金印记打在9点位壳侧面.
这个表的配置很奇怪.
一是面;
二是透底.
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可惜拍得很不好.
经验来看,它没什么问题.
遍查不到它的资料.
牛苏随后电询了SH的PP店,查无此表.
又问了钟SIR等专家,也无头绪.


这个表伴随我,牛苏,表痴参加了3年前的福州表友聚会.
苏跟我说,他打算送去拍卖.
一位朋友说拍卖程序很麻烦.
正好有商家要.
溢了些价就出掉了.
时间过去那么久也不怕讲哈,
是从6溢到了10.
商家朋友送HK出到店家,也溢了些价.
也不怕讲哈.
从10溢到靠20.


N月后,这表出现在某大拍卖上.
成交了,价格是40几!
啊哦.
它究竟什么路数?
全球仅有一只!
原来!


原来它的夜光从刻度里泛出的好厉害.
真不咋样!
哈哈...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25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27 编辑

[ROLEX]闲聊几只停产表的价格



最近1只停产款价格出现异动---16610,及延伸款16610LV.
在售新表的价格从半年前的3W4,5攀升到过4W,还一货难求.
二手价由2W8升至3W以上.
有些早一月拿到表的朋友暗喜,真是捡到宝.


表价的攀升固然与公价上调,汇率变动有关,当然更重要的因素是炒做.
可是,谁在炒呢?
有表商,也有我们自己.
既然是炒做,总要有些概念才好.

3年前,16710停产,GMT的价格全线飘红,由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到最新的116710.
我去HK表展,近9成的展商骄傲的戴着各个年代的GMT.
不才眼光恰好比较独特,在16710停产的两个月间,倒腾了若干只去HK二手店,谋了点点小利.
此举系利用了信息时间差,等国内价格涨起来已是数月后的事.
那是07年,最近一次金融风暴尚未发生.
待到08风暴,很多表价被打回原形.
GMT属停产升级性质,本没有太多素材.
不过新款没有彩色圈,所以红蓝,红黑的稍高价格倒可以理解.


2年前,16600停了,换了大只佬116660.
这一次,SEA-DWELLER真的停产,新的款式却不属旧款升级性质.
DEEP SEA不是每个人都适合,1220M的SD将永久性的停掉.
于是它也涨了,速度很惊人.
07年下半年,一位商人朋友曾给我两只新的,价格是2W8,2年后升至3W9.
到今年二手好品也是3W多之数.
我对这个款式升价的解读是两个字:正常.
因为它永久不再了.


这两月,16610的价格涨到与16600持平,这就不正常了.
须知,这个款式我们叫做街表------通街都是.
你去HK随便走走,会发现大堂经理戴它,洗头的小妹也戴它.
它的模样固然经典,但存世数量太大了.
并且由停产到新款116610(LV),属升级性质,所以它的价格猛涨,真是好有小窥头.
SUBMARINER-DATE由1680始,至16610,不过3代(不含168000).
抛开盘面特殊因素,普款的价格并不高.
它的带子用93150至A字头,一直与NO DATE通用,
至A字头后期,换了93250实心带头的款,算是小升级了.
可是再升也是为人诟病的铁片折叠.
前日一枚经某中介人经手的14060竟然用93250而未被发现,也算奇迹.

今年116610算全面进步,能换的都换了.
升级性质,与停产本有差别,系列仍在延续,与16600的断掉不同.
如此,其数月间的迅猛涨势是不是异常呢?
玩者自省罢.


玩的快的人,咱们叫折腾一族.
把银子洒在长长的折腾路途,其中甘苦辛酸,冷暖自知.
劳力士这牌子,再怎么炒都有忠粉拥戴着,那么多年痴心不改.
我等小地方混的,人微言轻,不会影响表价走势.
只说一句:看清形势,切勿随波逐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29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33 编辑

估价



表友来电,问几个PP的价格.
5035,5110比较简单,带纸的,型号一说,大体价格基本知道.
另两只就麻烦,黄金,不透底,描述为尺寸35样子,圆圆的,卡拉卓华形,自动.
第一只三针日历,第二只两针,表耳比较短.
我问什么自动?听声音大还是小?
第一只大概是大自动,第二只小的,声音细碎.
第一只我想到3998,它的中间价格大致是6(后来知道确为(3998).
第二只用240的,5032?
不能确定,但这个款基本价格也是有的,目前也是6.
这类估价是常规性的,指常见款,常规市场价.

估价时先猜谜,然后大量的数字在脑袋里转.
不能信口开河, 不能讲得离谱.
离谱了就不是估价,是忽悠.


做行家最难的一是看表,二是估价.
而后者比前者难度更高.
你必须了解大多数主流牌子,款式的基本市场价.
一需要了解市场,多接触表,多接触价格;
二需要关注拍卖,虽则人人都说拍卖价往往离谱,但可以参考的东西仍很多.
------毕竟市场能见到贵价品,并目睹其交收价格的非常有限.
08年至今,价格波动很大,由高价转入低谷,再到今天的节节攀高.
金融风暴前,PP5146J的二手成交是15样子,最低13,现在到了16-17.
升价的因素很多,如公价攀升,如汇率变动,如升价风声造成的存货,导致拿货艰难.
等等.


一只表,市场价给到10W,但有价无市,一表难求,那么它必然溢价.
溢价的结果是回收价或许不变,或变动极小,但卖出价提升却不小.
很复杂,只是举个例子.
但这些都是估价必须参考的因素.


交头最火的现代劳力士估价没太大难度.
因为接触得多.
古董的却不然.
1019,6541的价格如过山车,参考拍卖价,即使再做低30个点,拿在手里也是完蛋的.
除非你就是特别的爱好者.
而向我询价的,多数是商家.

也有一般用家,及玩家爱好者.
先会问些技术方面的,如机芯素质,有没有小缺点,佩戴舒适感等.
然后问价格.
这个很艰难.
我知道很多被问的表,正有商家在出售.
我把自己的心理价位说出来,商家不骂S我才怪.
报低了,这低价或许很快反馈到商家那里,或因此成为压价理由;
报高了,表友会骂我,不懂装懂,忽悠人.
所以艰难.

所以我一般给中间价,就是所谓正常价.
这个估价,介乎回收价和二手店沽出价之间.
事后可以拍胸脯告诉自己,算是对得起自己良心.

有几种类型的表很难估价.
一是罕见款,近年几无市场价参考.
只有凭经验,有时得唤回若干年前在某地,或某网站见过其成交价.
比如CELLINI的MIDAS,比如几个中端大牌的珐琅盘表.
二是部分高端牌子的高端款,只在拍卖上偶尔现身.
这类,只能参考拍卖价,并且拍卖场外基本没机会买到.
三是一些低端牌子,我自己近年很少接触.
象现代梅花,英纳格,山道士,等.
我对它们价格的了解,比很多表友都错很远.
碰到难估价的,我只能给出我自己的心理价位.
而心理价往往低于最后成交价.
真是悲剧.

估价艰难.
所以不得不做功课.
除了前面说的接触市场,参考拍卖.
还有一点:
多同表友交流.
我身边手表知识丰富,高水平的玩家商家朋友很多.
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不懂的时候,可以随时问.
这是我的幸运.

新年伊始.
随便写点东西大家分享.
祝愿每一位表友:新的一年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表.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35
6564,再写一只劳



古董表自己玩过不少,当年以玩低端为主,不过见过钻研过的倒是不少.

既然是玩,对成色的要求必须有,于是吐故纳新,不断更新手里的东西,有时同型号的有几个.

古董的劳力士,一直是热点,不过热的是钢劳,最热运动表,因为大热多数人是不太有机会接触到的.

早些年炒泡泡背,近些年是运动劳,泡泡后的金劳似乎一直颇受冷落.

或许这几年价格稍涨了点,但都属"正价"范围.

所以,以不太高的价格拿一只古董金劳也是个玩法.

古董表的界定,民间说法不少,若以30年为界限,50年以上的可谓老爷子表了.

这样的年龄层次,你不能要求它细皮嫩肉,成色"还行",以一个正价入来就算不错.

眼前这只6564,一位表友买了,他有很好的心态.

当我告诉他这样,那样的状况,他表示都那么多年了,能接受.

佩服!

古董,确实不能以近现代表的标准衡量之.

上世纪70年代前,劳力士用低K金做表壳材料很普遍.

14K,9K都有,大约那时的富人没现时多吧.

有时也是应对美国市场的,必须用低K.

4位数的型号,在那个年代,只要样子一样,无论你是钢,金,半金,都是它.

6564的生产在50-60年代,使用CAL1030的型号很多.

它算较冷门的,在那个年代,34MM的尺寸不算小.

不过,同样的34,每个型号也有差别.

这差别体现在佩戴上.

有人说,为什么都是一个尺寸,14000M戴起来就感觉比5500大?

原因在于他们的耳朵长度不同.

比较奇怪的,这表的耳朵就是短一些,如同5500,视觉感会比较小.

放今天就感觉文弱了.

CAL1030:

1950年代初下线,取代早版的"半封闭"自动芯.

25石;

尺寸:28.5*5.85;

宝玑式双层上绕蓝钢游丝;

抗温差合金螺丝摆轮;

KIF A避震;

震频18,000;

"蝴蝶陀"自动(沿用至1560前期).

COSC天文台人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38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39 编辑

..闪电过后,土表一个,ROLEX1019测评



很久没写表评,受老邱精华帖启发,也写点东西.
随着年龄增长,又开始玩古表,也越来越喜欢.

防磁手表,服务于特殊环境中的工作者.
因为该类工作者有限,当年似乎专业表风气也未盛行,所以防磁手表并不好卖.
如同潜水表,计时表般,受众群落相对小众.
厂家也知道市场环境,所以此类表的产量不大.
------这也造就了今天的炒款.
做防磁表,最有名当属劳力士的MILGAUSS和万国工程师Ingenieur.
前者的古董表,今天更为市场认同.
它的演变,并不花样繁多曲折离奇.
使用1030的防磁版CAL1080的第一代6541是我最喜欢的,可也仅是眼干干喜欢.
它的拍卖表现太惊人了.

1019不是醒目的表,可谓土表一枚.
我很奇怪,第二代MILGAUSS怎么会演变成这样?!
光圈仔,板直壳身,没什么特色的表盘,细直秒针,多个红箭头而已.
38MM的尺寸在劳力士而言,也是个很奇怪的尺寸,我自己见过的,也仅仅三款,包括简单的5504.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1019,这是第五只,每一只都有点故事.
比较滑稽的,近距离接触的仿制1019也是五只.
还做得有鼻子有眼.


REF1019,始产1963年前后,取代上代6541.

至1980年代下线,时约20年.

如果按年份算,产量应不小,可是市间所见,却也不多,好状态的更少.

这个型号,多数如现在图中这枚,白色直线拉丝面盘.

罕见的黑面,价格高昂.


它的壳子是薄的,尤其中壳,算是纤瘦型,后盖高高隆起.

隆起更高的是亚克力镜面.

金属表身的实际厚度是9MM,算上镜面,则有12MM.

亚镜本是平面形,压圈后中部微拱起,抗压能力提升.

一金属壳薄,上手后十分贴合腕部.

也因为薄,它很轻,连原装蚝式带,才80克左右.

------与现行款116400手感完全不同.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43
A.LANGE1815测评



5年前第一见1815,在一个阴天的下午,广州天河某间咖啡馆.
表是AVR兄的,当时颇觉欣喜,为什么不说震撼,是以我至今所见朗格不少,均不属震撼那种.
朗格是隽永的,隽永到不打眼不张扬.
昨晚我戴着一只,明仔说跟上海一般,毫不起眼.
在2005的一年间,我见到4只1815,以我稍刁钻的眼神,发现每一只把头距表身的距离都不相同.
这是什么问题?想清楚了其实不是原则问题.
当时我就在BBS上问起,因我自己觉得这是工艺细节的不考究.
由公差造成的.
只不过,作为顶级制表,很多人以为这可以忽略不计.
我理解.
实际上顶级的牌子,不顶级的细节还多得很.
不赘述.
1815,UP&DOWN数量不大,有记录白金仅50只,黄金似乎未做限量.
我比较幸运,几年来红,白各见过一只,黄金接触过几个.
朗格的红金选料似乎并不稳定,几月前那只U&D,真的红得发紫,叫紫金更宜,
而常见的LANG1,则温润得多,于是感觉上完全不同.
在壳而言,红金款底边为光面,与LANG1同,黄,白则为环形拉丝.
手边这只黄金的,在我桌面上放了几日.
闲来仔细观察,写点东西.
长久不写测评,手生了.
A.LANGE1815 UP & DOWN.
直径:36MM;
厚度:8MM;
前后玻璃罩.
机芯942.1.
直径24.9MM.
27石,
动力45H.
U&D的盘面设计一向为人称道,平衡感较强.
4点位秒针,8点位动显.
相比于单秒1815,它的大面积盘面下陷位极有性格,两只小盘伸出于下陷的中心圆,
如果盯着这个位置看,会产生极其莫名的感觉.
我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这感觉,大致比较卡通吧,米其林轮胎?
然而它与整表的古典斯文气质并无冲突.
这是我的感觉.
很佩服朗格的设计,竟然可以几乎以不变应万变.
除了艺术气质的ARKADE和CABARET,其他各系竟然可以用几近完全一样的壳形.

机器是这个牌子的亮点,有别于传统瑞机的闪亮,德国银的特色,灰暗,低沉,配合一丝不苟的细节处理,予人强烈的厚重感.并且这种材料处理,以我的感觉,时间越久越暗,甚至生斑起雾.
理论上讲,相信厂家不会特别搞层次分级,不过出品的批次差异基本难免.前面提到的把头与表身间距问题,几乎一直存在. 朗格的后盖刻字最讨人喜欢,够深够力度,实际情形是:找不出第二家比朗格刻得猛的透底后盖.
越来越多的身边朋友将面,针的光洁度作为评判手表工艺度的重要因素.我没有查考到历峰集团的外观件外包给谁人制作的,但整体上看,水平很一般.如旗下大牌,VC,JLC的工艺均属中游,IWC好一些.朗格的表盘,指针算相对干净的,偶有闪失,无伤大雅.它的弯头针设计,资料上讲,是为了更精确的指示时间,有道理.大牌子里,做这一口的,还有OMEGA碟飞.现行的表款,长针的弯头,一显力度,二确实指示刻度更到位.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44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46 编辑

可怕的纹路



机芯的打磨大致两路:
日内瓦条纹,
鱼鳞纹(有称珍珠纹).
现时部分厂家复古的镏金,效果也不错.
复杂些的,在波纹打磨时加入旋纹,折光美丽.
有些厂家搞得挺特别,把厂家LOGO蚀刻在夹板上.
大牌的如CARTIER,PANERAI.
后者早些年如此,现在也不做了.
以上两个厂属一个集团,不知刻LOGO的装饰纹路是否有关联.
CARTIER的LOGO纹路,见仁见智.
有说好的,认为别致;有说看着心烦的.
我觉得这种花纹蛮可怕,太烦琐,摸不着美感.
这个机芯是GP的,有GP固有的缺点:
上链手感不够轻巧;
上链位偶尔缺失.
还有薄机的通病---稳定性也略逊.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47
镀膜



镀膜,即镜面防眩光镀膜.
近代以来一些手表厂家在部分款式的蓝宝石镜面上加层,有内镀有外镀,也有内外双层镀的.
镀膜后,镜面不反光,各角度看过去能清晰读取时间,及其他表盘显示功能.
加镀后,镜面一般微显紫色,有点高级的感觉.
既然镀膜有优点多多,何以不是所有牌子都用呢?
主流大牌里,百达翡丽,劳力士,积家,朗哥,宝玑,等等都不用.
也是大牌,
万国,宝珀,百年龄,沛那海,欧米茄的部分或全部款用镀膜.
劳力士的膜则出现其标志性的小水泡上.
手表使用一段时间后,镀膜开始出现问题.
划伤了,一条,两条,然后密密麻麻.
令人头痕心痛.
镜面的翻镀十分麻烦,售后一般是不做的,而换镜面的费用绝对吓死一般使用者.
民间的处理,是以抛光机打掉镀膜层,镜面又可光洁示人.
只是,防眩光效果自然也被抛光机一起打掉了.
既然这么麻烦,用它的厂家为什么如此固执的继续选择镀膜呢?
或者只加内层镀膜不可以?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1:50
GRAND SEIKO



GS的不叫座除去品牌文化因素,我想还与以下原因有关:
1.产量有限,GS标榜的超精确校正,故至今还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
2.由1引起的厂家策略,目前亚洲地区也仅有日本,台湾等少数地区有店售;
3.维护保养问题,据说GS的维护,日本也仅有几位大师级的师傅能做,虽然我看过民间也有师傅自己弄,并且弄得也不差,但,去表店买表的消费者,肯定会更多的考虑特服,一来一去,时间,金钱也肯定用掉不少.
手动高频不久,GS推出自动高频61GS,含CAL6145A,6146A(单日历),宝石数控制在30以下,早些年多石与级数的关系显然被放弃了,GS更趋于实用,精确度丝毫不减,61GS的精选级别VFA已经达到-/+3秒的日差,因为自动表的动力与精确度物理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走时精度,VFA的这个精度值已经达到一个高峰.1968年的瑞士天文台竞赛,GS摘取了个表比赛前10名中的四至十名,从而赢得总成绩第一,震动欧洲表坛.
60年代的GS是拿来走的,而非看的,虽则功能性的倒角,过边都已做全做足,然其机芯几乎不做任何美化处理,把它与同时代的天文台大户ROLEX,OMGEA对比,视觉上,它一定减分不少,比LONGINES,MOVADO都有不如,最多相当于MARVIN,CERTINA的水平吧.就这样一只"不起眼"的机芯,能走出冠军级的精度,令人不得不感叹机芯结构设计和精度校正师们的了不起!

60,70年代做高频,超高频的也不止SEIKO一家,个别更是超到匪夷所思,但多数厂家尝试后选择放弃,这里面大致有几个因素:
1.理论上的高频保证精度确实有效,但佩戴中手表机芯的走时受干扰因素较多,高频抗干扰效果达到一定值后,并不能完全克服环境干扰,手表的几秒误差仍然存在;
2.高频对动力,传动,齿轮的要求高,为此付出的代价未必值得,超高频的轮系损耗却几乎无可避免.
我觉得现在的28800久经考验,是个不错的中间值.
宽波纹打磨我个人觉得视觉效果不错,时代感有了,不过欠缺一些东方气质
  1960年代末精工社研发的ASTRON 35 SQ石英机芯,在欧日几代芯的基础上,基本构筑好了实用石英表框架,精度值有保证,最要命的,它的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得廉价石英表在70,80年代得以大行其道.1970年代始的石英风暴给传统的制表业带来几近毁灭性打击,行业洗牌的结果是某些欧洲大牌在苟延残喘中继续维持,小一些的厂牌则干脆S掉卖掉或转产.GS在1970年代初做了最后一期努力,而后淡然撤出市场.56GS将宝石数控制在25,厚度压缩至5MM以下,震频降到28800,这样,机芯就可以用机器装配而走向量产,这枚机芯兼顾到实用,耐用,维护相对简单,准确度虽然牺牲了一点点.超高频的61作为高级品仍在生产,56GS却使得GS在一定范围内走向普及,对渴望得到GS的本土用者来说也不全是坏事——56GS的量较大,级别和二手价值却是机械GS里面最低的.不少玩古旧GS的不晓得此点,见着品不错的GS就急着摸荷包,十分不理智了,简单的判定,细面条指针的GS最好都开盖看真机芯再下手.

现代GRAND SEIKO,
一,只两个机芯:自动的9S55,发表于1998年,26石,震频28800;
手动9S54,发表于2001年,20石,震频28800.
这两枚芯就是现代GS机芯的基础,功能变化基础不变(如GMT之9S56).
二,注重实用,也注重装饰美化
三,高素质高水准.
为达到更理想的走时精度,也为阐释自己在各方面胜出瑞士天文台,于1966年制定的GS测试标准(GS规格GS Standard Official Approval ),比COSC多出了一个方位,即6方位3温度测试,分别为机芯)上,下,左,右,前,后.98年复出后的GS,测试标准更为严格,所有出厂机芯均要求经17日测试调教.日误差-3/+5,比之瑞士的4-/+6又强那么一点点.
四,工艺.
以前有句话,大意是说精工社将该厂两大顶级产品定位为:
GS PK ROLEX;
CS PK PATEK PHILIPPE.
这话现在没人提了,品牌的比较太复杂太难,年产几千只的GS与ROLEX怎么有可比性?几个大师级师傅带几个学生慢条斯理做出来的东西与年产几十万的大工业品比,对谁都不公平.然而好事者总喜欢拿GS与ROLEX比较一番,多数"声音"反映GS的外表工艺优秀,犹在ROLEX之上.我自己也仅接触过十几只现代GS,说点自己的看法.
1.盘面,这是GS的最亮点,刻度及指针均精心倒角打磨,弧面镜非常优雅.
2.钢壳,GS为多棱面壳,"复杂"程度上超过ROLEX,多数为全抛光处理,闪光度超R,表背耳后切工抛光面平整,工艺比SEIKO5胜出很多.但拆带后可见耳间抛光面仍稍有欠缺,折光度明显不及外立面平整,感觉上壳不是车出来,而是铸压后车削成形,部分位置并未做车工.
3.表带,GS的钢带设计未尽合理,我所见的,多数为销钉式的连接杆(工艺接近OMEGA水平),截带需要顶出销钉,一来感觉上不及螺丝杆"高级",二来顶进顶出钉不如下螺丝方便,也容易造成带身损伤.
*钟SIR有只白钛GS,表带下半段因为截带弄得伤痕累累.听钟SIR说已经向厂家说明螺丝栓的好处,我说也有部分GS钢表带款使用螺丝固定栓,但何以不能统一使用螺丝栓,原因不详,猜测钛制带硬度大,车螺丝口难度较大.
还有,GS的金属带扣实在是个弱项,小小的一片铁皮扣,两边按开,不高级不说,还比较脆弱.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2:30
[原创]二手表知识问答,系列篇


一,何谓二手表?
笼统的讲,但凡使用过的都称为二手表,它包括来自私人转让的,当铺的,二手市场的,等等.
有人说有二手表,是不是也有三手表?
对的,来自二手市场的表,你很难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说不定就是三手,四手,五手,甚至几十手.
但没有人这样叫,无论这些表转手过多少次,都笼统的称为二手表.
正因为你无法臆测二手表的前世今生,如果观念里还没有接受二手,请绕行.

二,为什么大多数二手表没有附件?
主要与来路有关,
比如有些人去澳门赌钱,你知道赌钱的人都想着赢钱的,明知输光本的还要去赌,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钱有问题.这些想着赢钱最后却输到不名一文的人,只能摘掉可能是全身最长的长物.你说这些人会不会带着手表盒子,保卡,发票跑去澳门?
又比如游客去到香港,看中了某款新表,一下子摸几万出来又觉得心痛,不如把手上的表先卖掉而后升级.这些人也不会带着手表盒子满街跑的.
现代人保修,留据意识比较强,搁十几,几十年前,多数人根本没有附件观念,手表买回来包装随手就丢了,或者搬几次家早忘记还有这些瓶瓶罐罐.
再有就是古董表,原因大致与上一项同,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古董表还带个出生纸盒子什么的,确实十分难得.
某些新表也没有附件,这些表可能是水货,漂过来的,运输环节附件丢失了.从手续意义上讲,这些东西是违反政策的,只不过,对普通消费者,只要表没有问题,价格又便宜一大截,很多人也是愿意接受的.多数厂家以销售为目的,在哪里售出对他们没有影响,所以厂家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服务中心也一样接受,只是没有保修.
还有种情况需要警惕,就是所谓老鼠货,表的来路不正,如贼赃,盗抢之物,警局里可能还落了案底,这些东西万不可沾手.买二手表确实有这方面风险,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入得二手行,当铺的东西,如果有问题他们的铺子肯定翻个底朝天.所以多数我们能拿到手的二手表已经过行家们把过几道关.只要不下手那些便宜得离谱的表,中招的机会微乎其微.

三,什么是展示品,未使用品?他们是否属于二手表?
一般是表店表行橱窗,柜台里展示的手表,因为长期搁置,或供人试戴,这些表可能没有仓表的贴膜,可能有展示,摆放,运输中造成的轻微划痕,有些因长期放置柜台中,被射灯强光照射,表盘有些须发黄,夜光失效,等等.但这些表确实属于为正式使用过的,可以称为未使用品,因为表上的一点点小瑕疵,小痕迹,它们可能比真正的新表来得便宜,我个人认为是值得选择的,因为即便贴膜齐备的新表,只要你撕膜上手几十分钟,可能也就是展示品的级别了.
展示品,未使用品理论上不属于二手表,但要注意一点:坊间确实有些翻新旧表冒充未使用品的,自己务必看清楚,自己看不懂的请行家帮帮眼.




四,什么是翻新表?手表为什么要翻新?

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翻新,不可视为洪水猛兽.

手表属日用品,日日佩戴于手,风吹日晒雨淋,磕磕碰碰,没多久都会旧,残旧的表你自己戴着还行,一旦交给二手行,这样的成色是没有卖点的,所以有个使之光鲜的步骤,叫做翻新.其实也未必交给二手行了,绝大多数手表服务点是承接翻新打磨服务的,保养洗油还可能提供全套免费打磨,残破的东西没有卖点,新的东西谁都喜欢.由此也可见,手表的翻新如同抽汁减肥,打羊胎素,只要在可接受范围,不是我们说的深度打磨,实际使用不仅不受影响,还令你戴着更有面子一点.

当然,对玩家来说,情况有些不同,玩家们喜欢既无打磨又要好品的二手表,为此你就可能要多付出一些钱财.我们也需要知道,打磨本身不是免费的,比如纳杀泰尔,不保养单打磨一只欧米茄的价格是400左右,劳力士服务中心7月涨价前是300左右.


五,所谓附件都包括哪些东西?二手表附件的意义.

手表出厂,无论品牌级别,都会有附件,具体都有哪些附件呢?

这就得看品牌级数了,低一些的牌子,杂一些的牌子,一般附件有:

盒子小枕头,说明书,纸套,等;

知名的中段牌子:

盒子(或者表桶),说明书,保修卡,卡上有手表型号,店售日期,等;

知名的中段以上牌子,有独立的流水序列号,以SWATCH集团为例,浪琴是起点,以下的无独立流水,以上的有.比如斯沃奇怪,天梭没号,浪琴,欧米茄有号,再往上宝玑,宝珀等等.

够级别的品牌,一般附件大致这样一些:

盒子,保卡*,说明书,厂家附赠资料,等.

*其中保卡有卡片形式,有纸张形式,也有些无卡无纸,序列号登记在一本小册子上.

保卡记录一般是:

厂家名,型号,流水串号,店售记录等.

但,很多品牌的记录并不规范(包括一些大品牌),记录有打印的,有手写的,也有啥也不填的,交给客人自己完成.

这方面PATEK PHILIPPE,ROLEX,OMEGA做得最到位,除店售记录(如销售日期),其他记录齐备,书写方式十分格式化.历峰集团的大牌多,但保卡操作十分含糊.

ROLEX的附件较齐,几乎每个小系列都有独立宣传册,比如DATEJUST的,比如GMT II的,比如探险家的,比如SUBMARINER,DAYTONA的,等等,不过也没必要过于强求所谓"附件齐全",因为表行到货,盒,说明书等与手表是分开的,售出时店家将匹配的附件装进盒子,偶尔疏漏也是有的,少点小册子啥的无关痛痒.

*

保卡的意义是什么?有多大价值?

意义就是说明身份,说明来路非常安全,说明你可以最放心的购买.

价值视品牌定,视年代定,保修期内的可以略增值一点.

此点在后面对照各品牌的慢慢谈.


*

所有附件里,属保卡最紧要,也最值钱.

其他附件,如盒子说明书等,意义不大,一些主流牌子的小配件二手市场可以轻松买到.

常听一些买二手表的朋友抱怨,附件里少了吊牌,说明书,等,很不爽,一定要使劲砍价,,,

其实这些小东西,比如劳力士吊牌,天文台漆牌,10快钱一串,盒子几百块,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惟独保卡(纸)是一对一的,丢了就完,再找回来的机会很渺茫,所以它也最值钱.


六,为什么买二手表?

首先因为价格实惠,有些朋友似乎比较忌讳说起此点,认为没面子,
其实没啥不好意思的,绝大多数二手表的价格能比新表公价能低个50%,只要表没问题,省钱又能达到目标,实现理想,有啥不可以?!
我买二手表,老表迷PP,阿苏也有买二手,没什么见不得人.
钟先生,矫先生,黄嘉竹都买二手表,菲利普斯登也买,还到处宣传.
有人说,玩过二手表的,才真正懂得玩表,有一定道理.
其次,
有些停产的款式只能往二手方面考虑.
比如喜欢4030的钢迪通那,老旧版的潜水帝舵,007海马,这些个比较热门款多半早没了新货,只好去二手市场碰碰运气.
再有,就是古董表,古董表好玩,有趣味,但想买到新的几乎不可能.
等等.
最后,折旧原理,
买二手表的人,很多会考虑今后卖掉会不会亏,
肯定的讲,只要经济没大波动,不仅不会亏,戴几年可能还有赚.
*
买/玩二手东西都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只要把握好来路,对手表常识有些基本了解,不栽跟头,少栽跟头,二手表还是很好玩的.
买二手表的人未必要成为行家,专家,但必须有行家专家,懂的人帮你,才能买得放心,买得塌实.或者假以时日,你成为行家了也能为新手指路.

七,面交,支付宝的安全性如何?如果你对手表有点基本了解,如果双方均具备交易的基本诚信,这两种方式非常牢靠.只不过,以上两点缺一,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如果你不了解手表怎么办?面交给你的表如果全假,你可以去服务中心求解,比较容易解决.如果你的表原装度有问题,如换过把头,换过玻璃,你自己是否看得出来?如果你的表是翻新的,你自己是否看得出来?实际上,即便服务中心,也没有帮人鉴别是否翻新的服务和能力.还有更可怕的情况,专柜,服务中心对手表是否具备很专业很全面的识别能力?现代款,常见款专柜人员,服务中心有基本识别能力,对古董表,中古表的辨别能力则较低.我举两个例子,1.前些时候我戴着新入鲍鱼星座逛街,欧米茄专柜的姐姐盯着我的表看了很久,然后断然说我戴的是假表,原因是他们没见过这款新表(表确实比较新),目录册上也没有;2.排骨汤面曾经送一只90年代的积家闹表去上海的历峰维护点,接收人员及里面的师傅均表示,这个表不是积家做的,不提供服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想起来挺尴尬,你自己的爱表官方人士说成假的,确实很没面子.以上是对买家说的,对卖家,有些卖家朋友跟我讲,很怕用支付宝,为啥呢?因为支付宝对弱逝群体的买家"太照顾"了.一只表寄到买家手里,善良的验过表没问题就操作付款成交了,碰到没那么善良的买家,收到表先戴几天,然后不喜欢了,找个把理由放弃交易,一只新表可能因此成了二手表;一只各方面正常的二手表可能因此不正常了,等等.所以,网络交易的各种保障方式有价值,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仍待改进.它们都属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形式,但不绝对安全.这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我们也一再讲的网络风险.
八,二手表验收的基本功——功能及走时,熟悉二手表的人比较容易辨别机芯状况,比如观察摆幅,摆轮摆动是否强劲,上链手感,链条数,等.作为不太熟悉二手表的基本用家,多半没有条件开盖验机器,下面的工作是必须做的,早做比晚做好.1.功能调试,A试探把头的档位层次感,各档(上链,调日历,校针,停秒)是否准确到位;B指针带日历走动的大致时间,比如2892约从23:25-24:00前后,几分钟的偏差是允许的;C手动表手上链的卷数,太快上满的可能发条不够长;D计时表的计时启动,停止,归零是否准确,迅速(不延时),到位度.等等.2.外观检视,A拉开把头后,机器和表盘有否在表壳内晃动;B指针轴孔位有无拆针留下的划痕,刮痕;D表盘的整洁度,有无划伤;C转一圈日历盘,查看日历盘数字有无受损;D查验把管,上圈,紧圈位置是否有锈渍.*很多朋友比较在意手表的精度,往往会精确到几秒.对新表而言,手表出厂有较严格的走时调教,十来秒内的误差值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二手表则不同,可能走得很准,可能不太准,都正常,不准的原因何在呢?1.机芯素质使然,多数机芯的稳定度不十分好(尤其是那些仍在使用游丝卡字的),长时间使用,走时偏差增大,很在意的话需要重新调整,或保养时调整;2.有可能本身有过故障史,修复后没注意校正走时;3.故障没有修复,表现比较多,最典型的是误差很大,或者走走停停(偷停).等等.如碰到可能的故障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映.可能你不熟悉二手表,但一旦你打算入手二手表,功课一定得做好,多做功课少吃亏,哪一行都是如此.*另外讲多两句:在意手表的走时可以理解,但对古董表不能要求太苛刻.古表使用几十年,多数能保持不离谱的走时状况就不错,要求几秒内的误差,要求微小的方位差不十分现实,一来当年的设计要求与今日不同,二来有些轴尖轴承的磨损,即便洗油也解决不了.既然你选择的古董表,有时不得不接受它的正常老化和损耗,除非,你花大钱买到了真正的库存级.
九,古董表的一二三,1.如何划定古董表:二手表断代法向来不一,有人谓50年,60年,甚至百年才称古董表,并非十分准确,原因在于手表的历史并不久远,由此上溯怀表年代,也就数百年而已.与绘画,书法,瓷器,等艺术品比起来,绝对属于小弟级.要在手表的百年历史中划出几条道道,并为人承认,公认不容易.目前以日本人的划分被广泛接受,一来JP人说得有理,二来JP的手表研究足够深入,甚至BT.倒流式:当前款---15年,为近代表;距今,15年---30年,为中古表;30年前的为古董表.这个划分,放在2000年前后十分有意义,30年前1970年可谓手表的决定性年代.沿用自家芯,放弃自家芯,危机,倒闭,甩卖,洗牌,排座次,等等,对手表行业,可能发生的,这个年头都在发生.1970年代前的手表划入古董表年代,无论从款式,机芯,配置,工艺处理,等若干层面看,都合理. 2.与古董表价值有关的几个因素:A.品牌,一只简单的瑞士三针手上链钢表,TITONI,ENICAR值几十块,百来块,OMEGA,LONGINES,MOVADO值百来块,或千把块,ROLEX值几千,PATEK PHILIPPE值几万甚至几十万,前两年拍卖出现的PP565,570去到了50W上,很可怕的纪录.成百倍的价值差是否完全反映在手表上?自然不是!反映在劳动成本上?也不是.品牌的价值,笼统的可看作市场的认可度,追捧度,你说PP值几十W,我们咬咬牙也就信了,梅花值几W?还真没多少人会信.B.配置,同品牌,不同配置,可能价值错几千里,比如黄金玫瑰金,比如盘面,机芯上的小小差别,PP,ROLEX盘面上多个原装的CARTIER,TIFFANY,价格就贵出数倍不止;OMEGA30T2也比普版的30T高出若干倍.例子很多了.C.稀有度,此点基本与B同,同一牌子,玩家,市场最欢迎追捧数量稀缺的,东西一样,价格不同.大公司,特殊部门,有实力的销售商与表牌的合作属于强强联手,小企业则没有太大意义.ROLEX的COMEX够典型.D.成色,安提古伦有很详实的成色划分条例,如面,壳,机芯,都一一打分,A/AA/AAA,等等,但实际安古拍出来的翻新货色不少.我们常说,每个人对成色的判断不一,实际打分是件很难的事,但也不至于陷于不可知,不可述.我自己接触古表较长,所见较多,对成色要求也比较苛刻.包括原装度,使用程度,有无翻新,翻新程度,翻新细节,等等. 3.古董表的原装度判定:这个完全凭经验了,近几年网络繁荣,资讯搜集比10年前便利很多.当年玩古表,没有爱好,没有机会,没有兴趣比对各种原装东西,对古表根本不可能有基本认识.即使基本资讯发达的今天,玩实物仍然是玩家,藏家必不可少的功课,可惜现时好古表少,玩的人更少.鉴于此点需要结合个表说明,故用问答形式吧,有实物图片最好.具体分:壳,面,针,机芯细节,镜面,龙头,表带,带扣,有无翻新,等.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3:19
二手表的闲聊
常听表友说:
二手表嘛,又不是新表,有这点那点磕碰正常的.
这话有理,却也不完全对.
有理在于,
二手表确实不是新表,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
价格也比新表实惠.
况且,即使新表,有时还有点痕迹毛道呢.

二手表有小磕小碰再正常不过.
可是,一定有才正常吗?
未必的.
连人家拍卖还有品相评级呢.
有近新的,有较新的,有较差的,有残品,等等.
成色不同,价格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把正常的当作必然的.
正常的有痕迹有磕碰有打磨,却不是必然的有痕迹有磕碰有打磨.

接触二手表多了,
你会体会得更深一些.

有人说,
既然接受了二手表就要接受它的沧桑感.
我可不这么想.
我自己买表,首先会选择品相好的.
到手后一定会自己处理.
弄完后清洗一下.
浴火重生的感觉令自己愉悦不已.
到这时候,
你才会完全接受它,认识到东西是自己的.
而付钱的时候,
我暂时没有这感觉.

有些古董表,
成色已经不是第一位的.
比如第一代闪电针,第一代SUB,GMT等.
能正价拿到已属不易.
我也曾这样想.
可是现在我想,
宁愿再等等.
我决不能接受残次的,需要花大量精力去找这样找那样的古董表.

有位大佬说,
好品的古董表是无价的,意思大约是很难估价.
也说明,好古董买一件少一件.
这话对,我N久前也讲过大致意思.
可是,
当好品古董脱离其价格区间太远的时候.
我不会买.
最简单的例子,
极品钢欧星座比极品1601高价.

3445算是最常见的古董PP了.
我买过几个极品的,都不算贵.
当然,配置也是普通的.
如果有一枚稀少配置的3445摆在我面前.
我会思想再三,
我不是投资者,不会为这一点点差别砸三四倍的银子.

运动表又不然.
我在等极品的古运动表.
等待一击命中的机会.
即使它贵点,
也无妨.

所以人,
有时很矛盾.
我也很矛盾,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夜色深沉.
且为我们所有的梦想放一条生路.

清早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有各种演绎方式,
有愤懑的,有伤感的,有轻松愉快的.
我喜欢最后一种,不会那么触目惊心.
不会用斗大的黑字,震慑我们不算十分坚强的灵魂.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3:19
[钟表基础知识] 冷冬
教科书把秦淮以南叫做南方.
不知谁规定秦淮以南不能烧暖气的,真挺缺德.
坐家里那个叫冷.
手指头僵硬.
脑子锈住.

大约去年10月中开始,
表市一改前阵上升势头,
掉头往下走.
此前人们追高的劲头不复在.
手里拿着钱,观望.
观望气氛浓厚.

其实近一年来,
表市成交比去年已显著下滑.
2手表市尤其明显.
近3月来的反映,
不仅是市场不景,价格也令不少人叫苦连天.

918是大致界限.
原传说这一天劳力士将提高HK公价.
可是,
传说落空,没有成真.
HK屯货的商家开始大量放货.
原先紧紧的折扣开始松动.
然后一松再松.

多年来劳力士的价格一直是风向标.
这次倒有点例外.
由于历峰提了HK公价,所以它家的价格没有明显回落.
由于斯沃奇卡S了折扣,所以它家的价格也没有明显回落.
可成交呢?
也不行.

另一个风向标PP.
没有能延续往上走的势头,
虽说价格没有显著下滑,可较热门的基本金款比以往容易找了.
价格也小低了些.

我们一直关注HK和JP市场,
以为红黄货会长久旺下去.
却不成想,
欧洲的冷风迟早会吹来我们这儿.
据朋友说,欧洲近年鲜见的红黄货色开始多起来.
没有亚洲人去扫货,不多才怪了.

年底亲历及见闻了几个钟表专场拍卖.
流拍,底线成交,孤鸿遍野,哀鸣不绝.
钱都哪去了?
那不攥着嘛!
热情哪去了?
等呗!

前些年有人动辄把奢侈品挂在嘴边.
以为不奢侈不是现代人.
你看人欧洲淫民都勒紧裤腰带了.
咱们这样大手大脚还成吗?!
有那点闲钱买几台校车还能落个好看.
温总理讲了:
实体经济是必须要抓紧的.

有不少盆友问我:
价格还会跌吗?
啥时候入表合适啊?
我哪里晓得?!
想想,还是那句老话:
真实需要买表用的话,现在的价格已经不错.
你真要等,
但看到巴塞尔以后.
看看大牌厂家们面对冷冬情势,
能推出什么令人心潮澎湃的款式,
能再提提价不.
提价提心气儿,
------很多人这样想.

2012,
春暖花开?
还是掉入更冷的冬天?
意大利掉了信用评级.
法国也即将掉.
欧洲的寒冬已经来临.
我们还会远吗?

这谁说的,
广东温暖,单冷空调就足够用.
当初,
我要装台冷暖机该有多好啊!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3:23
[原创]老友小赵
90年代,我常逛的表市,有滨江东,市一宫,将军东,和代河路.
这些场子,去得最多是滨江和将军东.
市一宫太散,表少且低;
代河路珠玉市场就是今天文昌的前身,因为道路改造转去并集中到文昌.
那里行家多,表多,接触的感觉比较"油".

认识小赵在将军东,算来已经十数年了.
那时的小赵,真是小赵,因为旁边时常坐着老赵.
年轻的小赵总是坐在将军东的档口招呼客人.
我去到主要看看帝舵,欧等低层次的表,极少落手.
偶有中意的古董表,一定仔细端详.
如我这样的客人,看得多,买得少.
而小赵热情依旧,这令我不会因为自己的荷包羞涩而不好意思.

我会坐在档口外的板凳上看小赵拆装手表.
其手势很厉害,尤其对针面的把握,毫不留痕.
因此,我的表,遇有需要极其美观处理的,都请小赵代劳.
而他,一丝不苟,也从不收费.
去到,坐定闲聊呆望即可.

如此很多年过去,小赵也已三十开外,但看起来仍旧是小赵的模样,精瘦干练.
纵然他已然结婚,生子.
近年因为工作繁忙,我已很少外出.
偶尔途经将军东市场,一定去小赵的档口看看,坐坐,聊聊,讨一杯茶水.
前些天,因为更换一只表的盘针玻璃,又去骚扰了小赵.
他一如既往的话不多,却满面春风.

熟人去到赵家的档口,奉茶水一纸杯.
几位老友闲坐聊天叙旧,十分快意.
我曾想,如果配个小冰箱,大热天有可乐供应就更爽了.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3:33
点心:
7.30.流火



7月的最末几天,如约回来了.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承载着我家几代人的唏嘘往事.
十余年前,我曾经告诫自己,走了就不要回头.
可是家人在此,故乡依旧,自己不得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踏上热土.
走得久了,你会发现每一个城市其实都差不多,没有所谓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
于是,站在一个地方,长时间不想动,一旦出门,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即使她是故乡,也不免产生距离.
这个距离让你觉得她很美好,你想同她套近乎,却发现她根本不可能属于你.
或者说,你根本不可能属于她.
浪人,头顶旋着长辫,腰间插柄长刀.
踩着木屐穿梭于市镇乡里.
我一向以为这是最潇洒的浪子派头.
可路人用异样的眼光不断打量你,令你浑身不自在,以为自己忘记拉上裤链,鸡皮疙瘩不禁悚然.
这个城市固然很美,令人心驰神往.
可她的变化之快,令你愕然,和不知所措.
我的旅行始于年末,寒假热身,而终于暑假.
如同我自己的生命,以年为单位,奔走于三段间.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3:40
点心二号:
一盏台灯




04年春天,一位远道来的朋友送了盏台灯给我.

大约是觉得我的工作非常需要它.

起初,我并不了解它的好处.

我在想,

一把简单得连丁点图案花纹都没有的灯,怎么敢要价几百块?!

我们传统的观念是认为贵东西自然是复杂得该来点雕花什么的才物有所值.


转眼6年余,这把灯陪伴我千多个夜晚.

数以千计的手表在这灯下,开盖,拍照,调整,打磨.

我不得不惊叹德国人的工艺水平.

在广州潮湿的环境里,几条纤细的磨砂铁架没丁点锈痕.

而我家其他的灯具早已锈迹斑驳.

在我印象里,塑料灯罩长时间受热必然会炭化,可它却没有,依然硬朗,有光泽.

它的光芒照射了2000多个夜晚,从没有停工,甚至连灯管都没有换过.

我曾经想,万一灯管烧了,去哪里配呢?

原先经营这个牌子的店仔听说早已关门,因为卖不动.


送灯给我的朋友已失去联系3年,不知道他在什么城市.

每年的节日,我发去手机短信,却没有回音.

很想念他,希望他过得还好,很好.

每个夜晚我工作时,总会想起他.

------因为他的台灯.

也因为我真的欠他很多.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6 14:42

3303/3313来自1185,手感是一样的,偏软一点.
操控力度感,到位度是4130舒服.
861/3手感硬,归零稍抖.
V系的归零抖动,凸轮结构的通病.
要说手感爽,我自己试过最好的A.LANGE-DATOGRAPH.

作者: schen    时间: 2012-6-17 01:14
徐版谈表极其细致,面面俱到。老帖新读,每次都有新发现。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2:25
手动上链的止逆装置一般比自动的强大一些,起一定满链提示作用,防止脱钩或上断发条.
PS,个别手动上链机芯(如早一些的GS)也有离合机构,如同自动表的上满链跳档.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2:40
买二手表心经:
上上:自己跟人玩熟玩透了再下手;
中上:有熟行的朋友带路;
中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图片,文字资料;
中下:看"天书"买二手表;
下下:直接盲目下手.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3:16
    表圈材质仅是壳身材料的一部分。其实越高级的材料,越脱离潜水的原始设计。咱们知道的表圈材料,从钢、钛到金到蓝宝石,再到陶瓷。
    常见钢圈套阳极铝的设计,虽然很多牌子还在用,在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时代,却显“落伍”。如果考虑水下恶劣环境,廉价的钢材料最实用耐用。不过现代表实用性已去到很低的层面。新材料够眩目,够闪。成本高,工艺高,够高级,却始终少了点Original原始味。印象最深的氦门是欧米茄海马的,貌似专业,其实就一形式或噱头,既没什么实用性,还特容易成为故障点。试想,由水中紧急上浮,谁还有暇用右手反向去拧一枚很紧的小把头?非自动排氦的阀门,本身就是一玩笑设计。自动氦阀,常见的如劳力士和百年灵深潜。对表迷而言有一定吸引力,虽然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用到它。

表圈材质新旧更替
   
通常来说,大多数潜水表的外圈都应该是不锈钢的,但近几年多种新锐材质的选用,比如优雅华贵的玫瑰金、柔韧性与耐用度兼具的橡胶、超级耐磨的蓝宝石水晶与高科技陶瓷等,让潜水表的面孔不再生冷,这一季的表圈呈现出生如夏花般的夺目效果。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3:18
我最初接触表,在80年代后期。想不起有什么特别原因。我看好多朋友说道小时候喜欢机械,喜欢拆装,可我到现在也没这方面兴趣。看来自己是个另类。
    读中学时很羡慕同学戴着爸爸的老上海,自己却没有。甚至为此动了邪念,还好只是动下,没胆量拿出实际行动。离开新疆时,亲人送了只金色的石英表给我,人都说很漂亮。
    就是这样一只很漂亮的表,在某次扣杀排球时散落在地上。这令我有点伤心。为什么只是有点伤心?因为这表的金色竟然在佩戴中逐渐失去光华,边角位置还发黑生了锈斑。
    中学近毕业那年,在西安寄宿某干修所大院。院门外长年竖一牌子,上书几个大字:高价回收瑞士名表、劳力士、欧米茄。劳力士很厉害吗?那时就想。下学时偶尔撞到老干部模样的拿表给牌子边瘦瘦的小年轻看。我听见他们几十块、几百块的谈价,不禁对劳力士肃然起敬。我那时,逢重大活动,比如模拟考等,会戴父亲的“东方”手表,就已经觉得相当的炫了。城区里的东大街就有些钟表专柜,日本表为主。也有英纳格,梅花等,虽然也偶尔转转,却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印象深的是南大街的“蝴蝶楼”,除了本地的蝴蝶表,还有“野马”等外国牌子。自己认不得几只。
    传说,弟弟同学的爸爸有只梅花,用好多年了还很准,很让人动心不已。为此去过几次他家,名为找弟弟,实则用眼睛扫人家爸爸的腕上的“梅花”手表。大概就是307的模样,当时觉得很美。这样开始中毒了。
    90年代初在上海读书,折腾生涯也由此开始。那时沪上的玩表气氛不错,表店牌子多。常见的欧米茄、浪琴、雷达等“高端”表在南京路亨吉利和亨得利都能见到。其中某间还有了“康司坦丁”,就是江诗丹顿。那时完全不晓得有那么高级的牌子。只见表没摆几个,贵得吓死人。柜台后面的墙壁上似乎是幅油画。大概是几位欧洲贵族在叹世界的场面。这给我的印象很深。才知道还有比欧米茄贵那么多的牌子。对我而言,上海的玩表环境更好在二手表起步不久。货色多,看表玩表的人也多。
    80年代初我在上海读过一年比乐中学。淮海路上有间旧货商店,里面有个小小的钟表柜台。虽说东西不多,却见到传说中的劳力士。赫赫有名的“祥生”那时可大得很,长长的柜台,还转个角。往往去到时,人头涌涌,几乎挤不到前面。当然,看东西的主要是老爷。我这样的,只能等人家看完再往前扒拉。
    济南路的一家也不错,货样更新很快,古董表特别多。每次去都能见到老爷们拿着表去估价,合适就沽出。也有寄售的,店家抽取10%的佣金。这家店10年后我再去,已经萧瑟不堪,仅两位阿婶在里面坐着闲聊。我聊了几句,出掉手上的一只星座走人。完全没当年的旺气,不禁感叹时过境迁。那时二手表市场也才刚起步。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20
单论手动芯,
215有着传统的瑞士血统
小型条夹板、裸露钢轮、精致的倒角、波纹打磨、日内瓦印记
但过多的砝码摆动起来感觉缀的很
而且,太多的夹板刻字破坏了波纹的连贯性
我自己一直不欣赏夹板上过多的刻字
总感觉里面有些卖弄的意思

3090属于典型的现代板路
中置夹板、钢轮、摆夹板恣意摆放
看似随意,其实将薄型结构的合理性发挥到及至
技术上看3090薄在结构而非机件
这一点令它比其他薄型机芯更为扎实耐用
我很喜欢它的剑拔弩张的气势

1815这两天我又细看过
欣赏角度讲,可谓美仑美奂
复古的3/4夹板这几年颇受追捧
想起前一阵看到的几只镏金板的几只老爷怀表
感觉LANGE还是加了一些现代因素
世事往往如此
好比坐在紫禁城里喝咖啡
总会心生一些怪异体会
但若问我怎样怪异法
我却一时说不出来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21
关于1570与561的比较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我自己长期使用观察后的看法:素质相当
稍微细些讲,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在伯仲之间
带来的结果是准确性、稳定性也基本相当
与1570比较起来561唯一欠缺的是日历没有瞬跳功能
但很多戴表的人并不在乎这个
所以,在当时并称"双雄"很有道理

另外有一个数字供朋友们参考:
1956年送往瑞士官方时计测试机构BO检测的OEMGA数量开始超过ROLEX
而此前这个第一的头衔一直为ROLEX所垄断
1963年始,OMEGA每年得到BO认证的天文台表超过100000只

为OMEGA立下赫赫战功的正是5系列机芯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25
补充一点点

1.1570和561都是比较稳健的叠加式结构,厚度都在5.8mm上下.能量输出力矩合理,打平
其实这两颗芯有不少共通点:比如秒簧避震,比如传动齿数,当然最相近的板路结构.

2.上链效果,都采用削杆固陀方式,但O的削杆略细,陀呈蝴蝶形,边缘厚重,理论上比R的更强,
实际使用效果也是如此,手部一般运动量,三四个小时即可上满链.此点O胜出.
是不是O的自动削杆轴幼小就比R的容易损坏,实际情况看故障率基本相当,这应该跟材料有关系.另外,O的自动陀只需下一颗螺丝轻松拆卸,R是铆定机构,如果松动会麻烦很多.

3.维修方面,R似乎更侧重技术垄断,很多机件需要专用工具才能调整、维修,O这方面考虑不多,一个稍微专业些的师傅使用普通工具即可以搞定.

所以用561与1570比较,是以564的拉档快调日历已经领先半个身位.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25
老怀表的价钱视乎以下几个因素:
1。品牌,PATEK、AP、VC最为看好
2。功能,三问两问明显高于简单功能
3。品相,瓷面,外壳有无破损、变形,指针情况
4。大小,大尺寸优于小尺寸
5。机芯状态,光洁度、走时情况等
6。机芯结构,现在市面上比较兴瑞士波纹打磨及德英特色镏金夹板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34
几种二手表不建议网络购买:
1。问表、闹表
2。计时表
3。撞陀自动表
4。老爷怀表

这些东西一定要亲手试过下手或有把握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38
1970年以前
作为量产的实用类型品牌
OMEGA的江湖地位绝对不在ROLEX之下
曾经的5系列自动机芯素质堪与同时期的1570比肩
CAL551、561一度与CAL1570并称当代“机王”

OMEGA的名头
败坏在70年代石英时代以后
败坏在比ROLEX明显逊色的服务保养手里
河东河西
如今的OMEGA哪里是ROLEX对手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43
技巧的东西言传的意义不大

什么都可以做假,精度也越来越高

很多时候不交些学费搞不到的

最安全的办法:

在可靠的商家买表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44
ROLEX在70年代以前主要有几种金属带:
1。50、60年代比较普遍使用的全空心五珠扁带、全空心三珠蚝式铆钉带
2。60、70年代,中空五珠带、全空心蚝式扁带
3。70年代以后,中空五珠带、中空蚝式实心带
4。K金ROLEX使用五珠总统带时间比较久

OMEGA在70年代以前情况比较复杂
全K金带有几种都不太常见,能见到的机会不太大
这里简单说说包金带及全钢带(款式基本一致)的情况:
1。扁圆七珠中空带,主要配海马及一部分牛角耳型星座
2。方形扁九珠空心带,主要配款式纤巧的星座及碟飞外形的海马
3。扁圆九珠实心带,从60年代一直沿用至70年代,配CAL10**大板陀海马的比较多
4。方形七珠全实心带,只配鲍鱼款式星座
5。海马的三珠方格空心带,个人以为很丑陋的式样
6。超霸的扁圆三珠实心带,也比较丑,但比空心方格带好点
7。类似ROLEX类型的蚝式空心扁带,比较少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7 05:46
需要注意的是1930年代以前不少小厂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水准
我见过不少不知名的无牌怀表一应条板、鹅颈、、K金套筒、鱼钩止逆、波纹打磨。。。
还有镏金3/4、镏金朝天摆、马耳它工字轮等等现在看来可谓顶级工艺的作品

但它们的价钱并不贵
以AG为例,全品相14K三盖猎表的价格不过5千港纸上下
品相差点的10K包金两千余港纸即可收到
而同水准的PATEK现在是什么价格?
或者由此可见品牌于行情来说何等重要!

另外
老祖宗们为做一件未必有人喝彩的小东西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倾注的大精力和大智慧之精神是否也值得现代人学习呢?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9 13:57
我很喜欢古董表,曾经为此废寝忘食.
曾经很有耐心,好壳,好面,好针,好镜,好机芯,好把头的一点一点拼起来,攒一只靓品.
这一点放今天肯定说成拼装了,不过玩古董的人有多少不曾有这样的经历?!
毕竟原始极品的太少.

近年没玩了,因为自己对古董表的要求较高,可以玩的东西越来越少.

成系统的玩才叫收藏.
难度大,时间长,考耐心毅力,还得有机缘.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19 14:48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8 22:50 编辑

值得收藏的贵,价格平易的大路.
所以很难.
古董金表价钱还不错,可以考虑,但状态好的也少.
成系统的收藏国表,也是不错的方向.


作者: znmn724    时间: 2012-6-19 14:54
楼主辛苦!

作者: BBLAOHUHEIHEI    时间: 2012-6-19 16:03
znmn724 发表于 2012-6-19 14:54
楼主辛苦!


作者: 清澈森林    时间: 2012-6-19 21:11
谢谢楼主整理了徐版这么详细的资料~~~~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0 02:40
清澈森林 发表于 2012-6-19 05:11
谢谢楼主整理了徐版这么详细的资料~~~~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工作的动力
作者: 东北-峰    时间: 2012-6-20 13:48
给了,看了一小天
可以出书了啊
出的时候说一声,我订购十本
作者: 抹眉刀    时间: 2012-6-20 16:02
感谢分享
作者: s阿斯顿马丁    时间: 2012-6-20 21:18
又涨了点知识。嘿嘿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1 14:26
东北-峰 发表于 2012-6-19 21:48
给了,看了一小天
可以出书了啊
出的时候说一声,我订购十本

问题是,必须得到徐老首肯啊!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3 14:24
[钟表基础知识] 讨论一下手表洗油保养费用与品牌的关系.多数人认可越高档牌子的表保养费用越高.
也有人质疑,同样功能,加同样的油,费用相差相错十万八千里.
如同为三针简单功能手上链表,少则几百,多则近万.

同牌同款的钢表,金表,保养费用也不同.
行内说法是:越贵的表,拆装洗油的风险越大.
有点名气的牌子,即使使用公机,即使我们并不认可它如何高档,保养价格也蛮惊人.

相关链接: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12/29/012404229.shtml


作者: 表迷清远    时间: 2012-6-24 19:58
徐老是俺的偶像,      顶                                                       顶
作者: 北欧之魅    时间: 2012-6-24 20:38
楼主真细心热心,整理那么多资料,感谢!徐总舵主精华篇让人受益啊!感谢每字每语的提点!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5 08:54
北欧之魅 发表于 2012-6-24 04:38
楼主真细心热心,整理那么多资料,感谢!徐总舵主精华篇让人受益啊!感谢每字每语的提点!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奋斗的动力
作者: 北欧之魅    时间: 2012-6-25 09:40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6-25 08:54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奋斗的动力

如此的用心,一定支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5 12:40
我最初接触表,在80年代后期.
想不起有什么特别原因.
我看好多朋友说道小时候喜欢机械,喜欢拆装,可我到现在也没这方面兴趣.
看来自己是个另类.

读中学时很羡慕同学戴着爸爸的老上海,自己却没有.
甚至为此动了邪念,还好只是动下,没胆量拿出实际行动.
离开新疆时,亲人送了只金色的石英表给我,人都说很漂亮.
就是这样一只很漂亮的表,在某次扣杀排球时散落在地上.
这令我有点伤心.
为什么只是有点伤心?
因为这表的金色竟然在佩戴中逐渐失去光华,边角位置还发黑生了锈斑.

中学近毕业那年,在西安寄宿某干修所大院.
院门外长年竖一牌子,上书几个大字:
高价回收瑞士名表,劳力士,欧米加.
劳力士很厉害吗?
那时就想.

下学时偶尔撞到老干部模样的拿表给牌子边瘦瘦的小年轻看.
我听见他们几十几百的谈价,不禁对劳力士肃然起敬.
我那时,逢重大活动,比如模拟考等,会戴父亲的"东方".
已经觉得很绚.

城区里的东大街就有些钟表专柜,日本表为主.
也有英纳格,梅花等,虽然也偶尔转转,却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印象深的是南大街的"蝴蝶楼",除了本地的蝴蝶表,还有"野马"等外国牌子.
自己认不得几只.

传说,弟弟同学的爸爸有只梅花,用好多年了还很准,很让人动心不已.
为此去过几次他家,名为找弟弟,实则用眼睛扫人家爸爸的腕子.
大概就是307的模样,觉得很美.
这样开始中毒了.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5 12:41
90年代初在上海读书.
折腾生涯也由此开始.

那时沪上的玩表气氛不错.
表店牌子多.
常见的欧,浪,雷达等"高端"表在南京路两亨都能见到.
其中某间还有了"康司坦丁",就是江诗丹顿.
那时完全不晓得有那么高级的牌子.
只见表没摆几个,贵得吓S人.
柜台后面的墙壁上似乎是幅油画.
大概是几位欧洲贵族在叹世界的场面.
这给我的印象很深.
才知道还有比欧米茄贵那么多的牌子.

对我而言,上海的玩表环境更好在二手表起步不久.
货色多,看表玩表的人也多.
80年代初我在上海读过一年比乐中学.
淮海路上有间旧货商店,里面有个小小的钟表柜台.
虽说东西不多,却见到传说中的劳力士.

赫赫有名的"祥生"那时可大得很,长长的柜台,还转个角.
往往去到时,人头涌涌,几乎挤不到前面.
当然,看东西的主要是老爷.
我这样的,只能等人家看完再往前扒拉.

济南路的一家也不错,货样更新很快,古董表特别多.
每次去都能见到老爷们拿着表去估价,合适就沽出.
也有寄售的,店家抽取10%的佣金.
这家店,10年后我再去,已经萧瑟不堪,仅两位阿婶在里面坐着闲聊.
我聊了几句,出掉手上的一只星座走人.
完全没当年的旺气,不禁感叹时过境迁.



二手市场也才起步,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2-6-25 12:43
表方面,我的运气一直不错.
毕业南下时,上海的2手表市场正在退潮.
几年后再踏进上海滩,几个旧市场真是乱到一塌糊涂.
各种翻新,搀假的堂皇登台.

广州,
在我看来却是个全新的面貌.
虽然后来知道她早已是国内2手表的源头地.
一周有两天时间,混迹在滨江路,与老头子们为伍.
最初老头子们并不接受我.
直言这些破东西并不适合年轻小伙.
直到近2年后,我去到滨江,市一宫等地,开始有人把表拿给我,
征询意见.
状态,原装度,等等.

N年过去,老爷子们一个个见少.
我知道原本并不年轻的他们,多相继离世.
这些朋友,至今我仍能记得他们的每一个的绰号及模样.
而他们自己聚在一起,也是因为对老爷表的爱好.
他们互不相识,互称绰号,
如高佬,医生,老师,大傻,等等.

这几个地方也已久违.
偶尔经过,不禁发几声感叹.

广州的道路改建,已找不到带河路.
早年的带河路市场,做表与玉器古玩等混在一起.
要一间间漫步找出来.
再后来就容易多了,在十数年前,表市迁去了文昌北.
这里一度成为华南,乃至全国的二手表集散地.

认识二手表,实战必不可少.
尤其古董表.
5年前的文昌北,古董表资源之丰富,集中.
难找出与之匹敌的.
我就是在这里看过了许许多多老东西.

年轻时腿脚尚且利索,
一般每周去看两次表,做功课.
期间也不断买.
当然,并不是贵价东西.

在这里,你必须知道,玩也是需要交学费的.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2-6-25 13:08
咦,上面的文字哪里找出来的???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ww.watchlead.com/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