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徐总舵主精华集

  [复制链接]
22883186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3: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3:05 编辑

积家大家谈
厉害的机芯:
薄型手动机芯,历史上为多家名厂提供,如VC1003/AP2003(CAL828);
薄形自动机芯CAL920,PP改为28-255,VC1120,AP2120,后两者还有些延伸出来的型号,AP使用至今;
方形机芯,目前看大厂牌里,数一数二的方机器生产厂家,多数大牌不走一范;
经验丰富的长动力机芯,并为同集团其他几牌提供技术支持,并仍是长动力机器里最稳定的厂家之一;
复杂功能:万年历,追针计时,三问,芝麻链,陀飞轮,最后一项里包括高端的立体陀飞和低端的平民版;
特色机芯:闹表机芯,称雄天下;从7027开始的裸体机器,到自动7037,复杂款7047.

经典设计:
MASTER和REVERSO,前者演变出很多变形,包括近年出现的潜水闹.
从功能上看,积家涉猎面非常广,基本上手表能开发的功能,它家全部覆盖.
转贴部分积家表的历史:
1833年 李古特先生创立品牌于瑞士的侏罗山谷(Vallée de Joux).
1844年 发明世界上最精确的仪器,百万分之一米测量仪.
1847年 发明杠杆式上弦表冠,不需上弦钥匙即可为钟表上弦,并调校时间的第一个可靠上弦系统.
1907年 推出世界上最薄的机械机芯.
1928年 发明Atmos空气钟.
1929年 推出世界上最小的机械机芯.
1931年 推出传奇的可翻转腕表Reverso,为业界中的传奇经典.
1950年 推出为职场人士所设计的Memovox闹响腕表.
1958年 Geophysic码表问世.
1992年 积家制定出最严格的腕表测试标准Master 1000 Hours control一千小时测试,确保Master Control系列腕表的精确可靠.
2004年 推出世界"首创"配备球形陀飞轮机芯腕表Gyrotourbillon I,该机芯的复杂程度为钟表制作树立新的典范.
作为精品名表的代言人,积家钟表共有40个专职分工和20项尖端科技,兼顾每一个生产细节,研制出卓越出众的腕表.
从世界上最小巧的款式到多功能复杂腕表,还有超薄手表及Atmos恒动空气钟,积家钟表献给您最精致细腻的腕表系列.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3: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3:08 编辑

[原创]香港的表展

朋友电话来,邀我一道去香港看表展.
翻出通行证,发现证件09年3月已过期.
这才记起,原来自己有一年多没去过香港了.

香港的表展,对我的吸引力已然淡去,有一点时日了.
记得是05年,同王少,阿苏等友看展.
在假日酒店地下的昏黄大堂里,密集凌乱的摆着很多摊位.
摊主们,多半港人,也有亚裔外国人,有金发碧眼的西方人.
印象比较深的,有位戴眼镜的矮胖老头,摊位上很多古董,讲起表也头头是道,虽然我听不懂.
小蔡---那时很年轻是小蔡,在人群里如鱼般穿梭,跟张三李四打着招呼,看得出,蔡哥跟本地的商家较捻熟.
周围转一圈下来,有个把小时吧,有兴趣的表驻足久一些,给我感觉新奇,却并不很舒心.

临走,经过门口一档,被一位高大的师傅拦住,问我是不是广州来的,是不是姓徐?
我说是,请问有啥指教?
他冲口而出"徐步天".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矫大羽先生.
我的眼神不算好,加之门道位置光线昏暗,我并没认出矫老.
为此,我觉得脸红.
在这个缩景的生意场地里,大师跟市井表贩并无二致.
他的摊子上有几只高质素怀表,两只PP3445,还有些其他杂牌.
在香港秋天的下午,基本每一间二手店的装备都不会逊于展场里各档的级别,包括矫先生的.
矫先生健谈是圈子里闻名的,王少同苏在楼道里等我,不断叫我数次,才脱身而出.
讲"脱身"对先生不礼貌,不过彼时我急于如厕,健聊一小时确实有点丁不住了.

香港的二手表展,主要在弥敦道假日酒店地下,
有时选会展中心,规模貌似很大,可看的东西却不多.
我曾经与一位德国中年人为一只古董劳较真,结果我赢了,他很羞涩的告诉我,赢了也不能白拿表.
05至于06年,我去港的频率很高,一月一次或者一月两次.
也曾经约过外地外国表友在港碰头.
基本上,对表展的记忆仅此一些.

倒是看展后的溜达印象深刻,这一行要感谢小蔡,他带我沿着弥敦道一路飘去,二手店几乎看个遍.
最后一站鸭僚街---我曾经拣过不少东西的好地方.
每次的行程大致如此:
去表展场地-在夕阳下溜达-鸭僚街看表-喝一杯珍珠奶茶.
蔡请喝奶茶是例排的,听说这小子架子很大,很少见过去HK的表友.
我算幸运,每次去都能把他从睡梦惺忪叫醒,然后请我喝奶茶.
自07年始,鸭僚也没什么可去,原先可能捡的一些货色,早被每天站在那里的企街佬收光光.
照蔡的说法,你一月一次,企街佬每天在此,怎么会有人家快手?!

是了,有一年多没去看过表展了,不过表展的消息从未怠慢过.
有时想怠也无可能---有几位行家朋友几乎每次去到现场都会电话我,问些表况,行情,等等.
你看,我现在对表展的了解也就这点了.
我知道,近年市道不好,价格S贵,正因为不好,所以本地外地的行家玩命的往表展跑.
不过,现时表展的频率也确实太高了,一两月一次,如果仍是那些人那些表,展览意义究竟在哪?
去得早的朋友,在展览开始前两天,台底已经交易掉一些好东西.
多数本地行家逢展必到,然后回来后感叹价格高耸,几乎无表可拿.
可是,你如果不去,岂不是极其有可能错过大好机会?!
所以,去还是一如既往的去,表展虽多,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在升价的因素里,有汇率,渠道,等,当然的,其实也与我们有关.
北方的几位行家,拿货的手笔大得惊人,如此一来,价格自然只会往上走.

26-28日二手表展,此刻,想必展场里人头涌涌.
表展,我已经不看很久,或者今年有时间,我会去鸭僚街缅怀一下消逝的光景.
再或者,如果包包里能够空荡荡,会帮朋友捎几桶奶粉回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4: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iwc3706 发表于 2012-6-14 22:04
楼主辛苦!

如有纰漏,敬请帮忙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3: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巢晒皮 发表于 2012-6-15 08:50
http://www.watchstore.com.cn/dispbbs.asp?boardid=16&id=7658389&page=1&star=1

帝舵的老款潜水,

多谢兄弟帮拖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40 编辑

继续

我觉得自不自家还是以早前的定义比较靠谱:基板.

但凡自己开版设计的都算做自家芯,用别家基版改动主体传动版路的,算做半自家.

只打磨,修饰,提升素质和美观度的,完全排除在自产外.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39 编辑

继续
GS堪称亚洲钟表的骄傲,历史上意义不凡.
可是把它放在世界范围的钟表圈看,它只是一个大牌子的著名系列.
它不象传说中那么神奇,工艺更没有传说中高.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2:39 编辑

狗尾续貂:
从小件玩起,一步一步来乐趣才多,一步到位的想法不成熟.
越是大件,接触的东西越少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

有能力炒得起的,都是本事,不服不行.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表的实用性削弱是趋势. 我喜欢单一功能的表,够纯粹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分量跟尺寸厚也有关系,表身没什么曲线,转折,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4: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量级补充:


个人觉得机械表的精髓在运动.
如何运动反映出厂家不尽相同的追求.
如果单纯实用,把复杂的运动简单化,达到运行目的就好了.
如英扎吉,队友把球送到门前,人往门里踢就得了,目的实现.
当然,往门里踢也不轻松,需要精度,需要不断磨练.
机械表出动技术成熟已久,
条盒机构经1,2,3轮传动至摆轮,有精密的微调能达至精密运行.
传动不佳,微调简陋,人把球送到门前,你不是打飞机就是往门柱上踢,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然,喜欢足球的人,更钟情梅西的晃过4,5名后卫挑球进门.
把简单的运行复杂化也是门艺术.
可能我打的比方不很恰当,大致意思都能理解吧.
手上链3针指示,本身最简单最传统的传动机构,也有厂家让传动曲折转弯,最后到摆轮.
名为提高精度,加了传动限制机构,加限制轮,加灯笼游丝,加陀飞轮.
虽则我们也知道,从功能上它们的运行未必比得上高素质的最简单传动,
甚至比不上ETA7001,2801,可多少机械表爱好者会追求7001呢?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牌的折扣极大程度反映这个牌子的市场认可度.
一般,折扣越硬认可度越高.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17 编辑

[ROLEX]116520,回到原点



这个标题够时髦了.
倒不是说自己玩过迪通那,几经折腾复又捡回.
一直没有买钢迪,主因是我以为一只钢表的价格去到这一步不够合理.
可是当菜价油价,猪肉价纷纷飙升,表价短期内亦不可能回落的时候,我没收了朋友的一只.


回到原点.
自动的全计时机器,目前主要是以下几个:
Z410,
FP1185,
V7750,
L1350,
R4130,
B01.
使用柱轮结构的也可以数出来.


附加DD计时组件的不计,它的计时件加在上层也觉得没意思.
百年龄的新机芯暂时没亲手玩过,
在以上接触过的计时芯而言,操控性最标志的是4130.
手感不轻,也不紧,恰倒好处;
回零准确,有力,不拖泥带水;
长动力,自动效果高;
盘面无日历,平衡感良好.
并且,它并不是常用计时芯的那么厚实.
116520的整体厚度才13MM,在运动表而言,决不算厚重.
由于其表带与表头配重合理,迪通那可算是佩戴最为舒适的劳力士正运动表.
壳身线条又极其优美,不尖锐,服帖于手背.
其舒服度可与探1媲美,而后者作为运动表又偏小一点.
要说其缺点,就是后盖平面稍大了,热天汗大有些捂.


回到原点?
我一直开着自己的迪通那计时,与秒针同步运行.
一来受朋友影响,尖嘴且细长的计时秒走起来极具动感;
二来,我也想了解长期打开计时功能对动力有无影响.
看来真的有影响了,
倒不是动力问题.
今天是第9天,就是我长开计时的第9天.
下午不经意的发现:
计时秒运行到3-5点,及7-9点位置,开始出现石英表般的抖动步进.
初时我且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又仔细研究了几次.
看来是真的.

我不懂得个中原因,也解释不了.
于是关闭计时归零,至晚上10点.
心存侥幸的以为,可能是偶发现象.
刚才又按动2点位计时钮,启动了.
计时功能运转约半小时后,
又开始抖了!
不禁晕掉.
只好又停下来,按归零.
开始发呆了.

今天的经历告诉我:
要健康,回到原点.
让尖尖的三角形,回到原点.
我不知朋友们的4130又是怎样,

有一点可以肯定:
大多数表友不会长期开着计时;
即使开着,或不会注意到秒针许有变化.
晚上吃饭,朋友说,
早在GAOKAO语文开考前一小时,围脖上已有个测试题目:
回到原点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28 编辑

一只手表的故事.



N年前的某天.
牛氓苏拿来一只白金PP.
5032.
在马交找的.
黑色罗马字面,叶子针.
罗马字刻度里填充夜光材料.
CAL240.
透底.
K金印记打在9点位壳侧面.
这个表的配置很奇怪.
一是面;
二是透底.
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可惜拍得很不好.
经验来看,它没什么问题.
遍查不到它的资料.
牛苏随后电询了SH的PP店,查无此表.
又问了钟SIR等专家,也无头绪.


这个表伴随我,牛苏,表痴参加了3年前的福州表友聚会.
苏跟我说,他打算送去拍卖.
一位朋友说拍卖程序很麻烦.
正好有商家要.
溢了些价就出掉了.
时间过去那么久也不怕讲哈,
是从6溢到了10.
商家朋友送HK出到店家,也溢了些价.
也不怕讲哈.
从10溢到靠20.


N月后,这表出现在某大拍卖上.
成交了,价格是40几!
啊哦.
它究竟什么路数?
全球仅有一只!
原来!


原来它的夜光从刻度里泛出的好厉害.
真不咋样!
哈哈...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27 编辑

[ROLEX]闲聊几只停产表的价格



最近1只停产款价格出现异动---16610,及延伸款16610LV.
在售新表的价格从半年前的3W4,5攀升到过4W,还一货难求.
二手价由2W8升至3W以上.
有些早一月拿到表的朋友暗喜,真是捡到宝.


表价的攀升固然与公价上调,汇率变动有关,当然更重要的因素是炒做.
可是,谁在炒呢?
有表商,也有我们自己.
既然是炒做,总要有些概念才好.

3年前,16710停产,GMT的价格全线飘红,由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到最新的116710.
我去HK表展,近9成的展商骄傲的戴着各个年代的GMT.
不才眼光恰好比较独特,在16710停产的两个月间,倒腾了若干只去HK二手店,谋了点点小利.
此举系利用了信息时间差,等国内价格涨起来已是数月后的事.
那是07年,最近一次金融风暴尚未发生.
待到08风暴,很多表价被打回原形.
GMT属停产升级性质,本没有太多素材.
不过新款没有彩色圈,所以红蓝,红黑的稍高价格倒可以理解.


2年前,16600停了,换了大只佬116660.
这一次,SEA-DWELLER真的停产,新的款式却不属旧款升级性质.
DEEP SEA不是每个人都适合,1220M的SD将永久性的停掉.
于是它也涨了,速度很惊人.
07年下半年,一位商人朋友曾给我两只新的,价格是2W8,2年后升至3W9.
到今年二手好品也是3W多之数.
我对这个款式升价的解读是两个字:正常.
因为它永久不再了.


这两月,16610的价格涨到与16600持平,这就不正常了.
须知,这个款式我们叫做街表------通街都是.
你去HK随便走走,会发现大堂经理戴它,洗头的小妹也戴它.
它的模样固然经典,但存世数量太大了.
并且由停产到新款116610(LV),属升级性质,所以它的价格猛涨,真是好有小窥头.
SUBMARINER-DATE由1680始,至16610,不过3代(不含168000).
抛开盘面特殊因素,普款的价格并不高.
它的带子用93150至A字头,一直与NO DATE通用,
至A字头后期,换了93250实心带头的款,算是小升级了.
可是再升也是为人诟病的铁片折叠.
前日一枚经某中介人经手的14060竟然用93250而未被发现,也算奇迹.

今年116610算全面进步,能换的都换了.
升级性质,与停产本有差别,系列仍在延续,与16600的断掉不同.
如此,其数月间的迅猛涨势是不是异常呢?
玩者自省罢.


玩的快的人,咱们叫折腾一族.
把银子洒在长长的折腾路途,其中甘苦辛酸,冷暖自知.
劳力士这牌子,再怎么炒都有忠粉拥戴着,那么多年痴心不改.
我等小地方混的,人微言轻,不会影响表价走势.
只说一句:看清形势,切勿随波逐流.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33 编辑

估价



表友来电,问几个PP的价格.
5035,5110比较简单,带纸的,型号一说,大体价格基本知道.
另两只就麻烦,黄金,不透底,描述为尺寸35样子,圆圆的,卡拉卓华形,自动.
第一只三针日历,第二只两针,表耳比较短.
我问什么自动?听声音大还是小?
第一只大概是大自动,第二只小的,声音细碎.
第一只我想到3998,它的中间价格大致是6(后来知道确为(3998).
第二只用240的,5032?
不能确定,但这个款基本价格也是有的,目前也是6.
这类估价是常规性的,指常见款,常规市场价.

估价时先猜谜,然后大量的数字在脑袋里转.
不能信口开河, 不能讲得离谱.
离谱了就不是估价,是忽悠.


做行家最难的一是看表,二是估价.
而后者比前者难度更高.
你必须了解大多数主流牌子,款式的基本市场价.
一需要了解市场,多接触表,多接触价格;
二需要关注拍卖,虽则人人都说拍卖价往往离谱,但可以参考的东西仍很多.
------毕竟市场能见到贵价品,并目睹其交收价格的非常有限.
08年至今,价格波动很大,由高价转入低谷,再到今天的节节攀高.
金融风暴前,PP5146J的二手成交是15样子,最低13,现在到了16-17.
升价的因素很多,如公价攀升,如汇率变动,如升价风声造成的存货,导致拿货艰难.
等等.


一只表,市场价给到10W,但有价无市,一表难求,那么它必然溢价.
溢价的结果是回收价或许不变,或变动极小,但卖出价提升却不小.
很复杂,只是举个例子.
但这些都是估价必须参考的因素.


交头最火的现代劳力士估价没太大难度.
因为接触得多.
古董的却不然.
1019,6541的价格如过山车,参考拍卖价,即使再做低30个点,拿在手里也是完蛋的.
除非你就是特别的爱好者.
而向我询价的,多数是商家.

也有一般用家,及玩家爱好者.
先会问些技术方面的,如机芯素质,有没有小缺点,佩戴舒适感等.
然后问价格.
这个很艰难.
我知道很多被问的表,正有商家在出售.
我把自己的心理价位说出来,商家不骂S我才怪.
报低了,这低价或许很快反馈到商家那里,或因此成为压价理由;
报高了,表友会骂我,不懂装懂,忽悠人.
所以艰难.

所以我一般给中间价,就是所谓正常价.
这个估价,介乎回收价和二手店沽出价之间.
事后可以拍胸脯告诉自己,算是对得起自己良心.

有几种类型的表很难估价.
一是罕见款,近年几无市场价参考.
只有凭经验,有时得唤回若干年前在某地,或某网站见过其成交价.
比如CELLINI的MIDAS,比如几个中端大牌的珐琅盘表.
二是部分高端牌子的高端款,只在拍卖上偶尔现身.
这类,只能参考拍卖价,并且拍卖场外基本没机会买到.
三是一些低端牌子,我自己近年很少接触.
象现代梅花,英纳格,山道士,等.
我对它们价格的了解,比很多表友都错很远.
碰到难估价的,我只能给出我自己的心理价位.
而心理价往往低于最后成交价.
真是悲剧.

估价艰难.
所以不得不做功课.
除了前面说的接触市场,参考拍卖.
还有一点:
多同表友交流.
我身边手表知识丰富,高水平的玩家商家朋友很多.
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不懂的时候,可以随时问.
这是我的幸运.

新年伊始.
随便写点东西大家分享.
祝愿每一位表友:新的一年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表.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6564,再写一只劳



古董表自己玩过不少,当年以玩低端为主,不过见过钻研过的倒是不少.

既然是玩,对成色的要求必须有,于是吐故纳新,不断更新手里的东西,有时同型号的有几个.

古董的劳力士,一直是热点,不过热的是钢劳,最热运动表,因为大热多数人是不太有机会接触到的.

早些年炒泡泡背,近些年是运动劳,泡泡后的金劳似乎一直颇受冷落.

或许这几年价格稍涨了点,但都属"正价"范围.

所以,以不太高的价格拿一只古董金劳也是个玩法.

古董表的界定,民间说法不少,若以30年为界限,50年以上的可谓老爷子表了.

这样的年龄层次,你不能要求它细皮嫩肉,成色"还行",以一个正价入来就算不错.

眼前这只6564,一位表友买了,他有很好的心态.

当我告诉他这样,那样的状况,他表示都那么多年了,能接受.

佩服!

古董,确实不能以近现代表的标准衡量之.

上世纪70年代前,劳力士用低K金做表壳材料很普遍.

14K,9K都有,大约那时的富人没现时多吧.

有时也是应对美国市场的,必须用低K.

4位数的型号,在那个年代,只要样子一样,无论你是钢,金,半金,都是它.

6564的生产在50-60年代,使用CAL1030的型号很多.

它算较冷门的,在那个年代,34MM的尺寸不算小.

不过,同样的34,每个型号也有差别.

这差别体现在佩戴上.

有人说,为什么都是一个尺寸,14000M戴起来就感觉比5500大?

原因在于他们的耳朵长度不同.

比较奇怪的,这表的耳朵就是短一些,如同5500,视觉感会比较小.

放今天就感觉文弱了.

CAL1030:

1950年代初下线,取代早版的"半封闭"自动芯.

25石;

尺寸:28.5*5.85;

宝玑式双层上绕蓝钢游丝;

抗温差合金螺丝摆轮;

KIF A避震;

震频18,000;

"蝴蝶陀"自动(沿用至1560前期).

COSC天文台人证.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39 编辑

..闪电过后,土表一个,ROLEX1019测评



很久没写表评,受老邱精华帖启发,也写点东西.
随着年龄增长,又开始玩古表,也越来越喜欢.

防磁手表,服务于特殊环境中的工作者.
因为该类工作者有限,当年似乎专业表风气也未盛行,所以防磁手表并不好卖.
如同潜水表,计时表般,受众群落相对小众.
厂家也知道市场环境,所以此类表的产量不大.
------这也造就了今天的炒款.
做防磁表,最有名当属劳力士的MILGAUSS和万国工程师Ingenieur.
前者的古董表,今天更为市场认同.
它的演变,并不花样繁多曲折离奇.
使用1030的防磁版CAL1080的第一代6541是我最喜欢的,可也仅是眼干干喜欢.
它的拍卖表现太惊人了.

1019不是醒目的表,可谓土表一枚.
我很奇怪,第二代MILGAUSS怎么会演变成这样?!
光圈仔,板直壳身,没什么特色的表盘,细直秒针,多个红箭头而已.
38MM的尺寸在劳力士而言,也是个很奇怪的尺寸,我自己见过的,也仅仅三款,包括简单的5504.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1019,这是第五只,每一只都有点故事.
比较滑稽的,近距离接触的仿制1019也是五只.
还做得有鼻子有眼.


REF1019,始产1963年前后,取代上代6541.

至1980年代下线,时约20年.

如果按年份算,产量应不小,可是市间所见,却也不多,好状态的更少.

这个型号,多数如现在图中这枚,白色直线拉丝面盘.

罕见的黑面,价格高昂.


它的壳子是薄的,尤其中壳,算是纤瘦型,后盖高高隆起.

隆起更高的是亚克力镜面.

金属表身的实际厚度是9MM,算上镜面,则有12MM.

亚镜本是平面形,压圈后中部微拱起,抗压能力提升.

一金属壳薄,上手后十分贴合腕部.

也因为薄,它很轻,连原装蚝式带,才80克左右.

------与现行款116400手感完全不同.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A.LANGE1815测评



5年前第一见1815,在一个阴天的下午,广州天河某间咖啡馆.
表是AVR兄的,当时颇觉欣喜,为什么不说震撼,是以我至今所见朗格不少,均不属震撼那种.
朗格是隽永的,隽永到不打眼不张扬.
昨晚我戴着一只,明仔说跟上海一般,毫不起眼.
在2005的一年间,我见到4只1815,以我稍刁钻的眼神,发现每一只把头距表身的距离都不相同.
这是什么问题?想清楚了其实不是原则问题.
当时我就在BBS上问起,因我自己觉得这是工艺细节的不考究.
由公差造成的.
只不过,作为顶级制表,很多人以为这可以忽略不计.
我理解.
实际上顶级的牌子,不顶级的细节还多得很.
不赘述.
1815,UP&DOWN数量不大,有记录白金仅50只,黄金似乎未做限量.
我比较幸运,几年来红,白各见过一只,黄金接触过几个.
朗格的红金选料似乎并不稳定,几月前那只U&D,真的红得发紫,叫紫金更宜,
而常见的LANG1,则温润得多,于是感觉上完全不同.
在壳而言,红金款底边为光面,与LANG1同,黄,白则为环形拉丝.
手边这只黄金的,在我桌面上放了几日.
闲来仔细观察,写点东西.
长久不写测评,手生了.
A.LANGE1815 UP & DOWN.
直径:36MM;
厚度:8MM;
前后玻璃罩.
机芯942.1.
直径24.9MM.
27石,
动力45H.
U&D的盘面设计一向为人称道,平衡感较强.
4点位秒针,8点位动显.
相比于单秒1815,它的大面积盘面下陷位极有性格,两只小盘伸出于下陷的中心圆,
如果盯着这个位置看,会产生极其莫名的感觉.
我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这感觉,大致比较卡通吧,米其林轮胎?
然而它与整表的古典斯文气质并无冲突.
这是我的感觉.
很佩服朗格的设计,竟然可以几乎以不变应万变.
除了艺术气质的ARKADE和CABARET,其他各系竟然可以用几近完全一样的壳形.

机器是这个牌子的亮点,有别于传统瑞机的闪亮,德国银的特色,灰暗,低沉,配合一丝不苟的细节处理,予人强烈的厚重感.并且这种材料处理,以我的感觉,时间越久越暗,甚至生斑起雾.
理论上讲,相信厂家不会特别搞层次分级,不过出品的批次差异基本难免.前面提到的把头与表身间距问题,几乎一直存在. 朗格的后盖刻字最讨人喜欢,够深够力度,实际情形是:找不出第二家比朗格刻得猛的透底后盖.
越来越多的身边朋友将面,针的光洁度作为评判手表工艺度的重要因素.我没有查考到历峰集团的外观件外包给谁人制作的,但整体上看,水平很一般.如旗下大牌,VC,JLC的工艺均属中游,IWC好一些.朗格的表盘,指针算相对干净的,偶有闪失,无伤大雅.它的弯头针设计,资料上讲,是为了更精确的指示时间,有道理.大牌子里,做这一口的,还有OMEGA碟飞.现行的表款,长针的弯头,一显力度,二确实指示刻度更到位.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6-15 19:46 编辑

可怕的纹路



机芯的打磨大致两路:
日内瓦条纹,
鱼鳞纹(有称珍珠纹).
现时部分厂家复古的镏金,效果也不错.
复杂些的,在波纹打磨时加入旋纹,折光美丽.
有些厂家搞得挺特别,把厂家LOGO蚀刻在夹板上.
大牌的如CARTIER,PANERAI.
后者早些年如此,现在也不做了.
以上两个厂属一个集团,不知刻LOGO的装饰纹路是否有关联.
CARTIER的LOGO纹路,见仁见智.
有说好的,认为别致;有说看着心烦的.
我觉得这种花纹蛮可怕,太烦琐,摸不着美感.
这个机芯是GP的,有GP固有的缺点:
上链手感不够轻巧;
上链位偶尔缺失.
还有薄机的通病---稳定性也略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7 19:16 , Processed in 0.151908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