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Shek329先生腕表赏评录

  [复制链接]
71753207
61#
发表于 2012-6-13 08:5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19:16 编辑
& K; {! V9 l( Y3 E, k: ?: \0 ~7 P% h% m7 B% y
统机供应量最大就是两V两L:VALJOUX,VENUS,LEMANIA,LANDERON。, K- n" d% h* Y( D$ u7 e

% i, O/ I; s* r( c两V素质最高,但素质分配不均,也生产低档货。
  g" y8 Q. b  a3 m$ gVALJOUX的高级机芯曾供应几个大牌,如PP、VC、R等,比较脍炙人口的是劳力士用的72。1970年代后VALJOUX开始下滑,手动773X系列和7750自动成为主流。773X再由苏联仿制而成为最廉价的码表,7750则占据了当今主要的码表市场。VALJOUX并入ETA,是唯一幸存的码表线,7750经住了长年考验,衍生出各种版本。
$ u" J1 v, L; j& G5 I: z
; w$ {& k% B, l* l, p6 IVENUS没有VALJOUX那么命长,反而保住了操守,很多机型倒成了经典。并入ETA,现已消失。国产海鸥码表是仿制175的,当然水平比较初级,价格很实惠。
1 E5 o$ B/ A- S$ a% r6 W6 Z 4 j' |' i, ]0 G3 y" m# r$ c
LEMANIA当时是欧米茄的姊妹厂,欧米茄的自家计时都是LEMANIA所出。321、861、1041、5100……,LEMANIA由于是专业生产军用计时的缘故,没有特别高级的手表机芯,但也没有很低级的,即使是5100这种实用级别,也很用心。LEMANIA后来成为专业高级芯厂,从三问陀飞计时到普通自动功能都做,PP、VC等使用的23计时来自321;宝玑玉宝使用的1340是1040的后续;5100在1970年代空军飞行表上大放异彩,停产后又被重新定位,装在天梭和斯沃琪上针对低档市场。宝玑现在收了LEMANIA作为御用表厂。Lemania最早其实做计 时表出身,为体育和军事用途居多。后来与欧米茄结盟,成了欧的专属计 时机芯开发和制造商,321是最经典的产品之一,到了现代就成了23,许多大牌采用的高级古典手动计 时芯。
+ f# b% [' r. w7 p% B" SLemania在石英风潮后与遭受打击的欧米茄分离,后来被经营成为生产高级统机的厂家,有一些陀飞轮、三问、计 时、追针计时等复杂功能产品,与宝玑等大牌合作甚密,再后来被宝玑完全并购。它的产品也不全都是顶级复杂功能机芯,也有一些普通产品。如果比较同样的功能,我不认为用lemania机芯的比自家技术机芯的贵。
. C) A, K* Y) g8 f3 v( a7 h" XLemania历史上有过自己品牌的怀表和手表,用在运动和军事用途比较多,石英潮后便成了专门的机芯生产厂家,只为人作嫁。
! x+ w' S: I* v3 l" l8 g
LANDERON的命运和VENUS相若,不过它的高级机芯不多,主攻中档运动型,受德系表厂的重用。并入ETA,现已消失。" x& S/ K; C9 \

' |' R! V4 M8 N  A& I2 A* ~除了两V两L,还有不少品牌厂家曾经生产码表,比较著名的有EP、浪琴、智慧女神、真利时/摩凡陀、宇宙……,真正存活下来的也不多了。
5 X+ U4 I# M: _. Z9 _
62#
发表于 2012-6-13 09:0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19:59 编辑 9 C' [7 o- j: P* H& ?

) R0 c6 H  ], D( }; V+ _* s0 r继续狗尾续貂:
2 T  Z# M  @8 j* s
4 f/ X/ m" w0 H. l  B我对表厂首先要选择生存权非常理解。不过,现代钟表尤其是高级钟表领域,游戏规则是西方定的,我们的发展不能脱离它那套规则。0 ?: |5 w  R: Z. G0 x) L  a5 i
以陀飞轮来讲,属于高级机芯范畴,高级机芯不是一个单一结构技术的事,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包括机芯的设计(主要指版路的美观)、结构、零件材料、打磨修饰、走时精度等等多方面,另外还有一项非常占比重的指标是奢侈品牌附加价值。
' I" E0 ?0 w6 Q$ J从目前北表、天表和上表所出的几个陀飞轮产品上看,显然我们在设计、材料、打磨修饰上存在很大差距,成表外观多以抄袭为主,以低成本裸芯赚取外汇也不符合奢侈品牌高附加值的特性。
- z4 ]1 l' D* K" O; Z6 D以前也讨论过很多次国表的出路,我的主要观点为:1.抓紧研发自家技术过硬的基础芯(目前情况是简单地抄袭外国基础芯结构或者版路,用途也大多是制造假名牌表);2.对于陀飞轮和计时码表等自己开发的高级机芯,请外国机芯修改厂改进细节后供应西方机芯市场,利益分成;3.培养本土工业设计人才,打破传统模仿思维,走自己的设计之路;4.请专业营销团队打造自己的形象品牌,定位要清晰要符合实际(像北表动辄百万的定位就不符合实际,金雕的视觉效果并不强;珐琅面主要是仿外国名牌,不如扎实地做中国风情“瓷”面),比如表友对一些国产老品牌仍有深厚感情,可从怀旧复古风入手(我看了上表复刻的军表,做工差得远,还是不太乐观)。复杂功能放在亲民定位最是尴尬,同类型品牌还有宝珀、格拉苏蒂、芝柏等,战线过长可能两头够不着,玩得起大复杂功能也不差买一个金壳,反而可能质疑亲民版的细节工艺。
* }4 I# O6 V. j8 d) R" R# O翻转的运动意义现在已经不大,即使曾推出SPORT型号也难免被顾虑;POLARIS的设计一方面已经被万国浪琴等几个品牌抢去先机,积家选择和阿斯顿马丁合作就不得不拉升档次,抛弃最大众的运动表拥护群体;深度计潜水表在10年前本来是积家研发,却让给了万国的DEEP ONE,失去开发运动款的一次良机;COMPRESSOR搞了几个年头,都没有热起来,还是设计讨巧否和价位高低的关系,现在寄希望于美军海豹系列,要想真正深入人心还是需要诱因。今年的实验室二号我觉得有点意思,无奈还是太贵,曲高和寡。7 x; {5 a3 a3 y  l
斯文和运动孰重,还是看定位找得准不准。杜佛之流拿个古董积家翻造,也能变出抢手货。不懂消费心理的营销,就把好东西也给憋坏了。
$ G! {3 K! y) B# L+ u0 x1 ~
. d& |9 v3 Z. ]5 d( e$ z0 A8 u: `国产仿外观,已经可以达到很神似的地步。但是,那东西终究不是你的,人家主导了文化和市场,是人家的本事。所以,你只能扮演一个贼的角色。 目前来看,中国制造还是最擅长“一次性商品”,非常便宜,很不耐用,抛弃型的。在钟表界,这也是一条路子。6 {6 i! n  o6 P+ C1 L
63#
发表于 2012-6-13 10:29:5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狗尾续貂:
6 Z4 o7 P) q) q5 E5 n: P0 L; g$ N8 C  D5 F/ ~

: X: ?$ [8 b: C. A5 d2 }/ P: G  P  N在怀表时代,一个追针计时或万年历或陀飞轮或三问或自鸣或某几种功能组合的怀表,同样也是天价,穷人卖了房子卖了田也买不起。
, c: A& t9 s- y: I. W2 x没有文化依托、没有奢侈定位、没有艺术设计、没有怀表时代那些旧式复杂功能的微缩化重现,就没有高级机械表的新生。# t+ j  R( D2 G3 ?6 _
随便问一个上年纪的老外,在1980年以前,他见没见过万年历手表、三问手表或陀飞轮手表?
7 E' z0 A: T+ R; e) z% s我觉得,这些东西今天重现了,说明日子好了,经济进步了,人们有追求了。至于钟表制造以后的路怎么走,社会发展会慢慢给出答案。有需求,有人做,有人修,有的玩,就够了。+ O5 m% i2 p9 _  K. f) K# }
与40年前相比,买一个钢劳力士,同样都要花掉普通人半年的工资,变化并不大。名表的价位应该多分流,天价的东西有人捧,市井的东西有人爱,各取所需。
4 v, w$ a- V5 e9 o- g对于新科技的引入,我们可以淡定地面对。真正手工做的东西,它的价值绝对不在于质量会更好。
( ]: \5 M9 ~. x新款的变化,每年两展轰炸式更新,严重审美疲劳,越多期望、越多失望,导致更强期待、继而更严重失落。其实完全不必要那么频繁更新,表厂可以提前两三年预告,产品完全成熟了再交付,现行款应尽可能多利用起来,节省资源成本,惠及价格。
7 ~4 i- E2 v3 L; J) b! p& A4 @
64#
发表于 2012-6-14 14:05:2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补充:
3 ?# E5 h- b6 j7 R: a劳力士的拥有者太多太杂,不可能形成一个精英群体。
# }3 R8 [+ U! gB&R一度也有点像沛的路子,但很多玩B&R的人,也是玩沛的,加上品牌历史缺乏,没有另成气候。! Z1 S) G: x% e% H
其它能玩到一起的品牌就太贵了,没有群众基础。+ Y7 @8 ?7 H9 ]& D2 Y
3 x5 _- a2 K* K8 b! n. ?
学经济的,分析沛纳海现象,是很好的课题。
65#
发表于 2012-6-14 14:0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19:59 编辑 7 ]7 D+ k. j* `# }

+ X" ]" l( H6 A占位
66#
发表于 2012-6-14 14:0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19:58 编辑
4 a/ y# x: z  Z3 @8 w0 A1 ]0 Z, ~( m7 u
占位
67#
发表于 2012-6-14 14:15:42 | 只看该作者
狗尾续貂:$ Q+ v# F, Q+ _- R) E/ \
表这个市场,最终要靠玩表、研究表的人来支撑,有他们在,市场就不会垮,大不了几十年一循环卷土重来。
3 ^, O, X  S% D' _" ~+ [* E炒卖、炫富、二手投机……都是围绕这个衍生出来的,很多人被乱花迷了眼,看事物才颠倒了本末。
6 I8 O, o. |' b- Z1 `. Y心静自然凉。
68#
发表于 2012-6-14 14:16:03 | 只看该作者
再来狗尾续貂:( J( E* H2 x! V; p( |

( `5 H% D1 M! S3 A+ n# C* N1 e# ]指针的档次,一看材质,当然金属越贵重越好;二看设计,形状尺寸等,与整表的风格、表盘、时标搭配是否协调;三看工艺,工艺并非越复杂越好,中国的游龙戏凤,花那么大的精力去雕两根金针,看时间还费劲,白瞎了那份手艺。7 ]2 x, z3 R4 B
69#
发表于 2012-6-14 14:16:1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9 @" T6 T- e* m4 g$ K0 ~" E
运动款还是自动的好,螺旋龙头天天拔,受不了的。
70#
发表于 2012-6-14 14: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0:00 编辑
. n! [- i7 k4 Z" n: q# o  |0 V" N2 l; x( v  m7 S4 d
占位
71#
发表于 2012-6-14 14: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0:01 编辑
2 c" J/ O3 c* A) C- Y4 p* U
* W0 r0 |, c4 S! ]日本表的外观设计有自己一套风格,够简洁低调,却也不像传说中那么耐看,一个简洁风格的表,如果不配以上乘工艺的机芯,又不是全天候实用型(比如高防水抗磁等),很快会产生审美疲劳的。  q8 A6 m! U3 a% w
GS的机芯,精度可以,调整也容易,超天文台只是一种宣传噱头。打磨细节很经不起推敲。! C: H( c/ o7 u, K
再就是品牌价值了,最难过的就是这一心理关。如果英菲尼迪改名“高级尼桑”估计也是这下场。
8 E. k' `/ u; {/ I( G
( G6 S4 c4 ^2 V' O/ G大中华区的GS热,从台湾开始,台湾有亲日倾向,加上那时的泛主流品牌风(劳力士之类滥大街)引起玩家逆反情绪,某些人转投阵营可以理解。 : @# ~; u, O" X) a" I( l
SPRING DRIVE是日本人的发明,瑞士人没有研发过这种概念的表。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人工动能石英表的一种升级,人工动能石英表也是日本精工先做、德国人稍晚几个月、瑞士ETA后做的。! ^! [8 G8 q+ I) J5 {  J
人工动能实际上是石英表向机械表的一个妥协,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西铁城的太阳能石英表才是未来的方向,而不是回到人手上链的旧模式。但1980年代末机械表已经复苏,意味着石英风潮将要过去,钟表市场还是要回到瑞士人手中,所以精工是在尽力追补,一直补到SPRING DRIVE问世,却仍无力回天,这是命数。  {* r( Q" L7 Y1 }3 P& a% K3 Y0 @9 S
瑞士积家曾做过与人工动能相反概念的一种表,即基础动力和调准是电子石英,计时码表组件是机械的,市场也不算成功。% ^, O# a( i( ]/ V( J# w
" G9 `+ d7 m: ~  n$ M+ b
说到石英表,很有意思的是,外国搜索网站的结果与百度是不太一样的。其实最早出现的是石英钟,1920年代已经被欧美人发明,从钟到表,理论已经成熟,就是一个微型化的问题和出现时间的问题,精工从1950年代末才制造出石英钟,但研究石英表比瑞士人晚不了多少,1967年瑞士人做出了第一个石英表样品,1969年精工第一个将石英表量产。
6 C  W& l$ X- @6 f
; q6 L% j& ]' W# O9 P; p- T还有关于石英风暴,如徐版所说,实际上是个世界经济问题,不是哪国的表更加厉害的问题。瑞士人当时遇到美元危机,很多表厂债务巨大,承受不起,因而倒闭。经济萧条之下,便宜精准的石英产品自然更受欢迎,抢去了一些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的瑞士表厂的市场。(有的德国厂转型电子产品就很快很成功,这个时期也赚了不少钱)
% |6 n* n; W) o8 z9 n& r: R用统机的牌子都倒了,机芯厂就难过,骨牌效应,所以SWATCH集团整合机芯厂和几个传统大牌共渡时艰的功劳就在此。到1980年代后期,瑞士表才开始好起来了。7 K8 v8 P) w$ D$ z. a6 i$ I$ ?& C
天文台竞赛的停办,实际上也是石英表和机械表之争,而不是制造国家之间的问题,一个石英表连调校都不用就能轻松达到天文台级,搞竞赛还有什么意义?+ Z# o  {: S9 N. L
' \- z' m( v# x2 |
高频表确实越来越多,36000以上还有57600、72000、360000、3600000、7200000,这两年涨得像黑姐的翡翠一样。但是,超超高频大多是有条件的,即对于摆轮擒纵系统做过特殊技术处理,那才是真正的噱头。而普通快摆的36000没有那么多新技术跟进,所以耐用度一直是个疑问,并不是一般品牌不能做36000——早在40年前,就已经有36000的瑞士统机了。
72#
发表于 2012-6-14 14:2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8 编辑 $ l$ P, z, l; E- N

9 \; \6 M9 d: g1 W再来:
' i4 D0 L! f$ a: O) e( Z
$ h9 ^+ \, E" a$ f9 n& d$ k牌子多的集团需要应付的问题也多,培训一个维修师(还不是那些能修复杂表款的,太复杂的根本不敢让国内师傅动)要付出很多很多,对人才也极其渴求。
# B8 o" N& @+ |而劳服培训的只是熟练工水平,多年不变的几个基本机芯的售后工作再做不好就太说不过去了。
+ a8 ^4 k$ v5 w( H
73#
发表于 2012-6-14 14:3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0:01 编辑
8 p! r  R0 _$ d  ]: O- y. `; ?7 G
: y& V# ~/ F+ V+ J: d9 {+ S9 g- R占位
74#
发表于 2012-6-14 14:3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0:05 编辑 & E4 u1 V, G% [) v; ]4 b. m

* V& O) b9 ^: Z) h% X0 k1 y! ?' w期待石板大作!
75#
发表于 2012-6-14 14:3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51 编辑 3 e/ U8 j7 V  L6 o

1 i( X; i; A% }( g; c. X继续:
- Y( O; ^  F: C7 y8 T3 k0 Y& u我对创新的东西都很支持,也许他们作为独立制表师的时候你看不起,但他们代表着先进的动力,一经与品牌结合,市场上往往很受欢迎。创新产品的价格控制方面,品牌自然会协调,如果做一个全新的功能机芯,自然要比在ETA上加一个功能组件贵,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 N& y5 C8 p; H: [, _新材料的使用,我也乐观其成,时代科技化了,表没道理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才是走向灭亡的开始。
' g8 g4 Y- Z1 f: G9 j1 l, P7 V
# g& z8 b/ D7 b$ D1 ]

! `8 D# g2 f$ J& R4 [6 q' ]7 a
76#
发表于 2012-6-14 14:4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13 编辑
: @6 p% J8 w5 `% t9 B2 A" i3 j# m) `: T* }. N
继续狗尾续貂:
* C% a1 p" g  W机械的复杂和电子的复杂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手动、自动、码表、闹表、全历、万年历、陀飞轮、三问……哪个不是机械独有的?电子产品能做到其功能效果,但是做不到其结构,脱离了复杂结构,还叫“复杂”吗。日本人尝试做人体动能、SPRING DRIVE,期望找到两者契合点,但市场似乎并不成功。4 M* H/ Y: I: c4 @/ Z* x4 c$ y$ _
1 _8 `+ N  S+ g" A- |
一般而言,复杂指的是功能方面,镂空多体现为工艺,不能算作复杂。
8 o  J$ d0 f7 c5 m  q3 L- W0 U6 Y" W0 V1 t
动储,石英也有用到,比如快没电时,秒针大跳提示。5 Z! Y( z. @' j9 {; v
, S1 w+ I3 q4 s5 h
以目前石英电子技术,做飞返的计时功能很容易,但不记得谁做过。

% e7 `1 A0 r+ z
. I# r% h$ @4 N
电子和机械的结合,在钟表界不会讨巧,玩表的不就是玩个机械吗。0 {' r6 b+ e" v" G
而消费电子表的男人又不会买这么贵的东西。
  M# T+ S5 M: W5 \6 t
* t6 X6 K  `- v0 v0 k" w
; y: _0 Q; L2 [! U) h' ~
现代机械表相对于石英表的意义:1.传统技术的保留(就像有了照片,我们仍然喜欢绘画一样);2.有了第1点,就会产生文化价值;3.有了前两点,就会产生一些收藏价值。
% n5 I+ @0 V' N( I; M
77#
发表于 2012-6-14 14:4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12 编辑
- f+ l! R0 L1 u' Y
9 R$ \5 r" C+ J: ]占位
0 E9 \% H) Z2 b7 s2 f! S' j8 ]
1 X: W! I8 Z" s8 x& J
78#
发表于 2012-6-14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0:56 编辑 / s- i" B8 P7 G3 G7 U9 O. O

2 I  @% Y( ^" a* D9 H占位
79#
发表于 2012-6-15 13:4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9-28 21:14 编辑
2 E8 S- o: S& C+ q- B$ o% `5 {) x1 i# x+ L7 q
占位1 |' A8 E! c1 @% d- k5 h" ]/ g
- ?& |/ q( g" Z  {  c: T' q
4 r) y3 \: f7 Z3 h) Y4 I, |/ r8 U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3:51: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Mr.No.....$ D4 T" h/ Y1 S$ x. ]" y) s% k.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28 05:35 , Processed in 0.09301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