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738921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rin1010 于 2014-5-10 12:18 编辑
自鸣表 发表于 2014-5-10 00:06
留白对于微绘钟表面盘来说是需要相当的小心,不然会造成这幅画没有完成的感觉,而且在视觉上显得不够严谨。 ...

其实他到不是故意留白,因为题材的关系,天在中国画中常用表现手段就是留白,很多连云都不画,这是写意的思维表现,不如西洋画那般具象,所谓虚实结合,诱发联想,即所谓的写意。
这系列表,意图将国画入表盘,不能完全看作故意去抄袭JD,个人理解假设做大三针,反倒使视觉感受不怎么明显,针即使是一线,都会有碍观瞻,这就是融入中国山水画元素难处理的地方,所以只能做成小三针,同样又不能妨碍主题,只能在留白处做文章,直接的结果,就变成了JD一般。
所以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尝试,但是明显感觉到欠火候,另外也再次验证此类中国元素的确非常难处理。西洋画入表盘,倒是不怎么突兀,毕竟是同一思维体系下的产物,到了东方式(这里主要指是以东亚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文化圈)的,就很难处理,往往结果就是不伦不类。日本Seiko对此也作出尝试,漆器表盘,东方主题雕刻,比我国同类型的来的更加成熟,不过可以看出仍然会有点突兀。VC也有漆器表盘,但是仍然只能涉及日本题材,而且也是具象的工笔,而无法进一步引申为中国写意题材,这是因为在东方元素中,这些中国特有的元素处理的不好,就感觉很肤浅,直观的说,容易掉价,而这个度实在无法量化。日本文化精致有余,大气不足(地域关系也是一大原因,包含因此带来的资源匮乏,只能尽可能的利用),而中国文化,两面都有,难就难在后者,如何表现出气势,始终是难点,因为钟表表现的太具象,就很难施展这种本领,而中国文化真正精彩的不是那种婉约下的柔美精致(这些东亚文化圈都普遍具备),而是苍劲雄浑的原始自然在传统思维里虚实之间下表现的极富生命力,这是饱含对自然的理解下的哲学思辨,而不单纯只是表现手段。传统中国人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古代长期的探索,后来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3 01:23 , Processed in 0.1383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